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训练 13.主观题———跨模块融合类(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题型训练 13.主观题———跨模块融合类(课件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题型训练
13.主观题———跨模块融合类
政治
1.(2024·山东日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限制措施分别由93条、122条缩减至31条、27条,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苹果、英伟达、埃克森美孚、德国西门子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在科研、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或继续加深合作深度。在美国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全球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中,中国从2023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
有观点认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不利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5分)
答案:①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助于吸引外资,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材料中提到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也在减少,且苹果、英伟达等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的合作,中国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都表明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是有利于我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3分)②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能够引入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这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可以合理引导外资投入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发展之本。(3分)③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缩减外资负面清单,促进国际资本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能够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3分)④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不仅能给中国百姓提供更丰富的、高品质的选择,也能给全球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3分)⑤但外资过多或结构不合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威胁金融安全。外资过多投入实体经济可能带来受制于人的
风险,需合理配置外资占比,确保实体经济安全健康发展。(3分)
解析: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可联系贯彻开放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吸引外资、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观点不合理性)。苹果、英伟达、埃克森美孚、德国西门子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在科研、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或继续加深合作深度。中国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可联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但外资过多或结构不合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威胁金融安全。外资过多投入实体经济可能带来受制于人的风险,需合理配置外资占比,确保实体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说明观点中合理的方面)。
2.(2024·山东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S市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开展“全域社区化”建设,以治理模式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全面提档升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全域社区化”建设对基层治理的借鉴意义。(15分)
答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密切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3分)创新乡村治理和服务供给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深化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3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3分)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3分)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解析:设立310个网格党支部、834个党小组、2 036名党员中心户→可联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商圈内各类事项办结效率;贯通上下游企业资源→可联系市场调节的优点;法治政府内涵。将“支部+农户+服务”紧密融合→可联系创新乡村治理和服务供给模式。
3.(2025·山东聊城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时代同频共振】
纵观76年来中国农村变化,从过去“吃不饱往外跑”到现在主动返乡创业,从过去“土地刨食”到如今“地里淘金”,原本并不被看好的农村,越来越受年轻人“待见”。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年底,全国入乡返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 220万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推进和农业结构性调整,如今农村创业机会越来越多。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改革、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基础,也涌现出更多创业就业的机遇。
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返乡创业人员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能。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青年人从“争相跳农门”到“我要回农村”的转变原因。(6分)
解析:从“吃不饱往外跑”到主动返乡创业,从“土地刨食”到“地里淘金”→可联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自觉选择性。农村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国家一系列重大举措→可联系青年人的转变。
答案:青年人从“争相跳农门”到“我要回农村”的转变,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自觉选择性。这一转变是基于乡村振兴和农村创业就业机遇的增多,以及青年人对农村发展的认同和热爱,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的体现。(6分)
【担时代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守正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传承,创新的实质是在守正前提下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少年已成为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2024年9月,中外青年孔子文化周以“青年·交流·未来”为主题,开展了非遗文化体验、儒学文化研学、中华文化与职业技能体验、新质生产力探秘、世界青年说等系列活动。在共学共研中增强人文交流意识,培养人文交流能力,加深中外青年学生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青年学生的心意相通和文明互鉴。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做好守正创新,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4分)
解析:青少年已成为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可联系青年应立足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文化创新。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加深相互了解,促进文明互鉴→可联系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
答案:青年应立足实际,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文化创新,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4分)
4.(2024·浙江湖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刻调整。
材料一:近年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经常被挂在一些西方政客的嘴边。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并利用它们制定的规则,在各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制。
材料二: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中非双方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共同商定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有机对接。中非一致同意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西方一些政客散播这样的说辞:世界各国都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中国不遵守规则,所以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时政短评,揭穿西方政客的话语陷阱。(10分)
要求:①找准逻辑错误,知识运用合理,材料提取恰当;②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左右。
答案:一些西方政客说中国不遵守规则,这是企图用模糊概念混淆是非,给中国贴上“不遵守一切规则”的标签。由这样的错误前提推出的结论是荒谬的,“国际秩序破坏者”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世界各国都有责任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个规则绝不是少数西方国家安排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压制的规则,而是各方平等协商制定的规则。中非合作论坛为制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典范。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0分)
解析: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并利用它们制定的规则,在各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制→可联系正确推理需要前提真实,结构正确。中非双方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共同商定将“一带一路”倡议……有机对接→可联系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非一致同意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联系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3.主观题——跨模块融合类
