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5张PPT)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运用简易天气图,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区域认知)2.根据具体情境、天气数据及天气系统图等,判断分析锋面、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的天气特点及成因,分析某地某时天气状况或变化趋势。(综合思维)3.结合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分析其原因、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预习导学一、锋与天气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 、 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温度湿度[想一想] 暖气团的温度一定比冷气团的温度高吗 提示:不一定。冷暖气团的划分主要是与经过地区的温度差异有关,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移向高纬的气团;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同一气团移向高纬度为暖气团,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所以高纬度的暖气团温度不一定比低纬度的冷气团温度高。2.锋面系统(1)锋面。项目 内容概念 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的 ,叫作锋面特点 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 地带天气特征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交界面过渡(2)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填一填] 请在下图横线上填写冷气团、暖气团、锋面、锋线。锋面暖气团冷气团锋线[想一想] 锋面经过时一定产生降水吗 提示:锋面经过时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带来降水,不仅与是否有上升气流有关,还取决于暖气团水汽含量的多少。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3.锋面类型: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状况,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1)冷锋。①定义: 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冷气团②天气变化。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 单一 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锋前和锋后均有)过境后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 ,气温 ,天气转晴暖气团上升下降(2)暖锋。①定义: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②天气变化。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 单一 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 多形成连续性 。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后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 ,气压降低,天气转冷气团降水升高晴(3)准静止锋。①定义: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 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②天气:带来 的天气。地形阴雨连绵③代表性的准静止锋。名称 成因 分布地区 出现的时间江淮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地区 夏初昆明准静止锋 遇 阻挡 昆明与贵阳之间 冬半年长江中下游山脉·拓展提升·(1)冷锋活动中移动速度较快的为快行冷锋,常带来狂风暴雨的天气,我国西北地区突发的沙尘暴或北方夏季的暴雨多为快行冷锋活动。(2)准静止锋并不都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形成的,有时气团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高大地形的阻挡,也会形成准静止锋,如我国冬季西南地区出现在昆明和贵阳之间的昆明准静止锋。[想一想] 锋前、锋后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由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的。以锋线为界,以锋面移动方向为判断标准,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基本的气压类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模式不同部位名称 低气压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 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升高高气压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 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降低低压槽 由 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好比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谷高压脊 由 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好比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脊鞍形气压区 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鞍形气压区或鞍形场低高低高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由四周向中心 由中心向四周流动流出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天气状况 多 天气 多 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我国的寒潮天气是由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阴雨晴朗·拓展提升·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风向的判断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关键能力·情境导学学习任务一 锋与天气【情境·探究导学】智筑冰城三国时期,初冬之际,曹操与马超两军对峙。曹操令将士取渭河沙土修筑营寨,无奈沙土难以黏结,筑起便塌,曹操无计可施,为此忧心如焚。一位将领献上计策,他说:“连日来,渭河一带阴云密布,今夜必刮北风,北风一起便会天寒地冻;待风起之后,马上令将士运土泼水,到天亮的时候,就可以建成一座冰城”。当夜北风大作,曹操依计而行,一夜之间,果然筑成了一座坚固的“冰城”营寨。(1)讨论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冰城”营寨的原因。提示:原因主要是寒冷的北风带来强降温,使泼在沙土上的水冻结形成坚固“冰城”营寨。(2)故事中当夜的天气变化与哪种天气系统的过境有关 说出你的判断理由。提示:冷锋。理由:北风(冷气团)主动南下,出现阴天、降温、降雪等天气。1.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核心·归纳总结】锋的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符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面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面上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雨区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天气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我国典型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2.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1)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2)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3)看锋面坡度。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主要集中在锋前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5)看过境前后的天气(气温、气压)变化。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过境前 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经过乌鲁木齐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实践·学以致用】1.该天气系统是( )[A] 气旋[B] 反气旋[C] 冷锋[D] 暖锋C【解析】 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有降水天气,与冷锋天气系统过境时特征相同,C正确。2.该天气系统到达乌鲁木齐市的时间是( )[A] 29日 [B] 31日[C] 1日 [D] 3日B【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时期影响乌鲁木齐市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图中显示,31日有降雨天气,此时气温、气压变化较大,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到达乌鲁木齐市的时间是31日,B正确。昆明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常常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续的阴雨天气。下图示意昆明准静止锋。据此回答3~5题。3.昆明准静止锋最易发生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D【解析】 昆明准静止锋是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与来自南方的暖气团相遇,加上地形阻挡形成的锋面,该季节冷气团可以长驱南下至云贵高原,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冷气团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应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 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C] 大雪纷飞 [D] 暴风骤雨A【解析】 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上升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故锋面形成的降水多发生在冷气团一侧;贵阳位于南方地区,降雪较少;形成准静止锋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暖气团上升速度缓慢,降水强度较小,A正确。5.若只考虑冷、暖气团势力的昼夜变化,昆明准静止锋( )[A] 白天南退,夜间北进[B] 白天与夜间均北退[C] 白天北进,夜间南退[D] 白天与夜间均南进C【解析】 夜间因地面辐射弱,气温下降,冷气团的势力增强,锋面向南推移;白天,太阳辐射增强,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推移,C正确。