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二 探究家乡老街发展情况【学习目标】1.借助本地档案馆或城市管理局等网站获取老街及相关地理事物的资料,描述老街的地理位置。2.探究老街的发展变化。3.归纳老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尝试撰写老街发展策划方案,辩证的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学习导航】学习活动一:知识与技能准备【合作探究】1.了解老街的地理位置,了解到达老街的路线。2.借助网络查找老街的历史资料,做好整理归纳。【合作探究】实地调研阶段地理环境对老街发展的影响优势:靠近水源促进早期贸易(如景德镇陶溪川因昌江而兴)。限制:狭窄街巷导致停车难,临河区域易受洪水威胁。现存问题物质层面:30% 建筑存在墙体开裂,50% 商铺为现代装修风格。文化层面:传统手工艺店铺仅占 15%,年轻游客占比超 60% 但停留时间短。社会层面:居民老龄化严重(60 岁以上占 45%),缺乏社区参与机制。【合作探究】保护与发展建议1. 分类保护策略核心保护区:原样修复历史建筑,限制商业业态(如只允许传统手工艺、非遗展示)。过渡缓冲区:新建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采用与老街协调的材料(如青砖灰瓦)。2. 地理环境优化交通微循环:设置步行街,开通水上巴士(如绍兴乌篷船体验)。生态治理:整治河道污染,恢复 “小桥流水” 景观。3. 可持续发展路径文化赋能:举办民俗活动(如端午龙舟赛),开发研学路线(如建筑测绘实践)。智慧管理:安装人流量监测系统。4. 社区参与机制成立居民议事会,共同制定《老街保护公约》。提供租金补贴,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如开设传统茶馆、手作工坊)。【成果展示与评价】制作 PPT,展示老街可持续性发展的策划方案,派代表汇报项目实施过程、成果亮点、团队协作心得;接受其他小组与教师的提问、质疑。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社区或应急管理部门专家评价;从资料收集完整性、设计合理性、团队协作默契度、汇报展示效果等维度打分,评选出优秀项目小组给予奖励。【拓展延伸】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实地考察、线路设计、模拟演练中收获颇丰,地理实践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突出地理学科特性,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地关系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绘图、访谈、数据分析等提升地理技能【学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