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题
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4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5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B.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还有内部结构
C.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可以用加热的方式提高
2. 我国新开辟的北极航道,将我国至欧洲的航程缩短近3500公里,降低15%-30%燃油成本,打破传统咽喉要道的依赖,被称作“冰上丝绸之路”。有一种破冰方式:坚固的破冰船滑上冰层借助自身重力破冰。在船头相对冰层向上滑动时,船头对冰层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3. 图甲是一个气球,图乙是微粒做布朗运动位置连线图,图丙是静止在水面上的硬币,图丁是弹簧测力计向上拉一块贴在水面的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气球之所以能够膨胀是因为其内的空气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 乙图中,微粒越大,单位时间内受到液体分子撞击次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 丙图中,硬币能浮在水面上,主要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D. 丁图中,贴于水面上的玻璃很难被拉起是因为大气压力的缘故
4. 对比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抓住规律的要点。对比教材中两组相似的曲线,图甲为某气体在0℃和100℃温度下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规律;图乙为在T1、T2两种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电磁波波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虚线对应100℃时的情形
B. 由图甲可知,温度升高后每个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都变大了
C. 由图乙可知,温度升高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了
D. 由图乙可知,温度升高后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5. 我国航空母舰福建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知无风的情况下某型号战斗机在跑道上靠自身发动机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5,战斗机起飞速度为50m/s,航空母舰正在以20m/s的速度匀速前进,弹射系统能使战机具有相对甲板沿前进方向20m/s的初速度,则此次起飞战机脱离弹射系统后还需要相对甲板滑行的距离为(  )
A. 50m B. 90m C. 210m D. 250m
6.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开幕式上的“冰灯启梦”表演蔚为壮观。某学习小组设计制作了一个正方体“冰灯”,中心O处有一单色点光源。已知冰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约为,只考虑第一次到达表面的光线。则其中一个面的透光区域形状应为(  )
A. B.
C. D.
7. 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量子数n=3的氢原子(  )
A. 用光子能量0.1eV的光束照射这群氢原子,只要时间足够长就能够使其电离
B. 这群氢原子自发地向高能级跃迁,最多能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这群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光波长最长
D. 若用电子轰击这群氢原子,使其发光种类增加7种,则电子动能至少为0.97eV
8. 如图所示,高考倒计时牌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光滑钉子上。开始如图1所示AB处于水平状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图2的倾斜状态,小明同学就把绳子中间打了一个结,从而避免了倾斜的出现。若图1中AO段绳子的拉力为T1,图2中AO段绳子的拉力为T2,图3中A到节点段绳子的拉力为T3,则三个拉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T1>T2>T3 B. T3>T1>T2 C. T1<T2<T3 D. T1=T2<T3
9. 超市收款通常用条形码扫描仪器。某款条形码扫描探头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打开扫描探头,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将探头对准条形码,红光遇到条形码的黑色线条时,光几乎全部被吸收;遇到白色空隙时光被大量反射到探头上,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流。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条形码就被转换成了脉冲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B. 若仅将发光二极管换为发绿光,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若仅增加红光发光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 若仅调换发光二极管发出微弱蓝光,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10.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依次有P、Q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相距9m,如图甲所示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t=0时刻质点P和质点Q间有两个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简谐横波的周期为3s
B. 该波的波长是4m
C.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D. 质点P位于波峰时,质点Q一定处于波谷
11. 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用激光雷达获取信息,结合智能计算机处理数据并进行自动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图1是在遇到障碍物时驾驶员人工操作模式的v-t图像,图2是智能自动控制模式的v2-x图像,都是从发现危险开始记录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操作模式从发现障碍物到停止的位移大小是30m
B. 人工操作模式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C. 智能自动控制模式从发现障碍物到停止的时间是2.2s
D. 智能自动控制模式匀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为20
12. 如图所示,斜劈放在水平面上,其斜面ABCD为长方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AB:AD=4:3。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受到平面ABCD内与对角线AC垂直的恒力F作用,恰好能沿斜面的对角线AC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斜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则(  )
A.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B. 小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
C. 恒力F的大小为4.8N
D. 斜劈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2.88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3. 利用气垫导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l;
③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④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和,以及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
(2)①若将挡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则滑块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用直接测量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②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说明书得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t为挡光条前沿先后经过两光电门中心的时间间隔,那么按照上面加速度表达式算出的数值应该比其真实值______(选填“略大”或“略小”)
③为了减小上述系统误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适当减小挡光条的宽度
c.适当减小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14.
