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第二框 严格执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第二框 严格执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二框 严格执法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严格执法的内涵
1.在法律实施体系中,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
A.监察机关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2.为推进法律贯彻实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推动2030年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对各级政府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各级政府(  )
①充分发扬民主科学立法 ②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④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河南南阳期末)张居正曾言,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以上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严格执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规范行政执法的重要前提 ③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利于全面依法治国 ④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其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严格执法,强调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严格执法是为了(  )
①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②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进程
③让人人都成为法律尊崇者和实施者
④彰显公平从而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安徽蚌埠联考)“假‘卖惨’真坑农”漫画《须严惩》(来源:新华社)启示我们(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盲目性
②中国共产党带头立法,完善行业标准
③政府要推进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
④公民应遵循诚信原则,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二 推进严格执法
6.(2024·吉林长春期中)面对“小问题”,如果执法者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问题就会滋生成大麻烦。只有一把尺子量到底,不留“口子”,不给“空子”,不讲“面子”,才能消除灰色地带和弹性空间,提高违法成本,维护社会秩序。面对“小恶”,要求执法部门(  )
①履行法定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严格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
③勇于负责,不断纠正乱作为现象
④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机关必须做到(  )
①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 ②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河北邢台月考)2024年4月,某省首次制定并发布《劳动保障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明确了18项劳动保障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法律依据和具体适用条件,涉及劳动用工、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等方面,同步配套制定了《守法诚信承诺书》和《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确保案件办理流程清晰、程序规范。上述举措能够(  )
①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消除执法不公现象
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③促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④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市推出一系列柔性执法的举措,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放执法“温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执法方式(  )
①旨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②坚持文明执法理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有助于市民规避违法责任,塑造城市形象
④既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安徽黄山联考)口头警告、教育短信、现场提醒单……自浙江杭州交警推出“优驾容错”以来,至今已有1 010.4万人次被免罚教育。“优驾容错”,是指针对未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和有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口头警告而免除罚款处罚的一项交通安全管理执法措施。“优驾容错”(  )
①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能够有效遏制当地交通违法行为
③旨在进一步拉近交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④既体现执法的灵活性,又彰显法治的温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河北承德统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图一 “首违不罚”是指对首次发生的情节轻微、能够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部分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可以说,“首违不罚”等于给初次违法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彰显执法人性化。“首违不罚”也是有范围的,该“零容忍”的违法行为,要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
图二 “头”等大事,“您好,您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未佩戴头盔,现在对您进行劝导教育一次,让您深刻认识到佩戴头盔的重要性……”。通过交警提醒、劝导、教育的“柔性执法”,对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员进行现场查纠。
执法工作的目的并非“为罚而罚”,若能教育当事人自觉守法,让当事人体会到温情和体恤,不仅能给执法工作带来更多的温度,也会让社会治理更加容易。行政执法应有“尺度”,有“力度”,也应有“温度”。
结合材料,运用“严格执法”的知识,说明行政执法应如何实现有“尺度”,有“力度”,也有“温度”。
第二框 严格执法
1.B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行法律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B正确。A、C、D不选。
2.D 立法的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民政府,①不符合题意。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是科学立法的要求,②不符合题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③④正确。
3.D 材料强调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促进法律的执行,而不是强调法律维护谁的利益,①不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规范行政执法的结果,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法律是实施重要性,因为严格执法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维护法律权威,③④符合题意。
4.C 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不是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的目的,①排除。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可见,全面推进严格执法是为了彰显公平从而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进程,②④符合题意。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不是人人都可以实施法律,③说法错误。
5.D 由“假‘卖惨’真坑农”可知,对于政府来说要推进严格执法,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对于公民来说要遵循诚信原则,增强法治观念,③④应选。漫画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不是盲目性,①不选。中国共产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而不是带头立法,②错误。
6.A 不给“小恶”留“口子”,钻“空子”,讲“面子”,就需要执法者坚定履行法定职责,严格执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通过更严格的执法确保法律威严,营造严肃的执法环境,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执法者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不是乱作为而是不作为,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融法、理、情于一体,④不符合题意。
7.C 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是坚持文明执法的要求,①不符合题意。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符合公正执法的要求,②符合题意。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执法的要求,③不符合题意。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符合公正执法的要求,④符合题意。
8.C “消除执法不公现象”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材料体现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促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力监督体系,④不符合题意。
