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5年秋-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章《光现象》提升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5年秋-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章《光现象》提升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5年秋-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章《光现象》提升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设,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能在空中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会被反射
2.(2024八上·来宾期末)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
B.从太空看到蓝色地球、镜子、发光的水母
C.火焰、闪电、发光的萤火虫
D.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
3.(2023八上·肇庆期中)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蓝、绿 C.黄、绿、红 D.黄、蓝、紫
4.(2025八上·武威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小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玻璃中大
C.光传播速度的最大值约为3×108m/s
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5.(2025八上·罗湖期末)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即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的影子随着莺的飞行而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相同
C.地上出现的莺的影子是莺的实像
D.影子的大小与莺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6.(2024八上·江阴月考)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7.(2024八上·凉州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月食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km/s
D.光年是长度单位
8.(2024八上·五华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星期天下午小丽同学去配眼镜时检查视力的情景。配镜员让小丽坐在平面镜前方来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丽相距4.6m
B.如果小丽以1m/s的速度面镜,则镜中的像以1m/s的速度靠近她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实像
D.如图乙所示是小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后面墙上时钟的像,则当时的时间是4:35
9.(2024八上·内江期中)小刚从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为(  )
A.21:10 B.10:51 C.10:21 D.12:01
10.(2023八上·封开期中)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11.(2024八上·中山期中)下面几个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用伞挡住阳光
B.光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影子
C.照镜子能看清自己的脸
D.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保证隧道方向不偏离
12.(2025八上·凉州期末)“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多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塔进行发电。如图所示,是某时刻的光路图,若此时要使反射光线恰好照到吸热塔,可将反射镜:(  )
A.竖直向下移动 B.水平向左移动
C.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 D.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13.(2024八上·长春期中)雨后的夜晚,当你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描述正确的是(  )
A.背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B.背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C.迎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D.迎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漫反射
14.(2024八上·海丰期中)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一束光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会通过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5.(2024八上·高州期中)如图,与水平面成45°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未画出),图中点A 为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当A竖直向上运动时,它的像A 的运动方向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6.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为   像(填“实”或“虚”),是   面镜(填“平”“凹”“凸”)所成的像.
17.(2025八上·普宁期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 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
18.(2025八上·普宁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   °;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19.(2025八上·东莞期中)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O是入射光线,OP是   线,反射角的大小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增大时,反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2025八上·武威期末)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上能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
21.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有时,教室黑板反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22.(2024八上·承德月考)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小明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身高1.6m的小明站在竖直摆放的平面镜前1m处,像高是   m,在他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25八上·福田期末)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   ,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   (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漫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2025八上·麦积期末)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阅卷人 三、作图题
得分
25.(2024八上·临湘期中)小明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小明想在A处安装一个大大的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照亮村子中心的B处。太阳位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A处画出平面镜(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26.“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 A 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 B 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考虑光在水中的折射).
27.(2023八上·南海期末)一束光经平面镜PQ反射后进入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的大小。
28.(2024八上·汨罗期中)我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眼界小,若图中A点是青蛙,请在左图画出青蛙透过水井能看到的天空范围。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9.(2025八上·玉林期末)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A,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   ;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后,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如图乙所示,生活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都会设计成图   (选填“1”、“2”或“3”)所示的形状(蜡烛一侧为车内),从光学的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30.(2025八上·东莞期中)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华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纸板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2所示,在图1的实验基础上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实验小组的同学想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射光线沿   方向,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   。
(4)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在右边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阅卷人 五、计算题
得分
31.如图2.73所示,人立于河边看对岸的一电线杆AB在水中的像,当人离开河岸后退超过6 m时便不能看到整个电线杆的像。已知人高EF=1.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为40 m,求电线杆高。
32.(2022八上·南昌期中)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MM'是镜面,AO为入射光线,已知∠AOM=30°,
(1)反射角等于多少?