【情境·探究导学】台风“杜苏芮”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1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此后其逐渐发展增强为超强台风;7月26日凌晨登陆菲律宾富加岛,7月27日傍晚再次升格为超强台风;7月28日上午以强台风级登陆福建省晋江市沿海,成为有完整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最终于7月29日在安徽境内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杜苏芮”对菲律宾与中国都造成严重灾害,其残余环流更在中国北方引发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严重灾情。学习任务二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在下面图中分别画出“杜苏芮”所属天气系统的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提示:绘图如下。(2)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提示:绘图如下。(3)下面天气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哪些 带来晴朗天气的是哪些 试总结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提示:③④为低气压(气旋)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①②为高气压(反气旋)系统,能带来晴朗天气。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分析【核心·归纳总结】比较项 气旋 反气旋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方法技巧·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1)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用右手法则: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2)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用左手法则: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下图示意2023年10月16日8:00太原市及周边气压分布状况,图示整个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千米。据此回答1~3题。【实践·学以致用】1.图示时刻,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 甲 [B] 乙[C] 丙 [D] 太原B【解析】 甲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高压和低压中心空气一般是垂直运动,风力小;与太原相比较,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更大,B正确。2.图示时刻太原市盛行的风向主要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C] 西北风 [D] 西南风A【解析】 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太原市位于高压中心南部,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该地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大致右偏30°~45°,故太原此刻盛行东北风,A正确。3.图示时刻后24小时内太原市天气变化情况是( )[A] 风向转变,天气转晴[B] 风向转变,天气转阴[C] 风向不变,天气转晴[D] 风向不变,天气转阴B【解析】 图中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千米,太原市与其西侧低压系统中心相距大约10个经度,距离大约在111千米×10×cos 40°,大约为850千米,在24小时内,太原将受到西侧低压系统影响,天气转阴,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正确。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6 000 米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甲、乙两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分别是( )[A] 逆时针、顺时针 [B] 顺时针、逆时针[C] 顺时针、顺时针 [D] 逆时针、逆时针B【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乙地为低压,因此北半球甲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乙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综上所述,B正确。5.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 晴朗、晴朗 [B] 阴雨、阴雨[C] 晴朗、阴雨 [D] 阴雨、晴朗D【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甲处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甲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是阴雨,A、C错误;乙处近地面为高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是晴朗,B错误,D正确。学习任务三 锋面气旋【情境·探究导学】自绘天气系统,服务生产生活“发现生活,热爱学习,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2023年10月某日,家住华北农村的甲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天气预报绘制出下图所示天气系统,预报天气,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图中两条实线为低压槽位置,虚线表示正在发生的天气系统的范围。(1)分析图示虚线内的天气系统。提示:风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由此判断图示虚线内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该天气系统为低气压系统。(2)若a、b两条低压槽处存在两个锋面,判断锋面的类型。提示:a处是冷锋,b处是暖锋。(3)分析图中聚落目前天气状况及未来几天内气温的变化。提示:目前聚落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温和;未来几天,聚落地区气温将降低,气压将升高,可能产生大风、降温、阴雨天气。1.锋面气旋的判读【核心·归纳总结】近地面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多见于温带地区。现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其判读思路。(1)定槽线:图中为低气压,由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其最大弯曲处的连线OA、OB处为槽线。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与低压槽线重合,如OA、OB。(2)画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可确定槽线附近的气团性质及运动方向。图中①③处盛行偏北风,为冷气团;②处盛行偏南风,为暖气团。(3)判锋面:在槽线A两侧,①处为西北风,势力强,②处为西南风,势力弱,故在A处形成冷锋;在槽线B两侧,②处为西南风,势力强,③处为东北风,势力弱,故在B处形成暖锋。(4)析天气:图中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其前方③处为暖锋控制,故锋前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水天气或雾;后方①处为冷锋控制,故锋后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阴雨天气;②处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形成晴暖天气。2.锋面气旋变式图的判读图示 判读此图所示天气系统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M、N分别为冷锋和暖锋根据图中的锋面类型,可推断该天气系统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①②间为冷锋,③④间为暖锋,此时②④和甲处多为云雨区此图所示风向向左偏,故判断为南半球。M处为冷锋,该图为南半球锋面气旋的左侧,M地此时气温下降,天气晴朗,其后侧为云雨区根据图中风向及风力可以判断,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图中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此图为锋面气旋垂直剖面示意图。甲、乙间为暖锋,甲地位于暖锋前,最可能为连续性降水或雾;丙、丁间为冷锋,丁地位于冷锋后,为云雨区;乙、丙间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2021·北京卷,10)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下图为某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实践·学以致用】1.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 )[A] 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B] 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C] 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D] 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C【解析】 据图分析,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乙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人群活动,B错误;次日上午,丙地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明显,应添加衣物,C正确;丁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利于污染物扩散,雾霾减轻,D错误。下图为某地天气预报图,未来12小时图示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据此回答2~3题。2.未来12小时该区域( )[A] 冷锋沿顺时针方向移动[B] 气压中心天气晴朗、无风[C] 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D] 北部风力小于南部C【解析】 图示天气系统为气旋,结合锋面符号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锋面气旋中冷锋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气压中心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可能有阴雨天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该区域北部等压线较南部密集,北部风力较南部大,C正确。3.下列风向标中,能正确示意12小时后甲地风向的是( )【解析】 12小时后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四个选项分别表示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东南风,A正确。A[A] [B] [C] [D]图表判读等压线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图1图2【技法点拨】等压线是指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等压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主要依据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考查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具体判读内容如下表所示。