9.C 上述执法方式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①排除。一系列柔性执法的举措,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放执法“温度”,体现了政府融法、情、理为一体,文明执法,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符合题意。上述执法方式不能让市民规避违法责任,③说法错误。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放执法“温度”,既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④符合题意。
10.B “优驾容错”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既体现执法的灵活性,又彰显法治的温度,①④符合题意。“优驾容错”并不能有效遏制当地交通违法行为,②不符合题意。“优驾容错”旨在维护交通安全,不是为了拉近交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③说法错误。
11.①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执法应有“尺度”,要求行政机关执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规范执法,以宪法和行政法规为准绳,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履行职责。
②行政执法应有“力度”,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执法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为罚而罚,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③行政执法要有“温度”,要求执法部门应文明执法,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要分别回答行政执法应如何实现有“尺度”,有“力度”,也有“温度”。
3 / 3第二框 严格执法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1.严格执法的含义
严格执法,就是      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执法的主体及要求
(1)在法律实施体系中,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2)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    。
3.严格执法的意义
(1)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    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    法律。
(2)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      。
(3)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      。
(二)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行政机关要坚持      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    、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坚持规范执法
(1)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    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    制度。
(2)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      、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
微提醒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3.坚持公正执法
(1)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    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要恰当地行使      ,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3)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    。
4.坚持文明执法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    ,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      。
想一想
 严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吗?
提示:                                            
判一判
(1)严密的操作流程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
(2)行政执法要恰当地行使自主处置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
(3)执法部门坚持文明执法,要改进执法方式,力求实现执法效果科学化。(  )
选一选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严格执法的意义有(  )
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助于推进诚信政府建设
④有助于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环保执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环保执法有利于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通过督察问题和相应的严肃问责,一批企业受到震慑,一批干部受到警醒,有利于以更有力的督察促进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用良好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
2.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
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
提示: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来说,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严明执法纪律,减少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服务意识和执法队伍素质,塑造良好执法队伍整体形象;对执法对象来说,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使自己积极配合交通行政执法。
议题一 如何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
【情境】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执法。当前,“执法不严”是我国法治建设工作中的突出“短板”,坚持“严格执法”,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执法主体,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执法活动中,执法机关既要防止有法不执,也要防止有法乱执,不能将“执法”与“处罚”等同起来。要防止多样的、变相的“新形式”行政违法的出现,严格纠正越权执法、钓鱼执法、逐利执法等违法执法行为。
探究 (1) 什么是严格执法?
(2)严格执法的意义是什么?
1.执法与执法机关
(1)执法,亦称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广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是指法的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2)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机关(也就是政府)被称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和带头守法,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确保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
2.正确理解严格执法
(1)严格执法是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严格执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是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政府法治形象,体现着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影响着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只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2024·广东东莞期末)逐利执法,是指执行机关在执法时追逐利益违法滥纪的行为。结合下面漫画,可见“逐利执法”这一行为(  )
①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既有损法治尊严又破坏法治信仰
③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④是执法者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拟取消调整33个罚款事项,严查以罚代管、过罚失当等行为。这有利于政府(  )
①坚持依法执政 ②规范权力运行 ③依法履行职能  ④实现文明执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要求政府(  )
①牢记宗旨责任,树立权威和公信力
②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府
③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④严格执法,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二 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情境】 高一学生小成放学时驾驶电动车载着同学小州(未带头盔),行经学校附近街道时,由于说笑,没看到过马路的小田,当双方接近时,为互相避让,小成急忙转弯,但由于车速较快,反应匆忙,电动车直接侧翻倒地,小成左手骨折,小州轻微擦伤,与此同时,小田也因为紧急避让而扭伤脚踝,引来大量学生和家长围观……
  交警见状,第一时间疏散群众并打开执法记录仪记录情况,见其伤势,交警当即决定事后调查,先拨打了120并联系了双方监护人,及时将三人送往医院。事后,交警根据交通数据监控中心以及询问当事人,厘清了事情的经过,并依据《S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出了如下处罚:小成未满十八周岁未戴头盔载人上路,违反了《办法》,罚款200元并没收其电动车,同时需赔偿小田相应医药费。处罚后,又对小成进行了电动车及交通安全教育,让小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探究 交警处理过程中是怎样体现严格执法要求的。
1.区分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类别 严格执法 规范执法 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
内涵 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按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 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原因 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公正是执法的价值取向 政府执法的文明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
