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磁铁的妙用》(表格式教案+课件15张PPT)2025-2026学年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磁铁的妙用》(表格式教案+课件15张PPT)2025-2026学年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导入
01
生活中的“磁性足迹”
生活中的“磁性足迹”
磁铁玩具特征描述
制作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
02
制作会爬树的小甲虫
制作步骤
步骤1:用彩色卡纸剪出甲虫的身体(头、翅膀、脚),用细铁丝弯出甲虫的“小腿”,粘贴在身体两侧;
步骤2:在甲虫身体背面中心位置,用双面胶固定一块圆形小磁铁;
步骤3:将贴有铁片的硬纸板作为“树干”立起,把甲虫放在树干正面,确保甲虫身上的磁铁与树干背面的磁铁位置对齐。
你的小甲虫为什么能爬树?用到了磁铁的什么特性?”
(隔着树干,背面的磁铁吸引甲虫身上的磁铁,带动爬行,利用了隔物吸铁特性)
制作其它的磁铁玩具
警示
03
不能接触磁铁的物品
电子设备类: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耳机
数据存储类:磁条卡、机械硬盘(HDD)、磁带
精密仪器类:指南针、血压计、万用表
医疗设备类: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
特殊材料类:纯铁制品、磁性碳粉
不能接触磁铁的物品
让科学流行起来
谢谢观看

READ
豆包AI生成
讨论
shuo shuo xia mian zhe xie ci xing wu pin shi ru he gong zuo de
说说下面这些磁性物品是如何工作的。
擦窗器
手机支架
门吸
门帘
wan ci
tiěwdn

