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建造小房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建造小房子》是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的关键一课。本单元围绕“房子”主题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材料以及建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本课作为单元的总结与实践课,学生在前面几课对房子的结构和材料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建造小房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进一步深化对房子的理解。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设计、选材、建造和评价的工程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与技术、工程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与描述能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欲望。他们在生活中对房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房子的建造过程和工程原理缺乏深入了解。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活动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二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有待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易受兴趣影响,在小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顺畅的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协调。【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和建造所需的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能根据房子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2.科学思维:在设计和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材料、如何进行结构搭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工程思维。3.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经历设计、选材、建造和评价小房子的全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责任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设计并建造一个结构稳定、能满足一定功能需求的小房子,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建造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结构不稳定、材料使用不合理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建造步骤和材料选择的要点,让学生对建造小房子有初步的理论认识。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材料选择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选材和建造小房子,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评价法: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和建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改进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建筑工人建造房子的视频,提问学生:“房子是怎么建造出来的?我们想自己建造一个小房子需要做哪些准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房子的知识。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建造房子”的情境中,同时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二、知识回顾与梳理教师活动:利用PPT展示房子的基本结构(屋顶、墙壁、门窗等)和常见的建筑材料(木材、砖块、塑料等),与学生一起回顾不同结构的作用和不同材料的特性,提问:“我们在建造小房子时,这些结构和材料该如何选择和运用?”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知识,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建造小房子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设计和建造环节提供理论支持。三、设计小房子教师活动:提出任务:“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你们心目中的小房子,要考虑房子的功能、结构和使用的材料。”发放设计图纸,指导学生如何在图纸上标注房子的各个部分和选用的材料。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设计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如:“你们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做屋顶?”“这个结构这样设计能保证房子稳定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在图纸上画出小房子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小组代表发言,向全班介绍设计思路和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后续建造提供更多灵感。四、选择材料教师活动:展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如小木棍、卡纸、塑料片、胶水、剪刀等),介绍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问:“你们小组选择这些材料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与设计的匹配性。学生活动:观察材料,小组讨论后选择所需材料,向教师说明选择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五、建造小房子教师活动:强调建造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巡视各小组的建造过程,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如结构搭建不牢固、材料拼接困难等。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小组分工协作。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按照设计方案和选择的材料,动手建造小房子。在建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适当调整,遇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建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工程建造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六、展示与评价教师活动: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建造的小房子,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小房子的特点、功能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其他小组的学生从房子的结构稳定性、功能实现、材料选择合理性和外观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也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新,提出改进建议。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介绍。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介绍,积极参与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接受他人的评价,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改进提供方向。七、课堂总结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子的设计、材料选择、建造过程以及评价等方面,强调在建造小房子过程中科学知识和工程思维的应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身边的建筑,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学生活动:认真倾听,回顾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板书设计】建造小房子一、设计结构:屋顶、墙壁、门窗等功能:居住、储物等二、材料选择木材-坚固、易加工卡纸-轻便、易裁剪塑料片-防水、有韧性三、建造过程步骤:搭建框架、安装墙壁、封顶等注意事项:安全、分工协作四、评价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