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九上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国情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现象和国家发展有了一定的关注和思考,但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仍有待提升。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但在知识的系统性整合、深度理解以及实际运用方面还需加强。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足,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升学压力,对未来的选择感到迷茫和不安。他们面临着青春期成长与升学压力的多重挑战,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九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我们将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案例教学、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会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教学中融入现实生活的人文元素和实践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公民素养和国家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精神的合格公民。
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学会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四大主题展开。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分为两课:踏上强国之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走向共同富裕。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懂得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分为两课:追求民主价值和建设法治中国。这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追求民主法治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民主生活,凝聚法治共识,描绘法治蓝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分为两课:守望精神家园和建设美丽中国。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难点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关注生态环境,正式发展挑战,为绿色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分为两课:中华一家亲和中国人,中国梦。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我国民族政策,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教学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见证中国辉煌成就的同时,如何做自信的中国少年,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将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身边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学习中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和交流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4.加强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规则,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六、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案例分析法: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实践活动法: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

具体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开学第一课、1.1坚持改革开放 2
2 1.2 走向共同富裕、第一课复习与巩固 2
3 2.1 创新改变生活、2.2创新永无止境 2
4 第二课 复习与巩固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 2
5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国庆放假) 1
6 3.2 参与民主生活、第三课复习与巩固 2
7 4.1 夯实法治基石、4.2 凝聚法治共识 2
8 第四课 复习与巩固 第二单元测试与讲评 2
9 期中考复习与考试、讲评期中考试卷 1
10 5.1延续文化血脉、5.2凝聚价值追求 2
11 第五课复习与巩固、6.1 正视发展挑战 2
12 6.2 共筑生命家园、第六课复习与巩固 2
13 第三单元测试与讲评、7.1 促进民族团结 2
14 7.2 维护祖国统一、第七课复习与巩固 2
15 8.1 我们的梦想、8.2 共圆中国梦 2
16 第八课 复习与巩固、第四单元测试与讲评 2
17 九下1.1开放互动的世界、1.2复杂多变的关系 2
18 九下2.1推动和平发展、2.2谋求互利共赢 2
19 九上期末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