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唤醒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唤醒 素材

资源简介

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唤醒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某些场景触动:草鹰将击长空,唤醒了我们对奋斗真谛的理解;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唤醒了我们对大自然迟钝的感受力;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唤醒了我们对家人无限的眷念;一张精心准备的明信片,唤醒了我们对同学情谊的温暖回忆……
请以“我被___________唤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宏伟的瀑布,唤醒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小鸟的欢歌,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赞美;老师的一个眼神,唤醒了我们沉寂已久的奋进;父母的一声叹息,唤醒了我们忽略已久的感恩……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睡着一头“雄狮”,坚强、果敢、勤劳、进取,需要的只是唤醒和激励。
请你以“那一刻,我被唤醒了”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是谁“唤醒”了“我”,“唤醒”的方式是什么;(2)充分表现“唤醒”的过程,明确被“唤醒”后的表现;(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3.题目:请以“那束光将我唤醒”为开头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或拟定的题目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4.作文。
清晨,万籁俱寂,天蒙蒙亮,黑夜正欲隐去,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而轻柔的音乐,最适合唤醒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唤醒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唤醒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哪些被唤醒的经历,从中得到了哪些感触呢?请以“唤醒”为题目。
要求:①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个主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按要求作文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短视频展示活动围绕“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爸妈的青春很精彩”“老物件唤醒一串怀念”等主题,讲述个人奋斗成长经历,讲述家庭幸福故事,讲述身边的发展变化,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信你的身边一定也有这么一样老物件,可以唤醒你的一串美好的怀念。请以《 唤醒一串怀念》为题,完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1)根据要求补充完整题目;(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6.按要求作文
春雨无声,悄悄唤醒嫩柳;初阳静默,悄悄唤醒大地;善行不语,悄悄唤醒良知。生活中,总有很多东西春风化雨般唤醒我们……
请以“____________悄悄唤醒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立意自定。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说,年轻时有一天他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只球正在飞过来,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我们相信作为一个个体,人生中也会有许多格外玄妙而与众不同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我们有时会被一本书、一朵花、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词击中,它会让我们从迷失中醒来,这就是唤醒的力量。
请以“唤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除了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卷面书写
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邹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篇采风报告的结语:
每一朵花都在争春,春光无限但春日苦短,唤醒花朵的哪里是春雷?是它们自己!
生命的觉醒与突破,需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春光”,更需要内在的力量。
【要求】
(1)请以《那_________,唤醒我》为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答案
1.参考例文:
我被一缕书香唤醒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我的房间,我仍沉浸在梦乡之中,与周公相会未了。然而,就在这时,一缕不同寻常的气息,轻轻拂过我的鼻尖,那是书页间散发出的淡淡墨香,它如同一股清泉,悄然无声地渗透进我的意识,将我从梦的深渊中温柔地唤醒。
我缓缓睁开眼,视线逐渐清晰,只见床头柜上,一本《瓦尔登湖》静静地躺着,封面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那是昨晚睡前随手翻开,却因困意来袭而遗忘的书籍。此刻,它似乎正以一种无声的语言,邀请我再次踏入那片宁静而深邃的湖畔。
我坐起身,轻轻拿起书,翻开至昨晚停留的那一页。随着文字的流淌,我仿佛也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尘世的烦恼,只有湖水轻拍岸边的宁静,只有林间鸟鸣的悠扬。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的展现,更是心灵的栖息地,让我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找到了久违的平和与自省。
我被这一缕书香彻底唤醒,不仅是从睡眠中醒来,更是从心灵的混沌中挣脱出来。我开始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忽略了太多美好的事物?是否忘记了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的风景,去聆听内心的声音?
