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二年级上册 《形形色色的动物》单元 2.观察蜗牛的反应 教学设计单元 《形形色色的动物》 课题 观察蜗牛的反应 课时 1核心 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学习内容及要求 6.2 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2年级:②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蜗牛,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两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 通过实验,知道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 通过实验,知道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 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以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科学思维 会有序观察比较。 根据蜗牛的身体、感官器官特征推测蜗牛是如何应对环境的。 3.能用依据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探究实践 初步发展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 态度责任 1.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及现象的描述,乐于倾听和交流。 2.对研究蜗牛的反应产生兴趣,增进爱护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3.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饲养小动物。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能较准确地描述蜗牛的感官特征和蜗牛对环境的反应。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根据蜗牛的行为,推测蜗牛对环境的反应。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蜗牛、棉签、透明塑料片、棉线、塑料盒、放大镜、音叉;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同学们把蜗牛带来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蜗牛。一、问 题 情 境 :(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PPT) 提问: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 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小结:小小的蜗牛能像兔子那样做出反应吗?今天我们就像研究兔子那样来研究小蜗牛。二、科学探究:(预设25分钟) 1.观察蜗牛的身体。(板书:在轮库图上标注)[材料准备:蜗牛、蜗牛轮廓图、PPT] 提问1:我们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兔子的?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观察蜗牛? 小结:我们今天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观察。 提问2: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小结:软软的身体上背着一个螺旋形外壳。 2.观察蜗牛的头部。[材料准备:放大镜] 提问:蜗牛的头在哪里?上面有什么?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画下来(预设:两对触角、口) 教师指导:在轮廓图上找到触角的位置,画下来。 全班交流。 小结:蜗牛的身体有头、腹足和外壳。头部有长短不同的两对触角和口。长触角上有眼睛只能看到分辨明暗。 3.观察蜗牛的腹部。[材料准备:透明塑料片] 提问:兔子有四肢,蜗牛有吗?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把它画下来。(预设:软软的,蠕动,像移动的电梯) 教师指导:把蜗牛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让蜗牛爬动起来,在透明塑料片的另一面观察。在轮廓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画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小结:蜗牛没有兔子那样的四肢来奔跑。它的足长在腹部,能像移动电梯似的慢慢蠕动,所以,它的脚叫作腹足。 4.发现蜗牛的呼吸孔、生殖孔、肛门 提问: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的身体,你还能发现什么呢?(预设:呼吸孔、生殖孔、肛门) 小结:蜗牛的头部还有鼻子,不过只能用来呼吸,所以叫呼吸孔。背上还有两个小孔,一个是排便便的肛门,一个是生宝宝的生殖孔。 5.观察蜗牛的反应。 提问1:蜗牛有呼吸孔,对气味有反应吗?怎样证明能闻到不同气味吗? 实验:[材料准备:棉签、糖水、白醋。] 将蜗牛放在塑料片上,在它身上滴几滴水,静静地等待它出来。 用棉签蘸一点糖水,慢慢靠近触角,观察触角的反应。 用棉签蘸一点白醋,慢慢靠近触角,观察触角的反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小结:蜗牛的呼吸孔,不能辨别气味。但是,它的触角能分辨刺激性强的气味。 提问2:蜗牛的触角对声音有反应吗? 实验:[材料准备:音叉。] (1)将蜗牛放在塑料片上,在它身上滴几滴水,静静地等待它出来。 (2)敲击音叉,慢慢靠近蜗牛的前后左右,观察蜗牛的反应。 (3)敲击音叉,慢慢靠近蜗牛的触角,观察触角的反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小结:蜗牛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但是,当对靠近它的声音有反应。 5.观察蜗牛的爬行 提问:蜗牛用它的腹足慢慢爬行,如果遇到不同的路况怎么行进呢? 实验:[材料准备:棉线、铅笔、直尺。] 将蜗牛放在塑料片上,在它身上滴几滴水,静静地等待它出来。 在铅笔上滴几滴水,再把铅笔放在蜗牛前面,让蜗牛爬到铅笔上。 把棉线打湿,放在前面,当蜗牛爬在棉线上时,再慢慢将棉线提起来。 把蜗牛放在尺子上,滴几滴水,等蜗牛爬出来,再拿起直尺,并转动。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小结:蜗牛的腹足能在平坦的路上爬,也能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进。无论在哪里行进都会留下粘液。 6.给蜗牛建造一个家。 提问1:关于蜗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提问2:要想知道蜗牛更多的秘密怎么办呢? 提问3:如何饲养蜗牛呢? 全班交流。 小结:饲养蜗牛要每天观察记录,就能发现更多秘密啦。三反思、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蜗牛是怎样感知周围环境的? 2.提问:蜗牛的家建造的怎么样? 3.提问:其他动物有哪些感知周围环境的本领?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蜗牛的壳是( )形状的。 A.螺旋 B.圆 C.球 2.蜗牛的身体是( )的。 A.粘粘的 B.硬硬的 C.软软的 3.蜗牛行走时用( )来探路。 A.头 B.触角 C.腹足 4.蜗牛的长触角上有一个小黑点,这是它的( )。 A.鼻子 B.耳朵 C.眼睛 5.蜗牛遇到危险会( )。 A.快跑 B.缩进壳里 C.慢慢爬 二、判断题 1.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 ) 2.蜗牛头上的短触角是用来装饰的。( ) 3.蜗牛用它的壳来应对天敌。( ) 4.蜗牛的腹足只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进。 ( ) 5.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粘液。 (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1.√ 2.× 3.√ 4. × 5.√ 在线练习:http://edu.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