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训练 12.主观题———推理类(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题型训练 12.主观题———推理类(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练习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题型训练
12.主观题———推理类
政治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预期管理是指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预见和理解,以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确保政策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某校高二年级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得出如下结论。
同学甲:加快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么建立健全对微观主体预期的调查统计和监测体系,要么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要么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同学乙:政府部门只要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就能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个联言判断的语句,并说明此类判断为真的条件。(4分)
答案:联言判断: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言判断为真的条件: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4分)
解析: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联系联言判断为真的条件。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两位同学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①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2分)②甲同学的推理不正确。健全预期管理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前提的各种措施应该是并列的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2分)③乙同学的推理不正确。推理前提是真实判断,但推理结构不正确。“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应是“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2分)④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或肯定后件式,乙同学肯定前件“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不能必然得出肯定后件“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2分)
解析:同学甲的判断→可联系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的区分运用。甲同学的推理适用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乙同学的推理→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区分运用。乙同学的推理适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2024·江西宜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9分)
答案:推理错误。(1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即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该同学的观点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大力发展科技”,不必然推出后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推理错误。(6分)正确的说法应该为:只有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分)
解析: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可联系正确推理需要前提真实并且结构正确。大力发展科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该同学的观点肯定了前件不必然推出后件,故推理错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因噪声扰民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给老百姓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家住广州市某小区一楼的李先生因和邻居赵先生“斗气”,在每天上午、下午到夜间不间断重复播放古怪录音,导致周围住户无法正常生活作息。三楼302住户王先生联合社区人员多次与李先生沟通无果,无奈之下向生态环境局和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该声音在302房屋内为36分贝,但可以清晰听到,并未达到噪声限值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的标准,相关执法部门无法予以行政处罚。
王先生以“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向所在辖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书》,请求人民法院禁止被申请人李先生播放录音等方式制造噪声扰民,李先生仍以未达到噪声限值为由提出抗辩并拒绝配合。人民法院认为李先生的抗辩理由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相悖,不予支持,最终依法作出支持王先生提交的诉前禁止令申请,并发出禁止令要求被申请人李先生不得通过播放录音等方式制造噪声扰民。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先生的行为为什么构成侵权。假如你遇到噪声扰民,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纠纷?(8分)
答案:①李先生滥用民事权利导致周围邻居无法正常生活作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观上存在过错,且该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李先生的行为构成侵权。(4分)②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都是解决邻里矛盾的有效手段,还可以学习本案中王先生的做法,通过提交诉前禁止令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邻里矛盾。(4分)
解析:李先生因和邻居赵先生“斗气”,在每天上午、下午到夜间不间断重复播放古怪录音,导致周围住户无法正常生活作息→可联系李先生滥用民事权利导致周围邻居无法正常生活作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观上存在过错,且该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李先生的行为构成侵权。假如你遇到噪声扰民,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可联系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都是解决邻里矛盾的有效手段。
(2)结合材料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抗辩理由的推理过程。(6分)
答案:结合王先生“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提出的诉求,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人民法院支持王先生的诉求。李先生的抗辩与王先生的诉求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依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的抗辩理由。(6分)
解析:王先生以“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向所在辖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书》→可联系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推理有效,人民法院支持王先生的诉求。人民法院认为李先生的抗辩理由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相悖→可联系李先生的抗辩与王先生的诉求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依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的抗辩理由。
4.(2024·广东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英国商人威尔斯蓄意敲诈,到香港茂隆皮箱行订购了3 000只皮箱,价值港币20万元。
茂隆皮箱行如期交货时,威尔斯却说,因为皮箱中使用了木料,所以就不算是真正的皮箱,违背了合同。因此,威尔斯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按照合同的规定赔偿他的损失。开庭时,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站起来,从口袋里取出一只怀表,问法官:“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法官答:“这是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何关系?”“当然有关系。”律师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问道:“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了吧?但是,请
问这只表除表壳镀金之外,内部的机件全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异口同声:“当然不是。”律师继续问道:“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他稍稍停顿,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皮箱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的无理取闹,存心勒索而已!”