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唤醒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我意识到,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应放弃阅读,因为那是滋养心灵的甘露,是让我们在纷扰中找到自我、获得力量的源泉。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每天早起阅读的习惯。每当晨光初照,我便会拿起一本书,让那一缕书香成为我新一天的开始。它唤醒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也唤醒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在书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是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充完整横线上的内容。这个“唤醒”的动作,暗示了某种沉睡的状态被某种力量或情感所打破,从而引发了个体的觉醒或感悟。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触动心灵、引发深刻思考的元素来填充这个空白。这个元素可以是自然界的景象(如晨光、雨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某个具体的物品(如书籍、信件)、一次难忘的经历(如旅行、挑战)等。立意上,我们要追求情感的真挚、思考的深刻,通过“唤醒”的过程展现成长、感悟或是对生活的新认识。
二、选材构思。在选材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灵感。比如,可以选择一个温暖的瞬间,如母亲深夜为我准备的一碗热汤,它唤醒了我对母爱的深刻体会;或者选择自然界的景象,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唤醒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构思时,我们可以采用“由景及情,由情及理”的结构。首先描述那个“唤醒”的瞬间,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着,引出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展现内心的变化和成长;最后,深入挖掘这个瞬间背后的深层含义,阐述它对我们生活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例文:
那一刻,我被唤醒了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慵懒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享受着周末难得的闲暇时光。但这份宁静很快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是父亲的声音:“孩子,快起来,我们去爬山吧!”
我皱了皱眉,心中满是不情愿。爬山?那不过是一场体力的较量,对于我这个平时疏于锻炼的人来说,简直是场灾难。但看着父亲期待的眼神,我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
一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跟在父亲身后,心里不停地抱怨着这无聊的行程。山路崎岖,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我的衣襟。我几次想要停下,但看到父亲坚毅的背影,我只能咬牙坚持。当我们终于到达山顶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阳光从云层中透出,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那一刻,我仿佛被什么东西深深触动,所有的疲惫和不满瞬间烟消云散。我转身看向父亲,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孩子,你看到了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生就像这爬山一样,虽然过程艰辛,但当你克服重重困难,站在顶峰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父亲的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
那一刻,我被唤醒了。我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沉浸在舒适区里,逃避着挑战和困难,忘记了生活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超越。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决定从现在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挑战,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下山的路上,我的脚步变得轻松而坚定。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那一刻的唤醒,让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所在。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那一刻,我被唤醒了”,重点在于“那一刻”和“唤醒”。“那一刻”是一个特定的瞬间,强调时间的短暂和关键。“唤醒”意味着使原本沉睡、麻木或未被察觉的某种情感、意识或品质被激发和觉醒。立意可以围绕通过某个特定时刻的经历或遭遇,让自己在思想、情感或行为上发生重大转变,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比如,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从懦弱变得勇敢,从自私学会感恩等。
