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同步学练测第1课 鸦片战争【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识结构】【要点梳理】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目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改变其在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局面。(2)危害:威胁清政府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虎门销烟:(1)概括: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抗争:1841年1月,关天培战死虎门;1841年秋,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力战殉国;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海龄在镇江战死。3.战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易错易混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3)内容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易错易混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香港”。2.其他条约(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2)1844年,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思维导引 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步训练】1.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2. 鸦片战争时期,浙江嘉兴县丞龚振麟目睹了英军火轮船的优势,遂萌生仿制火轮船的想法,经过数月努力,造出类似战舰,并安装了枪炮。这反映了当时( )A.中英贸易扩大 B.危机下的个体探索C.地方势力膨胀 D.新式海军已经建成3.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广州三元里爆发的义举(如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热情讴歌了(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A.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B.爱国官兵保家卫国的意志C.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的斗争 D.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择4.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大规模海上入侵,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劳师远袭的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同西方入侵者顽强斗争的第一次实践。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1839年,随着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英国一个发动战争的机会。一位英国官员表示:“我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只有表现充分的武力,才能有希望得到”。这一言论反映了当时英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是( )A.借助军事力量迫使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B.利用外交途径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C.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D.支持中国的内部改革以促进对外开放6.1836年,某外文刊物发表旅华英人《迫切需要与中国缔约》的文章,认为贸易增长起来,势必要开辟新的门径,但在中国却受到了阻碍,提出“要和中国签订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缔结,又必须在大炮的瞄准下发生效力”。据此,该文意图 ( )A.要求英国武力对华进行市场扩张B.维护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C.迫使中国增开沿海内陆贸易口岸D.谋取对华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7.对如下史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B.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C.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8.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唱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A.外商企业发展艰难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地主阶级实力膨胀9.当前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历史上与“关税自主权丧失”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10.表格内容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银价数据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银钱比价(每两白银兑换铜钱数)18世纪中后期 1∶10001820年代末至1830年代初 1∶16001839年 1∶1600左右1846年 1∶1800(注:数据主要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相关研究)A.白银总量增加 B.农业产品商品化C.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D.白银大量外流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请君英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炮子谣》材料二 “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材料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遏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四 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量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2)材料二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