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2024·天津市滨海新区期中)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2024·陕西西安月考)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福建南平期中)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曹禺1910年出生于天津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也看到了许多“高级流氓、高级恶棍”及“苦力”的劳动,听见了深夜小巷传来的卖儿卖女之声。曹禺的成长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湖北随州期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②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内部原因
③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促进力量
④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甘肃酒泉期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下列对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得以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6.(2024·浙江温州期中)百年前的中国,列强入侵、民不聊生,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上述救亡图存的努力和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  )
①没有明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②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想
③无法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④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福建泉州期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面对近代中国国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第三种方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第三种方案赢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所有资产阶级拥护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 ④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福建龙岩期中)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工人阶级最先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2024·浙江杭州联考)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4·江苏扬州学业考试)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某班同学搜集了如下素材。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演讲题目(  )
素材内容
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非选择题
11.(2024·河南驻马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75年前的10月1日,在一位巨人的庄严宣告声中,有着5 000 多年文明史、100多年屈辱史的旧中国,开天辟地成立了第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令人感到新奇的是,在开国大典上鸣响的礼炮,打破了最高庆典只响21响的国际惯例,足足响了28响。它向世人表明了这个新生共和国与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1921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把一个贫穷积弱的中国带上了独立自主、日趋富强的康庄大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形式上是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所以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3.B 戏剧家曹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目睹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封建社会的残酷,他所处时代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④符合题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存在的多重矛盾之一,但不是主要矛盾,②③不符合题意。
4.B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①④符合题意。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②错误。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促进力量,③错误。
5.D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是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 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属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排除。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③正确。 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得以完成,④正确。
6.D 辛亥革命有明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①错误。辛亥革命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想,②错误。上述救亡图存的努力和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无法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以及他们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③④正确。
7.A 第三种方案赢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而不是所有资产阶级拥护,①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不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②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第三种方案,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③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8.B 在近代中国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其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①④符合题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革命中发挥过积极作用,②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才登上政治舞台,③错误。
9.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①③④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表述错误。
10.A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恰当的题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1.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解析:本题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设问要求的知识进行对接。
2 / 3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政治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      ,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微提醒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前一种矛盾是民族矛盾,后一种矛盾是阶级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      、人民解放,实现      、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成立条件
①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    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      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1)三种建国方案的比较
类别 政治力量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
第一种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      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    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第二种 以某些   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      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第三种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        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微提醒
  第一种方案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注定要失败。第二种方案失败是因为其脱离中国实际。帝国主义不会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和不彻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2)结论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    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    ,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    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      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微提醒
  官僚资本主义,是指通过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形态。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      ,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
想一想
 (1)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吗?
提示: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吗?
提示:                                            
判一判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就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封建民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选一选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
③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世纪上半叶,在关乎中国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些方案最终赢得人民认可的是(  )
A.消灭资本主义,恢复封建帝制
B.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1.教材P3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提示: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是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准确地判断并把握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教材P7“探究与分享”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提示:①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个说法不太妥当。1950年,毛泽东在“中国”前面加上“新”字,从此,这首歌就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面貌。
议题一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情境1】 十八世纪后半叶,西方工业革命的马达轰鸣,没有惊醒东方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一再欺侮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由此开启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及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究1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境2】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探究2 上述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什么社会性质?其主要矛盾是什么?面对当时的国情,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
1.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3)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区别 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 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1.(2024·浙江杭州期中)近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艰难状态。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踔厉奋发、实现民族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山西太原期中)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这一基本国情(  )
A.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B.表明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和抗争史
C.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表明近代中国实际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反帝反封建长期抗争的道路,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对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议题二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情境1】 
  身陷苦难中的人民,为反抗压迫、抵御侵略,进行了各种尝试,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
探究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各自结局如何?
【情境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的成长壮大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一个民族与过往全然不同的历史,不断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个崭新高度。
探究2 上述情境为我们展示了哪些历史真理?
 正确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2)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4)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1.(2024·浙江嘉兴期中)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其原因有(  )
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②该方案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③资产阶级未能认识到近代中国国情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符合了人民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江西鹰潭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近代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进程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安徽铜陵期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了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各种思潮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也都进行过尝试和探索,结果却一再碰壁。最终,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
②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代表历史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基本国情 2.中华民族 3.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二)1.(1)①思想 ②工人阶级 工人运动 (2)主心骨
2.(1)买办资产阶级 抛弃 中间派 人民群众 工农联盟
民族资产阶级 (2)人民 执政
(三)1.官僚资本主义 剥削者 伟大复兴 2.人民民主
国家的权力 3.历史总结 历史真理
想一想
 (1)提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提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判一判
 (1)× (2)× (3)× (4)×
选一选
 (1)C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①③入选,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2)D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个方案最终赢得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D正确。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1 提示:当时的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颓势日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究2 提示:①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跟踪训练
1.B 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排除。
2.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A正确,B排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错误。这里的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D错误。
3.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说法错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等运动对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④说法错误。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1 提示:第一种政治力量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政治力量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政治力量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探究2 提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跟踪训练
1.C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之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符合了人民的需要,该方案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②④正确。近代中国各阶级的力量是动态变化的,一开始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不是最为强大甚至还比较弱小,①错误。资产阶级认识到近代中国国情并进行了革命,但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③错误。
2.A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①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对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蓬勃兴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因此,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进程,②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③表述错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才成立,④表述错误。
3.A 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代表历史前进方向,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而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①②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不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的原因,③排除。软弱性、妥协性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的特点,④排除。(共75张PPT)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引述宪法序言,
说明没有中国共
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阐明中国共
产党成为执政党
的必然性 1.政治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
择、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
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
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 ,也是认识和解决
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
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
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 
中华民族 
微提醒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前一种矛盾是民族矛盾,后一种矛盾是
阶级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
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
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3.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 、人民解放,实现 、人民幸福。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成立条件
①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
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
需要新的 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
命力量。
思想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 的紧密结合
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工人阶级 
工人运动 
(2)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
有了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主心骨 
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1)三种建国方案的比较