yòng hong
bi biao chu ci tiě
de
wei
动手

玩磁铁玩具,用红笔标出磁铁的位
zhi
yòng hei bi biao chu xi
f拉wùde
wei zhi
置,用黑笔标出吸附物的位置
o


竈界
1
圆形小磁铁
一一一一一
树干
豆包AI生成
豆包AI生成





00
豆包AI生成
MAGLEV
MAGLEV
MAGLEV
MAGLEV
5
A生数
AI生成
AI生成
89
生成
A生
000
纯铁殒磁磁磁
AI生成
阅读
citiěkěneng hui sun hudi
磁铁可能会损坏
dian zi
chǎn pin yi ji qi ta yǒu
电子产品以及其他有
ci
xing
de
w
pin
shi yong
磁性的物品。
使用
citiě
shiyàoxiǎo
xin
bu
neng
磁铁时要小心,不能
磁卡
bǎcitiěhe zhe xie wùpin fang zai yi
qi
把磁铁和这些物品放在一起。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玩磁铁》单元 6.磁铁的妙用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玩磁铁》 课题 磁铁的妙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1~2年级 ③列举常用的不同形状的磁铁。 ④知道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镣等材料产生 吸引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能说出常见的磁性用品(如冰箱贴、磁性门吸、磁性书签等); 理解磁性应用利用了磁铁“能吸铁”“隔物吸铁”等特性,明确“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利用了隔物吸铁特性。 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磁性用品,分析其利用的磁铁特性; 能结合实例推理“磁铁特性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小甲虫“爬树”与隔物吸铁特性的关联。 探究实践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3-5种磁性用品的应用场景; 通过简单实验(如隔物吸铁测试)验证磁性应用的原理; 动手制作“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测试其爬行效果并调整。 态度责任 感受磁铁特性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观察生活、主动思考的习惯; 激发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创新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通过“制作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理解隔物吸铁特性的应用。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1.分析磁性用品与磁铁特性的对应关系;2.理解小甲虫“爬树”利用了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并规范制作调试。
教学 准备 实物材料:各种磁性用品(冰箱贴、磁性门吸、磁性书签、磁性螺丝刀等);磁铁(条形、圆形小磁铁)、彩色卡纸、细铁丝、双面胶、剪刀、模拟“树干”(贴有铁片的硬纸板); 工具材料:“磁性用品观察记录表”“小甲虫制作步骤卡”、笔; 多媒体资源:生活中磁性应用的图片、小甲虫制作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磁铁的妙用。
一、回顾导入:磁铁的“本领”回顾 1.快速回顾:出示磁铁和回形针,提问:“前两课我们认识了磁铁的什么本领?”(磁铁有磁性,能吸铁、镍等金属,能隔物吸铁) 2.情境提问:“磁铁的这些本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比如不用胶水就能固定东西。今天我们不仅要探究磁铁在生活中的妙用,还要亲手制作一个特别的作品——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 3.揭示课题:《磁铁的妙用》。 【意图解析】通过回顾旧知激活认知,结合“制作小甲虫”的趣味任务自然引出主题,激发探究兴趣。
二、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磁性足迹” 1.观察磁性用品 o分组发放磁性用品(冰箱贴、磁性门吸、磁性书签等),发放“磁性用品观察记录表”,引导观察: 磁性用品名称应用场景(在哪里用)它帮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可能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性冰箱贴磁性门吸
2.交流分享 o小组汇报:每组选一种用品分享观察结果,教师引导补充: 磁性螺丝刀:拧螺丝时吸附螺丝,避免掉落,利用“能吸铁”(螺丝是铁制品); 磁性书签:夹在书页中固定位置,利用“能吸铁”(书签含铁片,磁铁吸附)。 3.总结发现:“这些用品都利用了磁铁的磁性特性,让生活更方便。磁铁还有一个特别的本领——隔物吸铁,也就是不用直接接触,隔着薄物体也能吸铁,这个本领能帮我们制作会爬树的小甲虫哦!” 【意图解析】通过观察记录建立“用品—问题—特性”的关联,为理解小甲虫制作原理铺垫。
三、探究活动二:磁性应用的“秘密原理” 1.实验验证“隔物吸铁” o提问:“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提供磁铁、回形针、卡纸,学生测试:磁铁隔着卡纸能吸回形针。 o小结:“磁铁能隔着薄物体吸铁,这就是隔物吸铁特性,这也是小甲虫能爬树的秘密!” 2.分析原理关联 o出示模拟“树干”和小甲虫半成品:“小甲虫身体里藏着小磁铁,树干背面有另一块磁铁,移动背面的磁铁,就能带动树上的小甲虫一起动,就像在爬树啦!” 【意图解析】通过实验直观感知隔物吸铁特性,结合小甲虫半成品讲解原理,降低理解难度。
四、实践活动:制作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 1.明确制作步骤 o步骤1:用彩色卡纸剪出甲虫的身体(头、翅膀、脚),用细铁丝弯出甲虫的“小腿”,粘贴在身体两侧; o步骤2:在甲虫身体背面中心位置,用双面胶固定一块圆形小磁铁; o步骤3:将贴有铁片的硬纸板作为“树干”立起,把甲虫放在树干正面,确保甲虫身上的磁铁与树干背面的磁铁位置对齐。 2.分组制作与调试 o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安全使用剪刀,磁铁粘贴要牢固、位置居中; o测试调整:移动树干背面的磁铁,观察甲虫是否随磁铁移动“爬行”。若爬行不稳,调整甲虫身上磁铁位置或更换磁力适中的磁铁。 3.分享与原理解释 o每组展示作品,测试小甲虫“爬树”效果; o提问:“你的小甲虫为什么能爬树?用到了磁铁的什么特性?”(隔着树干,背面的磁铁吸引甲虫身上的磁铁,带动爬行,利用了隔物吸铁特性) 【意图解析】通过动手制作和调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隔物吸铁特性的应用,将抽象原理转化为具象体验。
五、拓展延伸:磁性发明真有趣 1.出示磁性拼图、磁悬浮玩具图片:“这些发明也用到了磁铁的特性,课后可以探究它们的秘密。” 2.布置作业:“用今天制作小甲虫的方法,试试让小甲虫爬‘书架’或‘铁门’,记录你的发现。” 【意图解析】拓展磁性应用的认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延续探究兴趣。
六、板书设计 磁铁的妙用 磁铁特性:能吸铁、隔物吸铁等 磁性用品/作品应用场景解决的问题利用的特性冰箱贴冰箱、铁门固定纸张不掉落能吸铁磁性门吸房门旁保持门的状态隔物吸铁磁性螺丝刀拧螺丝时吸附螺丝防掉落能吸铁会爬树的磁铁小甲虫模拟树干上实现“爬树”效果隔物吸铁
小甲虫制作步骤: 1.剪甲虫身体→2.粘小磁铁→3.树干后移磁铁→4.甲虫爬树啦!
七、练一练
八、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九、课堂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玩磁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