(2)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后,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 A.不可见光不是一种假想的光,它真实存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可见光和可见光一样,是电磁波,因此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微波可加热食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可见光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反射,如: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对不可见光的认识判断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中,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合题意;
B.从太空看到蓝色地球、镜子、发光的水母中,地球和镜子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合题意;
C.火焰、闪电、发光的萤火虫自身都能发光,都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中,波光粼粼的水面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物体自身是否可以发光。
3.【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红、绿、蓝,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的知识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3×108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都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光在真空的速度最大,为3×108m/s ,在其他介质中速度小于真空的速度。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正确;
C. 地上出现的莺的影子,不是莺的像 ,故C错误;
D. 影子的大小与莺的大小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当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时,屏幕上会形成物体的倒立实像 ,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6.【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时,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实际光线会聚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到小孔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根据物距像距大小关系,判断像的大小。
7.【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会遮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形成月食。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105km/h,故C错误;
D.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速是3×108m/s,光年是长度单位。
8.【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视力表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7m。而人到视力表的距离为0.4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丽的距离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如果小丽以1m/s的速度面镜,则镜中的像也以1m/s的速度平面镜,则以2m/s的速度靠近她,故B不符合题意;
C.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实像 ,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可知,当时的时间是4:35,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B.根据平面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分析判断;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D.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镜中数字 “2” 的对称实际是 “5”,“5” 的对称实际是 “2”,“1” 和 “0” 对称后不变,且整个示数左右颠倒,故实际读数为 10:51 。
故选B。
【分析】1.理解对称关系:平面镜中的像会左右翻转,即原本的左边会变成右边,右边会变成左边;
2.还原实际时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还原:
将试卷(或题目中的像)水平翻转 180°,直接观察翻转后的示数;
逐个分析数字的对称形态:镜中数字 “2” 的对称实际是 “5”,“5” 的对称实际是 “2”,“1” 和 “0” 对称后不变,且整个示数左右颠倒。
10.【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此特点可以做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如图所示,像点和甲、乙连线都没有被屏风挡住,像点与丙、丁连线被屏风虚像挡住,所以丙、丁两位同学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光路图的画法: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发出光线射入人眼。 首先作出S处老师和屏风关于平面镜对称,取S、A处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灯泡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接S’和甲乙丙丁,观察连线是否被屏风遮挡。
11.【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D.用伞挡住阳光、影子的形成、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保证隧道方向不偏离,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C.照镜子能看清自己的脸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1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A.反射镜竖直向下移动时,入射点向左下方移动,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下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射镜水平向左移动时,入射点位置不变,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射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上移动,可使反射光照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塔,故C符合题意;
D.反射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下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3.【答案】B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AB.地面有积水时,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到人的前方,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地面亮,要走较亮的地方,故A错误,B正确;
CD.人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水面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很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暗,要走较暗的地方,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光滑物体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14.【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过入射点O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经过图中的b点。
故选B。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分析。
15.【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作像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物体A的位置,如图所示;
当A竖直向上运动时,由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作图可知,像A'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则像A'将向图中②方向运动。故B符合同意,ACD不符合同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A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作图即可得出结论。
16.【答案】虚;凸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解答】近视镜从前面观察,会由于光的反射成像,镜片是有弧度的,从前面看向外凸,与凸面镜成像是一样的,成的是虚像,镜片的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分析】 (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从镜子前面观察,其外面呈弧形,类似于凸面镜;
(2)外面的物体经凸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
17.【答案】反射;虚;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水中的“白鹭”属于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5m。
【分析】 水中倒影属于镜面反射,所成像为虚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8.【答案】30;增大;不能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 (1)图甲中ON是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30°;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在右侧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分析】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9.【答案】法;30;减小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O是入射光线,OP与平面镜MN垂直,是法线;
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等于30°;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增大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减小。
【分析】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答案】圆形;漫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纸片上极小的三角形孔时,在地上形成圆形的小亮斑。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分析】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和 孔的形状无关 和物的形状有关,物距和像距会影响像的大小,物距变小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反射分类: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镜面反射:指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
21.【答案】反射;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
【知识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解: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是光照射到河面(水面可视为反射面)后反射进入人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教室黑板反光“晃”眼睛,原因是黑板表面较光滑,光在其表面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也平行射出,会导致特定方向光线过强,刺激眼睛;为避免镜面反射,可让黑板表面更粗糙,使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能让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避免局部过强光线)。因此建议“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如磨砂玻璃、粗糙的黑板漆),改变表面光滑程度,将镜面反射转为漫反射。
