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人贵有自知之明 教学设计
课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 学科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认知”的多元构成,理解认识自己的多种途径,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相对完整的自我认识。2、接纳“人无完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待改进之处,减少自我苛责。3、培养勇于自我审视、乐于接受建设性反馈的开放心态,树立“自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完善”的积极成长观。
重点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认识自己,并学会将自我认知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意向。
难点 营造安全、真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分享和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言论。2、作为有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苏格拉底曾说,自然哲学家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他们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关心自身,认识自己的原则,就是正确认识自我。3、中国古代关于认识自己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4、班级大讨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提出过“认识自己”的论断,你知道为什么吗?5、认识自己是一切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基石。同学们要想有所收获,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阅读与讨论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我诉我心有一只小地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独特之处,非常苦恼。一开始它觉得小松鼠爬树非常神奇,它很羡慕松鼠可以爬在高高的树枝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于是它决定跟着小松鼠学爬树,但是,不管小地鼠怎么努力,它都无法像小松鼠一样爬得又快又高,好几次从树上摔下来。后来,小地鼠又看到小狗在地上跑得飞快,心里很是羡慕,于是又决定跟小狗学跑步。可是,小地鼠还没跑多远,就累得要命气喘吁吁的。有一天,小地鼠无意间听到夜莺在唱歌,觉得夜莺的歌唱得非常动听,于是它又决定跟着夜莺学唱歌。但是,只要小地鼠开口唱歌,周围的小动物们就会都跑光。这一次,小地鼠非常非常难过,它觉得自己是森林王国里最没用的动物,于是它只好挖了个洞,躲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浣熊妈妈家里失火了,但是,浣熊宝宝逃生不及还被困在屋里,由于火势太大,没人可以靠近救援。千钧一发之际,机灵的小地鼠发现自己挖的洞与浣熊妈妈的家不远,它开始迅速地挖地洞,穿透浣熊家的地板,成功地救出了浣熊宝宝。从浣熊妈妈感激的眼神中,小地鼠发现了自己的价值。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种妄自菲薄的心态故事?故事对你有何启发?3、小提示心理学家发现,盲目羡慕、妄自菲薄往往源于对自己不了解,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由于初中生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他们对自己常常做出片面的评价,有时好走极端,容易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4、初中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1.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初中生既可以与那些在某个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比,如同龄人、同学或朋友,也可以与自己崇敬的偶像比,如劳模英雄、科学家等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标。2.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论可以折射出你的某些品质,所以,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这些都是有助于认识自己的反馈信息。3.通过客观的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要自己审视自己,全面地看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之,要从多个渠道综合分析自我、解剖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洞悉自我的每一个方面,做到既不遗漏自己的优点,又不忽视缺点,充分注意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5、活动在线·活动1:认识自己10问第一步: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问自己10次“我是谁”,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完成下列10个句子。1.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在白纸上画一个与自己的特点相符合的动物。画完后用5个有个性的形容词来描述这幅画,并与小组同学分享。6、一起来分析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看看自己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看看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较多。一般情况下应该能写出9个以上的答案。如果你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那就说明你可能过分压抑了自己。2.答案的种类。有3种情况:①客观的情况,如“我是哥哥”“我是中学生”等;②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等;③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做出判断的情况。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说明你的自我在这两方面是平衡的:如果只倾向于主观或客观的一面,说明你对自我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要多多注意被你忽视的那一面。在主观评价中,如果你只提到自己好的一面说明你有些自满;反之,要是只说到自己不好的部分,说明你信心不够应该多挖掘一下自己身上的闪光点。3.答案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你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你对自己的未来考虑不多。如果是这样,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好好思索自己的未来了。7、小提示认识自己,不是一个评判“我好”或“我不好”的审判过程,而是一个“我发现”和“我了解”的探索过程。 它的目的不是给自己贴上标签,而是为自己绘制一幅更精准的人生地图。8、活动2:心灵训练第一步:优点轰炸8~10人一组,按小组围成一个圈,在中央面对面放置两把椅子。请同学们轮流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当有同学坐好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依次坐在他对面的那把椅子上,作为评价者说出他的一个优点。第二步:缺点轰炸维持“优点轰炸”的分组不变,仍然按照小组的形式围成一个圈,在中央面对面放置两把椅子。