第二,构思选材。文体适合写记叙文。要明确是谁“唤醒”了“我”,可能是亲人、朋友、老师,也可能是陌生人,甚至是自然界的某个景象或一件物品。“唤醒”的方式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比如,可以写在自己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父亲鼓励的眼神唤醒了自己内心的坚持;也可以写看到一颗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唤醒了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表现“唤醒”的过程,详细描述在“那一刻”之前的状态,以及“那一刻”发生的具体事件和带来的冲击,还要明确被“唤醒”后的表现,比如心态的转变、行动的改变等。选材要真实可信,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写作时,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刻画,以及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唤醒”的力量和意义。
3.例文:
成长中的那束光
那束光将我唤醒,尔后时时照耀着我,不曾停息。
我小时候,是在奔跑、玩闹、欢笑里走过的童年。那时只知道快乐,其他的事情都不怎去想。在其他小女生规规矩矩的坐在钢琴或者大提琴前学优雅时,我却张着漏风的牙齿翻着英语 小说,几本英语小说,能让我惬意上一个夏天。当其他孩子坐在课外班里同数学题周旋时,我却在演讲班上妙语连珠。在那之前,我脸上的笑容从未收起。
那一天,院子里几个女孩倚在墙角下讲悄悄话,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把,很快活的笑着。我晃到她们跟前,闲闲地听着她们嬉闹。她们之间有一人伸出手指捅了捅我,笑嘻嘻的问:“哎,你会不会弹钢琴?”我茫然的看着她:“不,不会啊。”“那小提琴呢?古筝呢?二胡呢?都不会?”她一脸不可置信。也许是她的表情刺伤了我,我忽然敛起了笑容,很失落。从那以后,我开始害怕女孩子们之间的闲聊。害怕她们所谈起的钢琴,小提琴。害怕她们向我投过来的眼神,那眼神里分明是在说:“看,她不会。”每当她们看向我时,我只能尴尬而不自然的笑着,眼底里尽是手足无措的慌乱与窘迫。那一刻,我开始感觉到了一种似有似无的自卑。
有一天,当我放学回来时,在妈妈的怂恿下,我参加了英语的演讲比赛。我还是懒懒的想:“参加了能得个第几名呢?”虽是这么说,但还是认真准备了。
比赛那天,我突然心情轻松起来,感觉自己有了那么一点归属感。上了台,那金黄色的光照在舞台上,像撒了一片阳光,很温暖、很耀眼。光束流转着,倾洒在我的耳廓,又缓缓的滴 淌在肩头。我的手在微微颤,眼睛里像镀了层光,亮晶晶的。我觉得这是属于我的舞台,属于 我的光。我微微笑着,开始了演讲。那一瞬间我不敢相信这流畅悦耳的英语是出自我口。恍恍 惚惚中,演讲结束了,我享受着台下的掌声,昂起了头,希望时间停止,希望光一直亮着。我被光包裹着,洗礼着,感动的几乎要落下那么一点泪来。我觉得,我很幸福,那一刻我问自己,这是我的光吗?我相信是的。
从那一刻起,我的嘴角悄然上扬,是胜利的微笑,是满足的暗笑。
那束光给了我自信,让我终于能欣赏自己。感谢这束光陪伴了我的成长,感谢它,褪去了我的自卑。这束光照着我,照亮了我,就像阳光的沐浴,星光的洗礼。它会伴着我,越走越远。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作文。
第一,审题。题目中的“那束光”本指自然界或生活空间里的光;亦象征思想之光、人格之光、文化之光等。“那束光”指背景相对较“暗”的光亮,意在光来临之前,我们面对的应该是“昏暗”,可能是情绪的低落,可能是思想的低谷,可能是困厄的迷茫。“唤醒”自己的“那束光”意味着思想之光、人格之光等对“我”的生命带来积极的影响,可能是促“我”振奋,可能是催“我”猛醒,可能是“我”方向。题目中的“那束光”比喻一个具有光亮作用的东西,应理解为某人或某物或某个场面,也就是说这些就像那束光一样出现在成长路上,照亮“我”的生命,让“我”变得积极开朗,让“我”重新生发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来。
第二,立意。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通过写生活中的小事,如父母的关爱,让我的生命充满温暖和幸福,这份温暖和幸福让我的生命朝气蓬勃,乐观向上,不断体验进步和成长。还可以通过记叙如挫折、失败、独立等一些青春中的不快乐的经历,来表达生命里的那束光能磨砺人的意志,使人成长得更快;还可以通过读书的经历或学习特长、展示特长的过程中体验青春的快乐。