(1)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的刻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则该单色光的波长的表达式=______(用字母、d、l表示)。图2游标卡尺B位置读数为=______cm。
(2)如图3所示,若分划板刻线与条纹不平行,其他操作都正常则波长的测量值______真实值(选填“>”或“<”)。
(3)为了使测量更准确,调节下列哪一项能使分划板刻线与条纹平行?______。
A. 仅旋转单缝 B. 仅旋转双缝 C. 仅旋转测量头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
15. 2025年5月1日,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正式启动,该装置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基础之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同年1月20日,EAST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在真空室内加入氘()和氚()进行核聚变反应生成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1)写出该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
(2)若已知平均核子质量为、平均核子质量为、平均核子质量为、中子()质量为,真空中光速为c,求一个氘()和一个氚()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E;
(3)若已知氘()的比结合能为,氚()的比结合能为,一个氘()和一个氚()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E,求的比结合能(用字母和和E表示)。
16. 玩具气枪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气体的压缩与释放。当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内部压强增大,撤除外力后压缩气体迅速膨胀,推动弹丸高速射出。某研究小组想研究气枪子弹的速度变化及功能转化。实验时把枪管水平固定,枪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枪管中空部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其简化结构如题图1所示。通过传感器测量,绘制出子弹速度v与封闭气柱长度x的函数关系曲线,如题图2所示。子弹刚开始运动时,封闭气柱长度为,此时封闭气体温度为,压强为。当子弹速度最大时,封闭气柱长度为。塑料子弹质量为m=2g,子弹与枪管间气密性良好,不计摩擦,外界大气压恒为。
(1)子弹速度达到最大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2)子弹从开始运动到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子弹克服外界大气做的功为多少?
(3)已知枪管内封闭气体内能U与热力学温度T满足(,式中,则
①若忽略封闭气体与外界热交换,求子弹的最大速度;
②实际情况封闭气体和外界会有热交换,实验测得,判断子弹从开始运动到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封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或放)热为多少?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当道路中央为白色或黄色虚线时,允许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短暂借道超车,但需及时返回原车道。汽车借反向车道超车有很大的危险,考验驾驶员的综合判断能力。如图所示,图中B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A车正以的速度借道超越同向行驶的B车,此时A、B两车相距L=10m。此时A车司机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辆汽车C以速度迎面驶来,不考虑变道过程中车速的变化和位移的侧向变化,已知A车长度为,B车长度为。
(1)若A车车尾行至B车车头前相距d=10m处为安全超车完毕,则A车与C车的距离x至少为多少才能安全超车?
(2)若A车司机感觉与汽车C距离太小不得不放弃超车,于是立即驶回到与B车后方的正常行驶车道。则A车驶回正常车道后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才能避免与B车相撞?
(3)若按照第(2)问A车立即驶回正常车道后,如果急刹车恐怕有翻车的危险,但加速度太小又会与B车相碰,于是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的同时鸣笛及远光闪烁发出信号提醒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经过的反应时间后,立即以恒定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发生?(该问结果用分数表示)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试题
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4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5分,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D
【10题答案】
【答案】BC
【11题答案】
【答案】ABC
【12题答案】
【答案】B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略小 ③. b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1.55
(2) (3)C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
【15题答案】
【答案】(1)
(2)
(3)
【16题答案】
【答案】(1)225K
(2)2J (3)①20m/s;②吸热,0.084J
【17题答案】
【答案】(1)160m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