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和形状,判断气压场类型 ①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②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脊线。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槽线。⑤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读疏密度,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风速小判断风向 根据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南北半球、高空还是近地面确定偏转方向及角度,从而确定风向判断锋的类型和位置 锋存在于低压槽上,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判断南北半球 风向向右偏为北半球,向左偏为南半球判断季节 陆地上主要为高压时为冬季,陆地上主要为低压时为夏季判断天气 ①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燥。②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湿润。③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④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⑤冷锋后多阴雨天气。⑥暖锋前多阴雨天气【对点练习】下图为立体气压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四个点在同一等高面上。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丁=乙[C] 乙=丁>甲>丙 [D] 丙>甲>丁=乙C【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等压面向下弯曲,则甲、乙之间的部分为低压中心,越向外围气压越高,乙、丁位于最外围,且在同一条等压线上,所以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状况,则丁地受力平衡状态下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风[C] 西北风 [D] 东风D【解题思路】第(2)题,丁地位于北半球高空,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受力平衡状态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应为东风,D正确。课堂小结·地理视野课堂小结 地理视野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锋;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锋。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1 常见天气系统(A)基础达标 露点,亦称“露点温度”,一般指在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的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1为2023年12月5日8时至6日8时北京气温和露点温度变化曲线图。12月10日晚,北京迎来本年度第一场雪,“一场故宫雪,梦回紫禁城”的美景迅速火爆网络。据此回答1~2题。图11.2023年12月5日至10日间,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C] 气旋 [D] 反气旋【答案】 A【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2023年12月5日至10日,北京迎来本年度第一场雪,气温降低,故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冷锋,A正确。2.12月6日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气温上升 [B] 气温下降[C] 空气湿度增大 [D] 空气湿度减小【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推知,大气湿度越大,露点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露点温度越低。12月6日露点温度达到-20 ℃,是由于空气湿度减小,水汽较少,D正确,C错误;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受空气中气态水含量多少的影响,A、B错误。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2023年12月16日在湖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雷打雪”现象。据此回答3~5题。3.在出现“雷打雪”现象之前,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寒风呼啸 [B] 阴云密布[C] 天气晴暖 [D] 大雪纷飞【答案】 C【解析】 “雷打雪”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主要原因是“雷打雪”现象发生之前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天气晴暖,当冷空气来临时,产生较强的对流天气,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C正确。4.下列天气系统剖面图中,最符合此次“雷打雪”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D【解析】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冷暖气团势力较强,暖气团被迫抬升,故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锋面坡度较陡,形成的降水区较窄,D正确。5.“雷打雪”天气出现较为罕见的原因是( )[A] 大气厚度大,保温效果好[B] 地面温度低,对流运动弱[C] 空气较湿润,降水天气多[D] 大风天气多,气团运动快【答案】 B【解析】 “雷打雪”是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降雪时低层大气和地面温度低,产生强对流的概率很低,所以“雷打雪”现象较为罕见,B正确。 2024年3月31日3时,受下击暴流影响,南昌一小区遭受了财产损失。“下击暴流”指一种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风力可达15级,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多出现于我国南方夏季。图2为“下击暴流”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回答6~7题。图26.“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主要是因为( )[A]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B] 下沉气流势力强且速度快[C]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D] 局地性气流辐散范围较大【答案】 B【解析】 “下击暴流”属于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下沉气流势力强且速度快,到达地面后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形成直线型大风,B正确,A错误;气流运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小,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C错误;局地性气流辐散范围较小,D错误。7.若南昌一小区恰好位于“下击暴流”的东侧,则该小区此时最可能吹( )[A] 西北风 [B] 东南风[C] 东北风 [D] 西南风【答案】 A【解析】 “下击暴流”为强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该小区位于“下击暴流”东侧,风由西侧吹来,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逐渐右偏为西北风,A正确。能力提升 山地高原等大地形区对天气系统的运动有重要影响。图3为我国某地区某年份1月12日等温线随海拔变化状况示意图(单位:℃),图4示意该地同一时间风速随海拔变化状况(单位:米/秒,正值和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据此回答8~9题。图3图48该日控制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C] 准静止锋 [D] 反气旋【答案】 C【解析】 图4中山地高原两侧的风向相反,图3中甲地温度在5℃以下,山地另一侧的温度为15℃左右,说明甲地一侧是冷气团,另一侧为暖气团,气团性质不一样;图4中山地高原两侧风速较小,说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未对当地气温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当日控制图示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准静止锋,C正确。9.甲地该日的天气状况和风向最可能是( )[A] 晴朗 西北风 [B] 晴朗 东北风[C] 阴雨 西北风 [D] 阴雨 东北风【答案】 D【解析】 准静止锋带来的是阴雨天气;1月12日是我国的冬季,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甲地风力较山地高原另一侧大且山地高原另一侧无风,说明甲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另一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甲地位于山地高原的东侧,故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正确。 图5为河北省保定市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象要素变化图,其中露点温度反映空气湿度大小,露点温度越高,表示空气湿度越大。据此回答10~12题。图510.该天气系统为( )[A] 气旋 [B] 反气旋[C] 暖锋 [D] 冷锋【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为冷锋过境天气,D正确。11.17:30时保定最可能的风向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C] 西南风 [D] 东南风【答案】 A【解析】 由上题可知,经过保定的锋面为冷锋,17:30保定位于冷锋后,应该吹偏北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华北地区,影响该地的冷锋多从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冷锋过境后最可能吹西北风,A正确。12.在该日15:00时,保定市雾霾比较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出现了逆温 [B] 露点温度高[C] 海平面气压低 [D] 风速较小【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15:00保定位于冷锋前,暖气团受挤压抬升,形成了逆温天气,不利于空气对流,加剧了雾霾等天气发生,A正确;露点温度高,说明空气湿度较大,如果对流旺盛可能形成降雨,不利于雾霾发生,B错误;海平面气压低会加剧大气对流,不利于雾霾形成,C错误;风速较小,空气流动性差,是逆温天气造成的,D错误。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特定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我国某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某年12月11—15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过程。图6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模型示意图。图6(1)用符号在沿海俯视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海岸锋,并说明该锋面的形成过程。