第三,选材。写作的关键是确定“那束光”是什么。“那束光”可以是人物:老师、父母、同学等。也可以是事物,如:书籍、诗歌及音乐等。还可以是美好的精神品质,如:自信、鼓励、诚实等。可以把老师看成是我生命里的那束光,引领自己掌握知识,教育“我”做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还可以把书籍看成是我生命里的那束光,写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读书的作用;还可以写自强不息是我生命里的那束光,写自己通过自强不息获得了成功,感到欣喜。在写作时,可以使用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的写法及细节描写。
4.例文
唤醒
步入初中,阅读的名著越来越多,每一次阅读,都是对自己的唤醒,是对心灵的净化。
唤醒自己,让生命永攀高峰;唤醒自己,让自己展现最真的一面;唤醒自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唤醒自己,能够读懂人间真善美。唤醒自己,是人生路上应备的技巧;唤醒自己,是迷途上的一盏指引方向的灯;唤醒自己……
唤醒自己,它能让人走出身体残疾缺陷的阴影,实现思想健全的升华。当史铁生在最意气风发的年龄里被上帝夺去了双腿,并与轮椅终身为伴时,他曾一度荒废自己,整日与地坛下的枯枝落叶为伴,不言不语,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灵魂与之渐渐脱离。最终,他不愿让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虚度,他不断的唤醒自己,虽处在“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艰苦条件下,还是振作起来,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辉煌,用心灵谱写了最为健全最富含韵味的文章。是他唤醒自己,最终走向成功的殿堂。
唤醒自己,它是一面辨别美丑的明镜,让人正确取舍。卡西莫多奇丑无比,然而他却不与克洛德为非作歹。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唤醒自己内心最纯真的品德,他帮助艾丝美拉达,他不允许自己与社会上卑劣的人同流合污。他丑陋的外表下却安放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是他唤醒自己,照见了自己的美德。相反,王熙凤沉迷于金钱权利,勾心斗角,无情的害死尤二娘。她辛苦疲惫了一生,最终却还是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试想,她若能及时唤醒自己,又怎会如此机关算尽的生活呢?
唤醒自己,它能让人们更有意义、更有动力的活在世上。葛朗台一生都在做守财奴,一生都在算计如何获取金钱利益。试想,他若能及时唤醒自己,有计划地赚钱,又能将所赚到的钱有目的的捐献,成立慈善机构,帮助穷人,那他将不会像行尸走肉一般,“守候”于金钱之下。而他甘愿沉迷于金钱的利诱,不愿唤醒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紧促而又无聊。
桑德伯格说:“生活就像是剥洋葱,你一片片的剥,总有一片会让你泪流满面。”是的,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也会遭遇风雨雷电。当你迷失方向时,当你对生活失去信心时,当你沉迷于诱惑而不能自拔时,请记得唤醒自己,唤回生活的热情与斗志。
那么,请你常常翻动书页,与那些不朽的人物一起,唤醒自己,唤醒心灵,唤醒对生活的热爱。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此题已确定题目为“唤醒”,结合材料中“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最适合唤醒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可以确定“唤醒”的对象,是“生灵”“身体”“心灵”等;再结合后两句“唤醒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唤醒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可以明确此题要写出“唤醒”的意义。另外,还要注意题干要求有三点,一是围绕初中生活,二是体现自己被唤醒的经历,三是写出自己在被唤醒的过程中的感触。这三点中以后两点为主,可以有所侧重。总之,围绕标题“唤醒”着重写出“唤醒什么”“怎么唤醒”“为什么唤醒”等内容,并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第二,思路。此题“文体不限”,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散文。写记叙文,可以采用顺叙或倒叙的顺序,叙述自己被唤醒的经历。注意表述清楚时间的先后,使叙述的事情发生发展合情合理,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行文中体现自己的感触。写议论文则需要结合自己的经历,首先明确观点,着重表达对“唤醒”的认识。合理选择论据,充分论证自己的看法。注意安排文章结构,可以采用递进式或并列式,将自己的看法阐述清楚。至于写散文,重点是明确中心,围绕散文的“魂”,可以灵活处理结构思路,可以夹叙夹议,可以即事抒情,把自己被唤醒的经历和感触融为一体,言真情切,自然天成。
第三,选材。要选择“初中生活里”里的,自己亲身经历、印象非常深刻的,且极有感触的经历。人物、事件不宜过多过杂,主要是有“唤醒”的过程,及从中体悟到的对“唤醒”的认识。可以写人,老师、同学等人对我的“唤醒”;可以叙事,一次演讲、运动会、诗歌朗诵等对我的“唤醒”;可以写景,校园朝夕景致或某一处独特景观等对我的“唤醒”……总之,选材要精,详略得当,重在突出“唤醒”,才能引发共鸣,打动读者。
5.参考例文
集邮册唤醒一串怀念
爸爸小时候很喜欢集邮。
