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0张PPT)简洁实用高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政治内容索引明纲领 科学备考夯基础 探究考向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命题点1 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命题点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0102创情境 整合思维第三部分课时作业第五部分设类题 提炼通法第四部分明纲领 科学备考第分部一明课标·研考情·建体系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考点 考题 考情世界的物质性 2024·浙江1月选考T14;2023·湖北卷T1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更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试题以人类违背自然界客观规律而受到惩罚的具体事件或人类探究自然的最新成果等,考查对自然界物质性的理解。以国家针对自然界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而采取的各项政策,考查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题型,考查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规律。命题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意识的本质 2024·新课标卷T18;2023·北京卷T5;2023·广东卷T1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023·辽宁卷T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4·湖南卷T8;2024·黑吉辽卷T9;2024·江苏卷T7;2023·辽宁卷T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23·浙江1月选考T19;2023·天津卷T6客观实在物质物质世界过程根本属性物质本质的普遍性目的性反映实践前提条件客观规律与时俱进主观能动性夯基础 探究考向第分部二筑基础·辨易错·明考向命题点1 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1.准确把握物质的内涵核心知识整合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项目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 (1)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2)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依据 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 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从内容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结论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关系 强调 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4.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被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项目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规律是客观的,强调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改正: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2023·天津卷T6C)以竹代塑理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改正:以竹代塑理念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物质性。3.(2023·浙江6月选考T5)“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即古水”,强调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改正:这句话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改正:办事情要想成功必须按规律办事,但并不是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5.(2023·湖北卷T15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改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考向1 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 (2024·浙江1月选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命题方向探究B【解析】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①③符合题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材料没有涉及,因此无法体现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②不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④说法错误。获取 信息 “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推理 论证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考向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典例2】 (2024·新课标卷)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 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 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解析】 “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说明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①②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但意识与客观存在不一定是相符合、相一致的,正确的意识才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③说法错误。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形式具有主观性,但也并不是人完全自由选择、与意识的内容无关的,也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④说法错误。(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但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考向3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典例3】 (2023·辽宁卷)“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 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解析】 材料中,“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这说明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①正确。“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认识活动,不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②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③正确。材料强调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没有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④不选。1.(2025·江苏南通开学考试)我国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 1。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该研究成果( )①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可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作出正确的回答③印证了具体科学的进步需要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 ④证明自然科学的进步不能否定月球依然是神秘莫测的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综合创新演练A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这体现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还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正确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的作用,强调的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③不符合题意。世界是可知的,月球不是神秘莫测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能够获得对月球的认识,④错误。2.(2025·山西运城开学考试)山西运城鹳雀楼为一座军事戍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古代文人学士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等。这表明( )①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 ③意识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④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解析:山西运城鹳雀楼为一座军事戍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古代文人学士留下许多不朽诗篇,这表明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①②正确。正确的意识才会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材料没有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排除。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的内容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还原,④错误。3.(必修4教材P22阅读与思考)元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种,后来根据元素周期的变化推论出108种,并给很多未找到的元素留下了“空位”。到目前为止,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已经有118种元素,其中有一些元素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这说明(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奥秘 ②人类可以根据规律,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③科学家的努力可以改变规律 ④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解析: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发现宇宙奥秘,但不一定就可以发现宇宙奥秘,①说法错误。还有一些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说明人类可以根据规律,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②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科学家不能改变规律,③说法错误。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种,后来根据元素周期的变化推论出108种,其中有一些元素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这说明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④符合题意。