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莆田锦江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返校考试卷
高三政治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形式逻辑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和方法帮助人们思考问题,正确表达思想。它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提供了检验有效推理和无效推理的标准。可见,一个真前提要推导出真结论( )
A.取决于前提和结论的思想内容 B.取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
C.取决于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 D.要选择正确的推理形式
2.当今世界,虽然发生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甚至对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是有利的。上述材料从思维形态上看属于( )
A.形象思维 B.综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3.掌握适度原则的依据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4.石家庄市正定县依托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红楼文化经典、元曲创生中心、三国子龙故里等旅游品牌。通过发展沉浸式旅游新业态,赋予正定文化更大的吸引力,打造了正定文旅融合新名片。正定县的举措对我国其他地区文旅发展的启示是( )
①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比考虑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
②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复制正定文旅的成功经验
③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获得对文旅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④从思维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深刻把握文旅发展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0年是当代作家魏巍诞生100周年。魏巍一生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诗集《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等。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魏巍的散文集与《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魏巍的诗集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关系分别是( )
A.全同关系、矛盾关系 B.属种关系、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D.属种关系、全异关系
6.2024年3月23日,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开始生效,美官方和政客又开始说三道四。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国对本国侵犯人权的斑斑劣迹装聋作哑,却执迷于在涉港问题上散布意识形态偏见,还动辄叫嚣制裁施压,“只许自己锁紧家门,不许他人扎牢篱笆”。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美国的态度( )
①违反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
②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③具有双重性,暴露了美方在人权问题上虚伪的“双标”
④体现矛盾双方的对方统一,是辩证观点看问题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不能既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又不反映这种属性。一个判断不能既断定某事物有某种属性,又断定该事物没有这种属性。这强调的是( )
A.思想必须确定 B.思想不能自相矛盾
C.思想不能两不可 D.思想是辩证统一的
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 )
①该判断如果断定前件为真,后件就一定为真
②该判断如果断定前件为假,后件就一定为假
③该判断如果断定后件为真,前件就一定为真
④正确运用该判断的前提是掌握前后件的真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牛的生理构造是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 是因为他掌握了牛的肌理。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起初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庖丁起初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是牛的整体表象
②庖丁起初宰牛的时候获得的是对牛片面的认识
③庖丁再未见过完整的牛是因为完成了思维具体
④庖丁再未见过完整的牛是进行思维抽象的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城市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市长是由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担负着城市治理的重要职责,是城市发展的促进者。基于上述背景,在我国( )
①所有的市长都是由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
②所有的市长都是城市发展的促进者
③有些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是城市发展的促进者
④有些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是市长
从以上四个判断中选取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下列选项中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③—②—④ D.④—②—①
11.求异法是人们探究因果联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属于运用求异法的是( )
A.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久坐状态与负面情绪密切相关,中断久坐状态并进行适当运动可以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压力
B.研究显示,十分钟的短时课间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儿童的注意力及自尊,进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表现
C.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睡了一觉的受试者记忆词组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完全没合眼的人。由此可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D.有人调查了若干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地区,发现其他情况都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些地方的普法教育做得很好
12.水在自然界中会呈现不同状态,当它是液态的时候,它就是液态的;当它凝结成固态的时候,它就是固态的;当它蒸发为气态时,它就是气态的。当然,在相变过程中,会存在固液共存或液气共存的状态,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它就是固液共存或液气共存的状态。该论断( )
①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出现了“自相矛盾”
②遵循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明确界定事物状态
③认为在对立的论断“A”与“非A”中必有一真
④如实地反映了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客观存在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请完整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没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论断中,可分别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的是( )
①无效的婚姻没有法律约束力 ②受法律保护的都是有效的婚姻
③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是无效的婚姻 ④无效婚姻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A.③—①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4.《庄子·至乐》记载,鲁侯把飞到鲁国城郊的一只海鸟看做神鸟,就用招待贵宾的办法,把它迎到庙堂里,献酒供奉。海鸟被吓得惊慌失措,不吃不喝,三天之后就死了。鲁侯以己之所好,推之于鸟( )
A.运用了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是必然推理
B.运用了归纳推理,从一般到一般,是或然推理
C.运用了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是必然推理
D.运用了类比推理,从个别到个别,是或然推理
15.某学校戏曲社团内,所有男同学都是京剧爱好者,所有京剧爱好者都是秦腔爱好者。由此一定可得出,该戏曲社团内( )
①有的秦腔爱好者是男同学 ②所有秦腔爱好者都是男同学
③有的男同学不是秦腔爱好者 ④所有男同学都是秦腔爱好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具身智能是指一种依托物理实体实现感知与行动的智能系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要素:一是“具身”,即必须有物理实体作为载体如机械臂、机器人等,并且能够与环境产生物理交互;二是“环境”,存在感知、交互环境的能力同时又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三是“智能”,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通过感知、交互和算法实现智能的增长。基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智能系统是具身智能的属概念