他有一本古老的集邮册。我把它从书柜里找了出来。
它已经很老了。阳光照进窗台,照在书桌上,最后照在了这本泛黄的集邮册上。它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了,边缘磨损严重,打开第一页,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几个大字“我的集邮册”。
“这有什么用啊,又破又旧?”我自言自语道。
“它可珍贵了呢,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收集,是我攒了很久才集下来的呢!”爸爸在一旁给我讲起了这本集邮册的故事。
“这里面的一些邮票是我的小姨夫送给我……”爸爸边说,边拿起一张湿巾,认真地擦了又擦,接着往下说,“那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小姨夫作为企业骨干,被派去德国继续深造,他每月会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部分来买邮票送给我,因为小姨夫知道我那时很喜欢集邮。”
“其他很多都是我自己收集的,每一张小小的邮票都有一段小故事,记载了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爸爸说到这里,陷入了沉思。
我把集邮册小心翼翼地往下翻,很快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哇,这么多邮票!有画着国家伟人的,有画着历史故事的,还有画着各种动物的……有的盖了邮戳,说明已经用过了;有的还没有盖,说明是新的。每张邮票的面值也不同,有写着8分的,有写着10分的,还有写着30分的……总之,我发现,每一枚邮票都各不相同。
我最喜欢的一枚邮票叫《草甸草原》。几平方厘米的小方块上,蓝色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看着看着,那仿佛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仿佛看到了牛羊自由自在地在碧绿的草原上散步,我不禁想到了北朝民歌《敕勒歌》里描写的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我对草原充满了向往。邮票就像一扇扇小窗户,为我们打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让我们更了解这个多彩绚烂的世界。
现代社会通讯越来越发达,手机、微信、QQ以及各种社交软件取代了传统的通信方式,用来寄信的邮票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这本承载了爸爸儿时很多回忆和快乐的集邮册显得特别珍贵。我会一直好好收藏它。
【详解】“ 唤醒一串怀念”是半命题作文,选择与自己发生过故事并且印象深刻的老物件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物件、新物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新老物件的变化促进社会物质的更新,因此,老物件在我们心中,它是值得珍藏的,有着它特定的时代含义。写出物件的来历、样子、用途,与家人结缘,陪伴的情感,遭遇的经历等。物件要突出“老”,它是物件的传奇经历证明,可以是时间年代上的,可以是外形上的。同时要与人物相联系,寄托一种情感,写出物件的特殊意义。时代发展了,这些老物件是时代的象征,看起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是现实家庭经济发展史的见证,是教育子女、下一辈的好教材,值得珍藏珍惜。据此完成一篇记叙文。注意记叙文要素的完整性。
6.参考例文
阳光悄悄唤醒我
一汩汩灵动的清泉,汇成了浩瀚的沧海;一缕缕幽微的暗香,充溢了每一个庭院;一首首隽永的诗歌,筑起了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是深刻警醒、意蕴丰厚的诗歌。那一道阳光伴着无走上人生的征途。当我止步不前时,它催我奋进;当我徘徊踌躇时,它指明我前进的方。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乐观。它启迪我,冬天再长,春天也终将会来临;雨下得多猛,彩虹也必将出现;人生的坎坷再多,胜利的彼岸也总会出现。只要奋斗不息,定能冲风破浪,载着信心之船,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它告诉我,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落花不是坞的陨逝,生命可以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把爱留给后人,让精神永存。我知道了落红的真谛:是对死亡的无畏,对生命的无悔,这也是人生的真意。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它警示我,朝露易干,秋至叶落,百川东去不复回,正如青春年少的转瞬即逝。它告诉我,要把握青春,把握今天,用辛勤的双手织就一片美好的明天,留下遗憾,将会是无法弥补的伤悲。空悲切,有何意义?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狂放不羁,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它们是午后的阳光,那么安静,那么纯净,轻轻地照亮我尘封的心房,温柔地唤醒我生活的勇气。
所以,感谢有你,我的朋友。因为有你,我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单调的世界变得婀娜多姿!