命题点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核心知识整合表 现 认识 世界 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能动创造性: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现在和未来)表 现 改造 世界 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前 提 条 件 尊重 客观 规律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项目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内涵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想”“做”“精神状态”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影响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为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怎么做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项目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 含义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的特殊性项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 侧重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角度 唯物论角度 辩证法角度联系 (1)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2.全面把握辩证唯物论原理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核心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可结合下图来把握:1.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改正: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改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3.(2024·江苏卷T7B)人类早期城市的选址体现了被动适应环境是早期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 )改正:人类早期城市的选址体现了早期人类在主动适应环境。×××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改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思想,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唯意志主义。( )改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思想。××命题方向探究考向1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典例1】 (2024·湖南卷)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解析】 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①④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考向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典例2】 (2023·浙江1月选考)漫画《你是咋当上千里马的》(作者:李肖飏)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①注重实效,以行证知 ②求实于名,未必得实 ③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④不采华名,不兴伪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解析】 漫画《你是咋当上千里马的》中的千里马实际不是真的千里马,这讽刺了徒有虚名、名不副实的社会现象,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求实于名,未必得实”意思是追求真相只有名字未必能得到真相;“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意思是不谋取浮华的名称,不做虚伪的事。它们都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漫画寓意相同,②④正确。“注重实效,以行证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①与漫画寓意不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漫画类选择题解题技巧第一,读文字。首先读懂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揭示漫画的中心思想或主旨。然后品味注释,注释也叫对白、画注、提示语、说明文字,是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第二,看画面,细察漫画主体(即画面)。首先,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特别是画面中的夸张要素。然后,观察漫画的篇幅。有的漫画为一幅,直接表达一个主旨;有的为两幅,常采用对比的手法;有的为多幅,反映一种现象或叙述一个事件等。两幅以上的漫画要注意前后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第三,析寓意,揣摩漫画意图。首先,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其次,联系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寓意。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更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最后,要把漫画的每一要素跟整体联系起来,坚持“总—分—总”思路,不可以偏概全。综合创新演练1.(2024·广东广州模拟)将艺术作品赋予自己理解的过程,往往是令作品最具有魅力的部分。作品创作离不开对表达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和思考。艺术欣赏者加入更多自己用心、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更能感受到艺术作品中传达出的深刻思想并与之产生共鸣。该观点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 ②意识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简单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经过人脑加工改造的,①错误。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事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意识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②正确。艺术欣赏者加入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根据自己的思考来感受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思想,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正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不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错误。2.(必修4教材P24阅读与思考)十八洞村人均耕地0.83亩,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大力发展猕猴桃经济,取得了成功。该村后来又结合实际,发展了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和苗绣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解放思想,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争取和等待外来力量的大力支持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解析: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④正确。要解放思想,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使客观符合主观,①错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应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③排除。创情境 整合思维第分部三解大题·悟通法·拓思维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情境]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2029年完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性制度框架。[探究]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党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间表、路线图,分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合理性。(6分)试答: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实际。(2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不断研究新情况、发展新思路的科学决策。(2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2分)设类题 提炼通法第分部四解大题·悟通法·拓思维关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命题(2021·浙江1月选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侵朝美军兵戎相见。从武器装备看,美军的飞机大炮数量、机械化程度、后勤保障能力等都远优于志愿军,敌强我弱的态势十分明显,结局似乎也不言而喻。但是,志愿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精气神”远远优于美军。志愿军战士的智力和体力、各参战部队的作战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钢少气多”的志愿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迫使“钢多气少”的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志愿军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6分)第一步: 审设问, 定方向 知识角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考查类型:说明类设问 分解 ①说明志愿军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哪些知识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获取信息 对接教材信息:志愿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精气神”远远优于美军;最终迫使“钢多气少”的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①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分)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1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1分)③志愿军的“精气神”促使志愿军选择正确的作战方案,(1分)能够激发斗志、鼓舞士气,促进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1分)如何运用主观能动性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精神是先进的意识,在……的过程中发挥着……的作用。(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经过两周的讨论和协商,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大会期间,各方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大会还在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等方面实现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有人认为,“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6分)试答: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1分)“阿联酋共识”的达成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气候环境。(1分)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全球气候问题既有人为因素,也是自然规律运动的结果,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扫清气候问题的客观障碍。(1分)③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分)积极落实“阿联酋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环境。