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简洁实用高效题型训练6.主观题———意义、影响类政治1.(2024·陕西西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总结运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对领导班子作风和纪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日常管理监督,将“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督查等的重点,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督,着力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严格家教家风,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12分)答案:①指导新时期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4分)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4分)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选拔和使用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预防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4分)解析:《规划纲要》是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可联系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强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可联系全面从严治党。2.(2025·辽宁鞍山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材料一: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20世纪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 0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监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能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位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材料二: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注:“感知和操控性”指灵敏、协调的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结合材料,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个人的经济生活有哪些影响。(12分)答案: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提高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效率,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改变消费方式。(3分)②科技进步使个人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和分享其服务和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3分)③科技进步给很多行业的劳动者带来挑战,改变就业结构,导致失业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生活水平。(3分)④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劳动者需要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3分)解析: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可联系供求与价格,消费水平和质量的相关知识。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位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可联系资源配置、就业的相关知识。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可联系就业结构、劳动者就业的相关知识。3.(2024·河南安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目前,沿黄各省区结合本地具体文化特点,采取不同措施,让古老的黄河文化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遗产资源挖掘、阐释和宣传。河南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开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小程序,聚焦开封、新郑、汝州、渑池、禹州等地的非遗资源及相关文旅内容,将开封汴绣、新郑黄帝传说、汝州汝瓷、禹州钧瓷、渑池仰韶彩陶等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黄河之礼”,网友通过小程序,可以感受飞针走线穿梭汴京八景、细泥红陶手绘传千年等沿黄地区非遗文化,增强了来河南看一看的想法。山东淄博临淄区立足客观实际,依托地处黄河流域生态及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先天优势,围绕黄河风土人情在学校开设本地特色文化体验课程,以黄河陶艺、黄河剧团、黄河摄影、黄河手工坊等为载体,让学生感受黄河自然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传承黄河文化和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沿黄各省区的做法让古老的黄河文化跨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的文化意义。(12分)答案:①有利于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3分)②有利于拓宽黄河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发展空间与文旅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沿黄地区经济发展。(3分)③有利于发挥黄河文化的育人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黄河文化育人成效,传承黄河文化和精神。(3分)④有利于增强人们对黄河文化的体验,加深人们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3分)解析:河南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开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小程序,聚焦开封、新郑、汝州、渑池、禹州等地的非遗资源及相关文旅内容,让人们产生想来河南看一看的想法→可联系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黄河地区经济发展。山东淄博临淄区立足客观实际,依托地处黄河流域生态及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先天优势,围绕黄河风土人情在学校开设本地特色文化体验课程,以黄河陶艺、黄河剧团、黄河摄影、黄河手工坊等为载体,让学生感受黄河自然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传承黄河文化和精神→可联系文化的功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4.(2024·陕西榆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4日到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友好大家庭再次大团圆。5天时间,近50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同非洲朋友们的这次相会,树立起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标注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南方时刻”。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介绍,非洲52个国家和非洲联盟已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11年来,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千米、公路近10万千米、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千米、骨干通信网络15万千米。在减贫惠民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的意义。(14分)答案: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由中非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峰会的成功举行有利于维护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利益,会议成果将更好造福中非人民。(4分)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中非合作论坛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开放包容,践行多边主义原则,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4分)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非合作论坛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中非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④中非合作持续推进,积极开展政治对话、南南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友好大家庭再次大团圆→可联系共同利益的知识。习近平主席同非洲朋友们的这次相会,树立起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可联系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11年来,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骨干通信网络15万公里→可联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可联系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主观题——措施、启示类1.(2024·广西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顺畅流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低空经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促进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庞大消费需求 深圳是全球低空经济的前沿阵地。聚集了1 7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产值超900亿元。通过吸引电动航空全球领军企业德国L公司落户,弥补了深圳在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制造研发的短板。我国无人机行业龙头D企业得益于深圳产业链的配套和完善,在飞控、云台、图传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其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70%。