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太阳与白天【教材解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 太阳与白天【教材解读】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6太阳与白天【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熟悉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
●知道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科学思维目标
●能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十字方向”法,借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熟悉环境中的方向。
探究实践目标
●能正确地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真实地记录。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游戏等方式探究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
态度责任目标
●能在观察活动中,客观、真实地记录信息。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单元第6课,对应课程标准1 ~ 2年级学习内容“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第一点 “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 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和“9.2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第一点“观察并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初步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在本节课和下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关注与地球家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伙伴”:太阳和月球。本课为单元第6课,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熟悉东南西北方向的位置关系,最后尝试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一天中的太阳位置和方向, 并在记录中学会根据太阳位置判断东南西北的位置。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在聚焦板块,教材通过提出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探索板块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经验,给太阳在清晨和傍晚的方向进行定位,让学生发现太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不同。第二个活动是“寻找东、南、西、北的规律”;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去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在研讨板块,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探索活动中的发现,用语言总结自己是如何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在拓展板块,进一步让学生将不同时间太阳的发光发热情况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
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识方向,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并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方向是人为规定的概念。在面对地图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通用的方向规定。当学生手中有这个“十字”的方向工具(如教材第42页右上角的图所示)时,辨识方向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十字”方向这个工具。通常,学生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早上面对太阳时,学生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东,当学生拿着“十字”方向工具,把东的方向与实际的东方保持一致时,就会发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在中午和傍晚,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方法与此类似,唯一要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偏南,中午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南。只要知道一个方向,就可分辨其他方向,东面的对面永远是西面,东面的左面永远是北面,北面的对面永远是南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真实地记录。
难点:借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熟悉环境中的方向。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太阳照射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揭示着太阳为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图文组合共同指向本课的课题“太阳与白天”。
聚焦:通过提出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来启发学生思考太阳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
探索1: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经验,给太阳在清晨和傍晚的位置进行定位,让学生发现太阳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不同。
探索2:针对本环节的活动,教材上呈现了三个图文资料:一张图片显示学生的室外活动,一张“十字”方向工具图显示四个方向的对应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段提示性文字描述如何在早晨借助太阳的位置辨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采用室外活动图片呈现,主要意图是借用真实的场景确保学生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真正弄清太阳的具体位置和准确的方向。
四个方向的“十字”工具对应关系就是我们面对地图时,通用的二维空间方向规定。“十字”方向工具上的序号表示确定方向的顺序为东、南、西、北,箭头表示顺时针依次确定各方向。使用“十字”方向工具时,学生需要把工具上标注的“东”与实际的东边保持一致,向右转90度是南,再向右转90度是西,继续向右转90度是北。通常,学生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早上面对太阳时,学生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东,就会发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探索3:基于真实的观察去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通过对本单元前面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用观察笔记的方法记录观察的自然现象并不陌生。因此,本项探索活动中,学生将在教
师的指导下,正确地观察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在观察活动中,使用画图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信息。在深度理解科学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达成相应的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的教学目标。
研讨1:这个问题与聚焦环节的问题遥相呼应,是为了让学生基于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再次科学地描述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学生对于前面探索部分的掌握情况。
研讨2:引导学生借助探索活动中的发现,用语言总结自己是如何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认方向的。
拓展:所配的2张插图分别展示了早晨和中午两个不同时段下的牵牛花的状态。这个内容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将不同时间太阳的光、热情况与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认识太阳对地球上的生物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记录单、画夹、太阳卡片、“十字”方向工具等。
教师:班级记录表、多媒体教学课件、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资料或卡片等。
(六)课堂教学实施建议
1.聚焦: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显示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或者通过幻灯片呈现校园内不同时段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图片,然后问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太阳东升西落”等。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探索:太阳的东升西落,寻找方向的规律和记录太阳的位置
探索1:在聚焦部分提出问题后,可以先让部分学生回答他们所知道的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回答“早上太阳在东面,傍晚在西面,因为太阳早上从东面升起,傍晚从西面落下……”但学生对于利用太阳来辨别南和北这两个方向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此处需要补充讲解如何辨别南北。教师需教会学生使用“十字”方向这个工具。通常,学生已经知道太阳东升西落。早上面对太阳时,学生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东,当学生拿着“十字”方向工具,把东的方向与实际的东方保持一致时,就会发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探索2:补充讲解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室外辨别方向的活动了。教师出示给每个组准备好的分别写有“清早”“中午”“傍晚”的3张太阳卡片,以及4张分别写有“东”“南”“西”“北”的方向卡片。在将学生带到操场前,教师要先在教室里讲解游戏步骤:①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找一块阳光能照到的地方;②小组根据当时上课的时间以及太阳的位置先确定“东”“南”“西”“北”方向;③小组商量分工,小组成员分别拿着不同的卡片,一名学生负责指挥卡片的摆放位置,大概是一个圆圈上的四个点的形状;④站在圆圈中的同学尝试面对不同时间的太阳所在的位置,辨别自己前后左右的方向,小组成员轮流站在圆圈的中间辨别方向。游戏步骤讲解完毕,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在这个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将记录单带到操场上,边活动边记录,也可以是学生做完游戏回到教室后,根据在教室外辨认方向的方法,在记录单上完成刚刚在操场上观察时间和相应方向的记录。
探索3:让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 基于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观察并使用画图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信息,是本次探索活动的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课上布置探索任务,学生以2 ~ 3人一组的形式,在课下利用一天学习中多个课间时间去观察和记录。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完成任务,教师在布置活动时,需详细指导学生选好校园内观察点和参照物(大树最佳),并引导学生回忆记录观察笔记的七个要素:时间、地点、天气、记录人、主题、文字和图画。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标注方向名词。此项活动的任务布置在实际的教学课时安排中,应设计在第一课时下课前。 这是为了方便学生经过课后一天的观察与记录后,能够在下一课时的课堂上及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研讨:太阳位置的变化和据此辨认方向
研讨1的问题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这个问题与聚焦环节的问题遥相呼应,既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为了引导学生结合探索活动中的发现,包括课后观察和记录,进行分析与总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补充和质疑。
研讨2的问题是“我们怎样通过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来辨认方向?”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用语言总结自己是如何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认方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逐一分享,再以组为单位派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完善。
4.拓展: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在拓展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动物、植物和人类三个角度描述太阳对生物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一些多媒体资源的补充。如果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则继续组织深入的对话;如果学生的发言只是简单的重复,建议播放一些多角度的科普短视频,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和展开联想。
(七)教学评价建议
课堂教学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根据小组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加星,例如,安静倾听、积极发言、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后,从“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几个维度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表所示。实际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太阳与白天》自我评价表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
我会听 安静倾听,积极开动脑筋
我会说 大胆发言,说出辨认东西南北的方法
我会做 会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安全提醒:教材以文字提示框的形式提醒学生在观察太阳的位置时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