(1分)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有效信息①: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可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效信息②:“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可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信息③: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可联系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落实“阿联酋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环境。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课时作业20第分部五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4·广西河池二模)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①③符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战胜自然”的说法错误,②排除。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而不是物质,④错误。2.(2024·山西太原模拟)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的技术,旨在实现脑神经元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这种技术通过记录大量脑神经元的群体脉冲活动信息,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带有传感器的智能仿生手,残疾人朋友戴上假肢以后,就可以摸到冷热和软硬,更会觉得这个是自己的手,同时还能帮助大脑重建神经反馈通路。这表明( )①脑机接口的应用论证了感觉是人特有的反应形式②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③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④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解析: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的技术,实现脑神经元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感觉是人特有的反应形式无关,①错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错误。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带有传感器的智能仿生手,残疾人朋友戴上假肢以后,就可以摸到冷热和软硬,更会觉得这个是自己的手,同时还能帮助大脑重建神经反馈通路。这表明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③正确。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大量脑神经元的群体脉冲活动信息,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这表明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④正确。3.(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月亮之上”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 )①大脑这个物质器官为标识的产生提供生理基础②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依据③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④标识的产生源于设计师的灵感和创造思维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解析: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①说法错误。“月亮之上”整体图形以中国书法的笔触,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依据,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标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源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4.(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微信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②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在内容上是主观的③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性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解析:“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表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性,①③符合题意。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②说法错误。认识具有能动性,而不是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且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法错误。5.(2024·广东汕头一模)我国科学家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业内人士介绍,具有富铌特征的铌包头矿为铌的富集成矿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铌包头矿的发现( )①体现意识的能动性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佐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是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的结果④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的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①排除。我国科学家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铌包头矿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③排除。6.(2025·重庆沙坪坝区阶段练习)云南楚雄州出台《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解决松茸等野生菌的掠夺性采集问题。该办法禁止采集未成熟菌,倡导科学采集法,明确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责,并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促进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保护野生食用菌( )①要准确把握掠夺性开采与保护性食用的差异②仍需要将生长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③说明人要善于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为自然立法④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对野生菌本质的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解析:《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禁止采集未成熟菌,倡导科学采集法,这说明要准确把握掠夺性开采与保护性食用的差异,①符合题意。《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责,并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促进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这说明需要将生长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②符合题意。人不能为自然立法,自然界是客观的,③错误。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且材料强调尊重规律,保护野生食用菌,未涉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④错误。7.(2025·山东枣庄调研)面对冬日景色,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赏雪听雪的佳作。“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用折竹的声音侧面烘托出雪的厚重;“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则在动静之间展现了梅雪相依的美丽冬景。由此可见( )①诗词佳作是客观反映冬日景色的一面镜子②诗人对雪的描述产生于对冬日景色的反思③诗人的创作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不同环境中的雪是诗人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解析:诗词佳作是主观反映冬日景色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客观,①排除。诗人对雪的描述产生于实践活动,而不是反思,②排除。诗人借助折竹的声音、梅雪相依,用不同的诗句来表现雪的厚重或美丽,表明诗人的创作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③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雪是客观事物,是诗人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④正确。8.(2025·云南昆明开学考试)折耳根,又名鱼腥草,除具有食用价值外,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关于鱼腥草的味道评价,各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它清爽可口,有的人认为它腥味太重难以下咽。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折耳根这一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②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③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④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认识事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解析:折耳根是客观事物,不是观念的集合,①错误。人们认识到折耳根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表明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②正确。关于鱼腥草的味道评价,各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它清爽可口,有的人认为它腥味太重难以下咽,这说明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③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9.(2024·广东佛山一模)在美学中,曲线表示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力量感,而曲线则最富优美感、运动感。在中国美学的观念中,曲线有着和西方不同的意思。曲线是柔和、温雅的,反映了中国美学重视和谐的精神。这表明( )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们反映形式不同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特点④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人的心理因素是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①正确。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所反映客观存在的变化,②错误。因曲线最富优美感,中国的美学观念与西方美学观念不同,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的特点,③正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应该是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④错误。10.(2024·河南开封模拟)2024年“十一”国庆节假日期间,各大景点均迎来客流高峰,“无痕旅游”一词再度爆火。“无痕旅游”提倡游客不随意丢垃圾、触摸文物古迹等,尽可能保持景区原貌。