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课堂笔记(知识清单)2025-2026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pǔ shào jǔ yā gōng jué xī chòng lián xì kuí shòu bà 普 少 矩 丫 宫 掘 希 冲 联 系 葵 瘦 罢 易错提示 “掘”读jué,不要误读半边。会写字 hú lú cuò pǔ gōng kěn mào shì lián 葫 芦 错 普 宫 肯 冒 式 怜 易错提示 “式”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多写撇。多音字 shào(少年) chòng(冲着) xì(联系) 少 冲 系 shǎo(少数) chōng(冲水) jì(系鞋带)形近字 宫(龙宫) 怜(可怜) 官(官员) 冷(寒冷)听写词语 葫芦 不错 普通 龙宫 不肯 冒汗 公式 可怜 声明 神仙 让步 条件 指甲 得到 衣服 所以 要是 同学 最好 科学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平平常常 可怜巴巴 近义词:声明——申明 发愣——发呆 幻想——空想 反义词:普通——独特 幸福——痛苦 让步——坚持 省心——费心 词语搭配: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可怜巴巴的样儿 远足旅行词语理解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②声明的文告。 规矩:①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②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 劈面:正冲着脸,迎面。重点句 理解 1.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语气肯定而又带有几分神秘,一个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项 目 内 容重点句 理解 2.“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这里对人物说的话、做的动作的描写富有画面感,生动地表现了王葆和奶奶的亲密,也表现了王葆的淘气。) 3.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通过描写王葆的动作和说的话,鲜活地展现出他调皮、机灵的性格特点和他对奶奶讲的故事的期待。) 4.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奶奶讲的故事一方面突显了“宝葫芦”的神奇形象,另一方面也交代了后文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心理动机。)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写一个爱幻想的孩子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给王葆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种种烦恼。作品表达了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的主题。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法 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课文用孩子的视角讲故事,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使得整个故事有趣易读。示例: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12在牛肚子里旅行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dā yìng gū lù chǐ jiáo tūn wèi yàn 答 应 骨 碌 齿 嚼 吞 胃 咽会写字 lǚ lìng jí mìng pīn jīng wěi chǐ wèi guǎn gāng hū yǎo 旅 另 及 命 拼 惊 尾 齿 胃 管 刚 乎 咬 易错提示 管:下半部分是“官”,不要写成“宫”。多音字 dā(答应) yìng(应变) gū(一骨碌) 答 应 骨 dá(回答) yīng(应该) gǔ(骨头)形近字 拼(拼命) 管(管理) 并(并且) 官(官员)听写词语 旅行 另外 来得及 拼命 大吃一惊 尾巴 牙齿 胃口 管理 刚才 几乎 咬牙 要好 答应 做梦 急忙 肚皮 食物 消化 当然 知觉 光亮词语积累 三字词语:一骨碌 笑眯眯 四字词语:大吃一惊 细嚼慢咽 近义词:可怜——不幸 储存——储藏 悲哀——悲伤 反义词:急忙——从容 勇敢——胆小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词语搭配:要好的朋友 勇敢的蟋蟀 悄悄地躲 偷偷地看词语理解 拼命:尽最大的力量;极度地。 一骨碌:迅速地一滚或一转。 细嚼慢咽: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形容吃得很慢。重点句 理解 1.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没有来得及”说明红头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大黄牛卷到了嘴里。)项 目 内 容重点句 理解 2.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轻轻一扫”“摔到地上”写出了青头的弱小,但为了救朋友,弱小的青头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3.青头不顾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不顾”“一骨碌”等词语写出了青头为救红头奋不顾身的情景,体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深厚的友谊。) 4.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当是一次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吧!”(青头再次安慰朋友,让红头把这次遇险的经历看作“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非常可爱。)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的危险经历。 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了青头为救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室,吃食物时会反刍。写法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 作者先写两只小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被大黄牛卷到了嘴里,这是故事的起因;再写红头奋力呼救,青头冷静地运用掌握的知识,指导、安慰和鼓励红头,这是故事的经过;最后写红头获救了,这是故事的结果。13* 一 块 奶 酪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wǔ xuān chǔ kǒng yòu yì qiáng jì xìng zhā fàn jìn jù 伍 宣 处 恐 诱 毅 强 纪 性 渣 犯 禁 聚 易错提示 “诱”读yòu,不要误读半边。会写字 mǎ yǐ wǔ xuān qiǎng dān jì lǜ dīng fàn jìn lìng 蚂 蚁 伍 宣 抢 单 纪 律 盯 犯 禁 令多音字 chǔ(处理)(处罚) 处 chù(到处)(住处)听写词语 蚂蚁 队伍 宣布 争抢 单独 纪律 盯着 犯罪 禁令 命令 出力 队列 助手 丢掉 七上八下 分散 凉快 依旧 全体 草丛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争先恐后 七上八下 四面八方 近义词:牵挂——惦记 生气——恼火 犹豫——迟疑 反义词:集合——解散 牵挂——忘怀 犹豫——果断 词语搭配:集合队伍 搬运粮食 叼着奶酪 登上石板词语理解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重点句理解 1.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蚂蚁队长下达命令,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并明确了劳动纪律。这为下文蚂蚁队长的行为作了铺垫。) 2.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通过写奶酪的香味非常诱人,衬托小蚂蚁们的纪律性强。) 3.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大家心里都牵挂着奶酪渣,所以“依旧不动”。) 4.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它要是偷嘴,谁也看不见。它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通过对蚂蚁队长的动作描写,项 目 内 容重点句理解 表现出它很想吃掉这点儿奶酪渣。) 5.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对那点儿奶酪渣的处理让大家心服,所以大家“劲头比刚才更足”。)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粮食时,一点儿掉落的奶酪渣引起了一场风波,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把奶酪搬进了洞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团结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都有很强的纪律性,还需要领导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写法 1.充分发挥想象,虚构出奇特的人物和故事。 本篇课文的作者虚构了一个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粮食时,一点儿奶酪渣引起了一场风波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2.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示例: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语言描写)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动作描写) 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心理描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