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红星照耀中国》高频考点一、作者简介埃德加 ·斯诺(1905—1972)于 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 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 年 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是 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 11 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二、文学常识(1)《红星照耀中国》别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 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3)《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三、内容梗概与思想主题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 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共产党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共产党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彰显了共产党以国家利 益为先,以民族利益为先,以人民利益为先的大公无私精神。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 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 ”这一组织对地方的 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 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 难英勇的事迹。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面政策。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 主义工业精神。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 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 活。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 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 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 ”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 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四、主要人物形象1 、毛泽东: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 (孩子气地笑)。他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说话平易,生活简朴,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质朴同锐 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 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 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2 、周恩来: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 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 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3 贺龙: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 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 ”;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 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 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贺龙除了在军 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对有钱人仇视。4 、朱德: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 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 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人乒乓球打得好,篮球打个“不厌 ”。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从朱德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这件 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5 、彭德怀: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 于驰骋,又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生活节俭: 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不吸烟,不喝酒。迟睡早起。很喜欢孩子,常有孩子跟着,脱棉衣给小号手。6 、徐海东: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颗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身材 仍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印象,好像刚从水 稻田里上来,放下卷起的裤腿,参加了一队路过的“志愿参加 ”的战士的队伍。门牙因为骑马的 事碰掉的。徐海东是斯诺所遇到的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 ”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 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事实上,除了贺龙以外,他大概是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 ”。离开鄂豫皖参加长征的时候,亲属被蒋介石杀害 66 人。五、艺术特色(1)高度纪实性,深刻洞察力。(2)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3)善设悬念,擅长场景刻画。(4)语言朴素生动、风趣幽默。六、考点分析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 ·斯诺,国籍是美国。2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 12 篇,又名《西行漫记》。3 、在陕北,埃德加 ·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朱德、周恩来、彭 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4 、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乐观、豁达、勇敢、率真、大公无私。5 、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 ”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 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6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 ”的含 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7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他记录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所见答:作者是(美国著名 记者埃德加 ·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 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 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8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9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 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 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10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11 .《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 ”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12 .《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采访“红色 中国 ”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 ”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 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 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13 .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 ·斯诺。答:埃德加 ·斯诺(1905—1972)于 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 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 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 11 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14 .斯诺探求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斯诺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 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15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答: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 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6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红星照耀中国》共 12 篇,附篇目: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 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主要内容是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17 .简述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年轻领导人的采访反映出中国当时怎样的面貌?答: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 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 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18 .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毛主席是“ 面容瘦削、 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19.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 ” 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 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20 .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哪几本书?答:《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21.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答:《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 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22 .毛泽东在幼年时是怎么把家分成两个“党 ”的?答: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 雇工也包括在内。23.毛泽东主席认为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他指出有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战争 的胜利,请写出三个条件。答:(1)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3) 目前在日本帝 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24 .一九一一年第一次革命的“精神之父 ”是哪两个人?答:康有为、梁启超25 .对周恩来的评价:周恩来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 ”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26 .作者对周恩来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27 .斯诺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 ”分子的原因是什么?答: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28 .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 ”教育,1919 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于 26 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1927 年进行了北伐,1927 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 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 ”, 加入红色队伍。29 .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答:一、天性极端温和;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三、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30 .朱德的特殊战术。答:(1)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 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3)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4)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 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3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 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 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32 .简述斯诺听到的贺龙的革命经历。答: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 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贺龙是 1927 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 民大屠杀 ”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33 .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答: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③他出身于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贺龙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他并不是无知人。34 .贺龙参加革命的起因?答:1927 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以前,他还效力于武汉国民政府。但是国民党军阀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制造农民大屠杀,不仅杀害共产党,而且杀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是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35 .贺龙参加革命后的经历?答: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伤病员。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它的生活也跟部下一样 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虽然性格急躁但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 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 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36 .简述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答: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 性格和意志。翻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 的标签。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一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力以后,却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37.简述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 ”,你是怎么理解 的?答: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 ”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 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 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 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38 .简述一下“ 白匪 ”与“赤匪 ”的含义?答: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 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39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答: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 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 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40 .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答: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 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41 .红军进行长征的起因是什么?答: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42 .长征的路线。答:长征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 11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43 .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答: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44 .简述 1921—1927 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答:1921 年成立。1923 年国民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称要为实现民主而斗争。1924 年国民党和 共产党结成联盟。1925———1927 年的大革命中非常活跃。1927 年国共两党的合作宣布结束。45 .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46 .在井冈山时的“三项纪律 ”是什么?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47 .1928 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 东西要赔。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48 .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49 .红军大学有哪些独特无二的地方?答:它的校长是一个二十八岁的指挥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红军大学自称有一 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二十七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有什么 别的学校由于“纸荒 ”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反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或者每个学员的教育 费用,包括伙食、衣着、一切在校开支,每月不到十五元银洋?或者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 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二百万元?最后,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 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 高等学府 ”,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50 .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答: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