“无痕旅游”是文明力量的传递,要从现在开始践行,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要以“无痕旅游”理念为依据,正确处理好人与景区的关系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要将“无痕旅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无痕旅游”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解析:“无痕旅游”提倡游客不随意丢垃圾、触摸文物古迹等,尽可能保持景区原貌。“无痕旅游”是文明力量的传递,要从现在开始践行,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这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无痕旅游”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④符合题意。“无痕旅游”理念属于意识范畴,不能作为处理人与景区关系的依据,②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11.(2024·湖南长沙模拟)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解析:人要尊重自然,但不能说是服从自然,A说法错误。人的需要和自由要建立在尊重自然界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的说法错误,B不选。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改造客观规律,C说法错误。“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D符合题意。12.(2024·安徽六安一模)2023年以来,河北各地以老城区、中心城区为重点,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看得见、走得进、宜赏宜用的身边游憩空间。2023年河北新建成口袋公园166个,助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河北口袋公园建设( )①说明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④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解析:河北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助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说明河北口袋公园建设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②③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改造客观世界,①错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辽宁丹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的第一个“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据统计,仅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市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两个数字双双达到历史峰值。为了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雪季来临之初,黑龙江省就启动了冬季旅游“百日行动”。作为主要目的地,哈尔滨早早进入“预热”状态,除了利用互联网引流、打造冰雪大世界等传统王牌项目,更是千方百计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人造月亮、飞马踏冰、逃学企鹅,还有极富俄式风情的“绚烂烟火”景区,具有印度特色“胜利之城”景区……这些精心策划的新场景、新玩法,把东北地区优质冰雪资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带动了冰雪经济提质增效。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哈尔滨不仅将冰雪玩出了新花活,还拿出满满的诚意,把游客“宠”出了新高度。在机场玩快闪花式迎客,在广场建“温暖驿站”方便游客落脚,地铁、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区间摆渡免票……东北人民的待客之道不光体现在这些暖心细节里,还体现在不断改善服务、强化管理的硬核举措上。当冰雪大世界开园陷入“退票”风波,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一系列应对措施迅速抚平了游客情绪……哈尔滨人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活力。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的知识,说明哈尔滨人是如何“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的。(14分)答案: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哈尔滨人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打造冰雪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3分)哈尔滨人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依托冰雪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各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管,为冰雪经济保驾护航。(2分)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哈尔滨人从本地实际出发,以独特的文旅亮点吸引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1分)解析: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运动的规律性”,设问指向是说明哈尔滨人是如何“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的。有效信息①: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哈尔滨不仅将冰雪玩出了新花活,还拿出满满的诚意,把游客“宠”出了新高度→可联系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信息②:精心策划的新场景、新玩法,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带动了冰雪经济提质增效,同时不断改善服务、强化管理→可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有效信息③:哈尔滨早早进入“预热”状态,除了利用互联网引流、打造冰雪大世界等传统王牌项目,更是千方百计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可联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考情追踪考点 考题 考情世界的物质性 2024·浙江1月选考T14;2023·湖北卷T1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更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试题以人类违背自然界客观规律而受到惩罚的具体事件或人类探究自然的最新成果等,考查对自然界物质性的理解。以国家针对自然界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而采取的各项政策,考查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题型,考查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规律。命题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意识的本质 2024·新课标卷T18;2023·北京卷T5;2023·广东卷T1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023·辽宁卷T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4·湖南卷T8;2024·黑吉辽卷T9;2024·江苏卷T7;2023·辽宁卷T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23·浙江1月选考T19;2023·天津卷T6思维导图命题点1 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1.准确把握物质的内涵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项目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 (1)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2)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依据 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 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从内容看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结论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关系 强调 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4.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被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项目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规律是客观的,强调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改正: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2023·天津卷T6C)以竹代塑理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 )改正:以竹代塑理念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物质性。3.(2023·浙江6月选考T5)“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即古水”,强调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改正:这句话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 )改正:办事情要想成功必须按规律办事,但并不是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5.(2023·湖北卷T15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 )改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考向1 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 (2024·浙江1月选考)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B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①③符合题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材料没有涉及,因此无法体现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②不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④说法错误。获取 信息 “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推理 论证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发展的突出瓶颈→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考向2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典例2】 (2024·新课标卷)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A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 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 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说明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①②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但意识与客观存在不一定是相符合、相一致的,正确的意识才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③说法错误。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形式具有主观性,但也并不是人完全自由选择、与意识的内容无关的,也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④说法错误。