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从小爱科学《科学家的童年》第1课时第一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 通过科学家童年故事,理解科学探索与国家发展的关联,认同 “科学报国” 的价值导向,激发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 └── 学习科学家童年的优良品质(好奇心、专注、坚持),将其转化为自身学习与生活的行为准则。├── 法治观念│ └── 初步建立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理解科学探索需遵循规则。├── 健全人格│ └── 塑造敢于质疑、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培养面对困难的韧性。└── 责任意识└── 明确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是未来参与国家建设的责任,树立 “我也能为科学出力” 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提炼科学家童年品质,理解品质与科学成就的关联。└──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探索的系统性与长期性,将科学家品质内化为实际行动。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探索。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许多科学家从小就敢于质疑,善于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导入活动一:走进科学家的童年科学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许多科学家从小就敢于质疑,善于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童年世界。活动园班级举办了 “科学家的童年” 故事会活动。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了少年李四光和少年法布尔的优良品质。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少年时期的李四光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发现了一块与周围石头差别很大的巨石,就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这儿呢?” 小伙伴们都觉得他提的问题很奇怪。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他从没放弃。在学习了地质学知识后,李四光做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推断出这块巨石是由远古时期冰川运动带到这里的。李四光童年时对一个看似简单的现象:门口的大石头,产生了深深的好奇,进而在以后的日子里,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探究,终于成就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全新的论断。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有好奇心、善于提问,勤于动脑,数十年持之以恒、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 “昆虫迷”。他常常因为观察昆虫而忘记了时间。有一次,他仰着头看屋檐下的蜘蛛捕食蚊子,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还有一天夜里,法布尔提着灯,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怎样产卵。看着看着,他忽然觉得周围越来越亮,一抬头,才发现太阳都快升起来了。后来,法布尔成为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法布尔的故事启发我们:要从小培养我们的好奇心,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兴趣.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文学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1827年3岁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他从3岁一直到6岁都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他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睡前最喜欢听祖母说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则常抱着绵羊睡觉。通过探究李四光和法布尔两位科学家的 “童年秘密”,我们发现他们具有这样的品质:① 好奇心② 持之以恒③ 珍视兴趣④ 专注⑤ 善于提问⑥ 勤于动脑⑦ 善于观察⑧ 善于发现⑨ 有耐心⑩ 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你们还对哪些科学家的童年感兴趣?探究一下他们的优良品质吧。一、玛丽 居里(居里夫人):嘈杂中的专注者故事细节:童年的居里夫人(波兰名为玛丽亚)在寄宿学校时,即使姐姐和同学在身边唱歌跳舞,她也能像 “被施了定身咒” 一样,趴在桌上专注地演算数学题。有一次,姐姐故意在她身后叠起椅子塔,试图干扰她,结果椅子轰然倒塌,玛丽亚却头也不抬地说:“别闹,我在算镭的原子量呢!” 这种从小养成的专注力,让她后来在实验室里连续数周提炼沥青铀矿,最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品质提炼: ①专注如锚:能在干扰中保持深度思考,这是科学研究必备的心理素质。 ② 责任感萌芽:童年时因波兰被沙俄统治,她偷偷学习波兰语和历史,这种对民族的责任感后来转化为用科学报效人类的信念。二、茅以升:文德桥上的责任觉醒故事细节:9 岁的茅以升因胃痛错过南京秦淮河的龙舟赛,却听说文德桥因超载坍塌,多人落水。他攥着报纸发誓:“我要造永远塌不了的桥!” 此后他每天观察南京城的桥梁结构,用火柴棍搭建模型。这种责任感让他在 1937 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 钱塘江大桥,用 140 天完成原本需要两年的工程 。品质提炼: ①问题即使命:将社会问题转化为科学目标,体现了科学家的社会担当。 ②从小立长志:从童年誓言到成年成就,展现了目标的持续驱动力。活动二:勇当小科学家,争做未来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从小就热爱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勇当小科学家,争做未来科学家。阅读角仓鼠是怎么储存食物的?有一次,我喂家里的仓鼠吃瓜子,发现它吃得特别多,难道是它的胃口很大吗?于是我决定做个小实验。我拿一堆瓜子喂它,只见仓鼠用粉红的前爪和灵巧的门牙飞快地剥掉瓜子壳,然后把瓜子仁吞进了嘴里。不一会儿,它的颊囊就变得圆鼓鼓的了。这时它突然钻进木屑堆里,它在干什么呢?我决定静静地等一会儿。等仓鼠钻出来的时候,它的颊囊不再那么鼓了,又开始向我要食物,难道它把瓜子仁藏在木屑下了?我好奇地翻开木屑堆,发现里面果然储存了许多瓜子仁。哈哈!小仓鼠,你太聪明了!后来,我上网查阅了资料,知道了仓鼠属于啮齿类动物,当遇到食物时,它们可以把食物装在颊囊内带回去慢慢享用。这个同学身上具有好奇心,善于观察,对知识的渴望,热爱科学,执着探索等。这个同学身上具有哪些科学家的特点和品质?你是否也想立志成为科学家呢?科学家取得了伟大的_________,值得我们_________和_________。许多科学家从小就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从小就热爱_________,有强烈的_________,富有_________精神。我们要向他们_________,勇当小科学家,争做_________科学家。成就尊敬学习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学习好奇心探索学习未来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等级与标准 评价方式1. 好奇心与提问意识 是否对科学故事感兴趣,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主动提出2个以上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能提出1-2个相关问题 ★☆☆☆☆:需引导才提问 课堂提问学习单记录2. 观察与发现能力 能否从故事中提炼科学家的品质 ★★★★★:准确概括3个以上科学品质 ★★★☆:概括1-2个品质 ★☆☆☆☆:需要提示归纳 小组讨论阅读角活动3. 知识理解与迁移 能否联系生活举例说明科学精神 ★★★★★:举出贴合案例的2个生活实例 ★★★☆:举出1个实例 ★☆☆☆☆:实例与主题关联弱 实践活动口头分享4.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是否表达对科学家的敬佩,并愿"争做小科学家" ★★★★★:清晰表达理想,行动积极(如阅读科普书) ★★★☆:表达兴趣但行动不足 ★☆☆☆☆:态度不明确 课堂发言自我评价学习评价表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