联系 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都是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2.理解法治政府与严格执法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严格执法的主要意义 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能够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注意根据设问和材料思考对某些主体的意义,如对公民、对社会、对国家等)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2024·江西九江联考)2024年“五一”期间,广东公安推行柔性执法,坚持“执法最好的效果就是让人心服口服”的执法理念,对一般、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行提醒警告教育,免于处罚,在凸显“力度”的同时,释放执法“温度”。下列对广东公安柔性执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严格执法与自由裁量权的矛盾可能加深,影响执法的公信力 ②贯彻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契合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 ③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执法,引导违法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④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通过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山东德州月考)“骑电动车的戴上头盔再走。”“按地标线停车,不按要求的请立即开走。”在德州市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交警骑着警用摩托车用喇叭喊话的现象,对待交通不文明行为,交警支队的民警变“开罚单”为喇叭喊话即时劝导,这种柔性管理举措既释放了交管执法温度,又达到了疏堵结合,赢得德州市民点赞。德州市交警支队的做法(  )
①创新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网 ②采取交通违规免责的柔性执法措施,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③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
④坚持政务公开,宽严相济,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警察同志,父亲病重需要转院,时间紧迫,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车位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祝您父亲早日康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单”“温馨提示单”同框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广大网友纷纷为交警点赞。这给执法者的启示是(  )
①坚持公正执法的同时,体现行政执法温度
②彰显以人为本,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③规范行政裁量权,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④简化执法程序,突出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框 严格执法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执法机关 2.(1)行政机关 (2)职能 3.(1)权威 敬畏 (2)公平正义 (3)法治政府
(二)1.法定职责 懒政 2.(1)公开公正 全过程记录
(2)行政许可 3.(1)平等 (2)自由裁量权 (3)公信力
4.规范 最大化
想一想
 提示: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判一判
(1)× (2)× (3)×
选一选
 A 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③不符合题意。政府的权力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1)提示: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提示: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跟踪训练
1.A “逐利执法”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有损法治尊严又破坏法治信仰,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
2.C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①排除。国务院规范罚款事项,有利于政府合理利用罚款的权力,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让政府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能,②③正确。材料不涉及文明执法,④不符合题意。
3.D 材料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能保障人民权益,因此政府要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建设法治政府,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政府要简政放权,也未涉及政府树立权威和公信力,①②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①严格执法要坚持规范执法。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交警见状,第一时间疏散群众并打开执法记录仪记录情况,通过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执法行为。②要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根据三个学生的受伤情况,交警当即决定事后调查,先拨打了120并联系了双方监护人,及时将三人送往医院是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体现。③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事后,交警根据交通数据监控中心以及询问当事人,厘清了事情的经过,并依据《S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作出了相应的处罚。④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处罚后,又对小成进行了电动车及交通安全教育,让小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跟踪训练
1.C 对一般、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行提醒警告教育,免于处罚,并不是不要处罚,而是贯彻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契合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②符合题意。在执法中做到“让人心服口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执法,引导违法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③符合题意。柔性执法不等于滥用自由裁量权,柔性执法与严格规范执法不必然冲突,柔性执法并不会影响执法的公信力,①错误。材料不强调严格执法的作用,④排除。
2.B 德州市交警支队的做法体现该支队坚持民意导向,创新了执法方式,增强了公民对执法机关的好感,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体现了执法温度、人性化执法,①③符合题意。对交通违规不能一概免责,而针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可采用柔性化、人性化执法,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务公开的内容,④错误。
3.A 交警开出的特殊“单”“温馨提示单”对驾驶人的特殊情况予以谅解,彰显了执法的温度,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与规范行政裁量权、简化执法程序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共68张PPT)
第二框 严格执法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1. 严格执法的含义
严格执法,就是 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 执法的主体及要求
(1)在法律实施体系中,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2)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 。
执法机关 
行政机关 
职能 
3. 严格执法的意义
(1)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 和尊严。政府必须带
头严格执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 法律。
(2)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 。
(3)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 。
权威 
敬畏 
公平正义 
法治政府 
(二)推进严格执法
1.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行政机关要坚持 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
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 、怠
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法定职责 
懒政 
2. 坚持规范执法
(1)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
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
制度。
(2)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 、行政处罚等执
法行为。
公开公
正 
全过程记
录 
行政许可 
微提醒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
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
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
具体行政行为。
3. 坚持公正执法
(1)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 对待,不同情况差
别对待。
(2)要恰当地行使 ,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
则。
(3)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

平等 
自由裁量权 

信力 
4. 坚持文明执法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 ,融法、理、
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
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 。
规范 
最大化 
想一想
 严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吗?
