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走向共同富裕》(33张PPT+课堂学案+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走向共同富裕》(33张PPT+课堂学案+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富强之路
1.1 坚持改革开放
1.2 走向共同富裕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2.1 创新改变生活
2.2 创新永无止境
单元导语
单元概要:本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开篇内容,以“建设富强中国”为核心主题,系统阐释了改革开放与创新驱动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揭示了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的深刻内涵。
单元知识结构
视频导入:什么是共同富裕?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2 走向共同富裕
政治认同: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树立共同富裕的观念,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法治观念: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
健全人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责任意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目标: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什么是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2.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八下)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二十大报告)
了解共同富裕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单元导读)
走向共同富裕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共享发展成果
含义及总目标
1
原因
2
措施
3
原因
4
措施
5
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及总目标.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党和政府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问题引导
改革进行时
1
内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相关链接—了解】
聚焦时政——2024年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一系列宝贵经验,深刻阐明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系统规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新征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议一议: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何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举措
根本途径(补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材料一:202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市场的压力显著增加。
材料二:从国内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2025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落后产能
技术短板
产业转移
环境污染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速增长阶段 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的 举措和要求
我国GDP逐年增加,但增速放缓。
知识链接 – P10 国家电网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保护环境。勇于承担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责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促进能源高效利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为建设绿色世界做贡献
构建现代化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
对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区域发展不平衡
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等不平衡、不协调。
知识拓展
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国家和政府在行动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23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改革”在中央一号文件频繁出现?全面深化改革还有什么原因?
国家和政府在行动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举措
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03
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04
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2)重要性:①只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补充)
补充: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区别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发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
笔记整理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下一站,中国》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了全球人、财、物流通,也为自身发展带来新机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成果
2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全民共建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P12探究与分享
什么是共享发展?
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重点巩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幼有所育:国家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学有所教:2024“国家账本”教育支出排首位
劳有所得: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
病有所医:全民医保
老有所养:2025养老金上调:20元提升老年生活
住有所居:利用各种手段控制房价上升速度过快
弱有所扶:新规出台!惠及某市31万名残疾人
分享:结合你的亲身经历,分享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感受。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笔记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拓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⑥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⑧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拓展:★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这说明了什么?
改革进行时
共享促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①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②新常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现实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④地位: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深化改革
的原因
共享发展
成果原因
共享发展
成果举措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改革的措施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开启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
协调发展.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走向共同富裕
知识梳理:
课堂检测
1.右图漫画表明我国( )
A.以民生保障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D.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下列做法与此主旨思想不一致的是( )
A.县长直播带货,让乡村农产品走出大山 B.加大资金投人力度,制定对应优惠政策
C.捕捉野生动物,销往全国各个城市乡镇 D.整治荒山密林,发展特色农家旅游产业
3.下列知识之间的关系,排列合理的是( )
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②城乡发展不平衡 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C
C
D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无往而不胜。下列名言、诗句中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④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和政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这表明( )
A.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
B.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我国解决了老年人养老、就医等所有生活难题
D. 我国已经消除了人们收入差距
D
B/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1.2《走向共同富裕》课堂学案
一、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____________,未来发展也必须__________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___________阶段转向_____________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______任务。
(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_________、城乡发展不平衡_________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_________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我国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1)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__________________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转变_______方式,_______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______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__________道路,坚持城乡_________。
(4)发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__________精神。
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也是一个_______的历史过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______________。
(4)党和政府坚持以_______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2025·北京·中考真题)在“行万里路”中开阔眼界,在感悟“诗与远方”中收获成长,文旅活动持续火热;在户外空间里拥抱自然、挑战自我,骑行、越野、冰雪运动等广受追捧;在购物时关注商品提供的情绪体验,消费风向从“物质满足”扩展到“心灵抚慰”……从人们越来越“有滋有味”的生活里,可以看出( )
①情绪决定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
②丰富的生活体验让我们的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一路通则百业兴。十年来,全国共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千米,铺就发展快车道。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让农村群众更好更公平享受交通均衡化服务。建设“四好农村路”能够( )
①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②让人民群众共享繁荣成果
③避免农村出现规模性返贫
④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5·贵州贵阳·中考真题)今年以来,从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再到多部门联合出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这可以更好地满足( )
A.生产者对市场经济主导的意愿
B.消费者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
C.商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4.(2025·山东·中考真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某地建设养老机构并提供心理疏导、中医诊疗等特色服务,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这一做法( )
①提升了老年人的法治文化素养 ②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③体现了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 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24 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彰显了党中央(  )
A.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B.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C.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念 D.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心
6.(2025·安徽·中考真题)某市将市民服务热线打造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情感线”。一条电话线将百姓的“诉”、话务员的“应”与相关部门的“办”连接起来,既让百姓的声音被听见,又让政府的努力被“看见”,温情满满,温暖社会。该市政府(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接受人大监督
C.履行政治协商职能 D.行使监察职能
7.(2025·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两幅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D.网络改变农村生活
8.(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回顾来时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①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综合探究】(2025·河南·模拟预测)
2025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小豫所在学校围绕这一要求,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展现青春作为:做社会观察员】
(1)“五一”假期,人们在体验节日热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出游的烦恼。为此,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调研,请你帮小豫完成调研报告。
关于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现状的调研报告(部分)
成绩 成绩表现 据报道,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据报道,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9%、4.9%;2000余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得出结论 ①____ ②____
问题 问题表现 游客在一些景点参观、就餐、如厕时需长时间排队。
原因分析 ③
改进建议 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D D A A B D
9.(1)得出结论: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或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等。②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或社会管理措施得力,社会秩序越来越好等。
原因分析:③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或游客选择景点过于集中,出现扎堆旅游现象。
改进建议:④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完善景区配套措施,或景区加大管理力度,多关注景区的游览信息,错峰出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