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月光光》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月光光》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月下摇篮》第2课时《月光光》。
【教材分析】
《月光光》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月下摇篮》第2课时欣赏课,《月光光》是一首广东传统的粤语儿歌,又名《月光光照地堂》 。其作者与创作时间难以考证,从市井化语言和简单音符推测,应是清末民初西关地区街头巷尾流传的歌曲,传唱至今,成为几代广州人的童年回忆。它由广东疍家渔民的咸水歌演变而来,是母亲哼唱哄宝宝睡觉的歌谣,也被称为广东“摇篮曲”,生动反映了岭南沿海地区渔家人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岭南气息。
歌曲为4/4拍,F调,采用传统的五声宫调式加变宫,是异头同尾的两句体一段体结构(A+B)。A乐句和B乐句都以哼唱音“啊”结束,旋律走向呈迂回级进式,曲调平缓柔和、优美抒情 ,这种结构和旋律特点营造出静谧氛围,适合多遍反复小声哼唱,契合摇篮曲的风格。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接受他人的评论中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产生喜悦感、骄傲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激烈的自我确立、自我主张,对自己评论偏高,甚至有时“自高自大”,所以,在教课中要时时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示那些自高自大的孩子,劝告他们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掉信心的孩子要实时抓住时机鼓舞他们。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情绪变化比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体会其宁静、温馨的意境,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母爱与岭南风情,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如创编新的歌词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或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背后的岭南文化、民俗风情,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理解其中的岭南文化内涵。
(二)教学难点
1.把握歌曲的粤语发音,唱出广府童谣的独特风格。
2. 引导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深入理解歌曲的文化底蕴,并进行创意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过长辈哄我们睡觉的歌谣呀?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老师小时候,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奶奶就会轻轻哼唱一首好听的曲子,那温柔的旋律,总能让我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今天,老师也想把这样一首充满温暖和爱意的歌曲分享给大家,它就是广东地区代代相传的童谣《月光光》。
(书写板书《月光光》)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大家对于“广府童谣”有所了解吗?谁可以说说什么是广府童谣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一首歌曲走进“广府童谣”,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歌曲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亲切的,歌曲用广州话演唱的,歌曲展示的什么样的场景?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月光光》是一首广东传统的粤语童谣。它是由广东疍家渔民的咸水歌演变而来的,咸水歌是他们对生活的写照和美好的向往。歌曲是一位母亲用亲切优美的口吻一边哼唱一边哄宝宝睡觉,也有广东“摇篮曲”之称。
下面我们分句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下面请学生自己尝试读
预设:朗读
教师:下面老师带读。
预设:朗读
教师:接下来请聆听《月光光》A部分的音乐,学生随音乐律动。(不发出声响,用身体来跟节拍)
预设:随着音乐律动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轻声学唱
预设:轻声学唱
教师:下面跟琴学唱第一、二个乐句。
预设:学唱
教师:唱准一字多音衬词“啊”的连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完整演唱A部分歌曲。(指导学生轻声深情地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歌曲。
预设:演唱
教师:广府童谣是指在广府地区(广东省各个市区),人们在劳动和游戏时用粤语即兴演唱,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儿童韵律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乐曲。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增强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月光光》教学中,成功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兴趣。通过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展示,学生较快把握了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在演唱环节,大部分学生能投入情感,表现出歌曲的温馨意境。在文化理解的引导上,借助对岭南生活场景的介绍,学生也对歌曲背后的岭南文化有了一定认知。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不足。在粤语发音教学时,由于部分发音较为拗口,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导致部分学生掌握不佳,影响了歌曲风格的呈现。创意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启发还不够到位,学生的创编作品稍显稚嫩,缺乏大胆创新。时间把控也不够精准,在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上耗时过多,使得创意实践环节略显仓促。后续教学中,我会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七、课堂达标
1.乐曲《月光光》是一首 民歌。
2. 是指在广府地区(广东省各个市区),人们在劳动和游戏时用粤语即兴演唱,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儿童韵律诗。
答案:1.广东
2.广府童谣
【板书设计】
《月光光》
广东民歌《月光光》(广东方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第7课
月下摇篮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体会其宁静、温馨的意境,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母爱与岭南风情,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如创编新的歌词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或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背后的岭南文化、民俗风情,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过长辈哄我们睡觉的歌谣呀?
