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法治政府理清主干知识(一)法治政府的内涵1.含义法治政府就是 、权责法定、执法严明、 、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2.特征(1)职能科学的政府要 求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 之间、 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 职 能 宏观调控、 、社会管理、 、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 (2)权责法定的政府原 因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 ,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要 求 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 |微|点|拨| 政府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越位错 位 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缺 位 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越 位 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3)执法严明的政府要 求 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 、违法 ,要求行政机关依照 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原 因 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4)公开公正的政府要 求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公正执法要求将 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原 因 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 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 |微|点|拨|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全部公开 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5)智能高效的政府智 能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促进依法行政 高 效 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 (6)廉洁诚信的政府廉 洁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诚 信 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 求 要建立健全 ,加大对 和 行为的惩戒力度 (7)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 ,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 、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 。 (二)建设法治政府1.要求宏 观 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 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微 观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微|点|拨| 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2.意义(1)对政府自身: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 。 (2)与群众关系: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 ,形成 的新型关系。 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材料一:法治政府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J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优化环境促效应,彰显法治提动能。参与研究编制本区《产业规划与政策》《人才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不断助力企业“减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再建新功。材料二:处罚只是手段,纠正才是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首违不罚”是一种柔性执法手段,彰显了行政执法“规则”与“温度”的统一。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J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的理由。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行政执法过程中“首违不罚”的理解。认知生成1.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则与标准基 本 原 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衡 量 标 准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2.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区 别 含 义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行政权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内 容 依法执政的“政”为政权之“政”,即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它要求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凌驾于民意之上 依法行政的“政”应为政务之“政”,即国家权力部门赋予的行政工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其应负的行政职责主 体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联 系 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于依法治国的实践之中。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③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执法严明重在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 )(2)公正执法要求将诚实守信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 )(3)市场监管局打造“智慧监管·云中心”平台,统筹执法资源,打破了林立于项目监管之间的条条框框,凸显规范和高效,这有利于破除职责边界,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 ( )(4)农业农村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享有根据上级法律制定下级法律的权力。 ( )(5)行政人员拥有自由裁量权,政府权力可以随情况行使。 ( )(6)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平正义。 (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90“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市发生了一起豪车撞人事件,“百万豪车”“农村打工者”等信息迅速引起舆论热议,将当地交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由此可见,政府 ( )①将公平正义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②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相关法律制度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教材P9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一故事对今天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启示是 ( )①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为全社会作表率②政府要高效运行,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政府要依法办事,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教材P92“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延续多年,然而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清单。相关的权力清单从无到有并向社会公布,有利于 ( )①政府执法严明、守法诚信 ②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③政府和公民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④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教材P92“相关链接”改编题)执法记录仪能够对执法过程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适用于药监、交通、城管、食品监管等部门的各种执法现场,是执法人员必不可少的守护精灵。给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 ( )①有利于推动文明执法、公正执法②是我国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④是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效率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三、情境迁移应用5.2024年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密切相关。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为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政府 ( )①做职能科学的政府,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能 ②做智能高效的政府,加强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 ③做公开公正的政府,实行阳光政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④做人民满意的政府,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6.