提示: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
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
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判一判
(1)严密的操作流程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
重要保障。 ( × )
(2)行政执法要恰当地行使自主处置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
则。 ( × )
(3)执法部门坚持文明执法,要改进执法方式,力求实现执法效果
科学化。 ( × )
×
×
×
选一选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严格
执法的意义有(  )
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助于推进诚信政府建设
④有助于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③不符合题意。政
府的权力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1. 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环保执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环保执法有利于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主体
责任。通过督察问题和相应的严肃问责,一批企业受到震慑,一批
干部受到警醒,有利于以更有力的督察促进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
根,用良好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
2. 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
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
提示:该项规定对于执法者来说,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
行为,严明执法纪律,减少违法违纪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提
升服务意识和执法队伍素质,塑造良好执法队伍整体形象;对执法
对象来说,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
使自己积极配合交通行政执法。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
【情境】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执法。当前,“执
法不严”是我国法治建设工作中的突出“短板”,坚持“严格执
法”,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执法主体,严格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执法活动中,执
法机关既要防止有法不执,也要防止有法乱执,不能将“执法”与
“处罚”等同起来。要防止多样的、变相的“新形式”行政违法的出
现,严格纠正越权执法、钓鱼执法、逐利执法等违法执法行为。
探究 (1) 什么是严格执法?
提示: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严格执法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
平正义。③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1. 执法与执法机关
(1)执法,亦称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
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
活动。广义的执法或法的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是
指法的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
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
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2)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机关(也就是政府)被称为国家权力
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
体。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的重要方式。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
利益,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深
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和带头守法,全面提升
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确保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
2. 正确理解严格执法
(1)严格执法是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
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严格执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
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
是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
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
法”,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
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
重要途径;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如何,很大
程度上反映着政府法治形象,体现着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影
响着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只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确保宪法和法律
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坚持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 (2024·广东东莞期末)逐利执法,是指执行机关在执法时追逐利
益违法滥纪的行为。结合下面漫画,可见“逐利执法”这一行为
(  )
①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既有损法治尊严又破坏法治信仰
③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的短期利益
④是执法者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逐利执法”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既有损法治尊严又破坏法治信仰,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
合题意。
2. 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拟取消调整33个罚款事
项,严查以罚代管、过罚失当等行为。这有利于政府(  )
①坚持依法执政 ②规范权力运行 ③依法履行职能  ④实现文
明执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①排除。国务院规范罚
款事项,有利于政府合理利用罚款的权力,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让政府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能,②③正确。材
料不涉及文明执法,④不符合题意。

3.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
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要求政府(  )
①牢记宗旨责任,树立权威和公信力 ②简政放权,打造服务型政
府 ③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④严格执
法,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能保障人民权益,因此政府要
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坚持严格规范执法、建设法治政府,③④
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政府要简政放权,也未涉及政府树立权
威和公信力,①②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情境】 高一学生小成放学时驾驶电动车载着同学小州(未带头
盔),行经学校附近街道时,由于说笑,没看到过马路的小田,当双
方接近时,为互相避让,小成急忙转弯,但由于车速较快,反应匆
忙,电动车直接侧翻倒地,小成左手骨折,小州轻微擦伤,与此同
时,小田也因为紧急避让而扭伤脚踝,引来大量学生和家长围观……
  交警见状,第一时间疏散群众并打开执法记录仪记录情况,见其
伤势,交警当即决定事后调查,先拨打了120并联系了双方监护人,
及时将三人送往医院。事后,交警根据交通数据监控中心以及询问当
事人,厘清了事情的经过,并依据《S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作出了如下处罚:小成未满十八周岁未戴头
盔载人上路,违反了《办法》,罚款200元并没收其电动车,同时需
赔偿小田相应医药费。处罚后,又对小成进行了电动车及交通安全教
育,让小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探究 交警处理过程中是怎样体现严格执法要求的。
提示:①严格执法要坚持规范执法。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
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交警见状,第一时间疏散群
众并打开执法记录仪记录情况,通过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执法行
为。②要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根据三个学生的受伤情况,交警当即决定事后调
查,先拨打了120并联系了双方监护人,及时将三人送往医院是恰当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体现。③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事后,交警根据
交通数据监控中心以及询问当事人,厘清了事情的经过,并依据《S