低空经济正处于发展的“新风口”,加速渗透到电力巡检、农业植保、外卖配送、观光旅游等更加宽广的产业空间和消费场景。但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则仍存在部分空白;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能力需提升,故障诊断、避障等关键核心技术需突破;创新人才缺乏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12分)答案:①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建立和统一低空经济标准、规则、制度,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3分)②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畅通流动,助推资源要素向低空经济领域聚集,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条件。(3分)③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新业态、发展新产业。(3分)④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培育我国低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3分)解析: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则仍存在部分空白→可联系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关键核心技术需突破;创新人才缺乏→可联系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畅通流动,助推资源要素向低空经济领域聚集。释放庞大消费需求;加速渗透到更加宽广的产业空间和消费场景→可联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催生新业态、发展新产业。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联系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2.(2025·云南昆明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快来,有棵树砸电线上了。”一场大风过后,一棵3米多高的大树倒伏在电线上,几名正在巡逻的当地物业管理理事会成员赶忙联系了村干部及志愿者。只用了30分钟,大家一起行动,便消除了安全隐患。什么是物业管理理事会?2023年以来,某地在全区38个建制村285个自然村探索施行以“事情自商自定、人员自选自聘、资金自筹自用、效果自评自议”为主要内容的和美乡村物业化管理,选出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本村村民组建物业管理理事会,同时吸纳退役军人、能工巧匠等群体,形成“乡村管家”队伍,助力乡村治理。从普及民法典知识、宣讲村规民约、预防电信诈骗、调解矛盾纠纷,到协助村民清运垃圾、解决生活难题,物业管理理事会成员样样都得上心。同时,该地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鼓励各村结合历史底蕴、具体实际,修订村规民约,让乡村物业化管理同促进乡风文明、深化乡村治理结合起来。物业化管理带来的改变,于细微处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该地的成功实践对建设和美乡村的启示。(10分)答案:①实行村民自治,发挥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实现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村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人翁积极性,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实现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5分)②坚持以德治厚植乡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5分)解析:某地在全区38个建制村285个自然村探索施行以“事情自商自定、人员自选自聘、资金自筹自用、效果自评自议”为主要内容的和美乡村物业化管理,形成“乡村管家”队伍,助力乡村治理→可联系村民自治,实现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修订村规民约,让乡村物业化管理同促进乡风文明、深化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可联系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潘雪雷是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林业服务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30多年来,从毛头小伙到两鬓染霜,他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成功组织实施了湾沚区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千万亩森林增长、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森林城市创建等多项林业重点工程。作为湾沚区林长办具体业务负责人,他积极谋划机制创新,着力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牵头编制了芜湖市森林长廊建设规划,为芜湖市推进森林长廊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潘雪雷的辛勤努力下,湾沚区仅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实施6.2万亩,造林质量在历年省级核查验收中均名列前茅。他还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获得“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安徽省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安徽省营造林先进个人”“芜湖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潘雪雷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12分)答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4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潘雪雷30多年初心不改,始终在绿化生态的道路上奋勇向前的模范事迹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启示我们人生道路选择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分)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分)解析:在潘雪雷的辛勤努力下,湾沚区仅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实施6.2万亩,造林质量在历年省级核查验收中均名列前茅,他还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可联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0多年来,他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成功组织实施了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可联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2025·重庆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格局】“居中为尊”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原则。自周朝以来,历代帝王都认为“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北京中轴线的传统布局以统治者所居宫室建筑为中心,南北延伸出殿堂、坛庙、园林、门楼等,用以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社会在变迁,国家面貌已今非昔比,如今的北京中轴线,位于“中”心的主要建筑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劳动人民文化宫、毛主席纪念堂等,代表着共和国的“心脏”,其公共性早已取代了等级性。【遗产保护】本次申遗成功,让北京成为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数最多的城市(共8处)。此前,中轴线上就有3处(故宫、天坛、大运河),每个“点”都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申遗之后,这些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变成一个整体性历史文化公园,更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文化古迹是固态的,对其保护利用必须向活态化转变。本次申遗,整治了周边环境、丰富了生活样态,让文化遗产充满人间烟火,展现了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让城市文化遗产“活了起来”!(1)从建筑格局的角度,谈谈北京中轴线建筑布局的性质变迁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7分)(2)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特征”的知识,谈谈北京中轴线申遗让城市文化遗产“活了起来”的启示。(9分)答案:(1)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布局体现着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状况;如今,城市中轴线布局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社会状况。(4分)②中轴线的建筑布局的性质变迁说明,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坚持人民至上。(3分)(2)①立足整体性,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立足城市的整体功能,不能割裂城市文化、生活及其内在统一性。(3分)②把握动态性,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实现文化遗产固态保护和活态利用的统一。(3分)③注重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并被实践检验过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样态,才是真正能够“活起来”的。(3分)解析:(1)如今的北京中轴线,代表着共和国的“心脏”,其公共性早已取代了等级性→可联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代表着共和国的“心脏”,其公共性早已取代了等级性→可联系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坚持人民至上。(2)申遗之后,这些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变成一个整体性历史文化公园,更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可联系立足整体性。文化古迹是固态的,对其保护利用必须向活态化转变→可联系把握动态性。本次申遗,整治了周边环境、丰富了生活样态,让文化遗产充满人间烟火,展现了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让城市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可联系注重实践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题型训练 6.主观题———意义、影响类.pptx 题型训练 7.主观题——措施、启示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