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制作再生纸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7制作再生纸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科学》(沪科版)

资源简介

5.7 制作再生纸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木材、塑料、金属和纸等,列举说出常见材料的外部特征,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知道纸可以被回收利用。
2.科学思维:知道纸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探究实践:能利用感官和工具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口述、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制作再生纸的方法。
4.态度责任:通过“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活动,能以口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多方面比较不同书写材料的特征,知道纸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书写材料,感悟材料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再生纸。
难点:制作再生纸。
三、教学资源
1. 学生活动资源:纸浆、水盆、清水、白胶、绣棚、纱布、汤勺、吹风机等。
2. 教师演示资源:废纸、纸浆、水盆、清水、白胶、绣棚、纱布、汤勺、粉碎机、吹风机等。
3. 活动任务单和自制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制作再生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与交流 (1)观察:鸡蛋托、包装盒、再生纸制家具的图片。 *出示一些再生纸制品的图片,如鸡蛋托、包装盒、家具等,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再生纸?”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交流:用再生纸的意义。 * 以“为什么要用再生纸?”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做回收再生纸的意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设计与制作 (1)明确活动要求。 (2)按步骤完成再生纸制作。 ①(课前完成)准备一些废纸,并把它们撕碎,浸泡一天。 *引导学生认识活动需按步骤有序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 *废纸可以是废报纸、旧纸袋、用过的书写纸等;不要使用餐巾纸(因为餐巾纸不可回收再利用)。
②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白胶,增加纸浆的粘性。 *用粉碎机将废纸加水搅打成纸浆(注意加水量不要过多),分发给学生。
③用汤勺舀起纸浆,倒在由绣棚和纱布制成的抄网上,均匀铺开纸浆,不要太薄。 *课前用棚架和纱布做好抄网(也可用铁丝框和丝袜代替),抄网可以反复使用。 *提醒学生在抄纸时一定要耐心和细心,团结合作完成;
④(课后)晾干后,将再生纸揭下。 *晾干步骤可以用吹风机代替;提醒学生揭纸需要小心进行,可以慢慢揭开,不要撕坏纸张。
3.思考与交流: “怎样让再生纸变漂亮?”、“自己做的再生纸有什么用?” *以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制作再生纸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利用材料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4.评价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评价。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
5.活动小结:纸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
活动二: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与交流 (1)观察:“蔡伦造纸”图片。 *出示蔡伦造纸的图片,结合课本上“科学阅读”中的内容,以“纸是怎么发明的?”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2)交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引导学生交流关于“造纸术”的知识,启发学生认识到纸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书写材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观察与交流 (1)观察:“甲骨”、“青铜器”、“竹简”、“绢帛”等图片。 *请学生课前收集关于“书写材料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进行小组交流。
(2)交流:古老的书写材料。 *以“在纸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呢?”的问题,结合《活动手册》上“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中的连线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从古至今出现的书写材料。
3.思考与交流:“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同?” *以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不同的书写材料进行比较并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绢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而纸则十分便利,从而凸显出“造纸术”的重要意义。
4.思考与交流:“目前很多人开始使用电子设备做记录,这样有什么优缺点?” *以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辩证地认识数字化设备并合理使用。
5. 评价与反思 (1)根据自己的表现完成“集星大挑战”。 (2)反思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 *组织学生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活动表现。
活动小结:不同书写材料各有特点,纸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书写材料。
课堂小结:制作再生纸的方法和意义;书写材料的发展。 *通过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对制作再生纸的探究兴趣;感悟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