故答案为:反射;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
【分析】1、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表面,反射光线平行,若反射光进入人眼,会感觉“刺眼”(如黑板反光、平静湖面反光);漫反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能让不同位置的人都看到物体(如教室墙壁、书本表面)。
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河面波光粼粼、黑板反光,均是光的反射实例。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关键是表面光滑程度——光滑表面易发生镜面反射,粗糙表面易发生漫反射。
3、实际应用与改进:黑板反光影响视线,利用“改变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将镜面反射转为漫反射,体现物理知识(光的反射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答案】虚像;1.6;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人在仪容镜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身高1.6m的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高1.6m。在他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仍然与物体大小相等,即像的大小不变。故第1空填:虚像;第2空填:1.6;第3空填: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和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3.【答案】漫反射;镜面反射;遵循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在粗糙的粉笔字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黑板反光是某个位置的同学看不到粉笔字,看到的光特别亮,进入眼睛的光线特别多,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使光线全部进入眼睛。
(3)根据题意可知,漫反射是反射的一种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光线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2)光线投射在光滑表面上的光向某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镜面反射;
(3)所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答案】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平面镜是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反射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虚像的位置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5.【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A点为入射点,连接AB,即反射光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的位置,作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26.【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找像点: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月亮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B'是水中月亮的像点);确定入射点:
连接猴子眼睛A与像点B',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反射点);画光路:入射光线:从月亮B到入射点O(实线,带箭头);反射光线:从入射点O到猴子眼睛A(实线,带箭头);辅助线:B到B'的连线(虚线,垂直于水面),体现对称关系。
故答案为: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本题中水面是平面镜,月亮的像B'与月亮B关于水面对称,这是作图的核心依据。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因平面镜成虚像,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因此,连接像点B'与眼睛A,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保证“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逻辑,符合“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虽未直接画法线,但对称关系隐含了法线垂直于水面)。
3、实际场景的物理模型转化:将“水面”转化为“平面镜”,把“猴子看水中月亮”的现象,转化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问题,体现物理模型(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强化“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7.【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 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入射角的确定,并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反射角为
90°-50°=40°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是4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如图所示:
【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入射光线。
28.【答案】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水井中没有水时,光沿直线传播,井口边缘是青蛙能看到的最远范围,连接井的边缘点和A点作图,其视野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析并画出光路图。
29.【答案】(1)位置
(2)A;相等;不变
(3)不能
(4)2;车内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能看到镜子后面的物体,进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①物体A发出的光在镜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时才能看到镜子中的像。因为反射光线和物体A在同一侧,因此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A侧观察。
② 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则: 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不变。
(3) 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 说明蜡烛A发出的光较弱所致,若要使像更亮一些,就要让物体更亮一些,所以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斜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面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分析】 (1)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即A侧,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不变,与玻璃板大小无关。
(3)[1]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若要使像更亮一些,就要让物体更亮一些,物体反射的光线会更强,所以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1][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生活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都会设计成图2所示的形状,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斜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面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0.【答案】(1)显示光路;漫
(2)不能;同一平面上
(3)OA;光路是可逆的
(4)不能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实验过程中,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如图2所示,在图1的实验基础上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射光线沿OA方向,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纸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故在右边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分析】(1)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漫反射:光线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会被反射向四面八方的现象 ;
(2)(4) 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分析;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2]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1][2]如图2所示的操作,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3)[1][2]光从BO入射,沿OA反射,让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在右边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1.【答案】如图2.89所示,
直角△COB',△HOG和△FGE相似,则每个三角形的直角边之比,为一定值,有
又GF=6 m,EF=1.5 m,GH=1 m,所以,得OH=4 m。
而CO=40 m-4 m=36 m,又=4,所以CB'=CO=×36 m=9 m。
因此AB= A'B'=CB'-CA'=9 m-1 m=8 m,即电线杆高为8 m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题意作出几何图形,根据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来计算。
32.【答案】(1)解:已知∠AOM=30°,则入射角∠AON=90°-30°=60°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
答:反射角等于60°;
(2)解: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此时的入射角为60°-15°=45°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则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5°+45°=90°
答: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后,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9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入射光线转动的角度计算入射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总夹角。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5年秋-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章《光现象》提升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设,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能在空中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会被反射
【答案】A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 A.不可见光不是一种假想的光,它真实存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可见光和可见光一样,是电磁波,因此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微波可加热食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可见光在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反射,如: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对不可见光的认识判断即可。