商户创城码、流动摊位管理码、随手拍……某区运用“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让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的“数字大脑”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该平台的使用 ( )①旨在优化政府治理的方式,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②旨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优势,为人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③有利于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④有利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以下简称《国务院组织法》)并于同日公布施行。本次修订坚持依宪立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其中,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下列关于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务院组织制度的创新兼顾了连续性和时代性 ②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③有利于国务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 ④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2024·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二框 法治政府理清主干知识 (一)1.职能科学 公开公正 2.(1)部门 上下级 市场监管 公共服务 基本职能 (2)法律界定 法定化 (3)必严 必究法定程序 (4)公平正义 公信力 参与权 (5)技术手段服务效能 (6)责任追究制度 贪腐 失信 (7)为人民谋幸福风清气正 公平正义(二)1.法治方式 自由裁量权2.(1)善政 (2)沟通 互信互助释解核心要点1.提示:①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的政府。J区政府编制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有利于营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②政府依法行政。开展合法性审查,优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环境。③法治政府是智能高效的政府。J区政府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④法治政府是公开公正、人民满意的政府。J区政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和保护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2.提示:①“首违不罚”是政府公正文明、严格规范执法的重要表现。②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改进执法方式,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执法效果真正实现“规则”与“温度”的统一。③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执法温度,增进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④有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引导社会重视规则。⑤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2)提示:× 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3)提示:× 市场监管局的做法有利于强化监管可视、优化办事流程,建设公开公正、智能高效的政府。(4)提示:× 农业农村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政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5)提示:×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6)提示:× 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的水平,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与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平正义无关。二、1.选B 面对交通事故引发的舆论热议,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这表明政府将公平正义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针对舆情,及时回应,不涉及完善行政组织和法律制度,也不涉及简化工作流程,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2.选B “徙木立信”对当今政府而言,要诚实守信,为全社会作表率,要依法办事,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①④正确;材料体现政府要诚实守信,不涉及高效运行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③均与题意不符,排除。3.选C 政府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①不符合题意;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政府和公民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②③正确;权力清单不是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④错误。4.选B 材料表明给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有利于推动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①③正确;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②错误;配备执法记录仪与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效率无直接关系,④排除。三、5.选A 为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政府做职能科学的政府,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能,①符合题意。“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要求政府做智能高效的政府,加强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②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涉及公开公正、实行阳光政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涉及主动接受监督,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选A 材料指出某区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的“数字大脑”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该平台的使用旨在优化政府治理的方式,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利于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①③正确。“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是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优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这不是目的,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基层社会治理,不涉及政务公开,④不选。故本题选A。7.选C 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及国务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②③正确。国务院组织制度的创新兼顾了连续性和时代性,但这不是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意义,①排除。材料强调通过立法,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规范机制,而不是实施机制,④排除。故本题选C。8.选C 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应该是数字技术,而不是数字政府建设,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该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以便更好满足公众的政务服务需求,未涉及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且“制度基础”说法不妥,④不选。8 / 8(共89张PPT)法治政府第二框理清主干知识(一)法治政府的内涵1.含义法治政府就是__________、权责法定、执法严明、__________、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职能科学公开公正2.特征(1)职能科学的政府要求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_____之间、_________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职能 宏观调控、___________、社会管理、__________、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__________部门上下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基本职能(2)权责法定的政府原因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___________,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要求 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_________法律界定法定化|微|点|拨| 政府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越位错位 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缺位 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越位 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3)执法严明的政府要 求 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______、违法_____,要求行政机关依照__________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原 因 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必严必究法定程序(4)公开公正的政府要求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公正执法要求将___________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原因 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_________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________、表达权和监督权公平正义公信力参与权|微|点|拨|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全部公开 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5)智能高效的政府智能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__________促进依法行政高效 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__________技术手段服务效能(6)廉洁诚信的政府廉洁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诚信 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求 要建立健全______________,加大对______和_____行为的惩戒力度责任追究制度贪腐失信(7)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______________,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_________、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__________。