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简洁实用高效题型训练2.客观题———推导类政治C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2025·江西南昌开学考试)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该系列政策作用路径传导正确的是(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②开展正回购操作→释放资本市场流动性→运用资本力量合力推高经济的复苏预期 ③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助力民营经济地位提升→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④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可以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从而能够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①正确。开展正回购操作,央行回笼资金,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而不是释放资本市场流动性,②排除。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明确的,并非通过立法来提升其地位,立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而不是提升其地位,③排除。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这样能够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从而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④正确。C2.(2025·湖南邵阳期中)2024年1—7月,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4%,占到央企总投资的38%,展现了中央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强劲动力。2024年,国有资本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比例将达到83%,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央企的重要增长点。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的影响路径,传导正确的有( )①扩大国有企业规模→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③扩大国资投资范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 ④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并不是为了扩大国有企业规模,且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不一定能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①表述错误。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可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并未体现扩大投资范围,更不是为了抢占更大市场,且扩大国资投资范围也不能必然导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③不符合题意。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符合题意。B3.(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中)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以来,该方案提出的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该政策预期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①淘汰落后设备→推动企业产能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②以高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③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丰富绿色消费品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落实四大行动→激发市场投资和消费热情→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淘汰落后设备,能够促使企业更换新设备,推动企业产能优化升级,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①正确。以高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不能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②排除。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但不能丰富绿色消费品种,③排除。落实四大行动有利于激发市场投资和消费热情,而投资和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意味着能够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④正确。D4.2024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取消医疗行业资本准入门槛→引进国外优质医疗资源→优化居民医疗消费结构 ②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促进全球医疗行业的合作与竞争 ③为国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丰富群众就医选择→满足人民多元化医疗需求 ④国内医疗机构竞争压力增大→促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不等于取消医疗行业资本准入门槛,①错误。②属于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②排除。从供求角度来说,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能够为国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丰富群众就医选择,满足人民多元化医疗需求,③正确。从竞争机制角度来说,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会增大国内医疗机构竞争压力,促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④正确。5.(2025·山东德州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利用工业互联网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升,助力产业链实现智能转型、柔性生产(针对大规模生产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快速适应)、高效合理和可持续性。以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化供应生态→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②拓宽生产力的要素→数据全面开放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助力优势资源高效配置 ③打造新型生产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链的柔性生产 ④改造提升产业链→提高经营效益→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助力实现智能转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解析: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有利于打造智慧化供应生态,助力产业链实现智能转型,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①符合题意。“数据全面开放共享”说法过于绝对,有些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开放,②说法错误。打造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链的柔性生产,③符合题意。提高经营效益和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无必然联系,④不符合题意。B6.(2025·广东深圳开学考试)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指出完善创业投资“募资端、投资端、管理端、退出端”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该政策机制对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下调银行贷款利率→募资成本降低→助增企业净利润→创投企业竞争力提升 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投资信心增强→投资精准度增强→创业投资成功率提高 ③规范创投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科学→企业运营协调高效→创投企业转型升级 ④健全创投退出机制→加速资本回收→盘活市场资源→创业投资发展良性循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能够增强投资信心,但不一定能够提高投资精准度,②错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创投企业转型升级没有因果联系,③不选。材料提到国务院印发了《政策》,提出了完善创业投资“募资端、投资端、管理端、退出端”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由此开始往后进行推导,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施货币政策,可以下调银行贷款利率,进而贷款的利息下降,企业就有更多的净利润,进而投资竞争力就能提高,①正确。“退出端”的完善可以健全退出机制,进而提高资本回收的效率,实现资本快速流通,就能盘活市场资源,进而实现创投的良性循环,④正确。B7.(2025·江苏扬州阶段练习)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表示:为加大调节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从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该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A.释放流动性→银行能应对贷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冲击→呵护银行资金B.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C.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供给→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解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释放流动性,缓解银行资金紧张,但与应对贷款利率下调的冲击无关,A错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流动性,有利于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B正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C错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流动性,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的是社会总需求,不是社会总供给,D错误。B8.