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型【教学内容】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追寻红色的印记(一)》第2课时《秋收起义歌》【教材分析】《秋收起义歌》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追寻红色的印记(一)》第2课时欣赏课。《秋收起义歌》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湖南民歌风格革命歌曲,由张士燮作词、陈杰作曲,创作于1965年,旨在纪念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标志着我党领导下工农武装力量的诞生,毛泽东在湖南浏阳市文家市镇提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开启,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燎原之势。该歌曲曾作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插曲,并多次在《奋斗吧,中华儿女》等大型演出中呈现。【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雄浑激越、青春激昂的旋律,体会湖南民歌风格的独特韵味,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和欣赏水平。(二)艺术表现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演唱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演唱《秋收起义歌》,通过歌声表现出秋收起义的伟大历史场景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新表现,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四)文化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尤其是具有湖南民歌风格的节奏韵律,能够清晰、有力地演唱。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通过演唱将秋收起义的伟大精神和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展现出来。(二)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演唱中真正融入情感,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2. 启发学生在创意实践环节中,能够结合歌曲的风格和主题进行有意义的创新表现,避免简单的模仿。【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老师提前准备一段关于秋收起义的纪录片片段,在课堂开始时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问:“同学们,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刚刚我们看到的是秋收起义的历史画面,大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和激烈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秋收起义有关的歌曲《秋收起义歌》,让我们通过歌声来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板书《秋收起义歌》。【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教师:首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预设: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的情绪是雄壮的,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雄壮的情绪?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从万众一心、杀尽敌人等歌词中可以看出工农武装的雄壮精神,速度是进行速度,什么是“进行速度”?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速度”就像队伍行进一样,接下来我们按照进行速度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教师: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秋收起义歌》又叫《秋收暴动歌》,是一首具有浓重湖南花鼓戏音乐元素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通常为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接下来我们分段欣赏,首先聆听第一乐段,听听第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乐段:歌曲的第一部分以频繁的大小跳进音程形成活泼热烈的旋律形态,前四句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描绘了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工农武装起义的气势,表达出共产党革命的旗帜必将插满中华大地的决心。后四句中的前两个乐句节奏紧凑,后两个乐句舒展大气,前紧后松的设计使得音乐的张力与歌词意境得到很好的融合。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跟琴哼唱预设:哼唱教师:聆听第二乐段,听听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异同?旋律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二乐段:由第一乐段的音乐主题发展而来,音域更高,力度更强,节奏更缓,乐句更长,充分地表达出革命将士激昂的斗志,以及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坚定决心,激励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冲,体现了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信赖和信心。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表现音乐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整体欣赏预设:欣赏教师:下面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指挥歌曲预设:指挥【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向上、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在教授《秋收起义歌》这节课时,通过纪录片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演唱练习,基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但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文化内涵方面,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演唱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在创意实践环节,学生的创新表现较为局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背景的深入讲解,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提供更多的创意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七、课堂达标1.歌曲《秋收起义歌》是一首 歌。2.歌曲《秋收起义歌》的速度是 。答案:1.学堂乐歌2.进行曲【板书设计】《秋收起义歌》1=A 4/4 行进速度 雄壮地 学堂乐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7世纪载言Musico0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A27世纪苏青第1单元追寻红色的印记(-)》21世纪载青目录.Co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多课堂展示c课堂拓展课堂总结21世纪载肯教学目标(一)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雄淫激越、青春激昂的旋律,体会湖南民歌风格的独特韵味,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和欣赏水平。(二)艺术表现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演唱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演唱《秋收起义歌》,通过歌声表现出秋收起义的伟大历史场景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新表现,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四)文化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内酒,增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十新尊入十欣赏纪录片片段司学们,视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1世纪教育20刚刚我们看到的是秋收起义的历史画面,大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和激烈吗?入21世纪言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肯与秋收起义有美的歌曲《秋收起义歌》,让我们道过歌声来童湿那段泼润壮闲的历史。秋收起义酸十聆听歌边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雄壮的。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雄壮的情绪?公1世言从万众一心、杀尽敌人等歌词中可以看出工农武装的雄壮精神,速度是因行速度。观赏型秋收起义歌1=F转B湖,南民张士燮、陈杰整理什公是进行速意?快速昂扬、雄壮地5.33535316561616531拿起武器闹命,工友农友2,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进行速度”就像队伍行进一样。16153-6.5353531656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并岗山。苹命要有立脚点,朗诵歌词16135335165-1631953一杆大旗满地红。工友农友地是根来枪是胆。工友农友161253161235316560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咳!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咳」注:音乐在进第二段歌词时转为B调。27世纪教育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观赏坚秋收起义歌1=F转B快速昂扬、雄壮地5.83535316561616531拿起武器闹命工友农友2跟着领袖毛1走上雄伟16153-5353531656雄。秋收起义成了功,岗山。命要有立脚点16135335165-1631653一杆旗满地红。工友农地是根枪是胆。工友农友161253161235316560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咳!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咳注:音乐在进第二段歌词时转为B调。(共24张PPT)第1单元《追寻红色的印记(一)》目录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一)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雄浑激越、青春激昂的旋律,体会湖南民歌风格的独特韵味,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和欣赏水平。(二)艺术表现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演唱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演唱《秋收起义歌》,通过歌声表现出秋收起义的伟大历史场景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三)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新表现,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四)文化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教学目标新知导入欣赏纪录片片段同学们,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刚刚我们看到的是秋收起义的历史画面,大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和激烈吗?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秋收起义有关的歌曲《秋收起义歌》,让我们通过歌声来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秋收起义歌》新知讲解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雄壮的。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雄壮的情绪?从万众一心、杀尽敌人等歌词中可以看出工农武装的雄壮精神,速度是进行速度。什么是“进行速度”?“进行速度”就像队伍行进一样。朗诵歌词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秋收起义歌》又叫《秋收暴动歌》,是一首具有浓重湖南花鼓戏音乐元素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通常为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接下来我们分段欣赏聆听第一乐段1.听听第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描绘了什么?3.表达了什么情感?第一乐段:歌曲的第一部分以频繁的大小跳进音程形成活泼热烈的旋律形态,前四句两两一组,相互对应,描绘了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工农武装起义的气势,表达出共产党革命的旗帜必将插满中华大地的决心。后四句中的前两个乐句节奏紧凑,后两个乐句舒展大气,前紧后松的设计使得音乐的张力与歌词意境得到很好的融合。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跟琴哼唱聆听第二乐段1.听听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异同?2.旋律有什么特点?3.描绘了什么?4.表达了什么情感?第二乐段:由第一乐段的音乐主题发展而来,音域更高,力度更强,节奏更缓,乐句更长,充分地表达出革命将士激昂的斗志,以及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坚定决心,激励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冲,体现了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信赖和信心。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表现音乐整体欣赏下面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指挥歌曲课堂展示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课堂拓展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课堂达标1.歌曲《秋收起义歌》是一首 歌。2.歌曲《秋收起义歌》的速度是 。答案:1.学堂乐歌2.进行曲 课堂总结《秋收起义歌》1=A 4/4 行进速度 雄壮地 学堂乐歌 同学们下课了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秋收起义歌》-课件.pdf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秋收起义歌》-课件.pptx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秋收起义歌》-课堂教学设计.docx 秋收起义.mp4 秋收起义歌.mp3 秋收起义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