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引领,深度契合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新教材理念。立足红色经典传承与时代价值融合,依托教材优化单元编排,通过阅读、写作、专题学习、阅读综合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提升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生实现语文素养与思想认知的双重进阶。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语文基础,但存在明显差异:文言字词迁移运用、不同文体深度理解能力较弱;整本书阅读习惯尚未充分养成,对红色经典作品及当代楷模事迹的认知和感悟较浅显;理性思维虽初步发展,却在说明文分析等板块存在不足。需结合新教材中的人物事迹元素,分层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与深度思考习惯,厚植榜样精神认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17年秋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变化着的社会、 二生活的记忆、三美景依然、四情感哲思、五文明的印迹、六情操与志趣,第一单元是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单元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第四单元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第五单元是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第六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八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全册内容除课文学习外,还有名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等。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四、教学目标(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1.掌握八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五、教学重、难点1.要求学生掌握八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六、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七、教学进度(具体见下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1 9.1-9.6 开学第一课、《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 9.7-9.13 《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新闻采访 教师节3 9.14-9.20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新闻写作、口语交际4 9.21-9.27 第一单元检测、《藤野先生》《唐诗五首》背诵5 9.28-9.30 《回忆我的母亲》、月考复习6 10.1-10.8 国庆节、中秋节7 10.9-10.11 第一次月考 第一次月考8 10.12-10.18 《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9 10.19-10.25 学写传记、人无信不立、第二单元检测10 10.26-11.01 《三峡》《短文二篇》11 11.02-11.08 《与朱元思书》《红星照耀中国》12 11.09-11.15 《唐诗五首》讲解、课外古诗词默写、第三单元复习检测13 11.16-11.22 《背影》《白杨礼赞》14 11.23-11.29 《散文二篇》、《昆明的雨》、写作要连贯、综合性学习15 11.30-12.06 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16 12.07-12.13 《中国石拱桥》、试卷讲评、《苏州园林》17 12.14-12.20 《蝉》、《梦回繁华》、说明要抓住特征、复述与转述、《昆虫记》第五单元检测18 12.21-12.27 《孟子二章》、课外古诗词默写19 12.28-1.03 《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表达要得体 第三次月考20 1.04-1.10 《诗词五首》、《表达要得体》21 1.11-12.26 期末复习 22 1.27-1.29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23 1.30 放寒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