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作出了相应的处罚。④坚持文明执法。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
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处罚后,又对小成进行了
电动车及交通安全教育,让小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力求实现执法
效果最大化。
1. 区分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类别 严格执法 规范执法 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

涵 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按规定办
事,按程序办事 同等情况平等
对待,不同情
况差别对待 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因 严格执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公正是执法的
价值取向 政府执法的文明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
联系 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都是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2. 理解法治政府与严格执法
建设法治
政府、推
进严格执
法的主要
意义 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
法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
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
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能够
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
法治政府(注意根据设问和材料思考对某些主体的意
义,如对公民、对社会、对国家等)
建设法治
政府、推
进严格执
法的基本
要求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
系;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
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
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对行政权力
的制约和监督
1. (2024·江西九江联考)2024年“五一”期间,广东公安推行柔性
执法,坚持“执法最好的效果就是让人心服口服”的执法理念,对
一般、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行提醒警告教育,免于处罚,在凸显
“力度”的同时,释放执法“温度”。下列对广东公安柔性执法的
评价正确的是(  )
①严格执法与自由裁量权的矛盾可能加深,影响执法的公信力
②贯彻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契合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
③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执法,引导违法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④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通过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对一般、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行提醒警告教育,免于
处罚,并不是不要处罚,而是贯彻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契
合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②符合题意。在执法中做到“让人心服口
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执法,引导违法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
为,③符合题意。柔性执法不等于滥用自由裁量权,柔性执法与严
格规范执法不必然冲突,柔性执法并不会影响执法的公信力,①错
误。材料不强调严格执法的作用,④排除。
2. (2024·山东德州月考)“骑电动车的戴上头盔再走。”“按地标
线停车,不按要求的请立即开走。”在德州市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交
警骑着警用摩托车用喇叭喊话的现象,对待交通不文明行为,交警
支队的民警变“开罚单”为喇叭喊话即时劝导,这种柔性管理举措
既释放了交管执法温度,又达到了疏堵结合,赢得德州市民点赞。
德州市交警支队的做法(  )
①创新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网
②采取交通违规免责的柔性执法措施,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③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
④坚持政务公开,宽严相济,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融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德州市交警支队的做法体现该支队坚持民意导向,创新
了执法方式,增强了公民对执法机关的好感,增强了法治权威和法
治信仰,体现了执法温度、人性化执法,①③符合题意。对交通违
规不能一概免责,而针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可采用柔性化、人性
化执法,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务公开的内容,④错误。
3. “警察同志,父亲病重需要转院,时间紧迫,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车
位不得已才在此停车,还望理解。”“祝您父亲早日康复!”甘肃
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位车主的纸条留言和交警开出的特殊
“单”“温馨提示单”同框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广大网友纷纷为交
警点赞。这给执法者的启示是(  )
①坚持公正执法的同时,体现行政执法温度
②彰显以人为本,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③规范行政裁量权,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④简化执法程序,突出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交警开出的特殊“单”“温馨提示单”对驾驶人的特殊
情况予以谅解,彰显了执法的温度,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法融法、
理、情于一体,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与规范行政裁量权、简化执法
程序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严格执法的内涵
1.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   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
A. 监察机关 B. 行政机关
C. 立法机关 D. 司法机关
解析: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行法律机关,是执法
的最重要主体,B正确。A、C、D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为推进法律贯彻实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推动2030年减排目
标的实现,国务院对各级政府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要求各级政府(  )
①充分发扬民主科学立法 ②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④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立法的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民政府,①不符
合题意。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是科学立法的要求,②
不符合题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
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河南南阳期末)张居正曾言,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
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
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以上论断给我们
的启示是(  )
①严格执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规范行政执法的重要前提
③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利于全面依法治国
④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其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促进法律的执
行,而不是强调法律维护谁的利益,①不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
规范行政执法的结果,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法律是实施重要性,
因为严格执法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维护法律权威,③④符合
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3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主持召开会
议,专题研究严格执法,强调政法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
思想,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严格执法是为了(  )
①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②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进程
③让人人都成为法律尊崇者和实施者
④彰显公平从而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不是全面推进严格执
法的目的,①排除。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可见,全面推进严格执法是
