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校园小导游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0 校园小导游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二年级上册 《物体的位置》单元 3.校园小导游 教学设计
单元 《物体的位置》 课题 校园小导游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1-2年级:④初步体验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可以利用实物模型介绍学校更清晰。 科学思维 通过方位分析,知道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远近是两个物体之间的长短。 探究实践 通过参与活动,能用方位词和数据,具体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通过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在生活说明物体所在的位置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 态度责任 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倾听,乐于练习。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正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大方格纸,房屋、树木、学生、教师等实物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今天,我们来做学校“小导游”。
一、问题情境(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PPT) 图片:校园图 提问:如何用校园模型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和路线呢?
二、工程实践(预设25分钟) 1.制作校园模型。[材料准备:大方格纸,房屋、树木、学生、教师等实物模型,PPT] 谈话:制作校园模型,首先要研讨制作方案。 提问:学校有些什么呢?分别在什么位置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校园景物 位置 校门 教学楼 操场 花园 小结: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说明其他物体的位置。 2.用数据描述。[材料准备:PPT] 提问:如何把它们标注在纸上呢?选择白纸,还是方格之呢?还需要哪些工具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根据本校情况) 北
小结:用方位和数据描述能更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3.制作校园模型(PPT) 谈话:有了校园设计图,如何让设计图变身为微型校园实景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评估校园模型 谈话:我们制作的校园模型能否真实的描述学校情况吗? 对照评估标准,检验校园模型。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角色扮演活动:用自制的校园模型向家长介绍学校。 全班交流、分析。
三反思、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自制的校园模型还有哪些问题? 2.提问:怎样改进校园模型存在的问题呢? 3.提问:可以利用生活中哪些废旧材料制作模型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用( )最清晰明了。 A.文字 B.图画 C.模型 2.制作校园模型先要观察校园景物,确定景物的( )。 A.形状 B.位置 C.用途 3.设计校园模型,选择( )便于确定景物间的距离。 A.方格纸 B.大白纸 C.彩色纸 4.设计校园模型,应用( )更方便。 A.软尺 B.直尺 C.三角尺 5.制作校园模型,模型方位要与校园实际方位( )。 A.一致 B.相反 C.偏差 二、判断题 1.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确定校园景物位置。( ) 2.校园模型中景物之间只要确定距离就行了。( ) 3.可以以旗杆为参照物,确定教学楼的位置。( ) 4.小组同学共同进行模型制作,能做的更完美。 ( ) 5.制作好的模型可以继续改进。 ( )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1. × 2.× 3.√ 4.√ 5.√ 在线练习:http://edu.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