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0张PPT)简洁实用高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1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政治内容索引明纲领 科学备考夯基础 探究考向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命题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命题点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0102创情境 整合思维第三部分课时作业第四部分明纲领 科学备考第分部一明课标·研考情·建体系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考点 考题 考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24·浙江6月选考T5;2023·山东卷T20;2022·北京卷T1;2022·山东卷T19(3)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四个伟大”及其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背景和核心内容是考查重点。结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等,考查如何实现中国梦;可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怎样实现的,以及青年人应该怎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本课内容也是高考非选择题的重点考查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4·山东卷T1;2023·广东卷T1;2023·辽宁卷T2;2023·海南卷T2;2023·浙江1月选考T9;2022·北京卷T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广东卷T2;2023·江苏卷T1;2023·新课标卷T13;2023·重庆卷T2;2023·河北卷T2;2022·北京卷T21人民日益增长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一以贯之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精神力量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现代化强国最为核心关键方法论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中国化时代化夯基础 探究考向第分部二筑基础·辨易错·明考向命题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核心知识整合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内涵 (1)历史条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国家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人民生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世界舞台: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伟大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凸显“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供给侧”切中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现实问题,彰显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理。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原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要求 (1)“四个特色”: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三个一以贯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新时代是建成总体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改正: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改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2022·北京卷T1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改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 )改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5.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改正: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考向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典例1】 (2024·河北卷)“飘扬的旗帜引领方向,复兴的民族热血沸腾,巨浪无阻前行的意志,自信的目光傲视风云……”一曲《领航》唱出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坚定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需要我们( )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②全面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为根本目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命题方向探究B【解析】 从材料中“飘扬的旗帜引领方向……自信的目光傲视风云……”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③正确。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要批判借鉴,“全面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说法错误,②排除。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不能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目标,④排除。考向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典例2】 (2025·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 )①表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②彰显了生产力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④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着力点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解析】 材料体现了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这不能表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①错误。材料主旨是讲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的是生产关系,②排除。材料中关于主要矛盾变化的说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③正确。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关于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政治论断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着力点,④正确。我国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考向3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典例3】 (2024·广东梅州一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这表明( )①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我们要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③党需树立高度历史主动和强烈的主体意识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所以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正确。我们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②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党需树立高度历史主动和强烈的主体意识,③正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④错误。(1)如果把②修改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则入选。(2)如果④修改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则入选。1.(2024·湖北武汉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①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拓展了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综合创新演练B解析:材料中指出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且材料未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意义,②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错误。2.(2024·湖南衡阳三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领人民接续奋斗②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同时也表明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说法不符合实际,②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但基本矛盾没变,④排除。3.(必修1教材P44探究与分享)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时间 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发展,正确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④围绕分析解决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解析: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①错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正确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②错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③符合题意。党的八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描述,表明围绕分析解决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④符合题意。命题点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正确认识中国梦核心知识整合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 (1)国家富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3)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特点 与人民梦的关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与个人梦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与世界梦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要求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 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如何实现中国梦(1)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项目 必要性 措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项目 必要性 措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项目 必要性 措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的关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战略安排——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步骤 第一步: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4)青年担当原因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要求 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改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改正:“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2024·浙江6月选考T5①)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完全不同。(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相同的地方。×××4.(2023·海南卷T2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全新的现代化标准。(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5.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正: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2023·广东卷T1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而不是必由之路。×××命题方向探究考向1 中国梦的本质及要求【典例1】 (2023·浙江1月选考)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 )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A【解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B不选。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C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D不符合题意。考向2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典例2】 (2024·山东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①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②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③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④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解析】 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话都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涉及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不涉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②④排除。考向3 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典例3】 (2022·海南卷)冰雪上的青春之花,绽放于奋斗之中。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解析】 “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冬奥健儿为榜样,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①④符合题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引领时代发展方向”说法错误,②不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遵守道德规范,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人生,③错误。为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应该如何作为(1)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听党话,跟党走。(3)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锤炼品德修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综合创新演练1.(2024·湖南长沙模拟)当前的中国,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可见(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满足群众一切需求 ②中国梦让人民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③青年一代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解析: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错误。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让人民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②正确。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而不仅仅是青年一代,③排除。“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④正确。2.(2025·河北邯郸开学考试)奋斗是中国梦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广大青年应当汲取“奥运精神”,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 )①努力学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接续奋斗②积极斗争,成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③坚定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④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解析: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努力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接续奋斗,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②错误。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③④正确。3.(必修1教材P52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提出并不断兑现对人民承诺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③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条件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解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④正确。②选项表述不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条件,③说法错误。创情境 整合思维第分部三解大题·悟通法·拓思维筑梦逐梦圆梦[情境]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回望十年,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回望十年,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回望十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究]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筑梦逐梦圆梦而努力的。(6分)试答:①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分)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分)③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分)(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6分)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字左右。试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2分)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2分)课时作业4第分部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25·安徽阜阳开学考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的意义有(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为解决人类所有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具体方案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③正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不是人类所有问题,且贡献了中国具体方案表述不妥,②错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④排除。2.(2025·山西太原开学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准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国情,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主要矛盾转变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国际地位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都没有变,①②符合题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③错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④错误。