别 政治力量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


种 先后以北
洋军阀和
国民党统
治集团为
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
和 统
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 了,
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

买办资产阶级 
抛弃 

别 政治力量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


种 以某

或中
间人士为
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 认
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
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
法实现
中间
派 
人民群众 

别 政治力量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


种 以中国共
产党为代
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 为
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
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
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
在内的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拥护
工农联盟 
民族资产
阶级 
微提醒
  第一种方案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
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注定要失败。第二种方案失败是因为
其脱离中国实际。帝国主义不会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而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和不彻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2)结论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
历史和 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
共产党 ,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人民 
执政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 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
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
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 创
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官僚资本
主义 
剥削者 
伟大复兴 
微提醒
  官僚资本主义,是指通过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
本主义形态。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
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
合,具有封建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 ,成为
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人民
民主 
国家的权力 
3.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
的 。
历史
总结 
历史真理 
想一想
(1)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吗?
提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
富强、人民幸福吗?
提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
判一判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就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
的基本依据。 ( × )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彻底改变贫
穷落后的面貌。 (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封建民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
跃。 ( × )
×
×
×
×
选一选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原
因是(  )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 ③中国封建统
治日趋没落 ④西方文明更为先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
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中国封建统治日趋没落,①③入选,②不
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2)20世纪上半叶,在关乎中国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
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些方案最终赢得人民认可的是
(  )
A. 消灭资本主义,恢复封建帝制
B. 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解析: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
义,这个方案最终赢得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认可,D正确。
1. 教材P3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提示: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是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
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
基本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
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
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准确地判断并把握了近
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伟大胜利。
2. 教材P7“探究与分享”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
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提示:①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个说
法不太妥当。1950年,毛泽东在“中国”前面加上“新”字,从
此,这首歌就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面貌。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
其关系
【情境1】 十八世纪后半叶,西方工业革命的马达轰鸣,没有惊醒
东方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
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成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一再欺侮中国,
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1894年中日甲午战
争中,中国战败,由此开启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
华及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镇压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究1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示:当时的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
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清王
朝由盛而衰的颓势日益加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
动荡,危机四伏。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境2】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
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
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
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探究2 上述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什么社会性质?其
主要矛盾是什么?面对当时的国情,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
提示:①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
民大众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
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
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
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不断发展。
(3)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
国的基本国情。
2.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
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
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
幸福。
(3)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基本
国情。
3.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别 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系 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1. (2024·浙江杭州期中)近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
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艰难状态。近代中国社
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踔厉奋发、实现民族复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排除。
2. (2024·山西太原期中)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
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
基本的国情。这一基本国情(  )
A.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B. 表明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是一部屈辱史和抗争史
C. 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 表明近代中国实际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
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A正确,B排除。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错误。这
里的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
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
展,D错误。
3.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反帝反封建长期抗争的
道路,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对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认识正确的
是(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其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 ④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
步作出实质性贡献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
多重矛盾,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
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
说法错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等运动对历史发展作出了
重大贡献,④说法错误。
议题二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情境1】 
  身陷苦难中的人民,为反抗压迫、抵御侵略,进行了各种尝试,
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
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
探究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各自结局如何?
提示:第一种政治力量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
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
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政治力量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
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政治力量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
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情境2】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的成长壮大与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亿万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一个
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一个民族与过往全然不同的历史,
不断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个崭新高度。
探究2 上述情境为我们展示了哪些历史真理?
提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
心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
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
确认的历史真理。
 正确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
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
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
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
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2)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
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
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
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
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在历
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
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4)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
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
伟大飞跃。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
