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课标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课标依据:
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节,能过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接受挑战的能力;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观念,理解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做好未来的建设者。
教材分析
本节课紧承上一节课的内容,围绕“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这一话题展开,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人生目标,我们怎么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材重点从“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自身实际出发”“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四个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但大部分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只有少数学生还处于懵懂状态,得过且过。加之受自己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目标往往比较现实,大都着眼眼前,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懂得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是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道德修养:通过分享樊锦诗的故事,培养爱社会、爱国、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找准人生前进的方向。
(3)健全人格:通过分析樊锦诗的抉择,学会从自身实际、国家利益和人类福祉出发树立的人生目标。
(4)责任意识:通过思考自己的目标,培养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习难点
树立人生目标要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福祉相统一。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人物卡片,猜猜她是谁? 看图文,猜人物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的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子议题一:青春应如何树立人生目标 ——脚踏实地树目标 议学情境一:热爱可抵黄沙。 议学任务一:脚踏实地树目标
①面对莫高窟工作环境的艰苦,是什么让樊锦诗毅然留在了那里
(爱好、知识、性格、品质、责任等)
②千里相隔,夫妻不能团聚,母子难以相见,在爱情、亲情和事业之间,樊锦诗不断经受着煎熬,可她还是选择了敦煌。你如何认识她的选择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目标应该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 ③围绕“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加入到他们的探讨中,谈谈你的人生目标,并说说制定时你考虑了哪些因素。 看材料、思考探究、回答问题 通过议学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运用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的方式,在交流中落实课本内容,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子议题二:热血应奉献于何人生目标 ——志存高远展宏图 议学情境二:文明青春正好。
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请你结合所学综合分析后,郑重写下你的人生目标并分享。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书写、分享人生目标 将课堂从榜样拉回到学生自身,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地。
情感升华 引导齐读马克思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感受他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凌云壮志。 齐读
板书设计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前提: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 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五: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拓展作业)
基础作业:完成作业本题目
拓展作业
致敬国家英雄,铭记使命担当
激扬青春,传承奋进。请你给樊锦诗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敬仰之情,并说明她的故事带给你的启迪。
撰写要求:①紧扣材料内容,分析全面准确;
②做法具体,切实可行;
③表述规范,逻辑清晰;
④字数不超过2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