老师小时候,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奶奶就会轻轻哼唱一首好听的曲子,那温柔的旋律,总能让我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样一首充满温暖和爱意的歌曲分享给大家,它就是广东地区代代相传的童谣《月光光》。
新知讲解
大家对于“广府童谣”有所了解吗?
谁可以说说什么是广府童谣吗?
今天我们通过一首歌曲走进“广府童谣”。
聆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速度是?
3.歌曲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
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亲切的,歌曲用广州话演唱的,歌曲展示的什么样的场景?
歌曲背景
《月光光》是一首广东传统的粤语童谣。它是由广东疍家渔民的咸水歌演变而来的,咸水歌是他们对生活的写照和美好的向往。歌曲是一位母亲用亲切优美的口吻一边哼唱一边哄宝宝睡觉,也有广东“摇篮曲”之称。
下面我们分句欣赏
下面请学生自己尝试读
下面老师带读
接下来请聆听《月光光》A部分的音乐,学生随音乐律动。
(不发出声响,用身体来跟节拍)
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轻声学唱
下面跟琴学唱第一、二个乐句
唱准一字多音衬词“啊”的连唱,请再次演唱
完整演唱A部分歌曲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歌曲
广府童谣是指在广府地区(广东省各个市区),人们在劳动和游戏时用粤语即兴演唱,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儿童韵律诗。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乐曲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乐曲《月光光》是一首 民歌。
2. 是指在广府地区(广东省各个市区),人们在劳动和游戏时用粤语即兴演唱,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儿童韵律诗。

答案:1.广东
2.广府童谣
课堂总结
《月光光》
广东民歌《月光光》(广东方言)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飞二一就盲
让教学更有效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公二一药言
第7课
月下摇篮
目录
公二一教言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公二一言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体会其宁静、温馨的意境,提升
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母爱与
岭南风情,增强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如创编新的歌词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或用简单乐器
为歌曲伴奏,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背后的岭南文化、民俗风情,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
自豪感
十新知导入十
公二一教言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过长辈哄我们睡觉的歌谣呀?
公二一载肩
老师小时候,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奶奶就会轻轻字唱一首好听的曲子,那
温未的旋律,忌能让我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样一首充满温暖和爱意的歌曲分享给大家,它就是广
东地区代代相传的童谣
月光光.

十新知讲解十
公二一苏言
大家对于“广府童檐”有所了解吗?
谁可以说说什么是广府童谣吗?
公二一苏言
今天我们道过一首歌曲走进“广府童谣”。
聆听歌动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的速度是?
3.歌曲是用什么语言演唱的?
公二一黄言
歌曲的速度是中逮,情绪是亲切的,歌曲用广州活演唱的,歌曲展示
的什么样的场景?
公二一教言
敌边首景
《月光光》是一首广东传统的粤语童谣。它是由广东疍家渔民的咸水歌演变而来的,咸水歌是
他们对生活的写照和美好的向往。歌曲是一位母亲用亲切优美的口吻一边哼唱一边哄宝宝睡党,也有
广东“摇篮曲”之称。
月光光
1=F4
下面我们分句欣赏
忧关,徐缓地
广东童谣
12532312765-32153212765-
月光光
地堂,虾仔你乘落床。
5532121|21321.15251|12582.3
听朝啊妈委赶格快罗,阿爷球牛他上山岗。州
12532.372795-32115326110
虾仔你快高长大罗,
32826123865.172795. 613521-
帮手阿爷去稀牛羊,有
注:粤语中,“虾仔”是“宝宝、小婴儿”的意思;“”是“睡”的意思:“听
相”是“明天早上”的意思:“”是“看”的意思:“”是“他”的意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