法院最后判威尔斯犯诬告罪,罚款5 000元。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赢得了诉讼,并说明该思维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12分)
答案:方法:①运用了类比推理。材料中律师根据金表和皮箱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进行了类比推理,从而明晰皮箱的定义。(3分)②运用了联想思维。材料中律师把人们对金表的认知迁移到对皮箱的界定上。(3分)
意义:①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3分)②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3分)
解析:律师根据金表和皮箱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驳斥了威尔斯的观点→可联系类比推理的知识。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把人们对金表的认知迁移到对皮箱的界定上→可联系联想思维的知识。类比推理的现实意义→可联系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和日常论证说理中的作用。联想思维的现实意义→可联系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运用了迁移的方法,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12.主观题——推理类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预期管理是指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预见和理解,以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确保政策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某校高二年级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得出如下结论。
同学甲:加快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么建立健全对微观主体预期的调查统计和监测体系,要么建立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要么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同学乙:政府部门只要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就能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个联言判断的语句,并说明此类判断为真的条件。(4分)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两位同学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1)联言判断: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言判断为真的条件: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4分)
(2)①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2分)②甲同学的推理不正确。健全预期管理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前提的各种措施应该是并列的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2分)③乙同学的推理不正确。推理前提是真实判断,但推理结构不正确。“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应是“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2分)④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或肯定后件式,乙同学肯定前件“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不能必然得出肯定后件“确保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2分)
解析:(1)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联系联言判断为真的条件。(2)同学甲的判断→可联系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的区分运用。甲同学的推理适用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乙同学的推理→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区分运用。乙同学的推理适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而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2024·江西宜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9分)
答案:推理错误。(1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即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该同学的观点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大力发展科技”,不必然推出后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推理错误。(6分)正确的说法应该为:只有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分)
解析: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可联系正确推理需要前提真实并且结构正确。大力发展科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该同学的观点肯定了前件不必然推出后件,故推理错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因噪声扰民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给老百姓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家住广州市某小区一楼的李先生因和邻居赵先生“斗气”,在每天上午、下午到夜间不间断重复播放古怪录音,导致周围住户无法正常生活作息。三楼302住户王先生联合社区人员多次与李先生沟通无果,无奈之下向生态环境局和公安机关投诉。经专业测量,该声音在302房屋内为36分贝,但可以清晰听到,并未达到噪声限值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的标准,相关执法部门无法予以行政处罚。
王先生以“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向所在辖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书》,请求人民法院禁止被申请人李先生播放录音等方式制造噪声扰民,李先生仍以未达到噪声限值为由提出抗辩并拒绝配合。人民法院认为李先生的抗辩理由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相悖,不予支持,最终依法作出支持王先生提交的诉前禁止令申请,并发出禁止令要求被申请人李先生不得通过播放录音等方式制造噪声扰民。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李先生的行为为什么构成侵权。假如你遇到噪声扰民,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纠纷?(8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抗辩理由的推理过程。(6分)
答案:(1)①李先生滥用民事权利导致周围邻居无法正常生活作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观上存在过错,且该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李先生的行为构成侵权。(4分)②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都是解决邻里矛盾的有效手段,还可以学习本案中王先生的做法,通过提交诉前禁止令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邻里矛盾。(4分)
(2)结合王先生“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提出的诉求,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人民法院支持王先生的诉求。李先生的抗辩与王先生的诉求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依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的抗辩理由。(6分)
解析:(1)李先生因和邻居赵先生“斗气”,在每天上午、下午到夜间不间断重复播放古怪录音,导致周围住户无法正常生活作息→可联系李先生滥用民事权利导致周围邻居无法正常生活作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观上存在过错,且该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李先生的行为构成侵权。假如你遇到噪声扰民,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可联系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都是解决邻里矛盾的有效手段。(2)王先生以“如不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李先生噪声扰民行为,将对申请人王先生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损害”为由向所在辖区人民法院提交诉前《禁止令申请书》→可联系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推理有效,人民法院支持王先生的诉求。人民法院认为李先生的抗辩理由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相悖→可联系李先生的抗辩与王先生的诉求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依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人民法院不支持李先生的抗辩理由。
4.(2024·广东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英国商人威尔斯蓄意敲诈,到香港茂隆皮箱行订购了3 000只皮箱,价值港币20万元。
茂隆皮箱行如期交货时,威尔斯却说,因为皮箱中使用了木料,所以就不算是真正的皮箱,违背了合同。因此,威尔斯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按照合同的规定赔偿他的损失。开庭时,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站起来,从口袋里取出一只怀表,问法官:“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法官答:“这是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何关系?”“当然有关系。”律师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问道:“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了吧?但是,请问这只表除表壳镀金之外,内部的机件全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异口同声:“当然不是。”律师继续问道:“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他稍稍停顿,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皮箱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的无理取闹,存心勒索而已!”
法院最后判威尔斯犯诬告罪,罚款5 000元。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赢得了诉讼,并说明该思维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12分)
答案:方法:①运用了类比推理。材料中律师根据金表和皮箱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进行了类比推理,从而明晰皮箱的定义。(3分)②运用了联想思维。材料中律师把人们对金表的认知迁移到对皮箱的界定上。(3分)
意义:①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3分)②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3分)
解析:律师根据金表和皮箱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驳斥了威尔斯的观点→可联系类比推理的知识。茂隆皮箱行的委托律师把人们对金表的认知迁移到对皮箱的界定上→可联系联想思维的知识。类比推理的现实意义→可联系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和日常论证说理中的作用。联想思维的现实意义→可联系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运用了迁移的方法,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