1.(2024·山东日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限制措施分别由93条、122条缩减至31条、27条,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苹果、英伟达、埃克森美孚、德国西门子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在科研、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或继续加深合作深度。在美国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全球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FDICI)报告中,中国从2023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
有观点认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不利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5分)
答案:①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助于吸引外资,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材料中提到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也在减少,且苹果、英伟达等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的合作,中国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都表明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是有利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3分)②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能够引入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这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可以合理引导外资投入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发展之本。(3分)③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缩减外资负面清单,促进国际资本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能够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3分)④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不仅能给中国百姓提供更丰富的、高品质的选择,也能给全球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3分)⑤但外资过多或结构不合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威胁金融安全。外资过多投入实体经济可能带来受制于人的风险,需合理配置外资占比,确保实体经济安全健康发展。(3分)
解析: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可联系贯彻开放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吸引外资、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观点不合理性)。苹果、英伟达、埃克森美孚、德国西门子纷纷拓展与中国厂商在科研、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或继续加深合作深度。中国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可联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但外资过多或结构不合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威胁金融安全。外资过多投入实体经济可能带来受制于人的风险,需合理配置外资占比,确保实体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说明观点中合理的方面)。
2.(2024·山东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S市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索开展“全域社区化”建设,以治理模式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全面提档升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全域社区化”建设对基层治理的借鉴意义。(15分)
答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密切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3分)创新乡村治理和服务供给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深化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3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3分)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3分)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解析:设立310个网格党支部、834个党小组、2 036名党员中心户→可联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商圈内各类事项办结效率;贯通上下游企业资源→可联系市场调节的优点;法治政府内涵。将“支部+农户+服务”紧密融合→可联系创新乡村治理和服务供给模式。
3.(2025·山东聊城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时代同频共振】
纵观76年来中国农村变化,从过去“吃不饱往外跑”到现在主动返乡创业,从过去“土地刨食”到如今“地里淘金”,原本并不被看好的农村,越来越受年轻人“待见”。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年底,全国入乡返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 220万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推进和农业结构性调整,如今农村创业机会越来越多。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改革、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基础,也涌现出更多创业就业的机遇。
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返乡创业人员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能。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青年人从“争相跳农门”到“我要回农村”的转变原因。(6分)
答案:青年人从“争相跳农门”到“我要回农村”的转变,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自觉选择性。这一转变是基于乡村振兴和农村创业就业机遇的增多,以及青年人对农村发展的认同和热爱,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的体现。(6分)
【担时代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守正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传承,创新的实质是在守正前提下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少年已成为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2024年9月,中外青年孔子文化周以“青年·交流·未来”为主题,开展了非遗文化体验、儒学文化研学、中华文化与职业技能体验、新质生产力探秘、世界青年说等系列活动。在共学共研中增强人文交流意识,培养人文交流能力,加深中外青年学生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青年学生的心意相通和文明互鉴。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做好守正创新,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4分)
答案:青年应立足实际,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文化创新,承担新时代文化使命。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4分)
解析:(1)从“吃不饱往外跑”到主动返乡创业,从“土地刨食”到“地里淘金”→可联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自觉选择性。农村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国家一系列重大举措→可联系青年人的转变。(2)青少年已成为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可联系青年应立足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文化创新。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加深相互了解,促进文明互鉴→可联系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
4.(2024·浙江湖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刻调整。
材料一:近年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经常被挂在一些西方政客的嘴边。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并利用它们制定的规则,在各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制。
材料二: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中非双方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共同商定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有机对接。中非一致同意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西方一些政客散播这样的说辞:世界各国都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中国不遵守规则,所以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时政短评,揭穿西方政客的话语陷阱。(10分)
要求:①找准逻辑错误,知识运用合理,材料提取恰当;②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左右。
答案:一些西方政客说中国不遵守规则,这是企图用模糊概念混淆是非,给中国贴上“不遵守一切规则”的标签。由这样的错误前提推出的结论是荒谬的,“国际秩序破坏者”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世界各国都有责任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个规则绝不是少数西方国家安排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压制的规则,而是各方平等协商制定的规则。中非合作论坛为制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典范。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0分)
解析: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并利用它们制定的规则,在各领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压制→可联系正确推理需要前提真实,结构正确。中非双方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共同商定将“一带一路”倡议……有机对接→可联系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非一致同意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联系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