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新城惠来一中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新城惠来一中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赔偿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论
②王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若通过仲裁解决,需以王某和公司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④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该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违反法律规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2025年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某班同学在阅读相关材料后,对家风作出了以下言论
序号
言论
逻辑学分析
甲:家风包括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风
从明确概念内涵的角度看,犯了“划分不全”的

尚、生活作风、价值准则和孝老爱亲。
逻辑错误
换质位推理后,可推出“不需要代代相传的都不

乙:优良家风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
是优良家风”
丙: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精神血脉、
该判断若要为真,则要求所有联言支的断定与实

精神脊梁。
际相符
若以该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如果没有家道

丁: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兴盛、和顺美满,则家风不好。”
上述言论与逻辑学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5年春节,小明爸妈来到小明工作的城市团圆,计划共度除夕。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如果不看春晚,就
不吃饺子:小明妈妈的想法是如果不吃饺子,就看春晚:小明的想法是要么看春晚,要么吃饺子。下列能
同时满足三方建议的选项是()
A.既吃饺子又看春晚
B.不吃饺子,看春晚
C.吃饺子,不看春晚
D.既不看春晚,也不吃饺子
第4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7个小问,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两断”,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货品以旧换新。
在"两斯”政策支持下,企业
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
“两新”政策,是党中
加速“焕新”。河北某电子器件公
家电、家装等产品销售火热。李女
央着眼于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司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打
士购买了大容量智能冰箱、洗烘套
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
造智慧生产线,机器人自由穿校,大
装、85英寸电视和3台一级能效空
决策。2025年2月10日,国务
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非晶纳米晶
调,总共享受了13449元的优惠。地
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切实转变
铁芯等明星产品“含科量”很高,
表示:“本来只想换了台空调,看到
观念,北提振消贵摆到更加突
广泛应用于智能仅表、家电等领域,
这么划算,干脆全屋家电都升级了,
出位置。
需求持续增长。
家里焕然一新。”
材料二“某东来”是总部位于A省的商业零售企业,于1997年注册服务商标,主要从事商业经营,在
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2025年五一期间,B省的“某都来”商场火爆开业,聘请了众多国内明星为
其宣传,宣传视频传至网络后,引发广泛争议。据了解,该商场在名称、L0G0、拼音缩写、装潢风格等方
面与知名零售品牌“某东来”高度相似,且经营业态相同。“某东来”遂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投诉,并向
“某都来”发出律师函,要求“某都来”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诉至法院。
(1)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
国实施“两新”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经济逻辑。(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某东来”提出上述要求的法理依据。(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3月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透露了2025年度国
家立法“发力点”,最为耀眼的焦点无疑是新兴领城立法探索的进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前
沿科技的蓬勃兴起,正情然重业我们的日常模式与社会架构。报告着重指出,将加大对这些断兴领城的立
法研究力度,意在运用法律框架来规整新兴领域的成长秩序,捍卫所有相关方的正当权益,促进新兴领域
朝着稳使、长远的道路发展。此举彰显出我国立法实践的前瞻视野与创新精神,同时也为新兴技术的飞跃
筑起坚实的法治后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新兴领域立法的置要意义。(6分)
第5页共6页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新城惠来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
上学期8月开学联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满分48分)
1-5:C D A A A
6-10:B B A D D
11-15:D B D B D
16: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
(1)(8分)
①“两新”政策通过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如家电、汽车等产品销售增长,直接扩大内需,拉动生产端升级,形成“消费—生产—再消费”的良性循环。(2分)
②企业借助政策加速设备更新,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含科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国内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3分)
③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力,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堵点,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3分)
(2)(8分)
①“某东来”注册的服务商标受《商标法》保护,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属于知名商标。(2分)
②“某都来”在名称、LOGO、装潢等方面与“某东来”高度相似,且经营业态相同,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3分)
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实施混淆行为损害竞争对手权益,“某东来”有权要求其停止侵权,维护自身商标专用权和市场竞争秩序。(3分)
18.(6分)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新兴领域立法,是行使立法权的体现,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填补法律空白。(2分)
②规范新兴领域市场秩序,捍卫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健康发展,彰显我国立法的前瞻性与创新性。(2分)
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2分)
19.(14分)
(1)(8分)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事物,其通用性和交互能力的优势使其在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终将走进日常生活。(2分)
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形机器人目前存在电池续航不足、复杂环境适应差等问题,但数据和算法的突破将推动其迭代升级,克服发展障碍。(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人形机器人从基础功能到多元场景应用的积累,将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质变,深刻变革生产生活方式。(3分)
(2)(6分)
①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展现科技赋能文化的创新成果,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2分)
②通过多元媒体传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展现中国科技与文化实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分)
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路径。(2分)
20.(16分)
(1)(8分)
①坚持“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高端化转型,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2分)
②企业依托出海优势,挖掘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拓展国际市场,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2分)
③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和市场建设,打通文化产业发展堵点,为文化出海提供制度保障。(2分)
④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2分)
(2)(8分)
①运用逆向思维,打破“正邪对立”的传统叙事逻辑,创新故事架构,给观众带来新鲜感。(2分)
②坚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深入分析观众反馈、行业动向,聚合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元素,打造独特艺术符号。(3分)
③运用联想思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古老文化与现代科幻结合,赋予文化新活力。(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