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课堂笔记(知识清单)2025-2026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 古 诗 三 首项 目 内 容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等。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蜀道难》等。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等。会认字 fǎn tái yì mǒ yí 返 苔 亦 抹 宜会写字 fǎn wàng duàn chǔ zhì àn gū yǐn yì yù mǒ yí 返 望 断 楚 至 岸 孤 饮 亦 欲 抹 宜多音字 mǒ(涂抹)(抹黑) 抹mā(抹布)(抹脸) mò(抹墙)(转弯抹角)形近字 孤(孤独) 抹(涂抹) 狐(狐狸) 沫(泡沫)听写词语 返回 张望 中断 楚江 至于 岸边 孤帆 饮水 人云亦云 欲望 涂抹 宜人词语理解 返景:傍晚的阳光。 但:只,只是。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隐隐约约的样子。 亦:也。重点句理解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意:空山中看不见人,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赏析:“空”字体现山林幽寂的特点,山中不见人影却能听见“人语响”,以动衬静,凸显出山谷的空旷与寂静。)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意:夕阳的余晖映入深林,又照在青苔上。赏析:一抹余晖照进林中,落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的天边的幽暗形成对比,令人更觉深林的幽暗。)项 目 内 容重点句 理解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意: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赏析:“断”“开”形象地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和奇险,山的险峻和水的汹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赏析: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写出了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赏析:西湖的景色是美丽的,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特色。诗人借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意: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特。赏析:这两句诗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因为西湖和西施一样,不管怎么打扮都美丽无比。)背诵 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课文主题 《鹿柴》描写了鹿柴附近空山深林傍晚时的幽静景色,表现了诗人对鹿柴的喜爱和悠闲的心情。 《望天门山》描写了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雄奇秀丽的长江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写法 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示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1 大自然的声音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miào zòu ní nán wěi chōng jī huì zhā 妙 奏 呢 喃 伟 充 击 汇 喳会写字 miào qín gǎn chōng wēi chǎng huì míng 妙 琴 感 充 威 场 汇 鸣 易错提示 琴:下面不加点。多音字 ní(呢喃)(呢绒) 呢 ne(人呢)形近字 妙(美妙) 场(广场) 吵(吵架) 扬(扬起)听写词语 美妙 手风琴 感受 充满 威力 一场 汇合 虫鸣 音乐家 轻柔 乐曲 屋顶 河流 轻快 合唱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轻轻柔柔 呢喃细语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叽叽喳喳 近义词:美妙——优美 雄伟———雄壮 汇聚——汇集 反义词:温柔——粗暴 激动——镇定 汇聚———分散 词语搭配:雄伟的乐曲 热闹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词语理解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汹涌澎湃:本指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大浪互相撞击的样子。现多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重点句理解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将风比作大自然的音乐家,统领本段内容。)项 目 内 容重点句理解 2.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风既能呢喃细语,又能与整座森林合奏出雄伟的乐曲,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 3.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语势层层推进,宛如乐曲逐渐攀升,直至高潮,印证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4.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美妙歌声。)背诵 背诵第2~3自然段。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分别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写法 总分结构,条理清楚。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开头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具体描写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全文结构十分严谨。22 读不完的大书项目 内 容会认字 má xuán xù zhēn zī tài chāo fán sú ào mì 麻 旋 序 贞 姿 态 超 凡 俗 奥 秘 易错提示 “姿”“俗”是平舌音。会写字 xiā jǐn xù zǐ zī tài zhǎi lí cè ào mì 虾 仅 序 籽 姿 态 窄 梨 册 奥 秘多音字 xuán(盘旋)(旋转) 旋 xuàn(旋风)(旋子)听写词语 龙虾 不仅 井然有序 花籽 千姿百态 宽窄梨树画 册 奥秘 花草树木 沉思 搬家 精神 植物 鲜美 秋高气爽 游玩 无穷 无尽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蹦蹦跳跳 井然有序 暑寒荣枯 千姿百态 超凡脱俗 秋高气爽 近义词:寻找——寻觅 遐想——畅想 敬佩——佩服 反义词:广阔——狭小 愉悦——悲痛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词语搭配: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勇敢忠贞的精神 沙沙的竹叶声 温柔的细语 大蒲扇似的叶子 无穷的奥秘 无尽的乐趣词语理解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井然有序: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 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别。重点句 理解 1.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这两句话总写了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总领全文。)项 目 内 容重点句 理解 2.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很是可爱;老鹰在高空盘旋,显得威武,自由自在;蚂蚁“两军对垒时”的状态则表现出它们勇敢忠贞的精神。) 3.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微风吹过竹林时,竹叶轻柔飘动的样子。) 4.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飞鸟、昆虫、花草树木和“我”家房前屋后的各种景物,说明了大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写法 运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景物。示例: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