(2025·湖南长沙开学考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影响,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稳健前行 ②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推动内需持续扩张→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③丰富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劳动性收入→提高居民财富价值 ④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稳定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市场发展预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财政资金增加,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有利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刺激社会总需求,助力经济稳健前行,①正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财政资金增加,但并不会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也不一定会推动内需持续扩张,②错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丰富居民投资渠道,可能会使居民投资收入增长(或财产性收入增长),③错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缓解政府短期偿债压力,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市场发展预期,④正确。A9.(2025·河北保定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根据上述材料,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②物流无人机数量增加→外卖配送效率提高→外卖员收入增加→提高社会就业率 ③培育数据市场→提高数据要素利用率→变革商业模式→发展数字经济 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分配格局→催生新产业新模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可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发展主动权,这一路径突出了绿色化智能化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物流无人机数量增加有利于外卖配送效率提高,这是机器换人工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外卖人员需求减少,不利于提高就业率,②错误。数据作为新型要素,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数据市场,有利于盘活数据要素,促进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促进商业与数字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③正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推不出完善分配格局,也传导不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④错误。D10.(2024·广东肇庆一模)2024年8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下列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产生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自主构建电力系统→根本转变能源结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②下调生产降碳标准→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③公共交通电动化→降低交通营运碳排放→交通运输低碳转型 ④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领绿色消费风尚→消费模式绿色转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自主构建电力系统不能根本转变能源结构,①排除。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应提高生产降碳标准,②排除。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可以降低交通营运碳排放,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③正确。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可以引领绿色消费风尚,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④正确。A11.(2025·山东日照开学考试)2024年,钢铁行业要勘定产能治理边界,重估产能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在产能治理中的实际效用,综合施策让低效无效产能退出,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导向优胜劣汰、供需平衡,形成既有市场竞争、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又有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产能治理新机制。这一做法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建设有为高效政府→创新产能治理机制→促进供需动态平衡→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②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政府有效宏观调控→淘汰落后无效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整体效益提升 ④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推进绿色低碳改造→着力扩大钢铁需求→助推行业转型升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形成有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可见建设有为高效政府,有利于创新产能治理机制,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从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①正确。形成有市场竞争、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可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有效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实现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②正确。政府有效宏观调控并不能确保整体效益提升,该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材料中措施强调综合施策让低效无效产能退出,而不是着力扩大钢铁需求,④排除。A12.(2025·四川成都开学考试)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广州举办了“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依托“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我国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双创”推动改革,释放发展红利。其传导路径是( )①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涌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推动消费需求升级 ③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A.①→②→③ B.②→①→④C.①→③→④ D.②→④→③解析:我国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热情,促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①应排第一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就业岗位增加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升级,②应排第二位。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排第三位。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④错误。B13.(2024·福建龙岩模拟)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列举措符合该政策要求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以银发需求为牵引→打造友善适老消费环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增进老年人福祉 ②聚焦银发刚需→引导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提供高品质服务供给→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③创新养老体制机制→加快养老产业集群发展→丰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④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养老保障基数→深挖老年群体消费潜力→促进银发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银发需求为牵引,打造友善适老消费环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从而增进老年人福祉,①正确。聚焦银发刚需,引导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提供高品质服务供给,满足养老需求,但不能减轻家庭养老负担,②错误。创新养老体制机制,加快养老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丰富服务供给,满足养老需求,③正确。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能推出提高养老保障基数,④错误。C14.(2025·江苏苏州阶段练习)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该政策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A.延迟职工退休→人力资本利用率提高→提高企业效益→推动经济形势向好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为老年职工提供全新的舞台→提高老年职工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助力老有所“长”,实现老有所为C.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降低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成本→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率→增强政府财政可持续性D.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塑造“人力资源红利”→使中国的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减少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持续性的威胁解析:延迟职工退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但不一定能提高企业效益,A错误。随着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提升,一部分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也在提高,为此,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而不是延迟退休提高了老年职工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而且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与为老年职工提供全新的舞台无直接联系。B排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降低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成本,从而缓解财政在养老上的压力,从而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率,增强政府财政可持续性,C传导正确。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人口,可塑造“人力资源红利”,减少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持续性的威胁,最终可以使中国的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D传导错误。