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 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会认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绒 róng 纟 左右结构 绒毛、绒线、羽绒
昂 áng 日 上下结构 昂首、趾高气昂
扬 yáng 扌 左右结构 飞扬、飘扬、扬起
凤 fèng 几 半包围结构 凤凰、凤梨、龙凤
墙 qiáng 土 左右结构 墙壁、围墙、城墙
晃 huàng/huǎng 日 上下结构 摇晃(huàng);晃眼(huǎng)
二、会写字
三、词语积累
(一)重点词语
铜钟 上课 声音 好像 招引 敬礼
山坡 枝干 洁白 粗壮 古老
(二)近义词、反义词
(三)成语和四字词语
【绚丽多彩】
释义:形容色彩华丽。
造句: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装饰得绚丽多彩,就像童话里的世界一样。
四、重点句子分析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修辞手法:排比
作用:增强语势,突出同学们来到学校时充满朝气、懂礼貌的特点,表达出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赋予树枝、鸟儿、蝴蝶、猴子以人的行为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以及小动物们仿佛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的情景,侧面烘托出同学们读书声的好听。
五、重点段落分析
第1自然段:描绘了早晨不同地方的小学生们从山坡上、坪坝里、开满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展现出学生们来自不同地点。同时列举了汉族、傣族等多个民族,体现出学生们民族多样。此段为后文描写各民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做铺垫,点明了学校学生构成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第2自然段:强调大家虽穿戴不同,但来到学校都成为好朋友,且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进一步突出各民族学生和谐相处,营造出校园充满活力与色彩的氛围,表达出一种团结、美好的情感基调。
第3自然段:描写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的场景,展现出学生们懂礼貌、热爱祖国的良好风貌,同时也勾勒出校园里充满生机与文明有序的画面。
第4自然段:“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铜钟敲响,以声音引出下文上课的场景,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将前文学生们入校的情景自然过渡到上课的情节。
第5自然段:描述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一起朗读课文,声音好听。通过描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安静状态,侧面烘托出同学们朗读课文时的专注与动听,体现出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和谐美好。
第6自然段:讲述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开展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等活动,招引小鸟和松鼠来看热闹。描绘出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展现出学生们活泼欢乐的形象,突出了校园生活的活力与乐趣。
第7自然段:总结这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再次点明学校的特点,表达出对学校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结尾描写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影子等,给人留下美好而悠长的印象,余韵无穷。
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描绘了一所边疆小学里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场景,展现了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共同学习的美好画面。通过描写学生们上学路上、校园活动、课堂学习等情景,体现出校园的欢乐与活力,以及孩子们对学校的热爱。同时,借边疆小学的独特风貌,表达了对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的赞美,和对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一心的歌颂,让我们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六、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先描述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从各处来到学校,展现上学路上的情景(分述);接着叙述上课和下课的场景,体现校园生活(分述);最后总结这是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表达对学校的喜爱之情(总述)。
七、写作手法
课文原句、修辞手法及作用
课文原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修辞手法:排比
作用:增强语势,突出同学们在校园里充满朝气、懂礼貌的行为,表达出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课文原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行为“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从侧面烘托出同学们读书声的好听,以及同学们上课时的专注。
课文原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修辞手法:拟人
作用:把猴子当作“好奇地听着”的朋友,将猴子人格化,增添了校园生活的趣味性,体现出校园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课文原句、表达手法及作用
课文原句: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表达手法:细节描写
作用:通过对学生服装鲜艳这一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学校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课文原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表达手法:动静结合
作用:“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是同学们活动的动态描写,“小鸟”“松鼠”来看热闹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校园课间场景,突出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八、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充满活力与民族风情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呀,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有趣的实践性作业:请大家回去收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特色服饰、传统节日等资料,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也可以问问身边了解这些知识的长辈。然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制作成一张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配上你画的漂亮插图,要展现出各个民族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看看谁的手抄报最精彩,能让我们感受到更多民族文化的奇妙之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