(6分)(2)此次强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陆地还是海洋一侧 试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 (1)绘图如下:来自陆地的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气团在海岸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6分)(2)陆地。原因:来自陆地的冷空气将来自海洋的暖空气抬升;锋面附近,气流上升较强;海洋上升气流冷却凝固,陆地一侧由于气温低而形成降雪。(8分)【解析】 第(1)题,12月11—15日为我国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读图文材料可知,来自陆地的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气团在海岸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长期在海岸附近停留或来回摆动,形成准静止锋。第(2)题,读图可知,来自陆地的冷空气将来自海洋的暖空气抬升;锋面附近,气流上升较强;海洋气流挟带大量水汽沿着锋面抬升遇冷凝结,陆地一侧由于气温低而形成降雪。故此次强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陆地一侧。课时作业2 常见天气系统(B)(时间:30分钟 满分:52分)基础达标 图1是某地某月3—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图11.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 )[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C]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D]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3—7日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A正确。2.该地气温和气压的这种变化情况是锋面活动造成的。下列天气现象与此种锋有关的是( )[A] “一场秋雨一场寒” [B] “一场春雨一场暖”[C] “贵阳冬无三日晴” [D] “昆明冬季温暖如春”【答案】 B【解析】 图中气温、气压的变化是暖锋活动导致的,“一场春雨一场暖”与其相符,B符合;“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导致的,A错误;“贵阳冬无三日晴”“昆明冬季温暖如春”都是昆明准静止锋造成的,C、D错误。 某校某同学连续记录了北京市某月连续48小时的气温数据。读图2,回答3~4题。图23.该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 )[A] 6月 [B] 8月 [C] 10月 [D] 12月【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第一天最高气温约为29℃,冷锋过境后第三天的最高气温约是17℃,大约为10月,C正确。4.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三天,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受冷气团影响[B] 暖锋锋面影响[C] 暖锋过境,受暖气团影响[D] 冷锋锋面影响【答案】 A【解析】 从图中温度变化曲线可知,气温降低,同时在第二天出现了阴雨天气,说明该地经历了冷锋过境天气。在冷锋过境过程中,第二天白天有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地面温度低,在第三天,已经是冷锋过境后,此时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继续下降,所以在第三天出现最低气温,A正确。 “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图3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图35.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为( )[A] 冷锋 [B] 暖锋[C] 准静止锋 [D] 锋面气旋【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梅雨成因为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准静止锋,锋面移动缓慢,C正确。6.图中反映出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 )①最大值超700毫米 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 ③季节变化较大 ④年际变化较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 C【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9年,超过650毫米,不足700毫米,①错误;1962—2014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②正确;图中没有梅雨期的季节变化,只有年际变化,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能力提升 截至2024年9月28日,重庆出现了80天高温天气,创造了新的历史。重庆人开启了松弛感满满的“熟人”模式。图4为重庆9月28—30日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7~8题。图47.导致重庆夏秋季节持续高温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答案】 C【解析】 导致重庆夏秋季节长时间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副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半球反气旋(高气压)系统的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C正确。8.下列关于影响重庆9月28—30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冷锋 大风降温伴有强降水[B] 气旋 大风降温后持续阴雨[C] 暖锋 北风吹来绵绵细雨[D] 寒潮 大幅降温伴有强风大雨【答案】 A【解析】 据图可知,重庆9月28—30日气温下降,伴有降水(大雨),与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变化一致,A正确;气旋过境不会造成大幅降温,B错误;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回升,C错误;寒潮不是天气系统,而是冷锋引起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D错误。 逗点云系是卫星图上形如逗号的云系,其形状常与低压槽相对应,当来自其他区域的干冷气流伸向云系中心后,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图5为逗点云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卫星云图。据此回答9~10题。图59.逗点云系发展的顺序应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C] 乙、甲、丙 [D] 丙、甲、乙【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最初的逗点云系与低压槽相对应,应为图甲;当其他区域的干冷气流伸向云系中心后,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为最后阶段,图乙中心地带冷锋锋线与前方暖锋重合,即干冷气流已伸向云系中心,为最后阶段,故逗点云系发展的顺序应为甲、丙、乙,B正确。10.干冷气流阻碍逗点云系发展的原因是( )[A] 加速气流辐合下沉[B] 扩大逗点云系面积[C] 切断中心潜热供应[D] 增加下垫面摩擦力【答案】 C【解析】 干冷气流阻碍逗点云系发展的原因是干冷气流强度大,运行速度快,伸向云系中心切断中心潜热供应,使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C正确。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一米多深的水蔓延到公路上,有的车辆因此熄火,无法通行。据报道,2024年7月15日以来,塔里木盆地与周边地区持续气温偏高,其中更有多次阶段性热浪。新疆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相继出现洪水过程。据此回答11~12题。11.引发塔克拉玛干沙漠此次洪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B] [C] [D]【答案】 D【解析】 结合材料分析,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塔里木盆地与周边地区持续气温偏高,高山区域的冰雪融水显著增多,通过塔里木河各源流涌入位于盆地内的干流,形成洪水。选项中A为暖锋,B为气旋(低气压),C为冷锋,D为反气旋(高气压)。只有反气旋会导致持续性高温,D正确。12.受上述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D] 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答案】 C【解析】 引发塔克拉玛干沙漠此次洪水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A错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是由冷锋控制形成的,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C正确;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是在低气压(气旋)控制下形成的,D错误。1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温度等其他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因此,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这类锋线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干线”。材料二 图6为某地近地面天气示意图。图6(1)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据图示信息,写出两条判断依据。(6分)(2)根据天气图,推测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及其成因。(4分)(3)图中甲、乙、丙三处,最有可能形成“干线”的是哪一个 据图说明原因。(6分)【答案】 (1)北半球。判断依据: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南部地区,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根据风矢图,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6分)(2)天气状况:出现连续性降水。成因:位于暖锋锋前位置,受暖锋影响。(4分)(3)丙。原因:丙线东西两侧温度接近;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湿度较大;西侧气流来自内陆,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为偏西风,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6分)【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从气温看,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南部地区,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从风向看,风向在北部为东北风,西部为西北风,南部为西南风,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北半球气旋与锋面相联系,形成锋面气旋,甲侧为暖锋,乙侧为冷锋。A位于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降水。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温度不会明显下降,说明锋线两侧气温相差不大,湿度差异明显。