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
的历史真理。
1. (2024·浙江嘉兴期中)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
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分别提出自己
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了人民群
众的拥护,其原因有(  )
①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②该方案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③资产阶级未能认识到近代中国国情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符合了人民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之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
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符合了人民的需要,该方案让人民群众看
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②④正确。近代中国各阶级的力量是动态
变化的,一开始无产阶级的力量并不是最为强大甚至还比较弱小,
①错误。资产阶级认识到近代中国国情并进行了革命,但没有认清
革命的目的和对象,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③错误。
2. (2024·江西鹰潭月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
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
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
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近代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爆发加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进程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
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①正确。五四运动标
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对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
蓬勃兴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
部上做了准备,因此,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加快了中国共
产党成立的进程,②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③表述错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才成立,④表述错误。
3. (2024·安徽铜陵期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了改变旧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各种思潮和政
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也都进行过尝试和探索,结果却一再碰
壁。最终,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 
②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代表历史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代表历史前进方向,
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
初心使命,从而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①②正确。中国共产党
诞生使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不是中国共产
党赢得了历史、赢得了人民的原因,③排除。软弱性、妥协性是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
的特点,④排除。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 (2024·天津市滨海新区期中)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
的基本依据是(  )
A.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 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形式
上是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
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所以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
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陕西西安月考)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
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
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民族矛盾
→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
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
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
强、人民幸福。因此,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
民解放,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①
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福建南平期中)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曹禺1910年出生于天津
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也看到了许多
“高级流氓、高级恶棍”及“苦力”的劳动,听见了深夜小巷传来
的卖儿卖女之声。曹禺的成长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中
国的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③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戏剧家曹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目睹帝国主义的暴行和
封建社会的残酷,他所处时代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
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①④符合题意。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存在的多重矛盾之一,但不是主要矛盾,
②③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湖北随州期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
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
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
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②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内部原因
③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促进力量
④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
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①④符合题
意。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
②错误。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中
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促进力量,③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甘肃酒泉期中)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由于西
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改
变这一状况,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下列对近代中国的
这两大历史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推翻国民党反
动派的独裁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
最终得以完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
初心使命,不是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 推
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属于近代中
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排除。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③正确。
近代中国的这两大历史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得
以完成,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6. (2024·浙江温州期中)百年前的中国,列强入侵、民不聊生,为
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然而太
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努力都以失败
而告终。上述救亡图存的努力和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 )
①没有明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②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想
③无法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④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辛亥革命有明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①错
误。辛亥革命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
想,②错误。上述救亡图存的努力和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
无法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以及他们选择的道路没
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福建泉州期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屈辱的岁月,
艰辛的探索。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
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面对近代中国国情,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第三种方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第三种方案赢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所有资产阶级拥护 ②中
国共产党始终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建立人民共和国
的方案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 ④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看到了
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三种方案赢得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拥护,而不是所有资产阶级拥护,①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1919年
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不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领导力量,②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提
出的第三种方案,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符合
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③④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福建龙岩期中)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众多建国方
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案得到人民群
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工人阶级最先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
的初心使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在近代中国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
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其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①④符合题意。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具有两面性,在革命中发挥过积极作用,②错误。鸦片战争
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才登
上政治舞台,③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 (2024·浙江杭州联考)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
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历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
展方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
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①③④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
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表述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江苏扬州学业考试)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
际,某班同学搜集了如下素材。请根据素材内容选定一个恰当的
演讲题目(  )
素材内容
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C.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恰当的题目是没有
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河南驻马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75年前的10月1日,在一位巨人的庄严宣告声中,有着5
000 多年文明史、100多年屈辱史的旧中国,开天辟地成立了
第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令人感
到新奇的是,在开国大典上鸣响的礼炮,打破了最高庆典只响
21响的国际惯例,足足响了28响。它向世人表明了这个新生共
和国与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1921年
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把一个贫穷积弱的中国带上了独立自主、
日趋富强的康庄大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和人民的
选择”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
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
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历史真理。
解析:本题运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
有效信息并与设问要求的知识进行对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