依然按照“优点轰炸”中的活动方式,请同学们轮流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当有同学坐好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依次坐在他对面的那把椅子上,作为评价者说出他的一个缺点。你特别乐于助人。第三步:分享感受活动结束后,每个人分享自己参加这一心灵训练活动的感受。1.听他人“优点轰炸”和听他人“缺点轰炸”时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他人给你提出的优点和缺点是否都是对的 有没有你原先没有意识到的 9、注意在说优点和缺点时要直截了当,比如,应直接说“你的优点/缺点是……”,而不要加上“但是”之类的转折语。评价者最好能提供这样评价他的理由和依据,以增强说服力。被评价的学生在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只能听,不能谦虚地推辞或辩解。只有在所有组员都评价过自己后,才能简单地对有些组员的误解或不恰当的评价做出解释。10、小提示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也是不断变化的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你将会悲观绝望,停滞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做到扬长避短,你就能充满信心地迎接生活的挑战。11、体验课堂1·体验1:我的神秘之窗有的人可能会想:“我怎么会不了解自己呢 如我姓什么、家住何处、有怎样的成长经历、有哪些事不想让人知道……恐怕普天之下就我自己最清楚了!怎能说我不了解自己呢 ”但是,心理学家提出了“周哈里窗模型,认为人常有许多自己都不了解的地方。“周哈里窗”根据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和他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把人的自我分为四个区。开放区: 这部分指自己了解、他人也了解的部分,主要包括我们的身高、长相、体重及其他公开的信息。隐藏区:这部分指自己了解、他人不了解的部分,包括我们个人有意隐藏的秘密或想法,如童年往事、痛苦心酸的经历等。盲目区:这部分指他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盲点。盲目区的大小与一个人自我观察的能力有关,自我观察能力越强,其盲目区就越小。未知区:这部分指他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的部分,需要做一些努力才能激发出来。如通过投射测验、顿悟等方式,使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变为自己知道的部分。12、小提示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开放区越大,他就生活得越真实,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会越自然愉快。13、想一想你的开放区里有什么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开放区呢 14、如何扩大“开放区”?通过“自我揭露”(主动分享)—— 缩小“隐藏区”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在合适的场合和信任的人面前,真诚地表达。例如,在团队项目中主动说“我对这个部分不太确定,希望能和大家讨论一下”。适度分享个人经历: 分享与你相关的故事和经历,是拉近与他人距离、建立信任的强大方式。2. 通过“寻求反馈”(主动请求)—— 缩小“盲点区”主动且具体地提问 “你觉得我在刚才的会议发言中,有哪些地方可以表达得更清晰?”向不同的人寻求反馈,你会得到一个更立体的自我画像。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倾听反馈时,不要急于辩解或反驳。3. 通过“共同体验”(互动学习)—— 探索“未知区”接受新的挑战: 尝试一份新工作、学习一项新技能、参加一个陌生的活动。进行深度对话和头脑风暴: 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常常能激发出你一个人无法想到的点子和对自我的新认识。反思与实践: 在经历过后,进行自我反思:“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关于我自己的新东西?” 这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关键一步。15、小提示扩大开放区是一个需要勇气和主动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些许不安和脆弱,但这正是成长的信号。每一次真诚的分享,每一次虚心的请教,都是在为我们的人生地图填补一块新的拼图,让那个真正的我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16、体验2:他人眼中的我采访一下与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评价你的。妈妈说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说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说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说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他们对我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赞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赞同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班级分享会活动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18、小提示同学们,认识自己就像拼一幅巨大的拼图,我们自己的看法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就像拿着其他拼片的人,他们的视角能帮助我们更完整地看到自己的全貌。愿我们都能借助他人这面镜子,照见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自己,然后,带着这些发现,更坚定、更成熟地走向未来。19、方法指南:做一个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增强自我意识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的。请根据下面的探索表的提示,完成对自己的探索,以便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增强自我认知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想一想:表格中哪些地方是自己满意、希望继续保持的 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满意、希望未来不断改进的 做上标记,选择其中的几点人手,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 阅读故事思考发言学习感悟思考与记录参与活动分享感受学习感悟学习感悟采访与分享 通过小故事和分享活动,让学生明白初中生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对自己常常做出片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更好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周哈里窗模型,引导学生更好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学习扩大自己的开放区。引导学生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课堂小结 从今天起,做一个积极的自我观察者,带着好奇和善意去了解自己,带着勇气和耐心去培育自己。愿我们都能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明朗;在完善自我的旅程中,越走越坚定。
板书设计 7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何认识自己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