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6. 一个粗瓷大碗一、会认字字 读音 结构 组词 字 读音 结构 组词瓷 cí 上下结构 瓷器、陶瓷 顿 dùn 左右结构 停顿、顿时赵 zhào 半包围 赵国、赵姓 灶 zào 左右结构 炉灶、灶台抗 kàng 左右结构 抵抗、抗衡 沾 zhān 左右结构 沾水、沾染束 shù 独体字 束缚、约束 锅 guō 左右结构 铁锅、锅盖缸 gāng 左右结构 水缸、浴缸 侦 zhēn 左右结构 侦察、侦探二、多音字【还】 huán(归还):赵一曼要求通讯员 “还到哪里去”hái(还有):“还有半碗野菜粥” 体现物资匮乏【盛】 shèng(茂盛):文中未出现,可拓展 “盛开的野花”chéng(盛饭):“通讯员用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禁】 jìn(禁止、禁区)jīn(不禁、弱不禁风)三、近反义词近义词:艰苦 —— 艰难(“那些日子非常艰苦”)关心 —— 关爱(“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立刻 —— 赶忙(“通讯员赶忙给她送来”)反义词:清楚 —— 模糊(“模糊的记忆” 对比 “清楚的故事”)浪费 —— 节省(“节省粮食” 对比 “浪费一粒米”)寒冷 —— 温暖(“寒夜” 对比 “温暖的篝火”)六、重点句子解析原句:“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解析:通过 “轻轻”“趁人不注意” 等动作描写,展现赵一曼不想让战士们发现她的牺牲行为,体现她先人后己的品质。“半碗野菜粥” 与 “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她与战士同甘共苦。原句:“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 “丢” 啊!’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 “丢” 碗呢?’”解析:“丢” 字加引号,暗示碗并非真的丢失,而是被赵一曼送给更需要的战士。对话中的 “急” 与 “笑” 形成情感反差,既表现通讯员的焦急,又体现赵一曼的幽默和无私。原句:“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解析:“侦察” 一词用拟人化手法,幽默地揭示碗的最终去向,侧面反映赵一曼经常将物品让给战士,深化 “丢碗” 的象征意义 —— 她心中永远装着他人。七、课文结构梳理八、课文主题核心思想:通过粗瓷大碗的故事,歌颂赵一曼作为抗日英雄的三大品质:廉洁奉公:拒绝特殊待遇,坚持与战士吃同样的饭菜。关爱他人:把搪瓷缸送给新战士,将高粱米饭留给伤病员。坚韧乐观:在 “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的艰苦环境中保持革命信念。情感升华:粗瓷大碗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 它见证了共产党员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崇高境界,激励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九、拓展延伸历史链接赵一曼生平:原名李坤泰,1935 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6 年英勇就义,年仅 31 岁。她在狱中写下《示儿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军事博物馆文物:该粗瓷大碗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号为一级文物,与杨靖宇的树皮腰带、左权的望远镜等并列展出,共同讲述抗战故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