丙线东西两侧温度接近;结合气流来源看,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挟带海洋中的水汽,湿度大,西侧气流来自内陆,水汽来源较少,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为偏西风,东侧为偏南风,西侧的干空气主动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气团交汇,形成锋面,最有可能形成“干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运用简易天气图,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区域认知) 2.根据具体情境、天气数据及天气系统图等,判断分析锋面、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的天气特点及成因,分析某地某时天气状况或变化趋势。(综合思维) 3.结合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分析其原因、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人地协调观)一、锋与天气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2)分类: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想一想] 暖气团的温度一定比冷气团的温度高吗 提示:不一定。冷暖气团的划分主要是与经过地区的温度差异有关,暖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高,如从低纬移向高纬的气团;冷气团比经过地区温度低,如从高纬移向低纬的气团,同一气团移向高纬度为暖气团,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所以高纬度的暖气团温度不一定比低纬度的冷气团温度高。2.锋面系统(1)锋面。项目 内容概念 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叫作锋面特点 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天气 特征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2)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填一填] 请在下图横线上填写冷气团、暖气团、锋面、锋线。[想一想] 锋面经过时一定产生降水吗 提示:锋面经过时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带来降水,不仅与是否有上升气流有关,还取决于暖气团水汽含量的多少。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3.锋面类型: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状况,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1)冷锋。①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被迫抬升。②天气变化。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锋前和锋后均有)过境后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2)暖锋。①定义: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②天气变化。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过境前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 多形成连续性降水。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后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准静止锋。①定义: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②天气: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③代表性的准静止锋。名称 成因 分布地区 出现的时间江淮准 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初昆明准 静止锋 遇山脉阻挡 昆明与贵阳之间 冬半年(1)冷锋活动中移动速度较快的为快行冷锋,常带来狂风暴雨的天气,我国西北地区突发的沙尘暴或北方夏季的暴雨多为快行冷锋活动。(2)准静止锋并不都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形成的,有时气团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高大地形的阻挡,也会形成准静止锋,如我国冬季西南地区出现在昆明和贵阳之间的昆明准静止锋。[想一想] 锋前、锋后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由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的。以锋线为界,以锋面移动方向为判断标准,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基本的气压类型海平面 等压线 分布模式不 同 部 位 名 称 低气压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升高高气压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降低低压槽 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好比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谷高压脊 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好比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脊鞍形 气压区 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鞍形气压区或鞍形场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示意图 (北半球)水平气流 (近地面) 由四周向中心流动 由中心向四周流出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型 的天气现象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我国的寒潮天气是由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风向的判断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学习任务一 锋与天气【情境·探究导学】智筑冰城三国时期,初冬之际,曹操与马超两军对峙。曹操令将士取渭河沙土修筑营寨,无奈沙土难以黏结,筑起便塌,曹操无计可施,为此忧心如焚。一位将领献上计策,他说:“连日来,渭河一带阴云密布,今夜必刮北风,北风一起便会天寒地冻;待风起之后,马上令将士运土泼水,到天亮的时候,就可以建成一座冰城”。当夜北风大作,曹操依计而行,一夜之间,果然筑成了一座坚固的“冰城”营寨。(1)讨论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冰城”营寨的原因。提示:原因主要是寒冷的北风带来强降温,使泼在沙土上的水冻结形成坚固“冰城”营寨。(2)故事中当夜的天气变化与哪种天气系统的过境有关 说出你的判断理由。提示:冷锋。理由:北风(冷气团)主动南下,出现阴天、降温、降雪等天气。【核心·归纳总结】1.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锋的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符号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面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面上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雨区位置过境前后气 压、气温变化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水天气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后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我国典型 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2.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1)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2)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同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3)看锋面坡度。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主要集中在锋前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5)看过境前后的天气(气温、气压)变化。过境前 气温高, 气压低过境后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过境前 气温低, 气压高过境后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实践·学以致用】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经过乌鲁木齐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该天气系统是( )[A] 气旋 [B] 反气旋[C] 冷锋 [D] 暖锋【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有降水天气,与冷锋天气系统过境时特征相同,C正确。2.该天气系统到达乌鲁木齐市的时间是( )[A] 29日 [B] 31日[C] 1日 [D] 3日【答案】 B【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时期影响乌鲁木齐市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图中显示,31日有降雨天气,此时气温、气压变化较大,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到达乌鲁木齐市的时间是31日,B正确。 昆明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常常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续的阴雨天气。下图示意昆明准静止锋。据此回答3~5题。3.昆明准静止锋最易发生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 D【解析】 昆明准静止锋是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与来自南方的暖气团相遇,加上地形阻挡形成的锋面,该季节冷气团可以长驱南下至云贵高原,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冷气团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应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 阴雨连绵 [B] 晴空万里[C] 大雪纷飞 [D] 暴风骤雨【答案】 A【解析】 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上升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故锋面形成的降水多发生在冷气团一侧;贵阳位于南方地区,降雪较少;形成准静止锋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暖气团上升速度缓慢,降水强度较小,A正确。5.若只考虑冷、暖气团势力的昼夜变化,昆明准静止锋( )[A] 白天南退,夜间北进[B] 白天与夜间均北退[C] 白天北进,夜间南退[D] 白天与夜间均南进【答案】 C【解析】 夜间因地面辐射弱,气温下降,冷气团的势力增强,锋面向南推移;白天,太阳辐射增强,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推移,C正确。