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周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曾这样解释:“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式扩张的能力,从而激化了市场供需矛盾,致使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这说明( )
A.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特征是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与社会生产的绝对过剩
B.大工业的这种巨大的迅速扩张的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
C.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带来供需矛盾是危机的根本原因
D.危机难治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2.2024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3月,英国某企业的仓库工人罢工;5月,美国马里兰州某品牌商店员工罢工;6月,韩国某汽车公司工人罢工……资本主义国家的罢工事件反映了( )
A.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B.经济危机以工人罢工运动为基本特征
C.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3.恩格斯指出,实际上,火药只不过像为货币服务的法警而已。货币是市民阶级的巨大的政治平衡器。凡是在货币关系排挤了人身关系和货币贡赋排挤了实物贡赋的地方,封建关系就让位于资产阶级关系。恩格斯的这个论断告诉我们( )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才会促进生产力发展B.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C.商品交换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重要原因D.拥有货币量的多寡决定了社会成员在政治领域的地位
4.2023年3月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2年度山东五大考古新发现,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入选。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发现大量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存,出土陶片标本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陶片均为夹炭红陶。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下列对当时社会情形推断正确的是( )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该地区出现了部落联盟
③该地区出现定居的生活方式 ④该地区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突破了人的生理界限。工作日的长度不是由工人维持劳动力时间这个最低界限决定的,也不是由工人的生理和道德这个最高界限决定的,而是由工人劳动力最大程度的耗费即工人工作的时间决定的。工人劳动力最大程度的耗费即工人工作的时间决定工人休息的时间。这是因为( )
①失去生产资料和自由的劳动者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批工人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单位时间产出
③资本家具有逐利性,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工人为增殖资本而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不过是“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等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家通过暴力和掠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B.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通过专制、征服、掠夺等手段建立的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D.资本家强占土地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7.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诡辩与真相》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该联邦政府的做法( )
①反映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②能够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对资本家的冲击
③无法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是为了解决生产结构性严重失调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恢复平民身份,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他还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休养生息”政策( )
①使农民的劳动成果能够完全由自己支配和使用②使农民有了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封建统治
③使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④使农民不再依附于地主,不再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危机(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下列对此回答正确的是( )
①直接原因是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果和体现②总根源是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需求缩小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施科学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封建国家的各种经济资源均掌握在帝王手中 ②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④封建社会的土地由大大小小的地主所控制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列表格中的社会状况与生产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社会状况 生产关系
①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独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必须共同劳动 生产中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在所有戴着脚镣做苦役的人中,最强壮最骁勇的被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 人类开始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如果将100个面包分给穷人,穷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买面包,所以只有将面包销毁,穷人才会想办法去买面包 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没有人身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河北省尚义县四台遗址重大发现。四台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大型旷野遗址。据此推断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可能是( )
①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②人们在生产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人们平等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悯农》这首诗歌(见图)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夫的生活状况。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农夫的劳动成果被占有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封建社会农民能够自主劳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传播封建道德,控制人们的思想④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全部的土地,导致农民遭受极大剥削和压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他们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让这些奴隶在“阴间世界”伺候他们,守卫他们。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奴隶完全不占有生产资料②奴隶主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并占有少量的土地
③奴隶遭受着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④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C.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6.在某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社会调查中,出现了以下现象:
①个体小商贩张某拥有自己的摊位和少量库存商品,通过经营获得收入,无雇工;
②软件工程师李某受雇于某科技公司,年薪50万美元,持有公司少量股票(股息收入占总收入的3%);
③企业主王某拥有多家工厂,通过雇佣工人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同时参与部分管理工作。
根据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下列对上述三者阶级属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张某属于小资产阶级,李某属于资产阶级,王某属于资产阶级
B.张某属于无产阶级,李某属于资产阶级,王某属于资产阶级
C.张某属于小资产阶级,李某属于无产阶级,王某属于资产阶级
D.张某属于小资产阶级,李某属于中间阶级,王某属于资产阶级
17.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共同点是( )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④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3年,欧洲各国不同行业的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当地时间2023年12月7日晚到8日晚,德国铁路司机工会举行罢工,这是德国铁路司机2023年发起的第四次罢工。为抗议高通胀,英国掀起史无前例的罢工潮。虽然政府提出有限度涨薪以及分发补偿金等方案试图平息,但涨薪幅度跟不上通胀速度,罢工依然此起彼伏。此轮罢工潮( )
①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致使的②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③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④说明涨薪和补偿金等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是“资本增殖逻辑”战胜“人的发展逻辑”的进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也是人不断异化为“单向度的人”的过程。上述论断表明( )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对立性的 ②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
③资产阶级因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据优势地位 ④等级森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资本家占据的社会财富份额不断增加,而工人占有的财富份额日益下降,由此造成了发达社会中的“相对贫困”现象。在劳动报酬、福利保障等形式的掩盖下贫富问题表现为因劳动能力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②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实际就是收入分配差异问题
③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④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社会贫困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佣。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是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②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的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主义运动不可避免的。”“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这两段话共同表达了( )
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会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④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可能会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村,是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5100年至4700年。遗址内发现数百万粒炭化稻米、国内最早大范围使用的白灰面装饰建筑实例、年代最早以及布局最严整的“宫城”、制作水平高超的白陶、黑陶、绿松石珠等贵重物品和涂抹朱砂的石镞、骨镞、石斧、石刀、纺轮等。这表明该遗址所在的时期(  )