(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但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考向3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典例3】 (2023·辽宁卷)“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A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 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材料中,“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这说明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①正确。“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认识活动,不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②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③正确。材料强调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没有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④不选。1.(2025·江苏南通开学考试)我国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 1。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该研究成果( A )①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可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作出正确的回答③印证了具体科学的进步需要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 ④证明自然科学的进步不能否定月球依然是神秘莫测的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这体现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还体现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正确世界观对具体科学的作用,强调的是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③不符合题意。世界是可知的,月球不是神秘莫测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能够获得对月球的认识,④错误。2.(2025·山西运城开学考试)山西运城鹳雀楼为一座军事戍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古代文人学士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等。这表明( A )①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 ③意识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④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山西运城鹳雀楼为一座军事戍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古代文人学士留下许多不朽诗篇,这表明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①②正确。正确的意识才会对人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材料没有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排除。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的内容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还原,④错误。3.(必修4教材P22阅读与思考)元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种,后来根据元素周期的变化推论出108种,并给很多未找到的元素留下了“空位”。到目前为止,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已经有118种元素,其中有一些元素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这说明( D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奥秘 ②人类可以根据规律,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③科学家的努力可以改变规律 ④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发现宇宙奥秘,但不一定就可以发现宇宙奥秘,①说法错误。还有一些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说明人类可以根据规律,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②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科学家不能改变规律,③说法错误。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种,后来根据元素周期的变化推论出108种,其中有一些元素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这说明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④符合题意。命题点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表 现 认识 世界 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能动创造性: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现在和未来)改造 世界 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前 提 条 件 尊重 客观 规律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项目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内涵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想”“做”“精神状态”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影响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为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怎么做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项目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 含义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的特殊性侧重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角度 唯物论角度 辩证法角度联系 (1)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2.全面把握辩证唯物论原理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核心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可结合下图来把握:1.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 )改正: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 )改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3.(2024·江苏卷T7B)人类早期城市的选址体现了被动适应环境是早期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 × )改正:人类早期城市的选址体现了早期人类在主动适应环境。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 )改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思想,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唯意志主义。( × )改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思想。考向1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典例1】 (2024·湖南卷)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①④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考向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典例2】 (2023·浙江1月选考)漫画《你是咋当上千里马的》(作者:李肖飏)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C )①注重实效,以行证知 ②求实于名,未必得实 ③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④不采华名,不兴伪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漫画《你是咋当上千里马的》中的千里马实际不是真的千里马,这讽刺了徒有虚名、名不副实的社会现象,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求实于名,未必得实”意思是追求真相只有名字未必能得到真相;“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意思是不谋取浮华的名称,不做虚伪的事。它们都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漫画寓意相同,②④正确。“注重实效,以行证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①与漫画寓意不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漫画类选择题解题技巧第一,读文字。首先读懂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揭示漫画的中心思想或主旨。然后品味注释,注释也叫对白、画注、提示语、说明文字,是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第二,看画面,细察漫画主体(即画面)。首先,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特别是画面中的夸张要素。然后,观察漫画的篇幅。有的漫画为一幅,直接表达一个主旨;有的为两幅,常采用对比的手法;有的为多幅,反映一种现象或叙述一个事件等。两幅以上的漫画要注意前后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第三,析寓意,揣摩漫画意图。首先,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其次,联系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寓意。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更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最后,要把漫画的每一要素跟整体联系起来,坚持“总—分—总”思路,不可以偏概全。1.(2024·广东广州模拟)将艺术作品赋予自己理解的过程,往往是令作品最具有魅力的部分。作品创作离不开对表达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和思考。艺术欣赏者加入更多自己用心、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更能感受到艺术作品中传达出的深刻思想并与之产生共鸣。该观点所蕴含的哲理是( C )①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 ②意识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简单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经过人脑加工改造的,①错误。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事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意识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②正确。艺术欣赏者加入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根据自己的思考来感受艺术作品传达出的思想,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③正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不是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错误。2.(必修4教材P24阅读与思考)十八洞村人均耕地0.83亩,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大力发展猕猴桃经济,取得了成功。