2.(2024八上·来宾期末)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
B.从太空看到蓝色地球、镜子、发光的水母
C.火焰、闪电、发光的萤火虫
D.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中,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合题意;
B.从太空看到蓝色地球、镜子、发光的水母中,地球和镜子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合题意;
C.火焰、闪电、发光的萤火虫自身都能发光,都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中,波光粼粼的水面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物体自身是否可以发光。
3.(2023八上·肇庆期中)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蓝、绿 C.黄、绿、红 D.黄、蓝、紫
【答案】B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解答】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红、绿、蓝,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的知识判断。
4.(2025八上·武威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小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玻璃中大
C.光传播速度的最大值约为3×108m/s
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3×108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都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光在真空的速度最大,为3×108m/s ,在其他介质中速度小于真空的速度。
5.(2025八上·罗湖期末)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即莺在太阳光下,地面上的影子随着莺的飞行而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B.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相同
C.地上出现的莺的影子是莺的实像
D.影子的大小与莺的大小不一定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正确;
C. 地上出现的莺的影子,不是莺的像 ,故C错误;
D. 影子的大小与莺的大小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当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时,屏幕上会形成物体的倒立实像 ,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6.(2024八上·江阴月考)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时,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实际光线会聚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到小孔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根据物距像距大小关系,判断像的大小。
7.(2024八上·凉州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月食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km/s
D.光年是长度单位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会遮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形成月食。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105km/h,故C错误;
D.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速是3×108m/s,光年是长度单位。
8.(2024八上·五华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星期天下午小丽同学去配眼镜时检查视力的情景。配镜员让小丽坐在平面镜前方来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丽相距4.6m
B.如果小丽以1m/s的速度面镜,则镜中的像以1m/s的速度靠近她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实像
D.如图乙所示是小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后面墙上时钟的像,则当时的时间是4:35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视力表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7m。而人到视力表的距离为0.4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小丽的距离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如果小丽以1m/s的速度面镜,则镜中的像也以1m/s的速度平面镜,则以2m/s的速度靠近她,故B不符合题意;
C.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实像 ,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可知,当时的时间是4:35,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B.根据平面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分析判断;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D.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分析。
9.(2024八上·内江期中)小刚从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为(  )
A.21:10 B.10:51 C.10:21 D.12:01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镜中数字 “2” 的对称实际是 “5”,“5” 的对称实际是 “2”,“1” 和 “0” 对称后不变,且整个示数左右颠倒,故实际读数为 10:51 。
故选B。
【分析】1.理解对称关系:平面镜中的像会左右翻转,即原本的左边会变成右边,右边会变成左边;
2.还原实际时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还原:
将试卷(或题目中的像)水平翻转 180°,直接观察翻转后的示数;
逐个分析数字的对称形态:镜中数字 “2” 的对称实际是 “5”,“5” 的对称实际是 “2”,“1” 和 “0” 对称后不变,且整个示数左右颠倒。
10.(2023八上·封开期中)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此特点可以做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如图所示,像点和甲、乙连线都没有被屏风挡住,像点与丙、丁连线被屏风虚像挡住,所以丙、丁两位同学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光路图的画法: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发出光线射入人眼。 首先作出S处老师和屏风关于平面镜对称,取S、A处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灯泡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接S’和甲乙丙丁,观察连线是否被屏风遮挡。
11.(2024八上·中山期中)下面几个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用伞挡住阳光
B.光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影子
C.照镜子能看清自己的脸
D.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保证隧道方向不偏离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D.用伞挡住阳光、影子的形成、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保证隧道方向不偏离,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C.照镜子能看清自己的脸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12.(2025八上·凉州期末)“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多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塔进行发电。如图所示,是某时刻的光路图,若此时要使反射光线恰好照到吸热塔,可将反射镜:(  )
A.竖直向下移动 B.水平向左移动
C.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 D.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A.反射镜竖直向下移动时,入射点向左下方移动,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下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射镜水平向左移动时,入射点位置不变,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射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上移动,可使反射光照射到高塔顶部的吸热塔,故C符合题意;
D.反射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照射到高塔的位置向下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3.(2024八上·长春期中)雨后的夜晚,当你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描述正确的是(  )
A.背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B.背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C.迎着月光走,应走较亮的地方,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漫反射
D.迎着月光走,应走较暗的地方,月光照水面上发生漫反射
【答案】B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AB.地面有积水时,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到人的前方,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地面亮,要走较亮的地方,故A错误,B正确;
CD.人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水面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很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暗,要走较暗的地方,故CD错误。
故选B。
【分析】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光滑物体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
14.(2024八上·海丰期中)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一束光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会通过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过入射点O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经过图中的b点。
故选B。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分析。
15.(2024八上·高州期中)如图,与水平面成45°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未画出),图中点A 为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当A竖直向上运动时,它的像A 的运动方向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作像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物体A的位置,如图所示;
当A竖直向上运动时,由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作图可知,像A'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则像A'将向图中②方向运动。故B符合同意,ACD不符合同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A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作图即可得出结论。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6.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为   像(填“实”或“虚”),是   面镜(填“平”“凹”“凸”)所成的像.