为人民谋幸福风清气正公平正义(二)建设法治政府1.要求宏观 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_________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微观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____________,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法治方式自由裁量权|微|点|拨| 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2.意义(1)对政府自身: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______。(2)与群众关系: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______,形成__________的新型关系。善政沟通互信互助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材料一:法治政府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J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优化环境促效应,彰显法治提动能。参与研究编制本区《产业规划与政策》《人才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不断助力企业“减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再建新功。材料二:处罚只是手段,纠正才是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首违不罚”是一种柔性执法手段,彰显了行政执法“规则”与“温度”的统一。[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J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的理由。提示:①法治政府是职能科学的政府。J区政府编制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有利于营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②政府依法行政。开展合法性审查,优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环境。③法治政府是智能高效的政府。J区政府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④法治政府是公开公正、人民满意的政府。J区政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和保护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行政执法过程中“首违不罚”的理解。提示:①“首违不罚”是政府公正文明、严格规范执法的重要表现。②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改进执法方式,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执法效果真正实现“规则”与“温度”的统一。③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执法温度,增进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④有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引导社会重视规则。⑤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认知生成|1.建设法治政府的原则与标准基本 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续表衡量 标准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2.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区 别 含 义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行政权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续表区别 内容 依法执政的“政”为政权之“政”,即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它要求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凌驾于民意之上 依法行政的“政”应为政务之“政”,即国家权力部门赋予的行政工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其应负的行政职责主体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续表联系 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于依法治国的实践之中。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③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执法严明重在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提示: 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2)公正执法要求将诚实守信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 )提示: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3)市场监管局打造“智慧监管·云中心”平台,统筹执法资源,打破了林立于项目监管之间的条条框框,凸显规范和高效,这有利于破除职责边界,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 ( )提示: 市场监管局的做法有利于强化监管可视、优化办事流程,建设公开公正、智能高效的政府。×(4)农业农村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政府享有根据上级法律制定下级法律的权力。 ( )提示: 农业农村部起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政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5)行政人员拥有自由裁量权,政府权力可以随情况行使。 ( )提示: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6)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平正义。 ( )提示: 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的水平,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与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维护公平正义无关。×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90“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市发生了一起豪车撞人事件,“百万豪车”“农村打工者”等信息迅速引起舆论热议,将当地交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由此可见,政府( )①将公平正义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②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相关法律制度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面对交通事故引发的舆论热议,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这表明政府将公平正义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针对舆情,及时回应,不涉及完善行政组织和法律制度,也不涉及简化工作流程,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2.(教材P9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一故事对今天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启示是 ( )①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为全社会作表率②政府要高效运行,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政府要依法办事,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徙木立信”对当今政府而言,要诚实守信,为全社会作表率,要依法办事,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①④正确;材料体现政府要诚实守信,不涉及高效运行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②③均与题意不符,排除。3.(教材P92“探究与分享”改编题)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延续多年,然而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清单。相关的权力清单从无到有并向社会公布,有利于 ( )①政府执法严明、守法诚信 ②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③政府和公民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④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政府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①不符合题意;公开权力清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政府和公民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②③正确;权力清单不是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④错误。4.(教材P92“相关链接”改编题)执法记录仪能够对执法过程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适用于药监、交通、城管、食品监管等部门的各种执法现场,是执法人员必不可少的守护精灵。