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初考试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30分钟 试卷满分: 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一 ,第一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的)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私有制产生的标志是()
A.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B. 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C. 牲畜开始归家庭私有
D. 劳动产品成为家庭私有财产
2.在奴隶社会中,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被看作是“ 会说话的工具” ,可以买卖。据此可以推断()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③奴隶拥有少量的土地 ④奴隶劳动创造的部分产品归奴隶支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开始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 表现有()
①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②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阶级的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 1/4
进行剥削。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
①放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②地主收取地租是进入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
③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占有使农民依附于地主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内在规律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大的变革。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 是()
A. 生产力发展→ 阶级产生→ 国家产生→ 私有制产生 B.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产生→ 阶级产生→ 国家产生 C. 私有制产生→ 阶级产生→ 国家产生→ 生产力发展
D. 阶级产生→ 国家产生→ 私有制产生→ 生产力发展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劳动人民消费能力不足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7.2025年初,大批美国“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这些人自述:要打两份工,总时长 12小时,月可 支配收入约 2千美元;叫一次救护车 3千美元;每月电费约350美元;大学学费每年约9万美元 …… 美国普通人这种与世界第一强国地位完全不相称的生活状态,说明了美国()
①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过剩 ②阶级剥削依然十分严重
③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④社会经济结构明显失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不同阶级之间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1799年,英国人欧文把新纳拉克工厂作为实验室,开始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他试图实现人们共同劳 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人人平等的生活。他的想法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该实验最终以失败 结束。欧文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2 /4
①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③积极主张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
④没有揭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细节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 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③明确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④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 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④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社会弊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高一某班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二框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如下 事件。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C.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3 /4
D、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 实,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①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互助合作 ②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 社会总产品实行按劳分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苏联解体、东欧制变,是指 1989—1992年间苏联和东欧 8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或工 人党先后失去政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急剧转变的过程。苏联、东欧等社 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① 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② 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具优越性
③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于中国 ④ 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Ⅱ 卷
、非选择题:共 18分。
. (1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 19世纪
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 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19世纪 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 主义内容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 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结合材料一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所具备的条件。 (8分)
4 /4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初考试试卷(政治)答案 第Ⅰ 卷 选择题
1. A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2. A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3. B ①文字的发明和应用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4. D ③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占有使农民依附于地主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5. B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产生→ 阶级产生→ 国家产生
6. C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7. C ②阶级剥削依然十分严重④社会经济结构明显失调
8. C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④不同阶级之间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9. A ①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10. C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工人运动的兴起
11. A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12. A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13. A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14. D 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15. A 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互助合作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16. C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④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第Ⅱ 卷 非选择题
17. (18 分)
(1)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 5 分):
①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批判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
② 提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如公有制、按需分配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③ 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醒,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局限性( 5 分):
① 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律,仅从道德和理性角度批判资本主义。
② 未能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反对阶级斗争,主张和平改良。
③ 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仅依靠少数精英或资本家的支持。
(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 8 分)
① 经济基础:19 世纪 40 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矛盾(如经济危机)日益尖锐。
②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高涨(如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实践基础。
③ 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
④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⑤ 标志性事件: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