【答案】虚;凸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解答】近视镜从前面观察,会由于光的反射成像,镜片是有弧度的,从前面看向外凸,与凸面镜成像是一样的,成的是虚像,镜片的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分析】 (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从镜子前面观察,其外面呈弧形,类似于凸面镜;
(2)外面的物体经凸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
17.(2025八上·普宁期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 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
【答案】反射;虚;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水中的“白鹭”属于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5m。
【分析】 水中倒影属于镜面反射,所成像为虚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8.(2025八上·普宁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入射角等于   °;若增大入射角,则反射角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答案】30;增大;不能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 (1)图甲中ON是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30°;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在右侧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分析】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9.(2025八上·东莞期中)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O是入射光线,OP是   线,反射角的大小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增大时,反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法;30;减小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O是入射光线,OP与平面镜MN垂直,是法线;
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OB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等于30°;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增大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减小。
【分析】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2025八上·武威期末)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上能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   反射。
【答案】圆形;漫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纸片上极小的三角形孔时,在地上形成圆形的小亮斑。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分析】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和 孔的形状无关 和物的形状有关,物距和像距会影响像的大小,物距变小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反射分类: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镜面反射:指若反射面比较光滑,当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到这个反射面时,仍会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反射出来。
21.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有时,教室黑板反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
【答案】反射;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
【知识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解: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是光照射到河面(水面可视为反射面)后反射进入人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教室黑板反光“晃”眼睛,原因是黑板表面较光滑,光在其表面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也平行射出,会导致特定方向光线过强,刺激眼睛;为避免镜面反射,可让黑板表面更粗糙,使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能让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避免局部过强光线)。因此建议“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如磨砂玻璃、粗糙的黑板漆),改变表面光滑程度,将镜面反射转为漫反射。
故答案为:反射;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
【分析】1、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表面,反射光线平行,若反射光进入人眼,会感觉“刺眼”(如黑板反光、平静湖面反光);漫反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能让不同位置的人都看到物体(如教室墙壁、书本表面)。
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河面波光粼粼、黑板反光,均是光的反射实例。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关键是表面光滑程度——光滑表面易发生镜面反射,粗糙表面易发生漫反射。
3、实际应用与改进:黑板反光影响视线,利用“改变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将镜面反射转为漫反射,体现物理知识(光的反射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2024八上·承德月考)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小明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身高1.6m的小明站在竖直摆放的平面镜前1m处,像高是   m,在他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虚像;1.6;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人在仪容镜中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身高1.6m的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高1.6m。在他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仍然与物体大小相等,即像的大小不变。故第1空填:虚像;第2空填:1.6;第3空填: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和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3.(2025八上·福田期末)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   ,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   (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漫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漫反射;镜面反射;遵循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在粗糙的粉笔字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黑板反光是某个位置的同学看不到粉笔字,看到的光特别亮,进入眼睛的光线特别多,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使光线全部进入眼睛。
(3)根据题意可知,漫反射是反射的一种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光线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2)光线投射在光滑表面上的光向某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镜面反射;
(3)所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2025八上·麦积期末)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答案】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平面镜是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反射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虚像的位置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阅卷人 三、作图题
得分
25.(2024八上·临湘期中)小明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小明想在A处安装一个大大的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照亮村子中心的B处。太阳位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A处画出平面镜(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A点为入射点,连接AB,即反射光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的位置,作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26.“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 A 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 B 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考虑光在水中的折射).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解:找像点: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月亮B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B'是水中月亮的像点);确定入射点:
连接猴子眼睛A与像点B',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反射点);画光路:入射光线:从月亮B到入射点O(实线,带箭头);反射光线:从入射点O到猴子眼睛A(实线,带箭头);辅助线:B到B'的连线(虚线,垂直于水面),体现对称关系。