【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_______悄悄唤醒我”。写作时,首先要根据写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悄悄”“唤醒”,强调的是在悄无声息的状态下,“我”觉察到某物或某种状态的到来,使自己的行为或思想有了改变。题中的材料列举了“春雨唤醒嫩柳”“初阳唤醒大地”“善行唤醒良知”的例子,这为写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据此,横线处可以填写“友情”“母爱”“阳光”“善良”等,文章要叙写的是就是自己从某种负面状态被“友情”“母爱”等唤醒,让认识和态度发生转变,或让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得到净化,身心得到洗礼。体裁上,以记叙文或散文为宜。
7.例文:
唤醒
望着书桌前的那抹黑色,移不开眼神,爷爷看透看我的心思,轻声笑笑,满脸愉悦:“孩子,这是墨!写字的墨!好的墨是有灵性的!”便提笔写下“心怀旷达”四个字,那时的我并不理解它的意思,只是把爷爷的话铭记于心。
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子,轻轻地贴在我和爷爷身上。我在爷爷怀里,爷爷在书桌前,书桌在阳光里,我们仿佛一幅水墨画。
犹记得那次演讲比赛,由于名额有限,我日夜奔忙写出的稿子落选了,心中像是层层乌云笼罩,越发的低落、压抑、焦躁……
心怀愤懑地回到家,走到书桌前,将稿子随手投入垃圾桶里便埋头痛哭。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愈发肆无忌惮的涌出,落选像利刃割上心头,久久难以愈合。失败像黑暗中的巨龙,咆哮着吞噬了我的自信心。
最终,干枯的泪腺里再也挤不出一滴眼泪,我抬起头来,只见桌上纸素白,墨青黑,于是提起笔在纸上肆意游走,一横写到尾也不知收笔,素白的纸变得青黑,墨没了,字也写不出了。
恍惚间,忽然想到,从古至今,多少人称赞笔走龙蛇的书法,像是妇孺皆知的《兰亭序》,鼎鼎有名的《出师表》,名扬古今的《画马歌册》。可何曾有人称赞过默默无闻的墨?在光彩夺目的书法下,墨是那么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可是没有墨,何来如此优秀的书法作品;没有墨,多少豪杰的雄心壮志将被磨灭;没有墨,中国的辉煌历史谁来谱写!墨是这样重要,却也不被在意,即使这样,它也仍无怨无悔的继续着属于自己的工作,不曾放弃,不被替代。
墨,拥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相比之下,同样是被忽略,青墨何言?我的胸怀是不是太过狭隘?如此说来,我竟不如世间一物,我不禁心生愧疚,面颊红热。
带着愧疚,自省,面对挫折草草放弃,是逃避现实的懦夫。我决定,要重振旗鼓,养精蓄锐,带上充足的信心,牢记“心怀旷达”的精神。
人生战场上,对于风雨,逃避它只会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墨是有灵性的……”这句话在耳边久久萦绕。墨教会我处世的智慧,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实力。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一、审题立意:“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①叫醒;②使醒悟。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词义去立意,注意要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题目中的材料是用村上春树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故事,引出“唤醒”这一话题,并提示考生,可以从“一本书、一朵花、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词”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
