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6.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6.富饶的西沙群岛(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会认字
字 读音 结构 组词 字 读音 结构 组词
饶 ráo 左右结构 富饶、饶命 武 wǔ 半包围 武术、武器
优 yōu 左右结构 优秀、优 插 chā 左右结构 插入、插队
崖 yá 上下结构 悬崖、山崖 栖 qī 左右结构 栖息、两栖
参 cān/shēn/cēn 上下结构 参加;人参;参差 厚 hòu 半包围 厚度、深厚
懒 lǎn 左右结构 懒人、懒蛋 粪 fèn 上下结构 粪便、粪土
划 huá / huà 左右结构 划船;计划 辈 bèi 上下结构 长辈、辈分
威 wēi 半包围 威风、威严
二、会写字
三、词语积累
(一)重点词语
南海:南海是我国的重要海域,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
风景:公园里的风景十分美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优美:她跳起优美的舞蹈,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物产: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有很多特色的农产品。
交错:纵横交错的街道,把这座城市划分得井井有条。
岩石:山上的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老人。
各种各样:超市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成群结队:秋天到了,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南飞。
布满:天空布满了乌云,感觉快要下雨了。
条纹:这件衣服上的条纹很特别,我很喜欢。
游动:小鱼在清澈的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数不清:夜空中的星星数不清,一闪一闪的真好看。
茂密:森林里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遮天蔽日。
宝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好好珍惜。
祖国: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要努力学习为她争光。
事业:爸爸为了他的事业,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
(二)近义词、反义词
词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富饶 富足 贫穷
茂密 茂盛 稀疏
可爱 乖巧 可恶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色彩单一
高低 高矮 无(“高低”作为一对反义语素组成的词,单独作为词时,反义词较难对应一个词)
深浅 浓淡 无(“深浅”作为一对反义语素组成的词,单独作为词时,反义词较难对应一个词)
(三)成语和四字词语
【五光十色】
释义: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造句:公园里的花朵盛开,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瑰丽无比】
释义: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造句:黄山的云海瑰丽无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成群结队】
释义: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造句:放学后,同学们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
【各种各样】
释义: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造句: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祖祖辈辈】
释义:世世代代。
造句: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小山村。
四、重点句子分析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修辞手法:比喻
作用: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珊瑚形状多样、姿态优美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想象出珊瑚的样子,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美丽奇妙。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懒洋洋”一词将海参当作人来写,赋予海参以人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海参缓慢蠕动的状态,使句子更加活泼有趣,让读者对海参的印象更加深刻。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把大龙虾当作人来写,“披甲”“威武”等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大龙虾的外形特点和威风凛凛的姿态,使大龙虾的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作用:排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语言气势,从多个方面描绘出鱼的不同形态,突出鱼的种类繁多;同时,把鱼比作扇子、皮球,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的外形特点,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些美丽的鱼,感受到西沙群岛海里鱼的丰富多彩。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修辞手法:夸张
作用: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西沙群岛海里鱼的数量极多,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突出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重点段落分析
第1自然段:
意义:开篇点明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位于南海西北部,是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同时概括性地指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作用: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描写西沙群岛的美景和丰富物产奠定基调,引发读者对西沙群岛的好奇与向往。
第2自然段:
意义:着重描写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特点,并解释了海水呈现不同色彩的原因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
作用:通过对海水独特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让读者对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有了直观的感受,激发读者继续阅读了解更多的兴趣。
第3自然段:
意义:细致描绘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将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形象写出珊瑚的形态多样;用“懒洋洋地蠕动”写海参的行动状态;“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挺威武”刻画大龙虾的样子。
作用:生动展现了海底生物的丰富多彩,使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些奇妙的海底生物,进一步突出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
第4自然段:
意义:主要写鱼在珊瑚丛中穿梭的情景,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列举了不同形态的鱼,还强调鱼的数量多得数不清,用“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种夸张的说法突出鱼多。
作用:把西沙群岛海里鱼的种类繁多、姿态各异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西沙群岛海洋资源的丰富。
第5自然段:
意义:表明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描写了岛上有茂密树林供海鸟栖息,鸟蛋遍地,鸟粪堆积且是宝贵肥料。
作用:从鸟类资源方面体现西沙群岛物产丰富,丰富了文章对西沙群岛富饶的描述角度。
第6自然段:
意义:总结全文,强调西沙群岛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并且展望随着祖国建设事业发展,西沙群岛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作用:升华主题,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发展的美好期许,使文章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同学们,这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主题思想是:作者通过描写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展现了西沙群岛的可爱与富饶。先描绘了五光十色的海水,再介绍海底多样的生物,如珊瑚、海参、龙虾、数不清的鱼,还提到是鸟的天下。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更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相信未来西沙群岛会愈发美丽富饶。
六、文章结构
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中间分别从海水、海底生物、海岛等方面具体描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西沙群岛未来的美好展望。
七、写作手法
课文原句、修辞手法及作用
1.课文原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修辞手法:比喻
作用:把珊瑚比作绽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珊瑚的形状多样、姿态优美,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珊瑚的美丽。
2.课文原句: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懒洋洋”一词赋予海参人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海参缓慢蠕动的样子,使海参的形象更加鲜活有趣。
3.课文原句: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披甲”“威武”将大龙虾拟人化,形象地展现出大龙虾的外形特点和威风凛凛的姿态。
4.课文原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作用: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势,全面细致地描绘出不同种类鱼的特点;比喻则把鱼的样子5.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鱼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课文原句、表达手法及作用
课文原句: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表达手法:夸张
作用:突出了西沙群岛海里鱼的数量极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强调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这一特点。
6.课文原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表达手法:夸张
作用:突出了西沙群岛上鸟的数量之多,强调了这里是鸟类栖息的乐园,展现出西沙群岛的勃勃生机。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一项实践性作业:以“我心中的美丽海岛”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八、拓展延伸
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更多关于海岛的资料,比如其他美丽海岛的风景、物产,或者海岛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手抄报内容要围绕海岛展开,可以配上自己画的海岛相关的精美插图,文字部分要清晰、有条理。希望通过这次作业,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海岛,也锻炼自己收集资料和动手创作的能力。下周一我们将一起展示大家的作品,看看谁心中的海岛最具魅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