给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 ( )①有利于推动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②是我国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 ④是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效率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给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有利于推动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促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①③正确;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②错误;配备执法记录仪与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效率无直接关系,④排除。三、情境迁移应用5.2024年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密切相关。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为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政府( )①做职能科学的政府,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能 ②做智能高效的政府,加强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 ③做公开公正的政府,实行阳光政务,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④做人民满意的政府,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解析:为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政府做职能科学的政府,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履行职能,①符合题意。“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要求政府做智能高效的政府,加强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②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涉及公开公正、实行阳光政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不涉及主动接受监督,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商户创城码、流动摊位管理码、随手拍……某区运用“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让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的“数字大脑”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该平台的使用 ( )①旨在优化政府治理的方式,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②旨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优势,为人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③有利于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④有利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材料指出某区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的“数字大脑”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该平台的使用旨在优化政府治理的方式,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利于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①③正确。“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是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优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这不是目的,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基层社会治理,不涉及政务公开,④不选。故本题选A。7.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以下简称《国务院组织法》)并于同日公布施行。本次修订坚持依宪立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其中,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下列关于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务院组织制度的创新兼顾了连续性和时代性②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③有利于国务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④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及国务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②③正确。国务院组织制度的创新兼顾了连续性和时代性,但这不是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意义,①排除。材料强调通过立法,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法律规范机制,而不是实施机制,④排除。故本题选C。8.(2024·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某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行政执法69类证照证明实现“免提交”检查;203个线上办理事项提交材料的数量减少40%,办事时间缩短50%;教育、就业等19个领域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该市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是 ( )√①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②更好满足公众政务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③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的重要举措④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制度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的技术保障应该是数字技术,而不是数字政府建设,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该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以便更好满足公众的政务服务需求,未涉及科学合理配置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且“制度基础”说法不妥,④不选。框题跟踪检测(本试卷满分50分)1234567891011121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基层民主、社区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可以利用起来为城市社区善治服务。为此政府需要( )67891011121312345√①执法严明,捍卫法律权威尊严 ②职能科学,优化公共服务职能 ③提升公信力,严惩失职、渎职 ④智能高效,积极履职实现善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政府优化服务职能,未涉及执法严明的内容,①不选;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需要政府职能科学、智能高效,优化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履职实现善政,②④当选;题干强调政府优化公共服务职能,未涉及严惩失职、渎职,③不选。6789101112131234515678910111213234√2.(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2023年,司法部推进新时代行政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审查完成51件立法项目,报请国务院审议(审批)通过立法项目37件。在统筹立改废释、加强国家重大改革法治保障方面,根据国务院部署,司法部已完成对604部行政法规的集中清理。这表明 ( )①立法机关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立法工作 ②国务院审议通过立法项目是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体现 ③司法部在国务院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公正司法 ④司法部集中清理行政法规助推法治政府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国务院审议通过立法项目,体现其行使行政立法权,②符合题意。司法部已完成对604部行政法规的集中清理,这体现了司法部集中清理行政法规助推法治政府建设,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机关积极立法,①不符合题意。“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司法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③说法错误。156789101112133.(2024·贵州黔东南三模)国务院总理2024年3月15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要求相关行政部门及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例》的颁布 ( )23415678910111213234√①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 ②拓展了政府的职能,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③目的在于明确政府工作职责,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④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条例》的颁布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①④符合题意。《条例》的颁布未涉及政府职能的拓展,且政府的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②不选。《条例》的颁布,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15678910111213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这深刻阐明了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我们党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 ( )①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②不断完善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司法机关的权力 ③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公正文明执法 ④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4√15678910111213234解析:各级地方政府属于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②错误。