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课堂笔记(知识清单)2025-2026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3 司 马 光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sī diē mò jiē qì 司 跌 没 皆 弃会写字 sī dēng diē jiē qì chí jī zhī 司 登 跌 皆 弃 持 击 之听写词语 司马光 登山 跌落 皆大欢喜 放弃 手持 击打 总之词语积累 近义词:皆——都持——拿 反义词:没——浮 弃——留 持——扔词语理解 庭:庭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皆:全,都。 迸:涌出,喷出。重点句理解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句意: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有一个小孩儿爬到了瓮上,失足跌了下去,沉到了水里。赏析: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句意:其他孩子都吓得扔下落水的小孩儿跑了,司马光拿了一块大石头,用石头砸破了瓮,瓮里的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儿得救了。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众”与“光”的行为进行比较,突出了司马光的机智与勇敢。)背诵 背诵课文。课文结构项 目 内 容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记叙了司马光小时候在同伴失足落水时,沉着冷静地用石头砸瓮,救出同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写法 1.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事情写清楚。 本文虽短,但是将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得很清楚,故事完整而又连贯。 2.通过对比,凸显人物的品质。 “众皆弃去”与“光持石击瓮破之”的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光遇事不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拓展积累 1.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2.《三字经》中的少年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的。东汉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24一定要争气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zhè xiàn chà jūn zī ōu shòu xiàng yàn gòu nài lì 浙 县 差 均 资 欧 授 项 验 构 耐 励 易错提示 “浙”是第四声,“资”是平舌音。会写字 niàn chà kǎo shì jūn tuì huò nǔ liú yù dù 念 差 考 试 均 退 或 努 留 育 度 易错提示 “试”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多写撇。多音字 chà(差不多)(差劲) 差chāi(出差) cī(参差)形近字 努(努力) 度(程度) 怒(愤怒) 渡(渡过)听写词语 念书 差劲 考试 平均 退学 或许 努力 留学 发育 难度山村 父亲 学期 同意 难得 起床 入睡 值班 落后 地位不声不响 反复 兴奋词语积累 近义词:争气——争光 请求——恳求 珍惜——爱惜 激励——鼓励 反义词:贫穷——富裕 落后——进步 熟练——生疏 词语搭配:偏僻的山村 熟练的技巧 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词语理解 争气:发愤图强,不甘落后或示弱。 钻研:深入研究。 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形容不声张,暗中进行。重点句 理解 1.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再三请求”说明童第周向校长请求了很多次,体现出项 目 内 容重点句 理解 他想要上学的决心很大,这是他后来成绩提上来的重要原因。) 2.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夜里同学们入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从“天不亮”“路灯下面”“看书”等词语可以看出童第周早晚都在勤奋刻苦地学习,这体现了他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的珍惜,为后来他的学习成绩赶上来作了铺垫。) 3.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不声不响”凸显出童第周的专注科研、不张扬的学习态度,“反复实践”说明实验次数多,“终于”突出实验过程的漫长与突破的不易。这句话体现了童第周严谨的科研态度与顽强的毅力,彰显了他“争气”的精神。) 4.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通过教授夸赞童第周“真行”的话语,强调了童第周取得的成果,体现了他的为国“争气”。)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叙述了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赞美了他“争气”的精神,展现了他不屈不挠、发愤图强、爱国奉献的品质。写法 本文的细节描写十分动人,描写人物“争气”的事例很具体。示例: 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夜里同学们入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后,关了路灯,让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的灯下学习。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25 手术台就是阵地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bàng dài xuè xiāo wēi xiǎn shì wǎ lián dān xùn sù duó miǎo 棒 大 血 硝 危 险 势 瓦 帘 担 迅 速 夺 秒 易错提示 “速”是平舌音,“棒”是后鼻音。会写字 shù yàn ái xuè réng qǔ pán xùn sù duó miǎo 术 焰 挨 血 仍 取 盘 迅 速 夺 秒 易错提示 “术”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漏写。多音字 dài(牙科大夫) dān(担水)(担当) 大 担 dà(大人)(大家) dàn(担子)(扁担)形近字 仍(仍然) 秒(秒针) 扔(扔掉) 妙(美妙)听写词语 手术台 气焰 挨打 血丝 仍然 取出 盘子 迅速 争分夺秒 阵地 战斗 消灭 伤员 匆匆 角落 赶忙 连续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当头一棒 硝烟滚滚 争分夺秒 近义词:激烈———猛烈 镇定———冷静 敏捷———灵敏 反义词:激烈———平和 镇定———慌张 敏捷———笨拙词语理解 嚣张:(恶势力、邪气)高涨;放肆。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重点句理解 1.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两天两夜”说明白求恩大夫很长时间没休息,“眼球上布满了血丝”表现了长时间没有休息的白求恩大夫非常疲惫。)项 目 内 容重点句理解 2.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这里的“阵地”比喻工作的场所。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得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自己的岗位,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表现出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忠于职守的精神。) 3.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来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所以他说自己不是客人。)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的是白求恩大夫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极其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写法 用环境来衬托人物。本文中有很多描写环境的语句,这些语句起到了渲染紧张、危险的气氛的作用,烘托了白求恩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示例: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26 一个粗瓷大碗项 目 内 容会认字 cí zhào kàng lián shù gāng huán dùn zào zhān jīn guō zhēn 瓷 赵 抗 联 束 缸 还 顿 灶 沾 禁 锅 侦 易错提示 “抗”“缸”是后鼻音。多音字 huán(还给)(还手) jīn(不禁)(禁受) 还 hái(还有)(还是) jìn(禁止)(禁令)词语积累 近义词:陈列——摆放 连忙——赶忙 艰苦——艰难 反义词:结束——开始 危险——安全 清楚——模糊 词语搭配:令人感动的故事 看得清楚 急得直叫词语理解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重点句 理解 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赵一曼的语气坚定,不容推托。她以为这个碗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所以坚决要求退还。) 2.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体现了战士对赵一曼的爱戴。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经多日未吃过饱饭了。) 3.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句话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突出表现了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4.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这句话描写了老李的神态,侧面表现了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项 目 内 容重点句理解 5.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了时,关爱她的小通讯员“急得直叫”,可是对于赵一曼而言,只有人人都有了碗,她的碗才不会“丢”。) 6.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从“笑着说”中可以感受到赵一曼的豁达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文结构课文主题 本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抗战的故事,赞美了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写法 运用动作描写,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示例: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拓展积累 滨 江 述 怀 赵一曼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