②有些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物理实体
③具身智能具有“具身”“环境”“智能”三个要素,是对该概念的划分
④具身智能包含的三个要素是判断某物是否为具身智能的充分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党的十九大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基础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美丽”,从“国家”改为“强国”,修改两字,增加两字,这两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两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她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分析“两字之增之改”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有重要价值。
材料一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来源之一,其包含的思想也在历史的演进中经历蜕变。春秋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孕育产生,其内涵是政治一统与“华夷有别”。自秦以后,疆域一统和“华夷分治”成为汉至明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内涵。清朝对“大一统”进行全新的阐释,突出华夷一体、中外一体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到近代,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观”。新中国成立以后,剔除了“大一统”专制压迫的成分,继承其合和理念,肯定其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所发挥的聚合效应,“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构建起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从中国古代的“华夷一统观”,到近代的“中华民族观”,再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一以贯之着“大一统”的脉动。结合材料一,运用“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大一统”思想的当代价值。(6分)
材料二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这是战国时期著作《司马法》中的一句名言,它蕴含着战争与国家兴衰的辩证关系,既强调爱好和平的重要性,又等醒不要忘记国家安全。过去的历史教育我们,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也不能忘记落后挨打的悲惨教训。今天的事实警示我们,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忘战”,也不能“好战”。我们既要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也要注重加强国防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后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把握适度原则”的知识,谈谈你对“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理解。(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这座具有近1700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深圳的历史根源,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祥地。
随着深圳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古城蜷缩于摩天大楼之中,成为历史古城与当代城中村的共生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南头一直纠结于古城保护以传承历史,还是城中村改造以改善民生的矛盾之中。
2019年,南头古城正式开启“蝶变重生计划”。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采用了“微改造”的模式。在建筑整治方面,保持了建筑的原真性,结合建筑所在地环境和住民需求,实现了烟火气息与现代文艺的融合。在功能分区方面,古城分为历史怀旧区、艺术文化体验区、品质生活区、文化创意区,并依托空间举办国内外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化活动。在业态创新方面,古城引入具有本地或港澳特色、历史底蕴,或与科技元素、创新文艺相关的商业类型,形成了传统特色餐饮、新式休闲配套、文创精品零售、人文生活居所四大特色业态,打造南头古城的活力多元生活方式。
“徽改造”让南头古城焕发新活力。自2020年完成改造开放运营以来,平均年客流达到800万人次以上,如今的南头古城不仅是深圳市文旅消费集聚区,也已华彩蝶变为深圳的文化名片。
结合材料一,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南头古城的改造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12分)
材料二 近年来,文化数字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搭建VR数字文化体验馆,市民可沉浸式体验良渚文化;成都市高新区“数字文创园”开发三星堆AR考古游戏,吸引大量年轻游客;曲阜“三孔”景区运用裸眼3D技术重现“孔子讲学”“鲁国盛世”等历史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有人据此认为:“只要发展数字技术,就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结合材料二,运用“归纳推理”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的可靠性进行评析。(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长江十年禁渔让“江豚逐浪”再现、黄河滩区迁建让百万群众安居、塞罕坝林场造就“绿色银行”,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优美,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据此,同学甲认为:只要环境保护好了,人们的生活就好了。
同学乙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践行,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运用判断”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6分)
(2)指出乙同学的判断类型,并说明正确运用该类型判断的作用。(6分)
高三政治返校考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C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D B A
17.(8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十九大把“国家”改为“强国”是建立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两字之变”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次飞跃,我们要抓住时机,积极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8.
第一小题(1)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要求把握好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挖掘“大一统”思想的当代价值,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6分)
第二小题(2)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穷兵黩武必然灭亡,缺乏战备也会陷入危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坚持和平发展,不能“好战”,也要注重加强国防建设,不能“忘战”。(8分)
19.
第一小题(1)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在南头古城的改造过程中,决策者和规划者面对古城保护与城中村改造的矛盾,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主观臆断,而是基于古城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来制定改造方案。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南头古城的功能分区和业态创新都是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如将古城分为不同体验区,预见这些区域能够吸引游客和居民,增强古城的活力。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如今的南头古城不仅是深圳市文旅消费集聚区,也已华彩蝶变为深圳的文化名片,这证明了改造策略的成功。(12分)
第二小题(2)该观点并不必然可靠。①该观点是通过列举三个城市案例得出的,未涵盖数字技术应用的所有场景,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②要想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该观点未论证数字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因果联系,未考虑文化内涵挖掘、受众接受度等变量,不是科学归纳,所以该观点并不必然可靠。(6分)
20.
第一小题(1)甲同学的判断错误。长江禁渔,黄河滩区迁建、塞罕坝林场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优美,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可见保护好环境是人们生活变好的必要条件。该同学的判断错误地认为环境保护好是确保人们生活变好的充分条件,没有正确揭示保护好环境与人们生活变好间的关系。(6分)
第二小题(2)乙同学的判断是对良好生态环境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6分)
答案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