为了彰显公平从而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
建设进程,②④符合题意。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不是人
人都可以实施法律,③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安徽蚌埠联考)“假‘卖惨’真坑农”漫画《须严惩》
(来源:新华社)启示我们(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盲目性
②中国共产党带头立法,完善行业标准
③政府要推进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
④公民应遵循诚信原则,增强法治观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假‘卖惨’真坑农”可知,对于政府来说要推进严
格执法,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对于公民来说要遵循诚信原
则,增强法治观念,③④应选。漫画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而不是盲目性,①不选。中国共产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而不
是带头立法,②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推进严格执法
6. (2024·吉林长春期中)面对“小问题”,如果执法者总是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小问题就会滋生成大麻烦。只有一把尺子量到底,不
留“口子”,不给“空子”,不讲“面子”,才能消除灰色地带和
弹性空间,提高违法成本,维护社会秩序。面对“小恶”,要求执
法部门(  )
①履行法定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严格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
③勇于负责,不断纠正乱作为现象
④文明执法,融法、理、情于一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不给“小恶”留“口子”,钻“空子”,讲“面子”,
就需要执法者坚定履行法定职责,严格执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
为,通过更严格的执法确保法律威严,营造严肃的执法环境,①②
符合题意。材料中“执法者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不是乱
作为而是不作为,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融法、理、情于一
体,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机关必须做到(  )
①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
②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是坚持文明执法的要求,①不
符合题意。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符合公正执法的要求,②符合题意。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
权不可为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执法的要求,③不符合题意。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符合公正执法的要求,④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河北邢台月考)2024年4月,某省首次制定并发布《劳动保
障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明确了18项劳动保障轻微违法行
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法律依据和具体适用条件,涉及劳动用工、
社会保险、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等方面,同步配套制定了《守法诚信
承诺书》和《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确保案件办理流程清晰、程
序规范。上述举措能够(  )
①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消除执法不公现象
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③促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④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消除执法不公现象”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材料体
现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促进教育与惩戒
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行政
权力监督体系,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某市推出一系列柔性执法的举措,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
放执法“温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述执法方式(  )
①旨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②坚持文明执法理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有助于市民规避违法责任,塑造城市形象
④既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上述执法方式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
力,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①排除。一系列柔性执法的
举措,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放执法“温度”,体现了政
府融法、情、理为一体,文明执法,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
符合题意。上述执法方式不能让市民规避违法责任,③说法错误。
提升了交警人性化执法水平,释放执法“温度”,既发挥法律的规
范作用,又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安徽黄山联考)口头警告、教育短信、现场提醒单……自
浙江杭州交警推出“优驾容错”以来,至今已有1 010.4万人次被
免罚教育。“优驾容错”,是指针对未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
和有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口头警告而免除罚款处
罚的一项交通安全管理执法措施。“优驾容错”(  )
①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能够有效遏制当地交通违法行为
③旨在进一步拉近交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④既体现执法的灵活性,又彰显法治的温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优驾容错”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
一,既体现执法的灵活性,又彰显法治的温度,①④符合题意。
“优驾容错”并不能有效遏制当地交通违法行为,②不符合题
意。“优驾容错”旨在维护交通安全,不是为了拉近交警与群众
之间的距离,③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河北承德统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图一 “首违不罚”是指对首次发生的情节轻微、能够及时
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部分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可以
说,“首违不罚”等于给初次违法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彰显执法人性化。“首违不罚”也是有范围的,该“零容忍”的
违法行为,要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
图二 “头”等大事,“您好,您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未佩
戴头盔,现在对您进行劝导教育一次,让您深刻认识到佩戴头盔
的重要性……”。通过交警提醒、劝导、教育的“柔性执法”,
对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驾乘人员进行现场查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执法工作的目的并非“为罚而罚”,若能教育当事人自觉守
法,让当事人体会到温情和体恤,不仅能给执法工作带来更多的
温度,也会让社会治理更加容易。行政执法应有“尺度”,有
“力度”,也应有“温度”。
结合材料,运用“严格执法”的知识,说明行政执法应如何实现
有“尺度”,有“力度”,也有“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①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执法应有“尺
度”,要求行政机关执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规范执法,以
宪法和行政法规为准绳,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
度,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履行职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行政执法应有“力度”,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
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
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执法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
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为罚而
罚,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③行政执法要有“温度”,要求执法部门应文明执法,改进执法
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
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
执法效果最大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要分别回答行政执法应如何
实现有“尺度”,有“力度”,也有“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