基层自治组织不是政府,④排除。156789101112132345.古语云“事急从权”,是说事情紧急的时候要根据情况有所变通、不可死守条条框框。但这并不适用于法治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越是事情紧急,政府越要坚持依法行政。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 (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5678910111213234√①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 ②应主动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③要与民众保持密切沟通,凝聚各界力量,优化应急管理和服务 ④可采取轻责重罚的处置方式,以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威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 公民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但没有决策权,②错误。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要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更能够体现行政处罚的法规制定初衷,更好应对突发事件,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④表述有误。故本题选B。156789101112132346.(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2024年1月,国务院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要求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B.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C.健全阳光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D.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15678910111213234解析: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管理和服务都是政府的职能,A错误。 材料强调国务院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而不是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B不符合题意。健全阳光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属于措施,不属于意义,C不符合题意。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D正确。156789101112132347.政务服务中心是百姓感受城市政府服务最直观的窗口之一。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推动政务服务“一窗综办”“容缺受理”“异地联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百件事,提供靠前服务解群众之急,由“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受到企业、群众好评。这一变化折射出政府 ( )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依法行政 ②依托现代科技,提高行政效能 ③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提升幸福感 ④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合理诉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主体是国家,不是政府,①排除。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材料不涉及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③排除。156789101112132348.云南一9岁孩子因闹情绪离家出走,家人寻找近5个小时后仍不见踪迹。小孩离家时衣着单薄,而当地地形复杂,夜间气温较低,情况危急。民警接警后立即出动无人机、警犬、巡逻车,最终在接警一个小时后通过无人机热成像发现了孩子,立即驾车将其接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678910111213234√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后盾 ③我国政府应坚持职责法定,节约公共资源 ④“有困难找警察”给予了群众安全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公民在遭遇困难时得到政府救助,这不是在享受政治权利,①排除。作为人民的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动用公共资源救助有困难的公民,③错在“节约公共资源”。材料中“寻回孩子”的事例,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后盾,“有困难找警察”给予了群众安全感,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9.2024年3月15日,B市某区举行法律顾问团换届会议暨第五届法律顾问聘任仪式。近年来,这些专家顾问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紧紧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保护更新、政府投资管理等重点领域主动建言献策,齐心协力共同防范风险、破解难题、维护稳定,全区法治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政府聘请法律顾问旨在 ( )15678910111213234①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 ②推进严格依法行政,完成法治政府目标 ③代替政府处理纠纷,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④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 齐心协力共同防范风险、破解难题、维护稳定,全区法治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说明政府聘请法律顾问能够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民生福祉,①正确。政府聘请法律顾问旨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完成法治政府目标,②错误。法律顾问能够为政府处理纠纷提供建议,但不能代替政府处理纠纷,③错误。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可以为重点领域主动建言献策,说明能够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④正确。故本题选B。1567891011121323410.2023年2月以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市主城区现场查处交通违法,开展温情执法,推行“十不罚”,只对当事人进行温情提示、告知教育、督促其进行整改;实行“首违教育”,限期改正,二次违法处罚,营造了文明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此举 ( )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工作实处 ③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 ④只有通过良法善治才能提升执法司法的公信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 推行“十不罚”,实行“首违教育”,限期改正,二次违法处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①符合题意。现场查处交通违法,开展温情执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②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开展工作,材料并未涉及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也没有涉及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67891011121323411.(2024·福建龙岩三模)厦门市民政局在全国率先打造24小时有人值守的“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根据事先设定的预警策略,当守护对象出现跌倒、呼吸心率异常、在某一位置长时间滞留、全屋无人活动等异常情况,5到10秒就会自动触发警报。服务平台的值守人员全程调度指挥,线上指导老年人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线下协调多方力量联合上门救援。此举有利于 ( )15678910111213234①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幸福感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拓展政府职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此举有利于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群众的幸福感,①④正确。材料不涉及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体现,政府的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③错误。故本题选B。1567891011121323412.(2024·福建三明三模)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上线运行,助力消弭多层级、跨部门存在的执法“鸿沟”。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在此平台上架设“综合查一次”模块功能,归集“事项、人员、对象”等监管要素,实现了“计划—方案—任务”完整业务流程。这一做法旨在 ( )15678910111213234√①重构部门间权责界限,理顺上下级关系②赋予地方政府更大权限,激发内生动力③让“数据多跑腿”,提升政府行政效能④联动域内执法行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不是为了重构部门间权责界限,理顺上下级关系,①错误。 地方政府权限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在此平台上架设“综合查一次”模块功能,归集“事项、人员、对象”等监管要素,实现了“计划—方案—任务”完整业务流程。这一做法旨在让“数据多跑腿”,提升政府行政效能,③正确。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上线运行,助力消弭多层级、跨部门存在的执法“鸿沟”。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这一做法旨在联动域内执法行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④正确。