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单选题
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监考老师稳步轻声在考场巡视 B.午休时关闭门窗
C.在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 D.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不同儿童发出的歌声音色相同
C.优美的歌声对于学习的同学是噪声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3.在物理课上,老师让小明在说话的同时,用手指触及自己的喉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示范指导发声方法 B.通过触觉感知声音
C.通过触觉感知声带振动 D.通过人体传声引起听觉
4.如图,是 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能听到王亚平弹奏的乐曲声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5.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A. B. C. D.
6.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被称为“隐形杀手”。控制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演奏编钟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图丙: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图丁:噪声监测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8.观察图中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不同的物理量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9.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位模仿秀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十多位明星的声音,观众要判断他所模仿的是哪位明星,主要依据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波长
10.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如图所示)。当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C.它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超声驱狗器是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当我们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编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同一位置,编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填“响度”、“音调”“音色”)。
12.如图,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时, 眼镜上的污垢振动频率大于    Hz;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这   (是/不是)超声波。
13.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若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他与山崖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m;若他经过4s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m。
1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
15.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实验: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频率越高   越高;
(2)如图丙所示实验:敲鼓的力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   越大。
16.《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这里的大钟发出的声音和小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距离不同是因为两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远处的人能够听出来是钟声,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7.根据“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请从学过的声学知识方面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
三、综合题
18.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
结论:
(1)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
(2)声速大小可能还跟   有关.
19.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这充分验证了:
(1)    ;
(2)    ;
(3)实验中乒乓球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0.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21.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内容;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5)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了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以传递   。
2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如图所示,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   Hz;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的深度,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2)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时,机器发出的超声波   (选填“会”或“不会”)对船上的工作人员带来噪声危害,理由是   ;
(3)利用超声波的反射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太空测距,理由是   。
2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如图-1所示)送餐成为时尚。
(1)智能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2)智能机器人在某次送餐工作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智能机器人在0~6s内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
(3)上述送餐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噪声及来源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答案】C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6.【答案】C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7.【答案】A
【知识点】音色
8.【答案】B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9.【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10.【答案】B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
11.【答案】音调;响度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2.【答案】20000;不是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13.【答案】17;680
【知识点】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14.【答案】音色
【知识点】音色
15.【答案】(1)音调
(2)响度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6.【答案】响度;音色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17.【答案】如何区分这两种叫声;音色不同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18.【答案】(1)温度
(2)介质的种类
【知识点】声速
19.【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空气能传播声音
(3)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20.【答案】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
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21.【答案】(1)振动
(2)大于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乙
(5)声源处;信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22.【答案】(1)20000;信息
(2)不会;人不能听到超声
(3)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与信息
23.【答案】(1)超声波;信息
(2)7.2m
(3)m/s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