故答案为: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本题中水面是平面镜,月亮的像B'与月亮B关于水面对称,这是作图的核心依据。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因平面镜成虚像,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因此,连接像点B'与眼睛A,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保证“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逻辑,符合“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虽未直接画法线,但对称关系隐含了法线垂直于水面)。
3、实际场景的物理模型转化:将“水面”转化为“平面镜”,把“猴子看水中月亮”的现象,转化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问题,体现物理模型(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强化“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7.(2023八上·南海期末)一束光经平面镜PQ反射后进入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的大小。
【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 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入射角的确定,并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反射角为
90°-50°=40°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是4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如图所示:
【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入射光线。
28.(2024八上·汨罗期中)我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眼界小,若图中A点是青蛙,请在左图画出青蛙透过水井能看到的天空范围。
【答案】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水井中没有水时,光沿直线传播,井口边缘是青蛙能看到的最远范围,连接井的边缘点和A点作图,其视野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析并画出光路图。
阅卷人 四、实验探究题
得分
29.(2025八上·玉林期末)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A,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   ;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后,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如图乙所示,生活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都会设计成图   (选填“1”、“2”或“3”)所示的形状(蜡烛一侧为车内),从光学的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位置
(2)A;相等;不变
(3)不能
(4)2;车内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能看到镜子后面的物体,进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①物体A发出的光在镜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时才能看到镜子中的像。因为反射光线和物体A在同一侧,因此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A侧观察。
② 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则: 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不变。
(3) 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 说明蜡烛A发出的光较弱所致,若要使像更亮一些,就要让物体更亮一些,所以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斜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面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分析】 (1)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应在A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1)[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即A侧,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不变,与玻璃板大小无关。
(3)[1]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若要使像更亮一些,就要让物体更亮一些,物体反射的光线会更强,所以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4)[1][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生活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都会设计成图2所示的形状,小汽车前面玻璃是倾斜的,汽车内物体的像在汽车的斜上方,司机看前面道路时,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此外,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面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30.(2025八上·东莞期中)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华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纸板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如图2所示,在图1的实验基础上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说明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实验小组的同学想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射光线沿   方向,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   。
(4)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在右边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答案】(1)显示光路;漫
(2)不能;同一平面上
(3)OA;光路是可逆的
(4)不能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解答】(1)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实验过程中,在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如图2所示,在图1的实验基础上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射光线沿OA方向,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纸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故在右边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分析】(1)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漫反射:光线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会被反射向四面八方的现象 ;
(2)(4) 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分析;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2]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1][2]如图2所示的操作,将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3)[1][2]光从BO入射,沿OA反射,让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在右边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阅卷人 五、计算题
得分
31.如图2.73所示,人立于河边看对岸的一电线杆AB在水中的像,当人离开河岸后退超过6 m时便不能看到整个电线杆的像。已知人高EF=1.5 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 m,河宽为40 m,求电线杆高。
【答案】如图2.89所示,
直角△COB',△HOG和△FGE相似,则每个三角形的直角边之比,为一定值,有
又GF=6 m,EF=1.5 m,GH=1 m,所以,得OH=4 m。
而CO=40 m-4 m=36 m,又=4,所以CB'=CO=×36 m=9 m。
因此AB= A'B'=CB'-CA'=9 m-1 m=8 m,即电线杆高为8 m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题意作出几何图形,根据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来计算。
32.(2022八上·南昌期中)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MM'是镜面,AO为入射光线,已知∠AOM=30°,
(1)反射角等于多少?
(2)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后,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多少?
【答案】(1)解:已知∠AOM=30°,则入射角∠AON=90°-30°=60°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
答:反射角等于60°;
(2)解: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此时的入射角为60°-15°=45°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则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5°+45°=90°
答: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后,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9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入射光线转动的角度计算入射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总夹角。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