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摇篮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摇篮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第7课
月下摇篮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宁静、温柔、安详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母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以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表现出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并能通过演唱表达歌曲中深沉的母爱 。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对《摇篮曲》进行简单的节奏或旋律改编,鼓励用不同乐器为歌曲配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知晓《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的演变,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聆听音乐: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你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场景?
大家说得都很棒!
其实,这种能够让人感到安静、放松,仿佛置身于温柔怀抱中的音乐,常常和一种特殊的歌曲类型有关,那就是摇篮曲。
大家在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唱的摇篮曲吧?
谁能来给大家哼唱几句自己熟悉的摇篮曲片段呢?
看来大家对摇篮曲都不陌生。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非常经典的摇篮曲,它是由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
同学们,听你们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感受一下大师笔下的温柔与宁静。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旋律有什么特点?
舒伯特的《摇篮曲》旋律抒情、轻柔且甜美。旋律线条流畅,起伏有致,充满了温柔与爱意,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祝福。
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是行板的速度。
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通过聆听歌词,你能想象怎样的画面?
歌曲特有的摇曳感,非常适合表现摇篮轻轻摆动的场景。
通过聆听我们知道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摇篮曲》是一首短小的“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演唱跟琴演唱第一个乐段第一个乐句简谱
注意音乐记号“pp”、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演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演唱第四个乐句
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边唱边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课堂拓展
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 舒伯特《摇篮曲》为______ 大调,______ 拍。
2. 舒伯特《摇篮曲》是______ 结构,每个乐段有______ 个乐句。
(二)判断题
1. 舒伯特《摇篮曲》第一乐段旋律以跳进为主。( )
2. 舒伯特《摇篮曲》的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 )
答案:
(一)填空题
1.D;4/4
2. 带再现的两段体;两
(二)判断题
1. 答案:×,第一乐段旋律以级进为主
2. 答案:×,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
课堂总结
《摇篮曲》
1=D 4/4拍 轻柔、优美地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月下摇篮》第1课时《摇篮曲》。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月下摇篮》第1课时唱歌课。《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19岁时,根据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而成。当时舒伯特生活贫困,某天他饿着肚子走进一家酒店,在旧报纸上看到这首朴素动人的小诗,脑海中浮现出慈爱的母亲形象,深受触动,于是掏出纸笔,急速谱写了这首曲子 ,并以它换了一盆土豆烧牛肉。此后,这首《摇篮曲》凭借其温暖真挚的情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唱,成为了经典之作。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里,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以及大量室内乐作品、交响曲等,他擅长以诗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将音乐与诗歌紧密融合 。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节奏感强,能准确把握旋律,唱歌不跑调,还熟悉常见音乐记号,能较好诠释作品情感。而有的学生识谱困难,音准欠佳,唱歌易跑调。整体上,他们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一听便能学唱;但对古典音乐接受度低,觉得沉闷。在课堂上,学生偏爱活泼互动环节,如小组合唱、音乐游戏,对乐理知识学习则较被动。教师需因材施教,用多元教学法激发兴趣,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宁静、温柔、安详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母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以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表现出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并能通过演唱表达歌曲中深沉的母爱 。
(三)创意实践
启发学生根据《摇篮曲》的旋律和意境,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节奏或新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音乐创作中发挥想象力,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四)文化理解
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创作风格以及在世界乐坛上的贡献,感受奥地利音乐文化的魅力 ,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母爱,能用柔和、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2.了解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征,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的特点 ,并能够辨别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唱好装饰音和附点音符,准确表现出其在歌曲中所营造的独特韵味和“摇”的感觉 ,使演唱更加细腻、生动。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恰当的演唱技巧和表情处理,将歌曲中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避免演唱时情感表达的生硬和表面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非常轻柔的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一下,在这段音乐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播放一段轻柔的纯音乐,营造安静的氛围 )
好了,同学们,睁开眼睛,谁能说一说,刚才在音乐声中,你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场景?(请几位同学回答 )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说得都很棒!其实,这种能够让人感到安静、放松,仿佛置身于温柔怀抱中的音乐,常常和一种特殊的歌曲类型有关,那就是摇篮曲。大家在小时候,应该都听过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唱的摇篮曲吧?谁能来给大家哼唱几句自己熟悉的摇篮曲片段呢?(请几位同学哼唱 )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看来大家对摇篮曲都不陌生。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首非常经典的摇篮曲,它是由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同学们,听你们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里,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以及大量室内乐作品、交响曲等,他擅长以诗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将音乐与诗歌紧密融合 。他有一首歌曲非常的出名,你们知不知道是什么歌曲?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莫扎特的《摇篮曲》,感受一下大师笔下的温柔与宁静。
(书写板书《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旋律抒情、轻柔且甜美。旋律线条流畅,起伏有致,充满了温柔与爱意,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祝福。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行板的速度,歌曲是几拍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D大调,4/4拍子,你们知道4/4拍子的强弱规律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4/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预设:打节奏
教师:通过聆听歌词,你能想象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特有的摇曳感,非常适合表现摇篮轻轻摆动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通过聆听我们知道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摇篮曲》是一首短小的“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演唱跟琴演唱第一个乐段第一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音乐记号“pp”、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演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演唱第四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跟音频演唱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边唱边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珍惜课间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
在本次《摇篮曲》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温馨的导入情境,学生较快融入课堂,对歌曲的情感感知较为到位。在讲解曲式结构时,借助图谱等直观方式,大部分学生能理解。但在装饰音和附点音符的演唱教学上,部分学生掌握欠佳,今后应多进行针对性练习。在创意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创编,展现出丰富想象力,不过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展示环节略显仓促。整体而言,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审美感知有一定提升,但在艺术表现技巧和教学时间分配上,还需改进优化,以提升教学效果。
七、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 舒伯特《摇篮曲》为______ 大调,______ 拍。
2. 舒伯特《摇篮曲》是______ 结构,每个乐段有______ 个乐句。
(二)判断题
1. 舒伯特《摇篮曲》第一乐段旋律以跳进为主。( )
2. 舒伯特《摇篮曲》的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 )
答案:
(一)填空题
1.D;4/4
2. 带再现的两段体;两
(二)判断题
1. 答案:×,第一乐段旋律以级进为主
2. 答案:×,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
【板书设计】
《摇篮曲》
1=D 4/4拍 轻柔 优美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 教 学 更 有 效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宁静、温柔、安详的音乐情绪,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母爱,培养学生
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以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把握
歌曲的节奏、音准,表现出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并能通过演唱表达歌曲中深沉的母爱 。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尝试对《摇篮曲》进行简单的节奏或旋律改编,鼓励用不同乐器为歌曲配乐,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知晓《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的演变,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新知导入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
的画面?
你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场景?
大家说得都很棒!
其实,这种能够让人感到安静、放松,
仿佛置身于温柔怀抱中的音乐,常常和一种
特殊的歌曲类型有关,那就是 。
同学们,听你们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吗?
新知讲解
歌曲特有的摇曳感,非常适
合表现摇篮轻轻摆动的场景。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 舒伯特《摇篮曲》为______ 大调,______ 拍。
2. 舒伯特《摇篮曲》是______ 结构,每个乐段有______ 个乐句。
(二)判断题
1. 舒伯特《摇篮曲》第一乐段旋律以跳进为主。( )
2. 舒伯特《摇篮曲》的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 )
答案:
(一)填空题
1.D;4/4
2. 带再现的两段体;两
(二)判断题
1. 答案:×,第一乐段旋律以级进为主
2. 答案:×,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
课堂总结
《摇篮曲》
1=D 4/4拍 轻柔、优美地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