2.客观题——推导类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2025·江西南昌开学考试)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该系列政策作用路径传导正确的是( C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②开展正回购操作→释放资本市场流动性→运用资本力量合力推高经济的复苏预期 ③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助力民营经济地位提升→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④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可以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从而能够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①正确。开展正回购操作,央行回笼资金,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减少,而不是释放资本市场流动性,②排除。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明确的,并非通过立法来提升其地位,立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而不是提升其地位,③排除。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这样能够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从而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④正确。2.(2025·湖南邵阳期中)2024年1—7月,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4%,占到央企总投资的38%,展现了中央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强劲动力。2024年,国有资本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比例将达到83%,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央企的重要增长点。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的影响路径,传导正确的有( C )①扩大国有企业规模→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③扩大国资投资范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增强国企市场竞争力 ④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并不是为了扩大国有企业规模,且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不一定能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①表述错误。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可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扩大投资,并未体现扩大投资范围,更不是为了抢占更大市场,且扩大国资投资范围也不能必然导致抢占更大市场份额,③不符合题意。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符合题意。3.(2025·黑龙江哈尔滨期中)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以来,该方案提出的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该政策预期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B )①淘汰落后设备→推动企业产能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②以高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③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丰富绿色消费品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落实四大行动→激发市场投资和消费热情→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淘汰落后设备,能够促使企业更换新设备,推动企业产能优化升级,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①正确。以高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不能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②排除。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引领绿色生活方式,但不能丰富绿色消费品种,③排除。落实四大行动有利于激发市场投资和消费热情,而投资和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意味着能够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④正确。4.2024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D )①取消医疗行业资本准入门槛→引进国外优质医疗资源→优化居民医疗消费结构 ②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促进全球医疗行业的合作与竞争 ③为国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丰富群众就医选择→满足人民多元化医疗需求 ④国内医疗机构竞争压力增大→促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不等于取消医疗行业资本准入门槛,①错误。②属于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②排除。从供求角度来说,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能够为国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丰富群众就医选择,满足人民多元化医疗需求,③正确。从竞争机制角度来说,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会增大国内医疗机构竞争压力,促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④正确。5.(2025·山东德州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利用工业互联网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升,助力产业链实现智能转型、柔性生产(针对大规模生产弊端而提出的新型生产模式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快速适应)、高效合理和可持续性。以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①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化供应生态→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②拓宽生产力的要素→数据全面开放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助力优势资源高效配置 ③打造新型生产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链的柔性生产 ④改造提升产业链→提高经营效益→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助力实现智能转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有利于打造智慧化供应生态,助力产业链实现智能转型,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①符合题意。“数据全面开放共享”说法过于绝对,有些数据涉及国家安全,不能开放,②说法错误。打造新型生产模式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助力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链的柔性生产,③符合题意。提高经营效益和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无必然联系,④不符合题意。6.(2025·广东深圳开学考试)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指出完善创业投资“募资端、投资端、管理端、退出端”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该政策机制对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①下调银行贷款利率→募资成本降低→助增企业净利润→创投企业竞争力提升 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投资信心增强→投资精准度增强→创业投资成功率提高 ③规范创投项目管理→资源配置科学→企业运营协调高效→创投企业转型升级 ④健全创投退出机制→加速资本回收→盘活市场资源→创业投资发展良性循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优化市场营商环境,能够增强投资信心,但不一定能够提高投资精准度,②错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创投企业转型升级没有因果联系,③不选。材料提到国务院印发了《政策》,提出了完善创业投资“募资端、投资端、管理端、退出端”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由此开始往后进行推导,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施货币政策,可以下调银行贷款利率,进而贷款的利息下降,企业就有更多的净利润,进而投资竞争力就能提高,①正确。“退出端”的完善可以健全退出机制,进而提高资本回收的效率,实现资本快速流通,就能盘活市场资源,进而实现创投的良性循环,④正确。7.(2025·江苏扬州阶段练习)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表示:为加大调节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从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该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B )A.释放流动性→银行能应对贷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冲击→呵护银行资金B.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C.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供给→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解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释放流动性,缓解银行资金紧张,但与应对贷款利率下调的冲击无关,A错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流动性,有利于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B正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C错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流动性,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的是社会总需求,不是社会总供给,D错误。8.