该村后来又结合实际,发展了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和苗绣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 C )①解放思想,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争取和等待外来力量的大力支持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④正确。要解放思想,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使客观符合主观,①错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应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③排除。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情境]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2029年完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性制度框架。[探究]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党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间表、路线图,分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合理性。(6分)试答: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实际。(2分)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不断研究新情况、发展新思路的科学决策。(2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分步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刻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2分)关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命题(2021·浙江1月选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侵朝美军兵戎相见。从武器装备看,美军的飞机大炮数量、机械化程度、后勤保障能力等都远优于志愿军,敌强我弱的态势十分明显,结局似乎也不言而喻。但是,志愿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精气神”远远优于美军。志愿军战士的智力和体力、各参战部队的作战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钢少气多”的志愿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最终迫使“钢多气少”的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志愿军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6分)第一步: 审设问, 定方向 知识角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考查类型:说明类设问 分解 ①说明志愿军的“精气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哪些知识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获取信息 对接教材信息:志愿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精气神”远远优于美军;最终迫使“钢多气少”的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①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分)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1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1分)③志愿军的“精气神”促使志愿军选择正确的作战方案,(1分)能够激发斗志、鼓舞士气,促进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1分)如何运用主观能动性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精神是先进的意识,在……的过程中发挥着……的作用。(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经过两周的讨论和协商,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大会期间,各方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大会还在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等方面实现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有人认为,“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6分)试答: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1分)“阿联酋共识”的达成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气候环境。(1分)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全球气候问题既有人为因素,也是自然规律运动的结果,人类不可能从根本上扫清气候问题的客观障碍。(1分)③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分)积极落实“阿联酋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环境。(1分)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有效信息①: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可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效信息②:“阿联酋共识”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扫清了障碍→可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信息③:这些成果标志着向“更可持续和环保能源”转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积极步骤→可联系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落实“阿联酋共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环境。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课时作业20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4·广西河池二模)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B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①③符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战胜自然”的说法错误,②排除。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而不是物质,④错误。2.(2024·山西太原模拟)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的技术,旨在实现脑神经元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这种技术通过记录大量脑神经元的群体脉冲活动信息,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带有传感器的智能仿生手,残疾人朋友戴上假肢以后,就可以摸到冷热和软硬,更会觉得这个是自己的手,同时还能帮助大脑重建神经反馈通路。这表明( D )①脑机接口的应用论证了感觉是人特有的反应形式②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③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④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脑机接口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的技术,实现脑神经元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感觉是人特有的反应形式无关,①错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错误。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带有传感器的智能仿生手,残疾人朋友戴上假肢以后,就可以摸到冷热和软硬,更会觉得这个是自己的手,同时还能帮助大脑重建神经反馈通路。这表明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③正确。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大量脑神经元的群体脉冲活动信息,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这表明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④正确。3.(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月亮之上”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 C )①大脑这个物质器官为标识的产生提供生理基础②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依据③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④标识的产生源于设计师的灵感和创造思维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①说法错误。“月亮之上”整体图形以中国书法的笔触,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依据,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标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源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4.(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微信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这表明( A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②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在内容上是主观的③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性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这表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性,①③符合题意。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②说法错误。认识具有能动性,而不是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且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法错误。5.(2024·广东汕头一模)我国科学家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业内人士介绍,具有富铌特征的铌包头矿为铌的富集成矿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铌包头矿的发现( C )①体现意识的能动性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佐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是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的结果 ④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的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①排除。我国科学家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铌包头矿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③排除。6.(2025·重庆沙坪坝区阶段练习)云南楚雄州出台《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解决松茸等野生菌的掠夺性采集问题。该办法禁止采集未成熟菌,倡导科学采集法,明确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责,并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促进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保护野生食用菌( A )①要准确把握掠夺性开采与保护性食用的差异②仍需要将生长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③说明人要善于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为自然立法④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对野生菌本质的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禁止采集未成熟菌,倡导科学采集法,这说明要准确把握掠夺性开采与保护性食用的差异,①符合题意。