学习任务二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情境·探究导学】台风“杜苏芮”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1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此后其逐渐发展增强为超强台风;7月26日凌晨登陆菲律宾富加岛,7月27日傍晚再次升格为超强台风;7月28日上午以强台风级登陆福建省晋江市沿海,成为有完整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最终于7月29日在安徽境内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杜苏芮”对菲律宾与中国都造成严重灾害,其残余环流更在中国北方引发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严重灾情。(1)在下面图中分别画出“杜苏芮”所属天气系统的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提示:绘图如下。(2)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提示:绘图如下。(3)下面天气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哪些 带来晴朗天气的是哪些 试总结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提示:③④为低气压(气旋)系统,能带来阴雨天气;①②为高气压(反气旋)系统,能带来晴朗天气。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核心·归纳总结】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分析比较项 气旋 反气旋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与方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 面图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1)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用右手法则: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2)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用左手法则: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实践·学以致用】 下图示意2023年10月16日8:00太原市及周边气压分布状况,图示整个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千米。据此回答1~3题。1.图示时刻,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太原【答案】 B【解析】 甲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高压和低压中心空气一般是垂直运动,风力小;与太原相比较,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更大,B正确。2.图示时刻太原市盛行的风向主要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C] 西北风 [D] 西南风【答案】 A【解析】 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太原市位于高压中心南部,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该地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大致右偏30°~45°,故太原此刻盛行东北风,A正确。3.图示时刻后24小时内太原市天气变化情况是( )[A] 风向转变,天气转晴[B] 风向转变,天气转阴[C] 风向不变,天气转晴[D] 风向不变,天气转阴【答案】 B【解析】 图中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千米,太原市与其西侧低压系统中心相距大约10个经度,距离大约在111千米×10×cos 40°,大约为850千米,在24小时内,太原将受到西侧低压系统影响,天气转阴,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6 000 米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甲、乙两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分别是( )[A] 逆时针、顺时针 [B] 顺时针、逆时针[C] 顺时针、顺时针 [D] 逆时针、逆时针【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乙地为低压,因此北半球甲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乙地周围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综上所述,B正确。5.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 晴朗、晴朗 [B] 阴雨、阴雨[C] 晴朗、阴雨 [D] 阴雨、晴朗【答案】 D【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甲处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甲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是阴雨,A、C错误;乙处近地面为高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乙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是晴朗,B错误,D正确。学习任务三 锋面气旋【情境·探究导学】自绘天气系统,服务生产生活“发现生活,热爱学习,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2023年10月某日,家住华北农村的甲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天气预报绘制出下图所示天气系统,预报天气,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图中两条实线为低压槽位置,虚线表示正在发生的天气系统的范围。(1)分析图示虚线内的天气系统。提示:风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由此判断图示虚线内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该天气系统为低气压系统。(2)若a、b两条低压槽处存在两个锋面,判断锋面的类型。提示:a处是冷锋,b处是暖锋。(3)分析图中聚落目前天气状况及未来几天内气温的变化。提示:目前聚落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温和;未来几天,聚落地区气温将降低,气压将升高,可能产生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核心·归纳总结】1.锋面气旋的判读近地面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多见于温带地区。现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其判读思路。(1)定槽线:图中为低气压,由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其最大弯曲处的连线OA、OB处为槽线。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与低压槽线重合,如OA、OB。(2)画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可确定槽线附近的气团性质及运动方向。图中①③处盛行偏北风,为冷气团;②处盛行偏南风,为暖气团。(3)判锋面:在槽线A两侧,①处为西北风,势力强,②处为西南风,势力弱,故在A处形成冷锋;在槽线B两侧,②处为西南风,势力强,③处为东北风,势力弱,故在B处形成暖锋。(4)析天气:图中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其前方③处为暖锋控制,故锋前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水天气或雾;后方①处为冷锋控制,故锋后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阴雨天气;②处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形成晴暖天气。2.锋面气旋变式图的判读图示 判读此图所示天气系统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M、N分别为冷锋和暖锋根据图中的锋面类型,可推断该天气系统呈顺时针方向辐合,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①②间为冷锋,③④间为暖锋,此时②④和甲处多为云雨区此图所示风向向左偏,故判断为南半球。M处为冷锋,该图为南半球锋面气旋的左侧,M地此时气温下降,天气晴朗,其后侧为云雨区根据图中风向及风力可以判断,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根据风向右偏也可判断为北半球),图中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此图为锋面气旋垂直剖面示意图。甲、乙间为暖锋,甲地位于暖锋前,最可能为连续性降水或雾;丙、丁间为冷锋,丁地位于冷锋后,为云雨区;乙、丙间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实践·学以致用】 (2021·北京卷,10)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下图为某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1.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 )[A] 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B] 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C] 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D] 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答案】 C【解析】 据图分析,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乙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人群活动,B错误;次日上午,丙地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明显,应添加衣物,C正确;丁地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利于污染物扩散,雾霾减轻,D错误。 下图为某地天气预报图,未来12小时图示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据此回答2~3题。2.未来12小时该区域( )[A] 冷锋沿顺时针方向移动[B] 气压中心天气晴朗、无风[C] 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D] 北部风力小于南部【答案】 C【解析】 图示天气系统为气旋,结合锋面符号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锋面气旋中冷锋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气压中心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可能有阴雨天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该区域北部等压线较南部密集,北部风力较南部大,C正确。3.下列风向标中,能正确示意12小时后甲地风向的是( ) [A] [B] [C] [D]【答案】 A【解析】 12小时后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四个选项分别表示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东南风,A正确。等压线图的判读【典图示例】图1图2【技法点拨】 等压线是指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等压线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主要依据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考查某一区域天气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具体判读内容如下表所示。