故本题选D。15678910111213234二、非选择题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15678910111213234近年来,A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A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高标准建设“无证明城市”;出台《A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60多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法规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法律风险防范,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合同审查;创新“互联网+行政复议”和“互联网+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全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率先建立功能完备、体系健全、机制完善的市级应急指挥中心,15678910111213234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率先构建突发事件处置“A市样板”。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法治建设成效凸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优化审批环节,A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捷、更方便。政务改革“A市经验”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让法治成为A市最亮丽的城市底色。1567891011121323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是如何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的。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A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60多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法规制度→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政府履行职权提供法制保障;创新“互联网+行政复议”和“互联网+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机制,15678910111213234建立全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依法行政,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法治建设成效凸显→制定行政执法地方标准,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政府执法水平;A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捷、更方便→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答案示例: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②制定相关规范条例、地方性法规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政府履行职权提供法制保障。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④制定行政执法地方标准,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政府执法水平。⑤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让群众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获益。15678910111213234框题检测(十七) 法治政府(本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基层民主、社区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可以利用起来为城市社区善治服务。为此政府需要 ( )①执法严明,捍卫法律权威尊严 ②职能科学,优化公共服务职能 ③提升公信力,严惩失职、渎职④智能高效,积极履职实现善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2023年,司法部推进新时代行政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审查完成51件立法项目,报请国务院审议(审批)通过立法项目37件。在统筹立改废释、加强国家重大改革法治保障方面,根据国务院部署,司法部已完成对604部行政法规的集中清理。这表明 ( )①立法机关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立法工作②国务院审议通过立法项目是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体现 ③司法部在国务院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公正司法 ④司法部集中清理行政法规助推法治政府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贵州黔东南三模)国务院总理2024年3月15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要求相关行政部门及时处理消费投诉、举报,开展消费预警和风险提示,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条例》的颁布 ( )①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 ②拓展了政府的职能,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③目的在于明确政府工作职责,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④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这深刻阐明了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我们党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 ( )①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②不断完善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司法机关的权力③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公正文明执法④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古语云“事急从权”,是说事情紧急的时候要根据情况有所变通、不可死守条条框框。但这并不适用于法治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越是事情紧急,政府越要坚持依法行政。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 ( )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须严格按照权责事项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 ②应主动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③要与民众保持密切沟通,凝聚各界力量,优化应急管理和服务 ④可采取轻责重罚的处置方式,以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威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2024年1月,国务院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要求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这一举措有利于 ( )A.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B.推动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C.健全阳光政务公共服务体系D.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7.政务服务中心是百姓感受城市政府服务最直观的窗口之一。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推动政务服务“一窗综办”“容缺受理”“异地联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百件事,提供靠前服务解群众之急,由“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受到企业、群众好评。这一变化折射出政府 ( )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依法行政 ②依托现代科技,提高行政效能 ③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提升幸福感 ④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合理诉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云南一9岁孩子因闹情绪离家出走,家人寻找近5个小时后仍不见踪迹。小孩离家时衣着单薄,而当地地形复杂,夜间气温较低,情况危急。民警接警后立即出动无人机、警犬、巡逻车,最终在接警一个小时后通过无人机热成像发现了孩子,立即驾车将其接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②我国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后盾③我国政府应坚持职责法定,节约公共资源④“有困难找警察”给予了群众安全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3月15日,B市某区举行法律顾问团换届会议暨第五届法律顾问聘任仪式。近年来,这些专家顾问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紧紧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保护更新、政府投资管理等重点领域主动建言献策,齐心协力共同防范风险、破解难题、维护稳定,全区法治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政府聘请法律顾问旨在 ( )①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②推进严格依法行政,完成法治政府目标③代替政府处理纠纷,提升政府行政效率④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3年2月以来,保定市公安交警在市主城区现场查处交通违法,开展温情执法,推行“十不罚”,只对当事人进行温情提示、告知教育、督促其进行整改;实行“首违教育”,限期改正,二次违法处罚,营造了文明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此举 ( )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工作实处 ③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 ④只有通过良法善治才能提升执法司法的公信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福建龙岩三模)厦门市民政局在全国率先打造24小时有人值守的“邻安康”长者守护平台,根据事先设定的预警策略,当守护对象出现跌倒、呼吸心率异常、在某一位置长时间滞留、全屋无人活动等异常情况,5到10秒就会自动触发警报。