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新版八上语文授课课件(配套上课典案+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精品课件 嵌视频
第二单元 生活的记忆
11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教学目标
1.[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南仁东的人生经历,把握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2.[重点]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件、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体会人物传记“生动性”的特点。
3.[难点] 分析南仁东的思想品质,领悟人物传记的文化内涵。
导入新课
中国天眼 FAST 南仁东
1.作家作品。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广播文艺奖等多种全国性大奖。代表作有《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让自己诞生》《塘约道路》等。
教学过程
预 · 教材新知
2.写作背景。
“中国天眼”(FAST)是我国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由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主人公科学家南仁东在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2017年11月17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南仁东先进事迹,追授他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王宏甲接到创作一部反映南仁东生平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的任务。
传 记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称为“自传”;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称为“他传”。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述。
3.文体常识。
4.速读课文(或听读),字词检测。
【读读写写】
潜质( ) 尴尬( )  筛选( )  篝火( )
目dǔ( ) 严丝合fènɡ( )
瞠目结舌( ) 热泪盈kuànɡ( )
一lǎn( )无余 朝气pénɡ( )勃
qián
ɡānɡà
shāi
ɡōu


chēnɡ



【据意猜词】
1. :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2.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3.【情境题】站在山顶朝下望去,小村的景色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
4.【情境题】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整个大地到处 (形容很有生气,蓬勃向上,充满青春活力)。
严丝合缝
瞠目结舌
一览无余
朝气蓬勃
【探究一】 整体感知,了解传主档案
1.速读课文,借助课文批注(第二条),圈画文中体现年份或传主年龄的词句,快速梳理南仁东的人生经历,完成下面的表格。
明确:
探 · 教材写法
人物档案表 姓名 南仁东 生卒年 籍贯
1945—2017
吉林辽源
年份 经历
1963年
1968年
1978年
1993年9月
南仁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南仁东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做“小金工”
南仁东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南仁东向中国科学院提出报告,争取把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
人物档案表 年份 经历
1994年春夏之交
2007年7月10日
2011年3月25日
南仁东开始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正式立项,南仁东勉励团队向宇宙的深处进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正式开工,南仁东担任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人物档案表 年份 经历
2015年11月21日
2016年9月25日
2017年9月15日
南仁东目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接收和回传信号的最核心部件馈源舱升空的全过程
“中国天眼”正式落成启用
南仁东逝世,享年72岁
参考资料:视频链接https://www./video/av33985941/ vd_source=d190ece795e6804a1fbfa98ca2eb1cd3
2.作者叙述南仁东的事迹时,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略写了南仁东少年时求学、青年时工作的经历;详写了南仁东建造“中国天眼”的全过程。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既能够突出传主的主要事迹、主要成就,又有助于读者了解传主的精神品质,突出中心。
【探究小结】
传记作品强调真实性。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述。
【探究二】 品读课文,体会写作手法
1.请你说说本文叙述的特点。
明确:文章以概括式的叙述为主,穿插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场景描写,展现出众多生动的画面,让传主在读者心目中“立”起来,“活”起来。
2.圈画文中具体叙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生动地再现传主的形象的。
明确:(1)直接引用南仁东的话。如:“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
(2)运用细节描写。如“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表现了南仁东看到“中国天眼”时激动的心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中国天文事业的科学家形象。
(3)用他人的评价,侧面表现传主精神。如文中引用南仁东学生的话,从侧面表现南仁东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探究小结】
整篇文章以概括式的叙述为主,穿插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场景描写,展现出众多生动的画面,让传主在读者心目中“立”起来,
“活”起来。同时,在平实的叙述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能够激发读者对南仁东的崇敬之情。
【探究三】 聚焦典型画面,突出人物品质
品读课文,聚焦典型画面,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
明确:(1)聚焦语言
①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干下来了吗
分析:运用反问语气,表现出南仁东对成功研制十千瓦电视发射机的自信。
②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一定要冲出去!
③让我自己过去看。
分析:这句话是南仁东对学生的殷殷嘱托,“一定”和感叹语气表现了南仁东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精神。
分析:表现出“中国天眼”在南仁东心中的分量,南仁东对“中国天眼”的关注、关心,体现了他对祖国天文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担当。
(2)聚焦泪珠
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应该有电影镜头来追踪那下落的泪珠,泪珠飞向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滴下来,滴下来,滴下来……最后雨点般敲打在那伟大的镜面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金属般的绝响。
分析:“串串泪珠”表现了南仁东的激动心情,这是突破重重难关后终于取得成功的喜悦的泪水。反复写“滴下来”,情感深沉。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了南仁东无尽的喜悦之情。作者抓住“泪珠”这一特写,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的联想,描绘出一幅恢宏的画卷,浪漫而悲壮。
(3)聚焦头发
那些日子,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都是竖着的。
分析:通过学生的话,侧面表现南仁东的形象,体现了南仁东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表现了南仁东的敬业精神。
(4)聚焦环境
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见了!高远的天穹看见了!广袤的宇宙听见了!
分析:把读者的视线由“中国天眼”周围晚霞浸染的群山,引向高远的天穹、广袤的宇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赋予群山、天穹、宇宙以人的情感,用三个感叹号强调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营造了浪漫而悲壮的氛围。
天眼夜景
【探究四】 学习榜样,弘扬精神
1.阅读本文,说说南仁东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1)南仁东是一个有强烈责任心和担当的人。为了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他不顾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与团队一起在深山中寻找。之后,自力更生开展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
(2)南仁东是一个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他迎难而上,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3)南仁东是一个有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他不仅是“中国天眼”项目的发起者,还亲自参与了项目的选址、设计、建设等。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南仁东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弘扬。作为中学生,你觉得应该如何弘扬他的精神
明确:(示例一)作为中学生,我们应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以南仁东为榜样,坚定自己的爱国信念,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始终坚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示例二)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弘扬南仁东永不服输、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要不气馁,执着进取。
主旨归纳:本文概括了“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从少年求学、青年时工作,到主持的伟大工程落成启用的经历,着重展现他为建成“中国天眼”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现了他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格。
【课堂小结】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走进它无垠的广袤……”南仁东的诗,带给人们无限憧憬。此时,天上的那颗“南仁东星”正熠熠生辉。那颗星,不仅是对南仁东成绩的褒扬,更是科学家精神的永恒闪耀。让我们以南仁东为榜样,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力量。
段落的作用
教材溯源:明考点
试简要分析文章首段的作用。
串 · 教材重点
方法指导:巧总结
答案:内容上,开篇点题,点明星空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话题,引出下文对南仁东的叙述。
板书设计
天上有颗
“南仁东星”
作业布置
1.课后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南仁东和“中国天眼”的相关信息,更好地了解传主及其精神。
2.完成作业手册或作业本第9课的训练。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