判读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和形状,判断气压场类型 ①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②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脊线。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处点的连线叫槽线。⑤鞍: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读疏密度,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风速小判断风向 根据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南北半球、高空还是近地面确定偏转方向及角度,从而确定风向判断锋的类型和位置 锋存在于低压槽上,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判断南北半球 风向向右偏为北半球,向左偏为南半球判断季节 陆地上主要为高压时为冬季,陆地上主要为低压时为夏季判断天气 ①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燥。 ②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湿润。③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④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⑤冷锋后多阴雨天气。⑥暖锋前多阴雨天气【对点练习】 下图为立体气压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四个点在同一等高面上。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丁=乙[C] 乙=丁>甲>丙 [D] 丙>甲>丁=乙(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状况,则丁地受力平衡状态下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风[C] 西北风 [D] 东风【答案】 (1)C (2)D【解题思路】 第(1)题,图中等压面向下弯曲,则甲、乙之间的部分为低压中心,越向外围气压越高,乙、丁位于最外围,且在同一条等压线上,所以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第(2)题,丁地位于北半球高空,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受力平衡状态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应为东风,D正确。课堂小结 地理视野锢囚锋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锋;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锋。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课时作业1 常见天气系统(A)基础达标 露点,亦称“露点温度”,一般指在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的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1为2023年12月5日8时至6日8时北京气温和露点温度变化曲线图。12月10日晚,北京迎来本年度第一场雪,“一场故宫雪,梦回紫禁城”的美景迅速火爆网络。据此回答1~2题。图11.2023年12月5日至10日间,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C] 气旋 [D] 反气旋【答案】 A【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2023年12月5日至10日,北京迎来本年度第一场雪,气温降低,故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冷锋,A正确。2.12月6日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气温上升 [B] 气温下降[C] 空气湿度增大 [D] 空气湿度减小【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推知,大气湿度越大,露点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露点温度越低。12月6日露点温度达到-20 ℃,是由于空气湿度减小,水汽较少,D正确,C错误;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受空气中气态水含量多少的影响,A、B错误。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2023年12月16日在湖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雷打雪”现象。据此回答3~5题。3.在出现“雷打雪”现象之前,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寒风呼啸 [B] 阴云密布[C] 天气晴暖 [D] 大雪纷飞【答案】 C【解析】 “雷打雪”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主要原因是“雷打雪”现象发生之前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天气晴暖,当冷空气来临时,产生较强的对流天气,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C正确。4.下列天气系统剖面图中,最符合此次“雷打雪”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D【解析】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冷暖气团势力较强,暖气团被迫抬升,故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锋面坡度较陡,形成的降水区较窄,D正确。5.“雷打雪”天气出现较为罕见的原因是( )[A] 大气厚度大,保温效果好[B] 地面温度低,对流运动弱[C] 空气较湿润,降水天气多[D] 大风天气多,气团运动快【答案】 B【解析】 “雷打雪”是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从而引发了雷电活动。降雪时低层大气和地面温度低,产生强对流的概率很低,所以“雷打雪”现象较为罕见,B正确。 2024年3月31日3时,受下击暴流影响,南昌一小区遭受了财产损失。“下击暴流”指一种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风力可达15级,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多出现于我国南方夏季。图2为“下击暴流”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回答6~7题。图26.“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主要是因为( )[A]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B] 下沉气流势力强且速度快[C]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D] 局地性气流辐散范围较大【答案】 B【解析】 “下击暴流”属于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下沉气流势力强且速度快,到达地面后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形成直线型大风,B正确,A错误;气流运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小,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C错误;局地性气流辐散范围较小,D错误。7.若南昌一小区恰好位于“下击暴流”的东侧,则该小区此时最可能吹( )[A] 西北风 [B] 东南风[C] 东北风 [D] 西南风【答案】 A【解析】 “下击暴流”为强下沉气流,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该小区位于“下击暴流”东侧,风由西侧吹来,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逐渐右偏为西北风,A正确。能力提升 山地高原等大地形区对天气系统的运动有重要影响。图3为我国某地区某年份1月12日等温线随海拔变化状况示意图(单位:℃),图4示意该地同一时间风速随海拔变化状况(单位:米/秒,正值和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据此回答8~9题。图3图48该日控制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C] 准静止锋 [D] 反气旋【答案】 C【解析】 图4中山地高原两侧的风向相反,图3中甲地温度在5℃以下,山地另一侧的温度为15℃左右,说明甲地一侧是冷气团,另一侧为暖气团,气团性质不一样;图4中山地高原两侧风速较小,说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未对当地气温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当日控制图示地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准静止锋,C正确。9.甲地该日的天气状况和风向最可能是( )[A] 晴朗 西北风 [B] 晴朗 东北风[C] 阴雨 西北风 [D] 阴雨 东北风【答案】 D【解析】 准静止锋带来的是阴雨天气;1月12日是我国的冬季,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甲地风力较山地高原另一侧大且山地高原另一侧无风,说明甲地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另一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甲地位于山地高原的东侧,故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正确。 图5为河北省保定市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象要素变化图,其中露点温度反映空气湿度大小,露点温度越高,表示空气湿度越大。据此回答10~12题。图510.该天气系统为( )[A] 气旋 [B] 反气旋[C] 暖锋 [D] 冷锋【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为冷锋过境天气,D正确。11.17:30时保定最可能的风向是( )[A] 西北风 [B] 东北风[C] 西南风 [D] 东南风【答案】 A【解析】 由上题可知,经过保定的锋面为冷锋,17:30保定位于冷锋后,应该吹偏北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华北地区,影响该地的冷锋多从西北向东南移动,因此冷锋过境后最可能吹西北风,A正确。12.在该日15:00时,保定市雾霾比较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出现了逆温 [B] 露点温度高[C] 海平面气压低 [D] 风速较小【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15:00保定位于冷锋前,暖气团受挤压抬升,形成了逆温天气,不利于空气对流,加剧了雾霾等天气发生,A正确;露点温度高,说明空气湿度较大,如果对流旺盛可能形成降雨,不利于雾霾发生,B错误;海平面气压低会加剧大气对流,不利于雾霾形成,C错误;风速较小,空气流动性差,是逆温天气造成的,D错误。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特定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我国某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某年12月11—15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过程。图6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模型示意图。图6(1)用符号在沿海俯视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海岸锋,并说明该锋面的形成过程。