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五四制(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小狗换毛了》教学设计课题 2.8 小狗换毛了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季节变化会影响动物的外形和行为,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常见方式。 2.认识到动物通过改变外形、调整行为来适应季节变化,这是动物的生存智慧。科学思维: 1.能通过观察图片、记录现象,归纳“季节变化与动物变化”的关联,培养从具体现象中找规律的思维能力。 2.能用简单的方式整理动物在四季中的变化,理解“外形变化与环境需求”的联系。探究实践: 1.能观察狗在四季的毛发生变化,并用画图或文字记录“换毛与季节”的关系。 2.能通过资料或图片,分析其他动物在不同季节的行为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态度责任: 1.激发对动物的好奇心,养成观察身边动物的习惯,感受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体会动物适应环境的智慧,培养爱护动物、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季节变化对动物外形和行为的影响,知道动物会适应季节变化。难点:理解动物的外形或行为变化与季节需求的联系。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一、聚焦 师:(出示小狗冬天和夏天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是同一只小狗,它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生:冬天的小狗毛长长的、厚厚的,像穿了棉袄;夏天的毛短短的、薄薄的! 生:老师,我家的狗春天会掉毛,妈妈说它在“换衣服”! 师:说得真好!小狗的毛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这就是“换毛”。为什么小狗会换毛呢?季节变化还会给动物带来哪些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小狗换毛了》。 (板书课题)课 程 学 习 探究实践。 活动:了解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活动一:季节变化对狗有什么影响 1.观察与记录 师:(出示小狗四季换毛图)请小组讨论,把小狗在四季的毛发生了什么变化填在记录表上。 季节 狗毛的变化(长短、厚薄、多少) 可能的原因 春天 开始掉旧毛,长出新毛 冬天的厚毛没用了 夏天 毛又短又薄,数量少 天热,方便散热 秋天 长出又厚又密的绒毛 为冬天保暖做准备 冬天 毛又长又密,像“厚外套” 抵御寒冷 生汇报: 春天小狗掉毛,因为冬天过去了,不用那么厚的毛了; 冬天毛最厚,这样不会冷! 师小结:小狗换毛是为了适应季节的温度变化——夏天“减衣”散热,冬天“加衣”保暖,这是小狗的生存智慧! 师:通过之前的观察,我们知道小狗会随季节换毛、改变活动习惯。如果用一种图来清晰展示这些变化,就像“鱼骨”一样,中心是主题,两边分支出不同方面,这样的图叫“鱼骨图”。今天我们就用它记录季节对狗的影响。 师:先想想,除了毛发和生活习性,狗还有哪些方面会随季节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皮肤、感官等细节) 师:(出示鱼骨图模板)中心画小狗,从中心向两边画4根“主骨”,分别写上四个分支名称;每个主骨上再分4根“子骨”,对应春、夏、秋、冬的变化。用简单的文字或小图标表示。 课件出示资料卡: 中心:季节变化对狗的影响 分支一:毛发变化(量与质的变化) 春天:旧毛脱落(掉毛明显),新毛开始生长(短而薄),适应气温回升。 夏天:毛发短、薄、稀疏,体表暴露面积大,利于散热,减少热量堆积。 秋天:绒毛逐渐增厚,粗毛变长,为抵御寒冬储备“保暖层”。 冬天:毛发长、密、厚实(绒毛多),形成隔热层,减少热量流失。 分支二:生活习性变化(活动与饮食) 春天:活动量增加,喜欢在户外奔跑,食欲逐渐恢复(冬季消耗大)。 夏天:正午炎热时不爱活动,多趴在阴凉处,饮水量增加(散热需求)。 秋天:活动时间变长,食欲旺盛,开始囤积脂肪(为冬天储能)。 冬天:喜欢蜷缩在温暖处(如窝、暖气旁),活动量减少,食欲略降(能量消耗慢)。 分支三:皮肤状态变化(保护与适应) 春天:皮肤新陈代谢加快,旧皮屑脱落,新皮肤更细腻(适应换毛)。 夏天:皮肤汗腺(少量)更活跃,偶尔通过皮肤散热,易出汗的部位(脚垫)湿润。 秋天:皮肤油脂分泌增加,形成保护膜,防止冬季干燥开裂。 冬天:皮肤干燥,油脂层厚,减少水分流失,抵御低温和寒风。 分支四:感官与行为细节(细微适应) 春天:嗅觉更灵敏(对花草、新环境兴趣浓),喜欢嗅闻新长出的植物。 夏天:耳朵、脚垫等部位更敏感,会避开滚烫的地面(如柏油路)。 秋天:警惕性提高(对落叶、风声等变化敏感),偶尔梳理毛发(整理新长出的厚毛)。 冬天:鼻子常保持湿润(防止冻裂),遇到冷空气会缩起脖子,减少体表暴露。 活动二:季节变化对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 师:不只是小狗,很多动物都会随季节改变行为。我们来看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出示图片/动画) (1)春天: 蜜蜂飞出蜂巢采蜜,青蛙从泥土里钻出来(苏醒)。 师:春天来了,天气变暖,食物变多,动物们开始“忙碌”起来! (2)夏天: 蜻蜓在荷花上产卵,小燕子长大了学飞。 师:夏天食物充足,动物们忙着繁殖、养育宝宝。 (3)秋天: 松鼠在树洞里藏松果,熊吃得胖胖的。 生:它们在存粮食、长脂肪,为冬天做准备! (4)冬天: 蛇在洞穴里一动不动(休眠),刺猬缩成球睡大觉。 师:冬天食物少、天气冷,有些动物通过“冬眠”节省能量。 分组任务:填写“动物季节行为记录表”,每组选一种动物,说说它在四季的行为变化。 动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青蛙 苏醒、产卵 捕捉害虫 吃更多食物 钻进泥土冬眠 松鼠 寻找食物 养育幼崽 贮藏松果 躲在树洞过冬 反思评价 用鱼骨图记录狗等动物在四季中外形与行为的变化,可以直观的了解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对你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吧! 四、拓展迁移:我喜欢的动物 师:请你选一种喜欢的动物(如小猫、麻雀、乌龟),说说它在四季会有什么变化?可以画下来或回家观察记录,下节课分享!课堂 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季节变化会让动物的外形(如小狗换毛)和行为(如青蛙冬眠、松鼠藏粮)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动物适应自然的智慧。希望大家以后多观察身边的动物,发现更多有趣的秘密!板书设计 小狗换毛了 一、小狗的换毛:适应温度 春天:掉旧毛 → 夏天:毛短薄 → 秋天:长厚毛 → 冬天:毛长密 二、其他动物的变化: 外形:北极狐换色 行为:蜜蜂采蜜(春)、松鼠藏粮(秋)、蛇冬眠(冬) 三、结论:动物会适应季节变化,这是生存智慧教学反思 (一)亮点 1.以“小狗换毛”为切入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图片和视频让抽象的“适应季节”变得直观。 2.用记录表和鱼骨图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培养归纳能力,同时渗透“动物与环境统一”的科学观念。 (二)不足 1.对“冬眠”“迁徙”等概念解释较浅,部分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冬眠能节省能量”,需用更简单的例子(如“睡觉不消耗太多力气”)类比。 2.学生发言集中在常见动物(狗、猫),对不熟悉的动物(如刺猬、蛇)参与度较低,可提前布置“动物小调查”预习。 (三)改进 1.增加“模拟活动”:让学生穿厚外套体验冬天,脱外套体验夏天,理解小狗换毛的必要性。 2.布置“家庭观察任务”:记录家里的动物(或小区的鸟、猫)一周的变化,加深对“持续观察”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