(2025·湖南长沙开学考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影响,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①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稳健前行 ②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推动内需持续扩张→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③丰富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劳动性收入→提高居民财富价值 ④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稳定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市场发展预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财政资金增加,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有利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刺激社会总需求,助力经济稳健前行,①正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财政资金增加,但并不会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也不一定会推动内需持续扩张,②错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丰富居民投资渠道,可能会使居民投资收入增长(或财产性收入增长),③错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缓解政府短期偿债压力,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市场发展预期,④正确。9.(2025·河北保定期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根据上述材料,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 )①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②物流无人机数量增加→外卖配送效率提高→外卖员收入增加→提高社会就业率 ③培育数据市场→提高数据要素利用率→变革商业模式→发展数字经济 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分配格局→催生新产业新模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可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发展主动权,这一路径突出了绿色化智能化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物流无人机数量增加有利于外卖配送效率提高,这是机器换人工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外卖人员需求减少,不利于提高就业率,②错误。数据作为新型要素,有利于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数据市场,有利于盘活数据要素,促进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促进商业与数字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③正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推不出完善分配格局,也传导不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④错误。10.(2024·广东肇庆一模)2024年8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下列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产生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D )①自主构建电力系统→根本转变能源结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②下调生产降碳标准→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③公共交通电动化→降低交通营运碳排放→交通运输低碳转型 ④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领绿色消费风尚→消费模式绿色转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自主构建电力系统不能根本转变能源结构,①排除。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应提高生产降碳标准,②排除。推动公共交通电动化可以降低交通营运碳排放,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③正确。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可以引领绿色消费风尚,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④正确。11.(2025·山东日照开学考试)2024年,钢铁行业要勘定产能治理边界,重估产能与产量的关系及其在产能治理中的实际效用,综合施策让低效无效产能退出,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导向优胜劣汰、供需平衡,形成既有市场竞争、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又有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产能治理新机制。这一做法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 )①建设有为高效政府→创新产能治理机制→促进供需动态平衡→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②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政府有效宏观调控→淘汰落后无效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整体效益提升 ④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推进绿色低碳改造→着力扩大钢铁需求→助推行业转型升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形成有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可见建设有为高效政府,有利于创新产能治理机制,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从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①正确。形成有市场竞争、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的产能治理新机制,可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有效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实现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②正确。政府有效宏观调控并不能确保整体效益提升,该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材料中措施强调综合施策让低效无效产能退出,而不是着力扩大钢铁需求,④排除。12.(2025·四川成都开学考试)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广州举办了“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依托“创客中国”、国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我国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双创”推动改革,释放发展红利。其传导路径是( A )①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涌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推动消费需求升级 ③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A.①→②→③ B.②→①→④C.①→③→④ D.②→④→③解析:我国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热情,促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①应排第一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就业岗位增加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从而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升级,②应排第二位。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排第三位。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④错误。13.(2024·福建龙岩模拟)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列举措符合该政策要求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①以银发需求为牵引→打造友善适老消费环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增进老年人福祉 ②聚焦银发刚需→引导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提供高品质服务供给→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③创新养老体制机制→加快养老产业集群发展→丰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④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养老保障基数→深挖老年群体消费潜力→促进银发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银发需求为牵引,打造友善适老消费环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从而增进老年人福祉,①正确。聚焦银发刚需,引导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提供高品质服务供给,满足养老需求,但不能减轻家庭养老负担,②错误。创新养老体制机制,加快养老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丰富服务供给,满足养老需求,③正确。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能推出提高养老保障基数,④错误。14.(2025·江苏苏州阶段练习)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该政策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C )A.延迟职工退休→人力资本利用率提高→提高企业效益→推动经济形势向好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为老年职工提供全新的舞台→提高老年职工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助力老有所“长”,实现老有所为C.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降低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成本→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率→增强政府财政可持续性D.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塑造“人力资源红利”→使中国的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减少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持续性的威胁解析:延迟职工退休,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但不一定能提高企业效益,A错误。随着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提升,一部分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也在提高,为此,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而不是延迟退休提高了老年职工继续参与社会的积极性;而且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与为老年职工提供全新的舞台无直接联系。B排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降低养老保障制度运行成本,从而缓解财政在养老上的压力,从而降低政府财政赤字率,增强政府财政可持续性,C传导正确。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人口,可塑造“人力资源红利”,减少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持续性的威胁,最终可以使中国的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D传导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题型训练 2.客观题———推导类.pptx 题型训练 2.客观题——推导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