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分层作业4.1维护秩序靠规则(基础过关)一、基础知识填空: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社会秩序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逐渐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5.社会规则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社会规则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社会规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8.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9.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为切实做好开学季校园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及周边持续安全,我县交警部门在开学首日全警上路,指挥交通,保障开学当天路面安全有序畅通。这体现在维护(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C.交通秩序 D.公共场所秩序2.下列关于公共秩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共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③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④维护公共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学校就餐时,同学们自觉地排队取餐,大家就能很快吃上饭;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有序地排队,就能很快地把事情办好……这说明( )A.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B.社会规则能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D.人们要遵守规则否则要受到惩罚4.“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设置“一米线”的意义在于( )①减少人们的交往和沟通②泄露他人隐私③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④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与社会秩序对应正确的是( )A.人们在机场排队进行安全检查——生产秩序B.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交通秩序C.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D.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6.社会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规则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这说明( )A.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违反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7.为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应遵守的规则有( )①车辆停泊,规范有序②饲养宠物,妥善管好③自觉排队,不加塞④高速路上,隔窗抛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的自由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C.遵守社会规则是人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成为安居乐业的保障9.某校开学典礼结束后,现场几千人在老师的引领下,仅用10分钟时间就“丝滑”离场,令人赞叹。这说明( )A.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就能和谐安定B.社会秩序的形成只能依靠人们的自觉C.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高了其退场效率D.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我们赢得社会认可的关键10.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相关法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规范教学培训秩序,加强权益保护,确保改革稳妥实施。这表明( )A.要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未成年人要珍惜、敬畏生命11.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失去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这说明社会规则的作用是( )①规范社会行为 ②调节社会关系③维护社会秩序 ④提高学习成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 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校门口的现象: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相邻,每天一到上下学时间,学校门口就“堵得慌”,人车抢道的现象非常严重。(1)请说说活动一中的“堵得慌”说明了什么。活动二 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一则案例: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列车延迟发车。最终,罗某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公安机关责令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2)结合上述案例,谈谈社会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3)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规则具有哪些作用?活动三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学习小组准备制作一本生活规则手册。(4)请你列举两个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庆假期,全省公安机关启动高等级勤务,采取有力举措织密安全风险防控网,全力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全省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各旅游景区秩序井然,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重点旅游路线平安畅通。社会秩序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参考答案基础过关一、基础知识填空:1.有条不紊;井然有序2.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3.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4.社会环境;默契与共识5.道德、纪律、法律6.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7.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8.与他人、社会;行使权利;承担责任9.道德的谴责;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0题)1.C 2.B 3.B 4.D 5.C 6.B 7.A 8.D 9.C 10.B 11.A二、非选择题:(一)(1)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规定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如公安机关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处以2000元罚款。(3)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4)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等候公交车时,自觉排队;上下楼梯时,自觉靠右走,不乱跑,不抢道。(二)(1)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共26张PPT)4.1维护秩序靠规则(2024统编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课讲授0405课堂小测课堂总结01教学目标1.道德修养: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培养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2.责任意识:理解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培养主动承担维护社会秩序责任的意识。3.法治观念: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自主学习浏览课本P26-2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重要性?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4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02新知导入思考: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思考:上述图片有何共同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的秩序?现象分析03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总结归纳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03新课讲授思考: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影响学校放学;容易引发人们相互间的矛盾;易发生交通事故等。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等。生活观察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思考:1.这些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运行,人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总结归纳2. 社会秩序重要性?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蓝字部分)03新课讲授思考:1.这些属于社会规则吗?为什么?属于。实验室规范保障科研安全有序,旅游标语引导文明出游,二者均是维护特定场景秩序的共同约定,属社会规则。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规则?知识拓展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生活中常见的规则知识拓展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生活中常见的规则知识拓展法律: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总结归纳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种类: 道德、纪律、法律。03新课讲授思考:1.结合视频思考,社会规则有哪些?2.社会规则有哪些作用?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道德、纪律、法律探究分享思考:结合实例,谈谈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必要性。①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实施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②可以有效地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促进教育的法治化和规范化。③可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调节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教育教学秩序、行为失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时买育惩戒。这一规则的出台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能够有效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贵,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成长、全面发展。总结归纳4.社会规则的重要性?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总结归纳5.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04课堂总结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重要性?维护秩序靠规则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4.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05课堂小测1.没有游戏规则,就无法决定输赢;没有竞技规则,体育比赛就无法进行;没有交通规则,交通就会混乱。这告诉我们( )A.有了规则,就一定有秩序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C.学校没有规则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影响D.对学生来说,仅需要遵守校规B05课堂小测2.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民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选项中的行为与社会秩序相一致的是( )A.小林在图书馆看书自觉保持安静——遵守社会管理秩序B.工人师傅维修路灯——遵守生产秩序C.小刘在高铁站自觉排队过安检——遵守社会管理秩序D.小明不随意穿越马路——遵守交通秩序D05课堂小测3.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C05课堂小测4. 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的自由B.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C.遵守社会规则是人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成为安居乐业的保障D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维护秩序靠规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维护秩序靠规则》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内容围绕规则与秩序的关系展开,主要介绍了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和价值;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重要作用。本课将结合生活实际和新闻案例,层层递进地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培养文明有礼、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2.法治观念:理解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法律、纪律等规则的强制性。3.责任意识:理解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培养主动承担维护社会秩序责任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难点:理解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并将规则意识转化为自觉维护秩序的行动。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案、课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思考: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什么?导入语: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浏览课本P26-2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重要性?2.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重要性?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4.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环节一:(一)现象分析思考:上述图片有何共同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的秩序?提示: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总结归纳: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案例探究播放视频《校门口的混乱》思考: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提示:1.影响学校放学;容易引发人们相互间的矛盾;易发生交通事故等。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等。(三)生活观察思考:1.这些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社会将会混乱不堪,社会生产和生活将无法正常运行,人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总结归纳:2. 社会秩序重要性?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 和谐的社会环境。③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P25蓝字部分)环节二:思考:1.这些属于社会规则吗?为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规则?提示:属于。实验室规范保障科研安全有序,旅游标语引导文明出游,二者均是维护特定场景秩序的共同约定,属社会规则。知识拓展:规则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的介绍。总结归纳: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种类: 道德、纪律、法律。环节三:探究分享(一)播放视频《我们身边的规则》思考:思考:1.结合视频思考,社会规则有哪些?2.社会规则有哪些作用?提示:1.道德、纪律、法律2.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二)思考:结合实例,谈谈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必要性。提示:①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实施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②可以有效地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促进教育的法治化和规范化。③可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调节师生关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总结归纳:4.社会规则的重要性?①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为了维护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秩序,社会规则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从而使大家可以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 自主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观察图片中的现象,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思考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各环节知识点。观察规则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思考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总结归纳各环节知识点。 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找共性和分享生活中的秩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秩序的含义和内容。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对视频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分析解读能力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社会秩序的作用。通过社会常见的规则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含义和种类,并通过知识拓展,帮助学生对规则的道德、纪律、法律三种类型有进一步理解。通过对视频总结归纳,材料分析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清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的关系。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的练习题目。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 巩固本节课知识点。课堂总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本节课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3.完成启思导行要求。 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1.巩固新知;2.预习新内容,提前感知知识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分层作业】4.1维护秩序靠规则(含答案).docx 【课堂无忧】4.1维护秩序靠规则-教学设计.doc 【课堂无忧】4.1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