3. (2024·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以下对百年来重要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符合题意。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符合题意。4.(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都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不同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②新时代必须深入推进社会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接续推进社会革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都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不同阶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①④正确。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错误。材料未强调新时代迎来伟大飞跃,③不符合题意。5.(2025·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这表明( )①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国家好大家才能好②中国梦深厚的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④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解析:材料中提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强调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而不是强调国家好大家才能好,①排除。材料中提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体现了中国梦深厚的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梦与世界人民梦想的关系,④排除。6.(2024·安徽淮北二模)自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寻梦、筑梦、圆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百年风雨兼程,谱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华章。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 )①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②为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而努力 ③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④努力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自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寻梦、筑梦、圆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①正确。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与我国发展事实不符,排除。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③正确。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青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表述错误,④不选。7.(2024·山东潍坊一模)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上述三份决议内容共同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 ③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自觉应对各种困难挑战 ④坚持依规治党,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指引方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解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确立执政地位,我国也尚未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①排除。“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这表明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②符合题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百折不挠”……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坚持依规治党,④不符合题意。8.(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在伟大斗争中不断提高斗争本领C.中国共产党要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B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共产党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和斗争本领,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错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D错误。9.(2024·湖南长沙模拟)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伟大事业的决定作用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解析: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说明要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①正确。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②错误。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说明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正确。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④错误。10.(2024·海南海口一模)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①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③证明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摒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解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中存在的弊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①正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世界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②正确。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③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否定,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继承了其中优秀的文明成果,④错误。11.(2025·广东湛江开学考试)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古代为人类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都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如今,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令人目不暇接,成立75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李约瑟之问”。据此可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赋能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正确。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错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④错误。12.(2025·福建龙岩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这启示广大青年( )①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②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要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④要在练就过硬本领基础上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启示广大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①正确。题干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希望,未反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不符合题意。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这启示广大青年要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③正确。题干未反映青年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④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福建宁德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最大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潮流、历史大势、民心民意,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作出的坚定回答,是一个百年大党对新时代新征程自身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把握,为全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最大的政治”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4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不少于150字。答案: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完成这个使命任务的途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集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14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最大的政治”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知识,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实现措施。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标要求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考情追踪考点 考题 考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24·浙江6月选考T5;2023·山东卷T20;2022·北京卷T1;2022·山东卷T19(3)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四个伟大”及其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背景和核心内容是考查重点。结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等,考查如何实现中国梦;可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怎样实现的,以及青年人应该怎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本课内容也是高考非选择题的重点考查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4·山东卷T1;2023·广东卷T1;2023·辽宁卷T2;2023·海南卷T2;2023·浙江1月选考T9;2022·北京卷T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广东卷T2;2023·江苏卷T1;2023·新课标卷T13;2023·重庆卷T2;2023·河北卷T2;2022·北京卷T21思维导图第1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命题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内涵 (1)历史条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国家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人民生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世界舞台: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伟大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凸显“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供给侧”切中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现实问题,彰显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理。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原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要求 (1)“四个特色”: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三个一以贯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新时代是建成总体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改正: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 )改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2022·北京卷T1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 )改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 × )改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5.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 )改正: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考向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典例1】 (2024·河北卷)“飘扬的旗帜引领方向,复兴的民族热血沸腾,巨浪无阻前行的意志,自信的目光傲视风云……”一曲《领航》唱出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的坚定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需要我们( B )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②全面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为根本目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从材料中“飘扬的旗帜引领方向……自信的目光傲视风云……”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③正确。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要批判借鉴,“全面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说法错误,②排除。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不能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目标,④排除。考向2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典例2】 (2025·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 D )①表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②彰显了生产力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④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着力点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材料体现了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这不能表明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①错误。材料主旨是讲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的是生产关系,②排除。材料中关于主要矛盾变化的说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③正确。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关于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政治论断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着力点,④正确。我国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考向3【典例3】 (2024·广东梅州一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这表明( B )①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我们要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③党需树立高度历史主动和强烈的主体意识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所以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正确。我们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②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党需树立高度历史主动和强烈的主体意识,③正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④错误。(1)如果把②修改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则入选。(2)如果④修改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则入选。1.(2024·湖北武汉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 )①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拓展了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中指出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且材料未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意义,②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错误。2.(2024·湖南衡阳三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B )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领人民接续奋斗②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④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同时也表明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说法不符合实际,②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但基本矛盾没变,④排除。3.(必修1教材P44探究与分享)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时间 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D )①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发展,正确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④围绕分析解决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①错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正确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更好促进社会发展,②错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③符合题意。党的八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描述,表明围绕分析解决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④符合题意。