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14.1 电阻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14.1 电阻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1 电阻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使用电压表时,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是测电源电压
B.使用电流表测量之前要先用较大量程试触,防止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C.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应该“一上一下”
D.使用电流表时,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2.如图所示为“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可以选a和b
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以选a和c
C.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选c和d
D.实验中为了电路安全最好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压表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4.下列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安全电压是36V
B.通常状态人的电阻约是20Ω
C.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D.家用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00mA
5.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B.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
D.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6.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R=
B.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
D.电压的作用是在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
二、填空题
7.2023年10月,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团队在《 science》上公布了一项新成果:掌控闪电! 如图,是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场景,实验人员在雷雨天用强激光束照射天空,成功让闪电沿预想的路径劈向目标高塔。其原理比较简单易懂:大功率激光束使周围的空气电离,变成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闪电被激光形成的“闪电通道”所吸引,最终沿激光打下来。若某次闪电中的电子流由云层流向大地,则电流方向为   (选填“云层流向大地”或“大地流向云层”)。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是电学实验常用到的变阻器,其中能够连续改变电阻的变阻器是   ,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9.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1.5A”,其中10Ω表示    ,1.5A表示    .
10.如图甲所示的电位器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大小的,如图乙中电阻箱接线柱间的电阻值是   Ω。
1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字样,表示   ,2A表示   。
12.图甲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插入式电阻箱此时读数为   Ω;图丙是小明用停表记录自己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    s;图丁是寒假时小龙测量的我市某天的最低气温是    。
三、计算题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当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30A;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10A。求:
(1)电源电压;
(2)滑片P在a端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
(3)根据下表数据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写出此题中电压表示数与的线性函数关系式,即用电流表示数I、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表示电压表的示数。
次数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接入电路阻值
1 2 0.10 40
2 3 0.15 20
3 4 0.20 10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标有“50Ω 2A ”字样
(1)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闭合S1,断开S2,求电流表的示数I1;
(2)保持滑片P在最右端,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I=5I1,求R2的阻值;
15.如图所示电路中,R1=3kΩ,R2=2kΩ,R3=1.5kΩ,R4=1kΩ,R5=2kΩ,b处接地,干路电流I=9mA。
(1)当S断开,d处电势为多少?
(2)当S闭合,通过R1的电流I1=4mA,干路电流不变,则c点的电势为多少?通过R5的电流为多少?
四、综合题
16.
(1)如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五、科普阅读题
17.导体的电阻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对电流会产生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被称为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的理论可以近似回答这个问题。
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正离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都在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热运动,其中自由电子几乎可以认为能在整个金属导体内运动,对于某个正离子而言,它只能在某个固定的位置附近运动。当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自由电子开始做定向运动而形成电流,正离子仍然在其固定的位置附近做热运动。某个自由电子做定向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可以认为是0,一直加速运动到它遇到一个正离子,加速运动的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碰撞”而产生相互作用,使自由电子的速度在“碰撞”后变为0,这个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过程结束,又开始下一次的定向运动。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正离子的作用力,对自由电子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宏观上表现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导体有电阻。
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碰撞”过程中损失了因定向运动而具有的动能,损失的动能被其他粒子吸收后使它们的无规则运动加剧,使导体的内能增加。
某些金属导体的温度升高时,正离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会使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的“碰撞”更加频繁,宏观上表现为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对于某些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时,半导体内自由电子的数目急剧增多,反而会使这种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碰撞”过程中受到的正离子的作用力,对   起到阻碍作用,宏观上表现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导体有电阻。
(2)自由电子跟正离子“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转化成了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导体电阻的阻值一定越大
B.温度越高,导体电阻的阻值一定越小
C.半导体材料电阻的阻值与温度有关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始终做加速运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电流表的连接;电压表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2.【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4.【答案】D
【知识点】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电阻
5.【答案】B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电阻
6.【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形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7.【答案】导体;大地流向云层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电阻
8.【答案】滑动变阻器;3204
【知识点】变阻器
9.【答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10.【答案】长度;2022
【知识点】变阻器
11.【答案】长度;最大阻值是50Ω;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是2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12.【答案】2.00;8;337.5;-15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变阻器
13.【答案】(1)6V
(2)0.10A
(3)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14.【答案】(1)解:闭合S1,断开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电路为R1最大阻值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I=U/R=6V/50Ω=0.12A;
答: 电流表的示数I1为0.12A;
(2)解:闭合S1、S2,保持滑片P在最右端,R2与R1的最大阻值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I=5I1=5×0.12A=0.6A,所以,过R2的电流:I2=I-I1=0.6A-0.12A=0.48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2=UI2=6V0.48A=12.5Ω;
答: 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I=5I1,R2的阻值为12.5Ω;
【知识点】电流的大小;电阻
15.【答案】(1)解:当S断开时,由题图可知R1和R4串联,串联电阻为4kΩ;R2和R5串联,串联电阻为4kΩ;然后上述两个串联电路并联,总电阻
R=kΩ= 2k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a、d两点间的电势差
Uad=IR=9×10-3×2× 103V= 18V
因为R2和R5串联且阻值相等,R5两端电势差
Ubd==9V
b处接地,故b处的电势为0,所以有
Ubd=φb-φa= 9V
可得φa=-9V,即d处电势为-9V。
(2)解:由题意可知当S闭合时,通过R的电流I1=4mA,则R两端的电势差
Uac=I1R1=4×10-3×3×103V= 12V
流过R2的电流
I2=I-I1=9mA- 4mA=5mA=5×10-3A
R2两端的电势差
Uab=I2R2=5×10-3×2×103V= 10V
设a点的电势为φa,则有
Uac=φa-φc=12V,Uab=φa-φb=10V
又因为b处的电势为0,故可得φc=-2V,即c点的电势为-2V。
I3=A≈1.33×10-3A
所以流过R5的电流
I5=I2-I3=5×10-3A-1.33×10-3A=3.67×10-3A
【知识点】电阻
16.【答案】(1)3.4
(2)50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变阻器
17.【答案】(1)自由电子的运动
(2)导体的内能
(3)C
【知识点】电流的形成;电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