《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责,并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促进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这说明需要将生长规律与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②符合题意。人不能为自然立法,自然界是客观的,③错误。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且材料强调尊重规律,保护野生食用菌,未涉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④错误。7.(2025·山东枣庄调研)面对冬日景色,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赏雪听雪的佳作。“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用折竹的声音侧面烘托出雪的厚重;“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则在动静之间展现了梅雪相依的美丽冬景。由此可见( D )①诗词佳作是客观反映冬日景色的一面镜子②诗人对雪的描述产生于对冬日景色的反思③诗人的创作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不同环境中的雪是诗人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诗词佳作是主观反映冬日景色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客观,①排除。诗人对雪的描述产生于实践活动,而不是反思,②排除。诗人借助折竹的声音、梅雪相依,用不同的诗句来表现雪的厚重或美丽,表明诗人的创作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③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雪是客观事物,是诗人有感而发的重要基础,④正确。8.(2025·云南昆明开学考试)折耳根,又名鱼腥草,除具有食用价值外,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关于鱼腥草的味道评价,各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它清爽可口,有的人认为它腥味太重难以下咽。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C )①折耳根这一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②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③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④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认识事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折耳根是客观事物,不是观念的集合,①错误。人们认识到折耳根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表明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②正确。关于鱼腥草的味道评价,各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它清爽可口,有的人认为它腥味太重难以下咽,这说明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③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9.(2024·广东佛山一模)在美学中,曲线表示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力量感,而曲线则最富优美感、运动感。在中国美学的观念中,曲线有着和西方不同的意思。曲线是柔和、温雅的,反映了中国美学重视和谐的精神。这表明( B )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们反映形式不同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特点④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人的心理因素是人的主观因素,影响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①正确。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所反映客观存在的变化,②错误。因曲线最富优美感,中国的美学观念与西方美学观念不同,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的特点,③正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应该是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④错误。10.(2024·河南开封模拟)2024年“十一”国庆节假日期间,各大景点均迎来客流高峰,“无痕旅游”一词再度爆火。“无痕旅游”提倡游客不随意丢垃圾、触摸文物古迹等,尽可能保持景区原貌。“无痕旅游”是文明力量的传递,要从现在开始践行,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B )①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要以“无痕旅游”理念为依据,正确处理好人与景区的关系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要将“无痕旅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无痕旅游”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无痕旅游”提倡游客不随意丢垃圾、触摸文物古迹等,尽可能保持景区原貌。“无痕旅游”是文明力量的传递,要从现在开始践行,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这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无痕旅游”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念,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④符合题意。“无痕旅游”理念属于意识范畴,不能作为处理人与景区关系的依据,②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11.(2024·湖南长沙模拟)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D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D.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解析:人要尊重自然,但不能说是服从自然,A说法错误。人的需要和自由要建立在尊重自然界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的说法错误,B不选。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改造客观规律,C说法错误。“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D符合题意。12.(2024·安徽六安一模)2023年以来,河北各地以老城区、中心城区为重点,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看得见、走得进、宜赏宜用的身边游憩空间。2023年河北新建成口袋公园166个,助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河北口袋公园建设( C )①说明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②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④做到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河北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助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说明河北口袋公园建设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②③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改造客观世界,①错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4分)13.(2024·辽宁丹东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的第一个“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据统计,仅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市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两个数字双双达到历史峰值。为了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雪季来临之初,黑龙江省就启动了冬季旅游“百日行动”。作为主要目的地,哈尔滨早早进入“预热”状态,除了利用互联网引流、打造冰雪大世界等传统王牌项目,更是千方百计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人造月亮、飞马踏冰、逃学企鹅,还有极富俄式风情的“绚烂烟火”景区,具有印度特色“胜利之城”景区……这些精心策划的新场景、新玩法,把东北地区优质冰雪资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带动了冰雪经济提质增效。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哈尔滨不仅将冰雪玩出了新花活,还拿出满满的诚意,把游客“宠”出了新高度。在机场玩快闪花式迎客,在广场建“温暖驿站”方便游客落脚,地铁、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区间摆渡免票……东北人民的待客之道不光体现在这些暖心细节里,还体现在不断改善服务、强化管理的硬核举措上。当冰雪大世界开园陷入“退票”风波,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一系列应对措施迅速抚平了游客情绪……哈尔滨人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活力。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的知识,说明哈尔滨人是如何“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的。(14分)答案: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哈尔滨人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打造冰雪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3分)哈尔滨人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依托冰雪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各部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管,为冰雪经济保驾护航。(2分)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哈尔滨人从本地实际出发,以独特的文旅亮点吸引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1分)解析: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运动的规律性”,设问指向是说明哈尔滨人是如何“擦亮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的。有效信息①:在“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理念的号召下,哈尔滨不仅将冰雪玩出了新花活,还拿出满满的诚意,把游客“宠”出了新高度→可联系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信息②:精心策划的新场景、新玩法,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带动了冰雪经济提质增效,同时不断改善服务、强化管理→可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有效信息③:哈尔滨早早进入“预热”状态,除了利用互联网引流、打造冰雪大世界等传统王牌项目,更是千方百计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可联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4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pptx 必修4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