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不同的纸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6 不同的纸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

资源简介

5.6 不同的纸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比较不同的纸”活动,能以口诉或记录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依据不同纸的外部特征通过多方面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科学思维:知道纸是常见的材料,感悟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探究实践: 通过“认识节约用纸”活动,说出一些节约用纸的方法,知道纸可以被回收利用,树立合理利用材料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4.态度责任:在好奇心驱使下,有探究身边材料的兴趣,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悟材料世界的丰富多样,愿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纸。
难点:能利用感官和工具观察不同的纸。
三、教学资源
1. 学生活动资源:餐巾纸、书写纸、铅画纸、手工纸、水、放大镜等。
2. 教师演示资源:一些不同的纸制品、餐巾纸、书写纸、铅画纸、手工纸、水、放大镜等。
3. 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比较不同的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与交流 (1)观察:一些场景(如卧室、书房、教室)等的图片。 *出示卧室、书房、教室等场景的图片,以“这些场景中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2)交流:纸的用途十分广泛。 *引导学生交流不同场景中的纸制品,发现纸的用途十分广泛。
(3)交流:列举一些纸的品种。 *以“你能说出哪些不同种类的纸?”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发现纸的种类多样:如书写纸、手工纸、铅画纸等。(如需介绍瓦楞纸,可以给学生观察纸的切面图有类似瓦楞的结构,因此得名)
2.观察、思考与交流 (1)观察:餐巾纸、书写纸、铅画纸、手工纸等不同的纸。 *出示巾纸、书写纸、铅画纸、手工纸,以“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思考:从哪些方面来比较不同的纸,怎样比较? ①颜色:用眼睛看; ②花纹:用眼睛看或用放大镜看; ③厚薄:用手摸,或者堆叠后再比较厚薄; ④软硬:用手弯折一下; *以问题鼓励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纸的特点,思考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如用眼睛看颜色、花纹;用手摸厚薄、软硬;用铅笔涂抹后看书写字迹;滴一滴水后看吸水性等。
⑤书写字迹:用铅笔涂抹几下; ⑥吸水性:先在不同纸上滴一滴水,再用放大镜观察现象
(3)交流:这些纸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比较的结果:这些纸的颜色、花纹、厚薄、软硬、字迹和吸水性都是不同的。
3.观察与交流: (1)观察:一些场景(如擦汗、写信、包装物品、折纸鹤等)的图片。 *出示《活动手册》上“认识不同纸的用途”活动中的场景图,以“这些场景中,选用什么纸最合适,为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交流:在不同场景中使用不同纸和选择这些纸的理由。 *引导学生用连线的方式完成《活动手册》上“认识不同纸的用途”活动并交流,发现纸的特点和它们的用途相关:如擦汗需要吸水性好的纸;写信用字迹清晰的书写纸;包装物品用较硬的瓦楞纸;折纸鹤用颜色鲜艳的手工纸等。
4.评价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评价。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5.活动小结:不同纸有各自的特点及用途。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
活动二:认识节约用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与交流 (1)观察:“现代造纸厂用树木造纸、造纸厂排污水”图片。 *出示伐木造纸、造纸厂排污的图片,以“造纸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交流:造纸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还会产生污染,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节约用纸。 *引导学生交流生产纸的原料和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发现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纸十分必要。
2.观察与交流 (1)观察:双面打印、废纸盒做笔筒等图片。 *出示一些节约用纸方法的图片,以“你有什么节约用纸的金点子”?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学生从“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用”的角度,思考节约用纸的方法。
(2)交流:节约用纸的“金点子”。 *引导学生交流节约用纸的方法:如电子贺卡、少用餐巾纸、回收旧报纸、旧书、旧杂志、纸袋重复使用等。
3.活动小结:节约用纸,保护自然环境。
4.课堂小结:不同纸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要节约用纸,保护自然环境。 *通过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对身边纸制品的探究兴趣;树立合理利用材料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