二、思路点拨:为什么要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怎样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过程。(可以写作记叙文表现唤醒的过程)唤醒自己的什么?(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可以从“为什么要唤醒”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心灵还处在一种沉睡状态、麻木状态、冷漠状态、蒙昧状态,如人情冷漠、良心泯灭、利欲熏心、自我迷失等,写作时应该将这种心灵状态表现出来,“唤醒”的理由才能充分;考生也可以从“唤醒什么”的角度思考,如唤醒良知、爱心、同情心、人性、美好的情愫等等;当然,也可以从“怎么唤醒”或“唤醒了之后会怎样”的角度思考。在文体上,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立意上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如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等都可以。
8.例文:
那只带伤的蝴蝶,唤醒我
模拟考的红叉像细密的网,把我困在书桌前。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厉害,我把试卷揉成一团,却连扔进垃圾桶的力气都没有——连续三次退步,好像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母亲端来切好的西瓜时,我正盯着窗台上的空花盆发呆。那是去年种向日葵的地方,冬天冻死之后就一直空着,此刻却有个小小的影子在盆底蠕动。是只蝴蝶,翅膀缺了个角,边缘还沾着泥灰,大概是被昨夜的暴雨打落的。它试着张开翅膀,右边的翅翼却总是耷拉着,刚抬起半厘米就重重摔回盆底。
我本该觉得无趣的。可那蝴蝶没停,一次又一次振动翅膀。阳光从云里漏出来时,它忽然把身体弓成弧形,破损的翅膀倾斜着展开,像片被虫蛀过的叶子。这一次它没直接起飞,而是贴着盆底爬行,爬到花盆边缘的凸起处时,突然借着惯性向上一窜——翅膀在空气里划出歪斜的弧线,竟真的飞起来了。
它飞得很低,像片打转的枯叶,却始终没再落下。我看着它绕过窗棂,消失在楼下的灌木丛里,忽然发现掌心全是汗。那只蝴蝶缺了翅膀,却比我见过的任何完整的蝴蝶都更用力地活着。它没有等谁来救,也没有抱怨风雨,只是用仅有的力气,一次次对抗坠落的命运。
我慢慢展开揉皱的试卷。红叉依旧刺眼,但笔尖落在错题本上时,手不抖了。就像那只蝴蝶,我或许没有别人那样光滑的翅膀,但至少能像它那样,不把摔倒当成终点。
后来每次写作业累了,我都会看看那个空花盆。阳光落在盆底的泥土上,总像能映出蝴蝶起飞的影子。原来真正能把人从泥潭里拉出来的,从来不是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不肯停下的、哪怕歪斜的翅膀。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材料中“唤醒花朵的是它们自己”“生命的觉醒需要内在力量”是核心。标题《那_________,唤醒我》的空缺处,应填能触发觉醒的具体意象——可以是自然景物(如“株顶雪的梅”)、生活物件(如“本泛黄的日记”),或是某个瞬间(如“抹清晨的微光”)。立意需突出“外在触发”到“内在觉醒”的过程:这些事物只是“引子”,真正让“我”突破困境的,是内心被唤醒的勇气、坚持等力量,要在文中清晰展现“外界触动—自我反思—主动改变”的逻辑。
其次,构思选材。若写记叙文,可聚焦“学琴受挫”的经历:考级失败后把琴谱塞进柜底,某天整理旧物时,看到去年在植物园拍下的照片——一株被石头压住的雏菊,花茎弯成弧形却仍朝着阳光。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当时蹲在花前的震撼,突然明白:雏菊能顶开石头,靠的不是外力,是自己向上的执念。于是“我”翻出琴谱,指尖重新落在琴键上时,不再只为考级,而是享受旋律里的坚持。用“照片”串联回忆与现实,通过“压花的石头”与“练琴的瓶颈”、“雏菊的花茎”与“我的指尖”的呼应,让觉醒有迹可循。若写散文,可以“老钢笔”为线索:这支笔是爷爷送的,他曾用它在账本上记了三十年账,哪怕手指风湿也没停过。当“我”因学业压力想敷衍作业时,摸到笔杆上爷爷留下的温度,突然想起他说的“字要一笔一划写,路要一步一步走”。笔尖在纸上重新沉下去的瞬间,终于懂得:爷爷的坚持不是因为责任,是骨子里的认真——这正是唤醒“我”的力量。用钢笔的触感、字迹的变化等细节,让情感自然流淌,将“外物”与“内心”的联结写得细腻可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