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 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第2课时:了解多样在线技能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数字设备(电脑、平板、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及其主要功能;了解常见的数字化工具(如搜索引擎)及其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能根据简单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设备;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字化工具的功能。意识到数字设备和工具是帮助我们学习生活的帮手,要合理使用。教学重点:数字设备的种类与用途。教学难点:根据需求合理选择数字设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数字设备及数字化工具图片)、实物数字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模型。学生准备:回想自己使用过的数字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表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 3分钟 提问:“上节课我们体验了丰富的在线生活,要实现这些在线生活,我们需要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手机、电脑、网络等) 回顾上节课知识,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建立知识联系。二、认识数字设备 12分钟 1. 展示与介绍:出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的图片或实物,介绍它们的名称和主要功能。2. 小知识讲解:讲解“数字设备”的概念(能处理、存储、传输数字信息的电子设备)。3. 情境讨论:呈现教材P8情境——“欢欢要在家看在线视频学习,该选什么设备?”4. 组织对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表格,对比不同设备的特点,并为欢欢推荐设备,说明理由。 1. 观看、聆听,认识不同数字设备。2. 理解“数字设备”概念。3. 思考情境问题。4. 阅读表格,小组讨论,完成“我建议欢欢选择______,因为______。” 通过实物或图片增强直观认识。设置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对比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体验数字化工具 10分钟 1. 概念讲解:“有了设备,还要有工具才能做事。就像有了画板,还要有画笔和颜料。数字世界里的‘画笔’就是数字化工具。”2. 介绍工具:简要介绍搜索引擎、通信工具、办公软件等常见数字化工具及其作用(教材P10)。3. 尝试体验:教师演示用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索一个简单问题(如“大熊猫吃什么”),然后让学生模仿尝试搜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 聆听理解数字化工具的概念。2. 认识各类数字化工具。3.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第一次信息搜索,感受其功能。 将抽象的“工具”概念具象化。通过模仿操作,降低难度,让学生获得使用数字化工具的初步成功体验。四、梳理与拓展 5分钟 1. 引导思考:数字设备和工具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处理信息)2. 讲解信息处理过程:结合教材P11图示,简要说明获取、加工、管理、交流、评价信息。3. 布置调查任务:说明课后作业要求。 1. 思考并回答。2.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流程。3. 记录课后作业。 将设备、工具与核心功能(信息处理)联系起来,提升认识高度。为下节课做铺垫。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12的“巩固拓展 练一练”调查表,调查家里的数字设备和家人常用的数字化工具。板书设计:第2课 了解多样在线技能数字设备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 功能不同,按需选择数字化工具搜索引擎、通信工具、办公软件...→ 帮助我们处理信息信息处理获取 → 加工 → 管理 → 交流 → 评价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