①属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②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③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二百年前就已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虽然时代背景和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问题的本质依然未变。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内部始终未能找到有效解决危机的途径,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依然不可避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不可克服性②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经济政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在矛盾
④技术革新带来的就业冲击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无不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随时代而行,是时代的反映和产物。下列作品与反映的时代背景一致的是( )
序号 作品 反映的社会时代背景
① 《卖炭翁》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产品,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
② 《诗经》 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奴隶主是人身自由,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
③ 《红楼梦》 阶级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地主占有所有土地,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
④ 《国际歌》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⑤ 《巴黎圣母院》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⑤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主义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险峻的关头。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之一。这一进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的危机一场比一场猛烈,蔓延范围越来越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上世纪70年代表现为全球通胀危机并且随着财政整合,私人负债也急剧增加,80年代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公共债务大幅上升。可以说,“失衡”构成了4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常态。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如此严重,乃至人们并不把它看成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而是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的衰落。
某社会学家曾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资本主义深陷系统性困境,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
(1)结合材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危机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相关知识,谈谈该如何理解“它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屠杀奴隶。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在封建社会,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等。地主阶级利用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等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剥削的异同。
(2)分析材料,说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剥削存在的根源。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够维持人们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等。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正是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才使农民成为地主的附属品。
材料三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资本家却获得大量的剩余价值。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福特,原来只接受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5美元的标准,后来许多汽车公司都提高了工资标准,福特担心自己的工人被挖走,也不得不将工人工资提高到每天8小时、6美元,表面上看工人工资提高了,但由于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工资,工人实际上还是被资本家剥削了。
(1)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始社会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方式的异同。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意大利全国公共交通系统共罢工622次,创下了有记录以来最多罢工次数。高频次的罢工凸显了意大利交通行业的劳资矛盾。工会组织发起罢工,意在抗议员工工作条件恶化、薪资待遇未改善以及列车运营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罢工对普通民众和游客出行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有民众认为,政府与铁路公司应对此类劳资纠纷时总是傲慢与懈怠,如果他们及时开展谈判,满足工人诉求,本可以避免此类事件反复爆发。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析意大利罢工频发有其必然性。
30.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央视综合频道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
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爸爸:“因为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什么经济现象?
(2)这一经济现象爆发的原因?
(3)这一经济现象周期性爆发为什么会引发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趋势?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D A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C C A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A C
26.(1)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即,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事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②随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终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资本主义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
27.(1)相同点:剥削性质:两者都是阶级社会,存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强制劳动:奴隶和农民都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部分甚至全部劳动成果被剥削阶级无偿占有。人身控制:奴隶主和地主对被剥削者都有较强的人身控制权。暴力压迫:两者都使用暴力手段维持剥削关系。
不同点: ①在奴隶社会,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在封建社会,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可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②在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在封建社会,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处境有一定改善。③在奴隶社会,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奴隶社会剥削存在的根源:生产力水平极低,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被迫在奴隶主的强制下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全部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主仅给奴隶维持生存的极少生活资料。
封建社会剥削存在的根源:生产力水平较奴隶社会有所进步,但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土地,为了生存,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同时还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和徭役。封建地主通过这种方式占有农民的大部分劳动成果,实现对农民的剥削。(原卷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28.(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生产工具及其简陋,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平均分配产品,能够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生活所需,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①相同点:剥削基础: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剥削农民;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掌握生产资料剥削工人,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剥削本质:都是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成果。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等,剩余部分被地主无偿占有;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不同点:封建社会农民以地租形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向地主缴纳大部分劳动成果,还要服劳役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支付工人工资来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看似自由,但实质上受资本家剥削。人身依附关系:封建社会农民对地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被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表面上具有人身自由,可自由出卖劳动力,但因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受雇于资本家,存在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原卷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29.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意大利公共交通系统罢工是劳资矛盾激化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解决的,意大利也不可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罢工事件在资本主义社会必将反复爆发,直至资本主义灭亡。③通过谈判,对工人利益诉求予以一定的回应和满足,可以暂时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延缓罢工爆发的作用。但意大利政府和铁路公司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满足工人的根本诉求,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因此意大利罢工频发有其必然性。
30.(1)经济危机
(2)①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的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①从材料中社会所生产的煤数量过多,大量的煤被堆积卖不出去导致企业破产、“爸爸”失业可知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批生产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②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