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題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城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宇休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h
合题目要求的。
1.2025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l,美国在三大评
级机构中彻底告别“3A时代”,全球金融市场随之刷烈震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并非孤
立事件,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信用维度的集中爆发。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相对过剩是导致其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②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政府的信用危机

③美国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美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年,我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某县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
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有机水果种植,通过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布局,降低
了物流、信息、能源的流通成本,使分散的农村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并优化配置,带动了农民
增收致富。由此可见,该县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②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③着力打通城乡要紫流动的梗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④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从河北省政府2025年一季度经济发布会获悉: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7%(快于规上工业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7%(占规上工业比重
23.1%)。这表明,河北省
①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②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③以高新技术产业淘汰传统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
④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突破临界点,主导经济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三思想政治
第1页(共6页)】
HB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等校 2025-2026 学年高三上学期
9 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C 2.A 3.A 4.C 5.D 6.B 7.A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A 15.D 16.D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10 分)
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
关键技术瓶颈(如芯片领域),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2 分)
②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为对外
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2 分)
③推进生产领域改革,稳固全球产业链,保障供应链畅通,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
位;(2 分)
④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博会等平台,吸引外资和
技术,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2 分)
⑤运用财政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支持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对外
经济高质量发展。(2 分)
18.(10 分)
①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
挥立法对社会治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2 分)
②市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加大社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搭建“智慧社区”
平台,实现精准管理与高效服务,提升治理的智能化水平;(3 分)
③居委会组织居民成立议事会,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保障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 分)
④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提出提案并跟踪落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
能,推动政府改进工作,形成治理合力。(3 分)
19.(14 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河南省结合自身文化和
旅游资源实际,出台政策支持文旅产业,符合当地发展实际并推动文旅产业发展;(2 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等,为文
旅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促进生产力发展;(2 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开展惠民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
文化需求,调动群众参与文旅活动的积极性;(2 分)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引导文旅企业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
结合,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2 分)
(2)①建议:推动豫剧、少林武术等传统文化与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融合传播。理由: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3 分)
②建议: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理由: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
定功能,有利于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3 分)
20.(18 分)
(1)支持陈某的主张。(2 分)
理由:①孟某、高某通过共同管理的粉丝账号,将陈某的社交账号等个人信息置顶公示,侵
犯了陈某的隐私权;(2 分)
②发布多条信息抨击陈某,号召其他粉丝投诉陈某账号并导致陈某收到私聊辱骂,侵犯了陈
某的名誉权;(2 分)
③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侵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的,应当
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因此,孟某、高某应删除相关信息、赔礼
道歉并赔偿陈某损失。(2 分)
(2)①违反同一律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必须保持同一。孟某等人因不满陈某
的观后感,将正常的观点分享歪曲为恶意评价,混淆了“合理批评”与“恶意攻击”的概念;(3
分)
②违反矛盾律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孟某等人声称“维
护偶像”,却采取辱骂、公示个人信息等违法方式,其行为与“合法维权”的主张相互矛盾;(3
分)
③违反排中律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孟某等人既不承认
陈某有发表观后感的权利,又不承认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回避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判断。(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