(6分)(2)此次强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陆地还是海洋一侧 试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 (1)绘图如下:来自陆地的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气团在海岸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6分)(2)陆地。原因:来自陆地的冷空气将来自海洋的暖空气抬升;锋面附近,气流上升较强;海洋上升气流冷却凝固,陆地一侧由于气温低而形成降雪。(8分)【解析】 第(1)题,12月11—15日为我国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读图文材料可知,来自陆地的冷气团和来自海洋的暖气团在海岸线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长期在海岸附近停留或来回摆动,形成准静止锋。第(2)题,读图可知,来自陆地的冷空气将来自海洋的暖空气抬升;锋面附近,气流上升较强;海洋气流挟带大量水汽沿着锋面抬升遇冷凝结,陆地一侧由于气温低而形成降雪。故此次强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陆地一侧。课时作业2 常见天气系统(B)(时间:30分钟 满分:52分)基础达标 图1是某地某月3—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2题。图11.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 )[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C]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D]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3—7日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A正确。2.该地气温和气压的这种变化情况是锋面活动造成的。下列天气现象与此种锋有关的是( )[A] “一场秋雨一场寒” [B] “一场春雨一场暖”[C] “贵阳冬无三日晴” [D] “昆明冬季温暖如春”【答案】 B【解析】 图中气温、气压的变化是暖锋活动导致的,“一场春雨一场暖”与其相符,B符合;“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导致的,A错误;“贵阳冬无三日晴”“昆明冬季温暖如春”都是昆明准静止锋造成的,C、D错误。 某校某同学连续记录了北京市某月连续48小时的气温数据。读图2,回答3~4题。图23.该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 )[A] 6月 [B] 8月 [C] 10月 [D] 12月【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第一天最高气温约为29℃,冷锋过境后第三天的最高气温约是17℃,大约为10月,C正确。4.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三天,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受冷气团影响[B] 暖锋锋面影响[C] 暖锋过境,受暖气团影响[D] 冷锋锋面影响【答案】 A【解析】 从图中温度变化曲线可知,气温降低,同时在第二天出现了阴雨天气,说明该地经历了冷锋过境天气。在冷锋过境过程中,第二天白天有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地面温度低,在第三天,已经是冷锋过境后,此时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继续下降,所以在第三天出现最低气温,A正确。 “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图3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图35.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为( )[A] 冷锋 [B] 暖锋[C] 准静止锋 [D] 锋面气旋【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梅雨成因为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准静止锋,锋面移动缓慢,C正确。6.图中反映出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 )①最大值超700毫米 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 ③季节变化较大 ④年际变化较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 C【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9年,超过650毫米,不足700毫米,①错误;1962—2014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②正确;图中没有梅雨期的季节变化,只有年际变化,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能力提升 截至2024年9月28日,重庆出现了80天高温天气,创造了新的历史。重庆人开启了松弛感满满的“熟人”模式。图4为重庆9月28—30日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7~8题。图47.导致重庆夏秋季节持续高温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答案】 C【解析】 导致重庆夏秋季节长时间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副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半球反气旋(高气压)系统的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C正确。8.下列关于影响重庆9月28—30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冷锋 大风降温伴有强降水[B] 气旋 大风降温后持续阴雨[C] 暖锋 北风吹来绵绵细雨[D] 寒潮 大幅降温伴有强风大雨【答案】 A【解析】 据图可知,重庆9月28—30日气温下降,伴有降水(大雨),与冷锋过境产生的天气变化一致,A正确;气旋过境不会造成大幅降温,B错误;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回升,C错误;寒潮不是天气系统,而是冷锋引起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D错误。 逗点云系是卫星图上形如逗号的云系,其形状常与低压槽相对应,当来自其他区域的干冷气流伸向云系中心后,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图5为逗点云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卫星云图。据此回答9~10题。图59.逗点云系发展的顺序应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C] 乙、甲、丙 [D] 丙、甲、乙【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最初的逗点云系与低压槽相对应,应为图甲;当其他区域的干冷气流伸向云系中心后,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为最后阶段,图乙中心地带冷锋锋线与前方暖锋重合,即干冷气流已伸向云系中心,为最后阶段,故逗点云系发展的顺序应为甲、丙、乙,B正确。10.干冷气流阻碍逗点云系发展的原因是( )[A] 加速气流辐合下沉[B] 扩大逗点云系面积[C] 切断中心潜热供应[D] 增加下垫面摩擦力【答案】 C【解析】 干冷气流阻碍逗点云系发展的原因是干冷气流强度大,运行速度快,伸向云系中心切断中心潜热供应,使逗点云系不再发展扩大,C正确。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遭遇洪水。一米多深的水蔓延到公路上,有的车辆因此熄火,无法通行。据报道,2024年7月15日以来,塔里木盆地与周边地区持续气温偏高,其中更有多次阶段性热浪。新疆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相继出现洪水过程。据此回答11~12题。11.引发塔克拉玛干沙漠此次洪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B] [C] [D]【答案】 D【解析】 结合材料分析,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塔里木盆地与周边地区持续气温偏高,高山区域的冰雪融水显著增多,通过塔里木河各源流涌入位于盆地内的干流,形成洪水。选项中A为暖锋,B为气旋(低气压),C为冷锋,D为反气旋(高气压)。只有反气旋会导致持续性高温,D正确。12.受上述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D] 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答案】 C【解析】 引发塔克拉玛干沙漠此次洪水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A错误;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是由冷锋控制形成的,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C正确;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是在低气压(气旋)控制下形成的,D错误。1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温度等其他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因此,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这类锋线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干线”。材料二 图6为某地近地面天气示意图。图6(1)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据图示信息,写出两条判断依据。(6分)(2)根据天气图,推测此时A地的天气状况及其成因。(4分)(3)图中甲、乙、丙三处,最有可能形成“干线”的是哪一个 据图说明原因。(6分)【答案】 (1)北半球。判断依据: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南部地区,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根据风矢图,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6分)(2)天气状况:出现连续性降水。成因:位于暖锋锋前位置,受暖锋影响。(4分)(3)丙。原因:丙线东西两侧温度接近;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湿度较大;西侧气流来自内陆,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为偏西风,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6分)【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从气温看,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南部地区,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从风向看,风向在北部为东北风,西部为西北风,南部为西南风,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北半球气旋与锋面相联系,形成锋面气旋,甲侧为暖锋,乙侧为冷锋。A位于暖锋锋前,多连续性降水。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温度不会明显下降,说明锋线两侧气温相差不大,湿度差异明显。丙线东西两侧温度接近;结合气流来源看,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挟带海洋中的水汽,湿度大,西侧气流来自内陆,水汽来源较少,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为偏西风,东侧为偏南风,西侧的干空气主动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气团交汇,形成锋面,最有可能形成“干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