命题点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正确认识中国梦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 (1)国家富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特点 与人民梦的关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与个人梦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与世界梦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要求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 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如何实现中国梦(1)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项目 必要性 措施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的关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战略安排——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步骤 第一步: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4)青年担当原因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②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要求 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 )改正: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 )改正:“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2024·浙江6月选考T5①)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完全不同。( ×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相同的地方。4.(2023·海南卷T2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全新的现代化标准。( ×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5.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改正: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2023·广东卷T1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改正: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而不是必由之路。考向1 中国梦的本质及要求【典例1】 (2023·浙江1月选考)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 A )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解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B不选。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C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D不符合题意。考向2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典例2】 (2024·山东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A )①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②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③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④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话都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涉及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不涉及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国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②④排除。考向3 青少年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典例3】 (2022·海南卷)冰雪上的青春之花,绽放于奋斗之中。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B )①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②锐意进取,引领时代发展方向③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完美人生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冬奥健儿坚定梦想,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冬奥健儿为榜样,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①④符合题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与时代同行,“引领时代发展方向”说法错误,②不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遵守道德规范,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完美人生,③错误。为实现中国梦青年学生应该如何作为(1)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要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听党话,跟党走。(3)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锤炼品德修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1.(2024·湖南长沙模拟)当前的中国,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可见( D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满足群众一切需求 ②中国梦让人民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③青年一代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错误。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让人民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②正确。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而不仅仅是青年一代,③排除。“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④正确。2.(2025·河北邯郸开学考试)奋斗是中国梦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广大青年应当汲取“奥运精神”,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 D )①努力学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接续奋斗②积极斗争,成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③坚定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④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努力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接续奋斗,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②错误。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③④正确。3.(必修1教材P52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提出并不断兑现对人民承诺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③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条件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④正确。②选项表述不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根本条件,③说法错误。筑梦逐梦圆梦[情境]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回望十年,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回望十年,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回望十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究]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筑梦逐梦圆梦而努力的。(6分)试答:①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分)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分)③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分)(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写一篇短文。(6分)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字左右。试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2分)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2分)课时作业4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2025·安徽阜阳开学考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的意义有( B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为解决人类所有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具体方案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①③正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不是人类所有问题,且贡献了中国具体方案表述不妥,②错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④排除。2.(2025·山西太原开学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准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国情,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A )①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主要矛盾转变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国际地位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都没有变,①②符合题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③错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④错误。3. (2024·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以下对百年来重要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D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符合题意。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符合题意。4.(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都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不同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②新时代必须深入推进社会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接续推进社会革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都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不同阶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①④正确。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错误。材料未强调新时代迎来伟大飞跃,③不符合题意。5.(2025·黑龙江伊春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这表明( C )①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国家好大家才能好 ②中国梦深厚的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④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材料中提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强调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而不是强调国家好大家才能好,①排除。材料中提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体现了中国梦深厚的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梦与世界人民梦想的关系,④排除。6.(2024·安徽淮北二模)自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寻梦、筑梦、圆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百年风雨兼程,谱写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华章。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 B )①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②为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而努力 ③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④努力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自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寻梦、筑梦、圆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①正确。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与我国发展事实不符,排除。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今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青年一代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③正确。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青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表述错误,④不选。7.(2024·山东潍坊一模)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上述三份决议内容共同表明,中国共产党( C )①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 ③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自觉应对各种困难挑战 ④坚持依规治党,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指引方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确立执政地位,我国也尚未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①排除。“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这表明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②符合题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百折不挠”……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坚持依规治党,④不符合题意。8.(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A.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B.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在伟大斗争中不断提高斗争本领C.中国共产党要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共产党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和斗争本领,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错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D错误。9.(2024·湖南长沙模拟)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A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伟大事业的决定作用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说明要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①正确。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②错误。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说明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正确。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④错误。10.(2024·海南海口一模)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A )①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②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③证明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摒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中存在的弊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①正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世界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②正确。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③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否定,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继承了其中优秀的文明成果,④错误。11.(2025·广东湛江开学考试)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古代为人类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都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如今,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令人目不暇接,成立75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李约瑟之问”。据此可知( B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赋能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正确。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错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④错误。12.(2025·福建龙岩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这启示广大青年( A )①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②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要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④要在练就过硬本领基础上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启示广大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①正确。题干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希望,未反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不符合题意。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这启示广大青年要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③正确。题干未反映青年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④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福建宁德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刻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和实现路径。【最大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潮流、历史大势、民心民意,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作出的坚定回答,是一个百年大党对新时代新征程自身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的深刻把握,为全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最大的政治”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14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不少于150字。答案: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完成这个使命任务的途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集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14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最大的政治”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知识,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实现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1 第四课 第1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tx 必修1 第四课 第1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