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二年级上册 《太阳和月亮》单元 3.变化的月亮 教学设计单元 《太阳和月亮》 课题 变化的月亮 课时 1核心 概念 9.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学习内容及要求 9.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2年级:③知道每天观察到的月亮形状是变化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会描述不同的月亮形状。 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2.通过对月亮形状的分析,知道月亮形状变化是不断循环的。 探究实践 1.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学会观察月亮的方法。 2.通过观察记录,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记录。 态度责任 能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坚持观察,善于倾听,乐于合作。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月亮的形状是变化的。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分析月亮形状的变化,发现月亮形状的变化是循环的。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月相图卡、月相记录图、圆形纸卡;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一、问题情境:月亮究竟是什么样的?(预设5分钟) 1.谜语导入(PPT)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提问1:你猜到是什么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吗? 提问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月亮的这些样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小结:月亮几乎每天都在变化。二、科学探究:观察月相变化。(预设25分钟) 1.做个月亮。[材料准备:A4纸。] 指导:把你记忆中的月亮画在白纸上,再剪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相机贴在黑板上。 提问:月亮像个软皮球,会变各种形状吗?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观察月亮,看看月亮究竟是什么样的。 2.观察月球。[材料准备:月球图片PPT。] 提问1:怎样观察月亮呢? 全班交流、分析。 指导制定观察计划: 确定观察地点的时间 连续定时定点观察 记录月亮的形状和日期 小结:制定好观察计划后,要在父母的陪同下观察。 提问2:这是通过天文望远镜拍到的月球,它是什么形状的? (1)它上面有什么?阴影部分像什么? (2)它是会变化的软皮球吗?(预设:像球形大石头) (3)为什么与我们看到的月亮不一样呢? 全班交流。 小结:天文望远镜拍到的月球与我们看到的月亮不同,是因为太阳照射的缘故。太阳照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明暗两部分。我们在地球上远远地看上去,只能看见亮的部分,暗的部分几乎看不见。 3.画月亮。 指导:看清月球的明暗交界线,在圆形纸卡上画出来,再把暗的部分画上斜线。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相机板书。 小结:明亮部分就是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 全班交流。 小结:让爸爸陪伴,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找一个固定的地方,选一个标志物,带上记录本,连续观察。画出月相在这个标志物的位置和形状,填写观察时的日期。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我们是怎样发现月亮的形状是在变化着的? 2.提问: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吗?是怎样变化的? 3.提问:你准备克服哪些困难连续观察月亮?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我们看到的月亮就是月球被( )部分的形状。 A.照亮 B.黑暗 C.明暗交替 2.月亮是被( )照亮。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3.月亮的变化与月球的( )有关系。 A.温度 B.大小 C.形状 4.月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球形 C.方形 5.月亮形状的变化是( )。 A.随意的 B.有时随意 C.有规律 二、判断题 1.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就是月球的形状。( ) 2.月亮的形状就是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形状。( ) 3.八月十五的月亮在天空不会移动。( ) 4.月亮白天看不见,只有晚上才出来。 ( ) 5.观察月亮要选择一个安全的位置。 ( )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C 1.× 2.√ 3.× 4.× 5.√ 在线练习:http://edu.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