服务平台的值守人员全程调度指挥,线上指导老年人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线下协调多方力量联合上门救援。此举有利于 ( )①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幸福感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拓展政府职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福建三明三模)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上线运行,助力消弭多层级、跨部门存在的执法“鸿沟”。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在此平台上架设“综合查一次”模块功能,归集“事项、人员、对象”等监管要素,实现了“计划—方案—任务”完整业务流程。这一做法旨在 ( )①重构部门间权责界限,理顺上下级关系②赋予地方政府更大权限,激发内生动力③让“数据多跑腿”,提升政府行政效能④联动域内执法行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A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A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高标准建设“无证明城市”;出台《A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60多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法规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法律风险防范,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合同审查;创新“互联网+行政复议”和“互联网+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全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率先建立功能完备、体系健全、机制完善的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率先构建突发事件处置“A市样板”。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法治建设成效凸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优化审批环节,A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捷、更方便。政务改革“A市经验”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让法治成为A市最亮丽的城市底色。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是如何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框题检测(十七)1.选C 材料强调政府优化服务职能,未涉及执法严明的内容,①不选;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需要政府职能科学、智能高效,优化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履职实现善政,②④当选;题干强调政府优化公共服务职能,未涉及严惩失职、渎职,③不选。2.选C 国务院审议通过立法项目,体现其行使行政立法权,②符合题意。司法部已完成对604部行政法规的集中清理,这体现了司法部集中清理行政法规助推法治政府建设,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机关积极立法,①不符合题意。“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司法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③说法错误。3.选B 分析材料可知,《条例》的颁布表明国务院具有领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职权,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①④符合题意。《条例》的颁布未涉及政府职能的拓展,且政府的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②不选。《条例》的颁布,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4.选A 各级地方政府属于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②错误。基层自治组织不是政府,④排除。5.选B 公民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但没有决策权,②错误。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要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更能够体现行政处罚的法规制定初衷,更好应对突发事件,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④表述有误。故本题选B。6.选D 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管理和服务都是政府的职能,A错误。 材料强调国务院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而不是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B不符合题意。健全阳光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属于措施,不属于意义,C不符合题意。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和人民群众获得感,D正确。7.选C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主体是国家,不是政府,①排除。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材料不涉及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③排除。8.选C 公民在遭遇困难时得到政府救助,这不是在享受政治权利,①排除。作为人民的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动用公共资源救助有困难的公民,③错在“节约公共资源”。材料中“寻回孩子”的事例,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后盾,“有困难找警察”给予了群众安全感,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9.选B 齐心协力共同防范风险、破解难题、维护稳定,全区法治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说明政府聘请法律顾问能够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民生福祉,①正确。政府聘请法律顾问旨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完成法治政府目标,②错误。法律顾问能够为政府处理纠纷提供建议,但不能代替政府处理纠纷,③错误。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可以为重点领域主动建言献策,说明能够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④正确。故本题选B。10.选A 推行“十不罚”,实行“首违教育”,限期改正,二次违法处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①符合题意。现场查处交通违法,开展温情执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②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开展工作,材料并未涉及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也没有涉及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选B 分析材料可知,此举有利于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群众的幸福感,①④正确。材料不涉及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体现,政府的职能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拓展,③错误。故本题选B。12.选D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不是为了重构部门间权责界限,理顺上下级关系,①错误。 地方政府权限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通过在此平台上架设“综合查一次”模块功能,归集“事项、人员、对象”等监管要素,实现了“计划—方案—任务”完整业务流程。这一做法旨在让“数据多跑腿”,提升政府行政效能,③正确。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上线运行,助力消弭多层级、跨部门存在的执法“鸿沟”。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这一做法旨在联动域内执法行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④正确。故本题选D。13.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A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60多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法规制度→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政府履行职权提供法制保障;创新“互联网+行政复议”和“互联网+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全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依法行政,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持续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法治建设成效凸显→制定行政执法地方标准,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政府执法水平;A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捷、更方便→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答案示例: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②制定相关规范条例、地方性法规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政府履行职权提供法制保障。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④制定行政执法地方标准,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政府执法水平。⑤政府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让群众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中获益。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检测(十七) 法治政府.docx 第八课 第二框 法治政府.docx 第八课 第二框 法治政府.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